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展 | 低維拓撲超晶格中可調控的自旋輸運

2020-11-16 中科院物理所

自旋流的產生、操控與探測是自旋電子學研究的核心內容。目前人們致力於尋找、設計出高自旋流-電荷流相互轉化高電導率的強自旋軌道耦合材料,以期實現具有超低功耗的自旋電子學器件。強自旋軌道耦合材料主要分為兩類:重金屬和拓撲材料,對於這兩類材料,其自旋流-電荷流轉化分別歸因於(逆)自旋霍爾效應和(逆)埃德爾施泰因效應。典型的拓撲材料包括拓撲絕緣體、狄拉克半金屬和外爾半金屬等,與傳統重金屬相比,它們的電荷流-自旋流轉化效率要大一個量級以上,十分引人矚目。然而對於大多數具有單一表面態的三維拓撲絕緣體來說,它們的自旋流到電荷流轉化效率(λIEE)仍舊相對較小,亟待提高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磁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成昭華研究員課題組一直致力於拓撲材料的自旋輸運研究,並取得一系列成果。在先前的工作中,他們通過拓撲材料能帶調控已經將Bi2Se3體系的λIEE提高了一個量級(Nano Lett. 2019, 19, 4420-4426)。近期, 他們與北卡羅納州大學Da-Li Sun教授、Alexander F. Kemper教授合作,系統地研究了低維拓撲超晶格中能帶依賴的自旋輸運現象。該課題組利用分子束外延方法,首次實現了(Bi2/Bi2Se3 )N低維拓撲超晶格可控生長,並對其不同截止面進行了能帶計算(DFT)和測量(ARPES)。能帶結果發現Bi截止面具有Rashba型的Dirac表面態,且具有巨大的自旋動量劈裂;而Bi2Se3截止面具有拓撲絕緣體和拓撲晶體絕緣體相共存的特性。進一步地,通過室溫自旋泵浦測量,發現Bi截止面超晶格的λIEE高達1.26nm,Bi2Se3截止面超晶格λIEE提升到0.19 nm,將純Bi2Se3的λIEE(~0.035nm)提升了一個量級以上。另一方面,通過自旋Hanle進動測量發現,在低維尺度下雙拓撲保護使得Bi2Se3截止面的自旋壽命τs高達1 ns,Bi截止面的自旋壽命τs也可達0.4 ns。該工作不僅預示著多重拓撲保護下長距離自旋輸運的可能性,同時也為實現拓撲超晶格中高效的自旋流-電荷流轉化提供了新的思路。相關工作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 2020, 2005315。

圖1. (a)拓撲超晶格(□/Bi2Se3 )-( Bi2Se3/Bi2Se3)N or (Bi2/Bi2Se3)-( Bi2Se3/Bi2Se3)N的結構示意圖。(b)Bi2Se3截止面(左)和Bi截止面(右)沿著方向的ARPES圖。(c)拓撲超晶格的布裡淵區以及其在(0001)面的投影(左);DFT計算能帶結果(右)。(d)Bi2Se3截止面(左)和Bi截止面(右)。

圖2. (a) 自旋泵浦效應測量自旋-電荷轉化示意圖。(b)Bi和Bi2Se3截止面的λIEE隨超晶格周期N的變化關係。(c)Bi2Se3相關的拓撲絕緣體中λIEE總結。(d)自旋進動示意圖。(e)Bi截止面(左)和Bi2Se3截止面(右)自旋壽命測量結果圖。

博士生孫瑞、Shijia Yang和楊旭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成昭華和Dali Sun 為共同通訊作者。北卡州立大學Alexander F. Kemper教授給予了第一性原理計算的支持,安徽大學葛炳輝教授等給予了高分辨電鏡測量的支持。該項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研究計劃的資助以及北卡大學的支持。

