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樂觀學院2019年演講:科普讓我成為網紅,而我的初衷是為普通人...

2020-12-05 觀察者網

我想,網際網路是一個很好的契機,能夠讓學生以最低的代價獲得最優質的教育資源。我感到自己的價值被網際網路最大限度的放大了,這是我的初衷,我希望我能繼續堅持這一初衷。

——李永樂

2019年2月23日,中國人大附中物理教師李永樂在觀學院做「科普與生活」主題演講,圍繞流浪地球中的bug、自己成為科普網紅的經歷等話題,李永樂表示,科學是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自己做的科普視頻可以使一些原本不怎麼了解科學的網友產生「原來我也可以了解科學」的自豪。

以下為觀學院整理的導讀要點。

一.為什麼大家畢業了愛聽我講課? 1'29

我想,也許原因就在於:我願意把深奧的數學和科學內容,通過新的方式進行編排,讓大家能夠更容易理解。同時,我把科學與生活緊密的聯繫在一起,讓大家覺得科學是有用的,讓大家明白基礎研究與實際應用之間的聯繫。通過幾分鐘的視頻,說清楚一個原理,讓大家理解生活中的一種工具、一種現象,使一些原本不怎麼了解科學的網友產生原來我也可以了解科學的自豪。

二.流浪地球裡的科學知識

2.1流浪地球裡,太陽即將衰老是真的嗎?2'29

太陽的壽命有100億年,現在只過了46億年,還有50億年太陽才會發生氦閃,而在電影中把這個時間提前到了2074年。我告訴觀眾,這部電影既有科學基礎,也有幻想的成分。

2.2為什麼地球在流浪的旅途中要離木星那麼近?5'02

地球要靠近木星,是因為要利用木星的引力彈弓效應。如果要讓地球逃離太陽系,必須要讓地球具有足夠大的速度,而木星恰好可以為我們提供這樣的加速跳板。

我們可以把引力彈弓的原理簡單類比成小球的碰撞。

同樣,在地球靠近木星的過程中,木星的質量遠遠大於地球質量,相當於剛才的火車。地球被木星引力捕獲,再依靠速度脫離木星的過程,就像是小球和火車碰撞的過程。只要我們調整好角度,地球就能從木星處偷到一些能量,從而實現加速。這個加速效果是非常可觀的,足以幫助地球脫離太陽的引力。

2.3引力彈弓效應已被人類掌握7'21

1961年,UCLA的年輕學者麥可·米諾維奇發現:在1970年代末期,太陽系會提供一次絕佳的引力彈弓的機會: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都位於太陽的同一側,如果發射一顆人造衛星,依次利用這四顆星球的引力彈弓加速,就可以在12年內,用很少的燃料探訪這四顆星球。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機,下次就要再等上176年。

