原標題:外媒文章:疫情改寫了2020年,「就像恐怖電影中一幕」
參考消息網12月17日報導法新社巴黎12月15日發表了題為《新冠病毒、疫情和封鎖:2020年如何改變了世界》的文章,全文摘編如下:
當世界在1月1日用焰火和狂歡慶祝新的十年到來時,幾乎沒有人能夠想像2020年會是什麼樣子。在過去12個月裡,新型冠狀病毒令經濟體陷入癱瘓,摧毀了社區,把近40億人禁錮在家中。在至少一代人的時間裡——可能自二戰以來——沒有哪一年像今年這樣改變了世界。
「幾乎沒有人不受影響」
超過160萬人死亡。至少7200萬人已知感染了這種病毒,不過實際感染人數很可能還要高得多。孩子成了孤兒,祖父母與世長辭,至愛孤身一人在醫院裡死去,病房探視被認為是不能去冒的巨大風險。
現任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的傳染病流行病學家斯滕·弗蒙德說:「這是地球上每個人一生中獨一無二的疫情體驗。幾乎沒有人不受影響。」
新冠肺炎遠不是歷史上最致命的大流行病。14世紀的黑死病奪走了當時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生命。1918年至1919年至少有5000萬人死於西班牙流感。3300萬人死於愛滋病。
但感染新冠病毒就像在錯誤的時間和錯誤的地方呼吸一樣簡單。
去年12月31日,當中國政府公布令武漢市醫生困惑不已的27例「不明來源病毒性肺炎」病例時,幾乎沒有人能夠想像這場全球災難的規模。
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將這種新疾病命名為「新冠肺炎」(COVID-19)。四天後,法國通報了亞洲以外的首例死亡確診病例。在整個歐洲驚恐地注視下,義大利北部變成了一個疫情中心。
3月,倫巴第地區的韋爾託瓦鎮有36人在25天之內死亡。鎮長奧蘭多·瓜爾迪說:「這比戰爭還要糟糕。」他說:「認為2020年可能會出現這樣一場疫情的想法是荒謬的。」
先是義大利,然後是西班牙、法國和英國進入封鎖狀態。世衛組織宣布新冠肺炎為大流行病。已經對中國關閉的美國邊境開始對歐洲大部分地區關閉。夏季奧運會首次在和平時期被延期。
到了4月中旬,佔全世界半數人口的39億人生活在某種形式的封鎖之下。從巴黎到紐約,從德裡到拉古什,從倫敦到布宜諾斯艾利斯,街頭巷尾陷入了一片怪異的死寂中,救護車的警笛聲頻頻響起,提醒著人們死亡的迫近。
「就像恐怖電影中一幕」
科學家們幾十年來一直警告可能出現全球大流行病,但幾乎沒有人聽他們的。面對一個看不見的敵人,世界上一些最富有的國家不知所措,更不用說那些最貧困的國家了。在全球化經濟中,供應鏈陷入停滯。超市貨架被恐慌的消費者一掃而空。
醫療領域長期投資不足的問題暴露無遺,醫院無力應付,重症監護室很快就不堪重負。錢少活累的醫務人員在沒有個人防護裝備的情況下投入了戰鬥。
在世界上億萬富翁最多的城市紐約,醫護人員被拍到不得不穿著垃圾袋上班的樣子。中央公園裡搭起了野戰醫院;哈特島上挖了大量的墳墓。
「這就像恐怖電影中的一幕,」巴西馬瑙斯市市長維爾吉利奧·內託說,「我們不再處於緊急狀態,而是處於絕對的災難中。」冷藏車裡堆滿了屍體,推土機正在挖掘集體墓穴。
企業停工。大中小學停課。現場舉辦的體育賽事被取消。商業航空公司的出行業務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收縮。商店、俱樂部、酒吧和餐館關門歇業。西班牙的封鎖措施十分嚴厲,以至於孩子們不能離開家。人們突然被困住了,連續數周相互依偎著待在狹小的公寓裡。
「有錢也買不到免疫力」
有條件的人開始居家辦公。視頻電話取代了會議、商務旅行和聚會。不能異地辦公的人則大都被解僱或被迫冒著健康風險去上班。
5月,疫情已使美國減少了2000萬個工作崗位。世界銀行警告說,到2021年,疫情和全球衰退可能使生活在極端貧困中的人數增加到1.5億。
多年來一直在加劇的社會不平等前所未有地暴露出來。擁抱、握手和親吻都被放棄。人際交往要隔著有機玻璃、口罩和洗手液。
家庭暴力案件激增,同樣激增的還有心理健康問題。有手段的城市居民慶幸自己能在鄉下的豪宅中熬過疫情,政府不知所措,被困在城市裡的人則大發脾氣,怒火蔓延到了街頭。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和一個沒有全民醫保的國家,美國迅速成為疫情最為嚴重的國家。當唐納·川普總統對疫情威脅嗤之以鼻時,美國已有30多萬人死亡。
到了5月,川普啟動了「曲速」行動,美國政府斥資110億美元,要在年底前研發出新冠疫苗。川普稱之為自二戰期間製造出原子彈以來美國的最大規模努力。
即便是有錢有勢的人也買不到免疫力。10月,川普感染了新冠肺炎;巴西領導人雅伊爾·博索納羅曾在7月確診。川普的疫情應對工作很可能是導致他在大選中輸給喬·拜登的原因之一。4月,感染新冠病毒的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在重症監護病房裡度過了三天時間。
「疫情只不過是中間站」
隨著這一年接近尾聲,各國政府即將給數以百萬計的民眾接種疫苗,首先是老人、醫護人員和最弱勢群體,然後開始大規模接種——這是回歸正常生活的唯一門票。
12月,英國成為首個批准疫苗廣泛使用的西方國家。美國已迅速跟進,而歐洲的監管機構預計也將於本月底予以批准。
目前還不清楚新冠疫情將留下多大的持久影響。一些專家警告說,通過大規模接種疫苗來獲得群體免疫力可能還需要數年時間,特別是在一些國家的反疫苗觀念根深蒂固的情況下。還有一些專家則預測,到明年年中,生活可能就會恢復正常。
不少人預計,人們將對居家辦公採取更加靈活的態度,對技術的依賴性將增強,而供應鏈將更加本地化。旅行可能會恢復,但還不確定速度會有多快。這種疾病可能使原本健康的年輕人變得虛弱並持續數月。
如果白領工人居家辦公繼續成為一種常態,那麼市中心的商業地產會發生怎樣的變化?隨著不再受通勤限制的人們去尋求更加綠色或更加寧靜的生活方式,城市中心的人口會開始減少嗎?
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弗蒙德警告說:「我認為我們的社會將發生一些深刻的變化。」
世界經濟也將經歷坎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說,經濟衰退的程度將比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的情況更加嚴重。但在許多人看來,在一場致命得多、艱難得多、對生活改變大得多的長期災難中,這場疫情只不過是其中一站。
資料圖:4月27日,行人走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空蕩的街頭。(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