相關工作連結:https://doi.org/10.1002/adma.202005315

編輯:dogcraft

相關焦點

  • 我國科學家在低維拓撲超晶格中可調控的自旋輸運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自旋流的產生、操控與探測是自旋電子學研究的核心內容。目前人們致力於尋找、設計出高自旋流-電荷流相互轉化、高電導率的強自旋軌道耦合材料,以期實現具有超低功耗的自旋電子學器件。然而對於大多數具有單一表面態的三維拓撲絕緣體來說,它們的自旋流到電荷流轉化效率(λIEE)仍舊相對較小,亟待提高。
  • 進展|低維拓撲超晶格中可調控的自旋輸運
    然而對於大多數具有單一表面態的三維拓撲絕緣體來說,它們的自旋流到電荷流轉化效率(λIEE)仍舊相對較小,亟待提高。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磁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成昭華研究員課題組一直致力於拓撲材料的自旋輸運研究,並取得一系列成果。
  • 物理所等揭示低維拓撲超晶格中能帶依賴的自旋輸運現象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磁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成昭華課題組一直致力於拓撲材料的自旋輸運研究,並取得一系列成果。在先前工作中,他們通過拓撲材料能帶調控已經將Bi2Se3體系的λIEE提高了一個量級。近期, 他們與美國北卡羅納州大學研究人員等合作,系統地研究了低維拓撲超晶格中能帶依賴的自旋輸運現象。
  • 新型低維磁性材料研究獲進展
    由於自旋量子效應的存在,低維磁性材料會出現與三維磁性材料不一樣的磁性基態。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低維量子輸運領域取得系列新進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低維量子輸運領域取得系列新進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17-10-19 19:38
  • 進展 | 磁性二維晶體中拓撲磁性斯格明子的發現
    磁性斯格明子(Magnetic Skyrmion)是一種具有手性自旋的納米磁疇結構,它具有拓撲保護性、低驅動電流密度,以及磁、電場和溫度等多物理調控的特性,是未來高密度、高速度、低能耗信息存儲器件的核心理想存儲單元。開發更多優異性能的磁性斯格明子新材料是目前磁電子學領域的研究熱點,也是推進磁性斯格明子實用化的關鍵。
  • 進展|磁性二維晶體中拓撲磁性斯格明子的發現
    磁性斯格明子(Magnetic Skyrmion)是一種具有手性自旋的納米磁疇結構,它具有拓撲保護性、低驅動電流密度,以及磁、電場和溫度等多物理調控的特性,是未來高密度、高速度、低能耗信息存儲器件的核心理想存儲單元。
  • 自旋電子學Nature:反鐵磁氧化鐵中的可調長程自旋輸運
    電子自旋輸運被認為與傳統電子器件中電子電荷輸運相類似,也可作為載體用於信息傳輸,根據自旋轉移這一特性設計開發的新型電子器件可有望作為現有電子器件的升級替代產品。類似於電流,通過自旋霍爾效應電子發生特定的偏轉,從而產生自旋流(Spin current)。自旋流作為自旋信息傳輸的核心,是發展基於自旋計算器件的關鍵。
  • 哈工大(深圳): 鐵性薄膜和異質結拓撲結構的研究進展
    例如,拓撲的概念已被引入來研究凝聚態物理中的各種奇異態,特別是實空間中與極性/自旋構型相關的拓撲結構以及動量空間中的拓撲輸運現象。在眾多擁有拓撲結構的材料中,鐵性薄膜材料,如鐵電、鐵磁和多鐵材料,由於場致翻轉的自發極性/磁有序,在信息存儲和傳感驅動等領域具有極大應用價值,從而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
  • 哈工大Adv.Mater:鐵性薄膜和異質結拓撲結構的研究進展
    例如,拓撲的概念已被引入來研究凝聚態物理中的各種奇異態,特別是實空間中與極性/自旋構型相關的拓撲結構以及動量空間中的拓撲輸運現象。在眾多擁有拓撲結構的材料中,鐵性薄膜材料,如鐵電、鐵磁和多鐵材料,由於場致翻轉的自發極性/磁有序,在信息存儲和傳感驅動等領域具有極大應用價值,從而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
  • 物理學院廖志敏課題組在拓撲量子輸運方向取得系列進展
    近期,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廖志敏課題組在低維拓撲材料電子輸運與器件效應研究的前沿領域取得了系列重要進展。廖志敏課題組率先實驗發現了狄拉克半金屬Cd3As2中外爾費米子手性反常導致的負磁電阻效應【Nature Commun.
  • 天津大學米文博課題組:有機鈣鈦礦磁隧道結自旋輸運性質研究