在他的遊說下,1977年NASA先後發射了旅行者二號和旅行者一號衛星。

除了旅行者號,伽利略號、卡西尼號、信使號、尤裡西斯號等空間探測器都用到了引力彈弓效應。

相關焦點

  • 李永樂 想要撕掉「網紅」標籤
    李永樂 1983年生於吉林,科普視頻網紅博主,人大附中物理老師。3月26日,「網紅」物理老師李永樂在錄製視頻節目。一個名校傳統教師,在網際網路時代能做什麼?李永樂的走紅拋出了一種可能:掀起一場硬核科普風。做科普視頻一年半時間,粉絲已近千萬,李永樂成為泛文化領域現象級的「網紅」代表。
  • 李永樂:科普讓我成為網紅,而我的初衷是為窮人的教育做點什麼
    李永樂 中國人大附中物理教師、科普博主   在國家大力發展教育公平的今天,農村和城市之間、大城市和小城市之間,教育資源的分配不是更公平了,而是相差更加懸殊了。我想,網際網路是一個很好的契機,能夠讓學生以最低的代價獲得最優質的教育資源。
  • 物理老師李永樂:不想要人設,想撕掉「網紅「標籤
    此為編輯初衷。   做科普視頻以來,李永樂已積累了近千萬粉絲,成為泛文化領域現象級的網紅代表。一個名校傳統教師在網際網路時代能做什麼?李永樂的走紅拋出了一種可能——掀起一場硬核科普風。   如今,面對虛擬世界中呈幾何級數增長的「學生」,以及來自網絡世界各種各樣的聲音,李永樂的焦慮感、責任感、使命感也被無限放大。
  • 人大附中物理老師李永樂:積累近千萬粉絲也想撕掉「網紅「標籤
    做科普視頻以來,李永樂已積累了近千萬粉絲,成為泛文化領域現象級的網紅代表。一個名校傳統教師在網際網路時代能做什麼?李永樂的走紅拋出了一種可能——掀起一場硬核科普風。   如今,面對虛擬世界中呈幾何級數增長的「學生」,以及來自網絡世界各種各樣的聲音,李永樂的焦慮感、責任感、使命感也被無限放大。
  • 人大附中物理教師李永樂的網紅之路
    《2019年如何計算個人所得稅?》《正多面體為什麼只有五種?》……李永樂在公眾號「李永樂老師」上發布的科普視頻包羅萬象。直到2019年4月,人大附中物理老師李永樂在西瓜視頻上擁有了295萬粉絲,被大眾稱為「科普網紅」。3月,他參加了央視《sk極智少年強》節目錄製,在一塊黑板前講解知識點。但李永樂知道自己並非網友所說的「無所不知」。
  • 物理老師李永樂,從西瓜紅出圈
    於是李永樂用「簡單粗暴」的集合思維算出了依照現有計算規則從公元 1 年到 10000 年之間究竟有多少個閏年,並且對照公曆回歸年的實際時間(每年 365.2422 天),算出這種複雜規則下每一萬年只有 3 天誤差,解釋了複雜規則的合理性。這條簡單直接地解釋複雜問題的科普視頻大受歡迎,在西瓜視頻的播放量近百萬。
  • 人大附中「網紅」物理老師李永樂的理想與現實
    過去的一年裡,他發布了將近200個短視頻,它們大多以生活常識和社會熱點為由頭講授科學知識,10分鐘分析雷射原理,7分鐘講明白量子力學,這些視頻為他帶來了500多萬網絡粉絲。現實生活中,生於1983年的李永樂是人大附中的物理老師,循規蹈矩地上課、下課,為學生構建物理世界,和學生一起「開黑」,還因為遊戲玩得不錯被稱為「人大附中第一蔡文姬」。
  • 上西瓜視頻看李永樂老師,今夜我們一起熬夜追科普
    這是李永樂老師系列科普視頻中最受歡迎的一期。面對全新的、具有傳染性的疾病,李永樂老師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對全社會做了一次非常透徹的科普,呼籲人們樹立正確的防禦觀,避免因為群體性恐慌而增加政府、醫療體系的負擔,為在最終戰勝疫情貢獻了力量。
  • 復旦郭威博士「手撕」網紅老師李永樂:蹭熱度?沒那麼簡單!
    網紅李永樂老師現教高中數學/物理的,清華大學物理與經濟學雙學士(本科),清華大學電子系碩士(研究生),數學和物理領域可能不是拔尖的,但是基礎還是比較紮實的,李永樂老師以通俗易懂,有趣的視頻方式讓我們了解科學,從而愛上科學,他科普的知識點也是非常通俗易懂的,即使沒有很專業方面的知識儲備,當然他對科普方面的貢獻非常大的,讓全國上千萬人了解科學
  • 做知識的「搬運工」 物理老師李永樂火了
    李永樂火了,這位人大附中的物理老師如今成為網絡上不折不扣的科普紅人。網友們紛紛感慨,「當年聽起來昏昏欲睡的知識點,現在熬夜看得津津有味。從某個方面也說明了,並不是我們不好學,只是少了一位這樣的好老師。」
  • 「高中有這樣的老師, 我就不至於成學渣了」
    李永樂的作品開始從西瓜視頻被搬運到全網各個平臺,他自己也乘著自媒體時代的東風扶搖直上,成為目前國內最紅的中學教師,熱度與當年講歷史的袁騰飛、石國鵬和在考研界極為活躍的張雪峰相當,若單論出圈程度,李永樂甚至更勝後三者一籌。
  • 「網紅」老師李永樂:「足球有很多科學」