    以電子電荷為基礎的微電子學在20世紀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在傳統的微電子器件中,電子的自旋卻一直被人們所忽視,電子只被看成電荷的載體,不同數目的電子或者空穴豐富了半導體材料的輸運特性。巨磁電阻和隧穿磁電阻效應的發現引發了磁存儲和磁記錄領域的革命,並由此產生了圍繞電子自旋的控制、輸運、測量等的一門全新的學科--自旋電子學。
  • 物理所拓撲絕緣體材料生長調控和輸運性質研究獲系列進展
    最近三年來,三維拓撲絕緣體的研究在世界範圍內取得了飛速進展,並成為凝聚態物理研究中的一個爆發性熱點領域。拓撲絕緣體是一類具有非平庸的拓撲對稱性(Z2)的材料,其內部絕緣,但在表面上存在著一種無能隙的、線性色散並且自旋與動量鎖定的特殊電子態。這種新的量子物質態被預言可以產生出許多新奇的準粒子和物理效應,如磁單極、Majorana費米子和量子化的反常霍爾效應等。
  • 中國率先實現超冷原子二維人工自旋軌道耦合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研究小組和北京大學劉雄軍研究小組11日在北京宣布,雙方合作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擬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在國際上首次理論提出、並在實驗中實現超冷原子二維自旋軌道耦合的人工合成,測定了由自旋軌道耦合導致的新奇拓撲量子物性。相關論文在最新一期《科學》雜誌上發表。­  自旋軌道耦合是量子物理學中基本的物理效應。
  • 聲子的Berry相位與拓撲效應
    ,是固體中熱輸運的主要載體。另一方面,新型拓撲量子物態的發現,如量子霍爾效應、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量子自旋霍爾效應、拓撲絕緣體、拓撲半金屬等,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對電子態的認識,並對電子學、自旋電子學、拓撲量子計算等領域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最新的研究工作將拓撲的物理概念引入聲子學,利用Berry相位、拓撲等新奇的量子自由度,實現全新的聲子操控,因此誕生了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拓撲聲子學。
  • 量子自旋液體中的非常規自旋輸運現象
    由於自旋的時間變異性,左側邊緣磁脈衝觸發的自旋激發態隨即轉化為馬約拉納費米子運動新興的自旋電子學有望徹底改變電子設備面貌,並成為開發量子計算機的關鍵。在自旋電子器件中,電子最重要的特徵是自旋性,這是一種涉及角動量的固有特性,也是固體中產生磁性現象的根本原因。全球物理學家都在努力尋找藉助材料生成、傳輸「自旋包」的實用方法。
  • 最新突破:發現量子自旋液體中,非常規的自旋輸運
    進入自旋電子學,這是一個新興的技術領域,旨在給電子學帶來革命性的變化,並有望成為量子計算機發展的關鍵參與者。在自旋電子器件中,電子最重要的特徵是自旋,這是一種本徵性質,可以廣泛地視為它們的角動量,這也是固體中磁現象的根本原因。然而,世界各地物理學家都在努力尋找通過材料產生和傳輸「自旋數據包」的實用方法。
  • 聲子晶體中的聲谷態輸運
    谷自由度,也稱為谷贗自旋,它標記動量空間中分立的能量極值態。能谷態不僅在常規半導體材料中廣泛出現,也存在於當下熱門的二維晶體中,如石墨烯、二硫化鉬等。由於存在巨大的動量差異,谷間電子躍遷很少發生,這使能谷成為描述晶體內電子運動狀態的好參量。如同自旋電子學中的自旋自由度,谷自由度也可視為一種新的信息載體,有望用於未來的新型電子器件中,促成新興的谷電子學。
  • 南科大何佳清團隊在熱電半導體材料的熱輸運機理方面取得研究進展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講席教授何佳清團隊在熱電半導體材料的熱輸運機理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First-Principles Study of Anharmonic Lattice Dynamics in Low Thermal Conductivity
  • 武漢大學付磊Matter綜述:二維莫爾超晶格——青取於藍而勝於藍
    藉助周期性的莫爾圖案,莫爾超晶格會引起結構和能帶改變,從而導致一些新現象,包括莫爾聲子、莫爾激子、拓撲相變、非常規超導、莫特絕緣等。近日,武漢大學付磊教授課題組在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旗下期刊Matter上發表綜述文章,系統介紹了莫爾超晶格的起源與調製,以及二維材料中發現的一系列新特性,並提出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