    受訪者供圖用物理知識分析C羅進球走紅,人大附中物理教師李永樂錄製科普視頻「想把社會科普氛圍做起來」6月25日,人大附中教師李永樂上傳了一條講解C羅任意球物理原理的視頻引發關注。視頻中,李永樂分析了C羅發出任意球的特點:速度快,上升後突然下墜,具有電梯球的特點。
  • 2018年今日頭條科普內容閱讀量超5000億 知識分子如何走紅?
    《海錯圖筆記》出版發行幾個月後,一段37分鐘的人類學演講視頻火爆全網。這段演講以《進擊的智人》為題,主講人是國家博物館講解員、著名科普博主、頭條文章作者——河森堡。河森堡被媒體形容為「一夜之間達成10萬+成就」的知識型網紅,但實際上,河森堡在知乎擁有近35萬粉絲,最高贊答案10.8萬,獲得過4.5萬次感謝,11萬次收藏。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
  • 「網紅」老師:用實用主義實現理想
    過去的一年裡,他發布了將近200個短視頻,它們大多以生活常識和社會熱點為由頭講授科學知識,10分鐘分析雷射原理,7分鐘講明白量子力學,這些視頻為他帶來了500多萬網絡粉絲。現實生活中,生於1983年的李永樂是人大附中的物理老師,循規蹈矩地上課、下課,為學生構建物理世界,和學生一起「開黑」,還因為遊戲玩得不錯被稱為「人大附中第一蔡文姬」。
  • 李永樂問好廣州日報讀者,他說:為小朋友們寫了一套書!
    他說:「為小朋友們寫了一套書!」國民老師李永樂送給孩子的第一套物理啟蒙書名為:《李永樂老師給孩子講物理》。從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出發,該系列圖書從核心物理知識點著手,共十大物理主題。人送外號「全能型理科生」「永樂大典」「科普一哥」的李永樂老師以化繁就簡的講課方式、八核大腦反應能力以及無所不知的淵博迅速成為現象級的網紅。
  • 科普「網紅」,科學養成
    在以娛樂為主要內容的視頻網站裡,科普類帳號的「吸粉」能力正在逐步顯現  科普「網紅」,科學養成  本報記者 曹玥  「話筒沒聲音,是不是還在調麥?」「時間到了,怎麼還沒開始?」半年時間,該帳號的粉絲量突破50萬人,網友還戲稱其為「中二所」。  因為科普,這群平均年齡25歲、生活大多三點一線的博士生成了「網紅」。  人氣旺了再做實驗  面對鏡頭,王夢凡顯得有些緊張,這是她第一次參與每周三晚上的直播。  「我們該做什麼?」她問夏一鳴。  「一般來說,先『尬聊』一通,等直播間人氣夠旺,再開始做實驗。」
  • 復旦博士怒懟李永樂老師科普「不懂裝懂」!
    最近復旦郭博士怒懟李永樂,說其是不懂裝懂,自己都沒有搞懂的知識就來給大家科普。這樣的純粹是誤人子弟。先給各位科普下雙方。郭博士何許人也?如果不是這場紛爭,熟悉他的人真不會太多。李永樂何許人也?人大附中物理老師,北京大學物理與經濟雙學士,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碩士,他是一名擁有者千萬級粉絲的網絡大V,他的科普視頻深受廣大網友們的喜愛。從專業角度來看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復旦大學物理一級學科被評為A學科,與清華大學等高校並列全國第三!
  • 人物:李永樂老師宣布西瓜視頻成為其獨家內容發布平臺
    首頁 > 人物 > 關鍵詞 > 李永樂最新資訊 > 正文 人物:李永樂老師宣布西瓜視頻成為其獨家內容發布平臺
  • 網紅教授四處演講撈金上千萬,被罵誤人子弟?人民日報卻頭版點讚
    隨著手機的普及,電商時代的開啟,人人都可以成為」網紅「的時代。而隨著」網紅「的層出不窮,社會上對於」網紅「褒貶不一,存在著不一樣的聲音。其實那些不好的聲音噴的是一些帶壞風氣的網紅。而人們對於教師從事網紅這個職業還是存在著偏見,有不少人認為教師從事網紅職業不太妥當,畢竟教師主要應該負責教書育人,而且在很多人看來,教師還應該自身樹立好形象,如果涉獵網紅行業,就會顯得」低俗「。而如今就有這樣一位老教授,四處演講撈金1000萬,卻被罵誤人子弟?這位教授就是來自華中師範的老教授戴建業,如今已經有65歲的高齡,戴建業教授主要以負責古風文學的授課。
  • 科學真好玩 |「科普中國-我是科學家」第31期演講招募
    費曼不以為然:普通尺度的花朵之美,我也能欣賞;但作為科學家,我還能想像一朵花的細胞裡有複雜運動,花為了吸引昆蟲授粉而演化出色彩,還會想到:昆蟲這樣低級的生物也有審美嗎?顏色為什麼會引起美的感受?……「科學知識只會增加你對花的興味、神秘感,甚至敬畏。這些不僅不會減損花的美,只會增進美。」如今,已有百餘位科學家登上過「我是科學家」演講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