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漢濱初中濱江校區教師姚玉增
不忘初心再前行,牢記使命做示範。各位老師,大家好,在全黨上下認真領會「中國之治」重大意義,緊抓「十四五」規劃重大歷史機遇,同心同德,頑強奮鬥,以優異成績喜迎建黨百年的歷史時刻,分享身邊事,傳遞正能量,是每一位共產黨員的責任與義務。
「講身邊事學身邊人」,我是今天的講述人王麗,故事的主人公是我身邊的模範黨員、德藝雙馨老教師——姚玉增。
推薦理由: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和高度的責任感,教學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教學方式靈活多樣,從整體把握到細節掌握,從注重全班到關注個體,均能做到遊刃有餘,張弛有度。
推薦事跡內容介紹:
第一次深入了解姚玉增老師的事跡,是在1999年的7月,水電三局教育處黨委安排我組織一個表彰座談會,剛剛被評為陝西省「青年崗位能手」的姚玉增老師是我主持的表彰座談會的主角。
作為剛剛踏上工作崗位的小丫頭片子,我的惶恐和忐忑不僅來源於對組織安排的任務,更多的是對於一名省級「青年崗位能手」的膜拜和仰視。為了深入了解身邊模範姚老師,我走進了他的課堂,他的班級,第一次近距離的觀察自己身邊的人與事。
「格物致知」究物理,根植講臺踐真知
1999年的7月,高中畢業會考剛剛結束,時間正是學生面臨文理分科之時,在高中樓道裡,我碰見了一對焦慮的夫婦,他們的孩子是姚老師班的一位女生,這是一名立志從事資訊工作的同學,從小在心裡就有一個記者夢,但是,面臨文理分科,在應該毫不猶豫地邁出自己人生第一步時,孩子卻猶豫了,原因是捨不得自己的班主任和物理老師姚玉增。
走進姚老師的課堂,工整規範的板書,一絲不苟的作圖,嚴謹認真的態度,全身心投入的身影,當時帶給我的感覺是有點震撼的。
課堂上,充滿激情與活力的姚老師,善於運用模型、實驗來設疑,結合學生已學的知識和一般的推理方法,加之適時引導、適當點拔、適度設想,使學生敢想、敢說、敢做,課堂效率高,教學效果好。
他熱心於教學改革,不畏艱難,敢於創新。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研究的學習方式,他積極改革教學方法,注意研究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知規律,讓學生們加強互動、相互協作,啟迪學生創新思維。 「在物理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多練習、多操作、多討論、多交流,僅靠課內是不夠的,還要開拓課外的空間。」這是姚老師當時反覆強調的一種認知。他認真研究物理教育規律,自製一些操作簡單現象明顯的教具開展教學,同時創造條件開展當時條件允許情況下的物理課外實踐活動。
「物理最大的特點就是貼近生活。」沉穩內斂的姚老師,講起物理來就滔滔不絕,他會隨手拿起一個礦泉水瓶開始講解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點——摩擦力究竟是阻力還是動力。他還組織了優秀學生參加物理競賽輔導,藉助學校物理實驗室,給學生更多的實踐機會。那一年,他輔導的學生周睿剛剛獲得了奧林匹克物理競賽省級二等獎,就是姚玉增老師根植講臺踐真知的縮影。
提到自己的模範事跡,剛剛還在津津樂道自己的教育認知的姚老師,露出了靦腆的笑容,「沒啥沒啥,大家都在做」,擺擺手,轉身又投入了物理課堂中。後來的幾天,我發現,我遇到的文理分科事件,不是一個個例,姚老師大神一般的存在,影響了很多學生的命運。
表彰座談會後的第二年,高考發榜之日,三局中學的考試成績在張嶺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高考理科學生達省控制線26人的消息,讓已經連續幾年高考成績在低谷徘徊的三局中學人感到了振奮,「低進高出」給三局的職工看到了新的希望。當周睿同學踏入「清華園」的消息接踵傳來時,我為身邊的好同事感到驕傲。再後來,我們到了同一個年級組,每次看到孩子們告訴別人「我們物理老師是老姚」時自豪地神情和口氣,我從心底裡感到了羨慕,大概能成為姚老師的學生是一件幸福的事。
老驥伏櫪不畏難,成功轉型做表率
從三局機關北遷西安開始,企業對子弟教育的投入開始逐年減少,最困難的時期,經費投入僅能保持教育正常運行。我所在的學校開始面臨巨大的生存挑戰,生源數量質量急劇下降,面對底子薄,習慣差的生源現狀,已經不再意氣風發的姚老師是樂觀的,作為年級組長,他經常教育我們幾位年輕的班主任要尊重學生,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家庭的未來。他引導我們正視現實,要求我們認真研究悄然變化的教育對象,分析孩子們的困難和實際。為了防止孩子自卑和畏難情緒出現,嚴肅了大半輩子的姚老師,在這群學生面前難得地流露出和藹的笑容。
「姚老師總是能及時發現我們的困難,會站在我們的角度上,給我們進行輔導,然後引導我們解決困惑。」——他不僅以物理育人,更通過班級建設育人。他積極投入「脫貧攻堅」,主動幫扶困難學生,關心潛能生的成長,關注學生身心健康。當遇到學生思想壓力大時,他會主動與家長聯繫溝通,積極想辦法幫助學生戰勝自己,讓孩子放下包袱健康成長。
2018年春,學校一名年輕物理老師的父親忽然查出重病,身為獨子不得不放下工作陪同父親四處求醫。而這時的學校,物理老師已經緊缺,每個物理老師工作都是滿量。初三畢業班面臨物理學科無人任教的現狀,當組織上找到姚老師時,正在高三教學一線,工作已是滿負荷運轉的他,毫不推辭的拿起自己並不熟悉的初中教材,兼起了初三物理教學,保障了中考複習備考工作順利進行。
從2019年秋季開始,學校高中停止招生,那個時間段,所有高中教學崗位上的老師,在心理上均受到了巨大的衝擊。曾經身為高中老師的驕傲和自豪不再,崗位轉型,不僅是感覺上的不適應,更多的是心理上對已經融入骨子裡的那點高中知識的難以割捨,一時間,陰雲一般的感覺籠罩了致遠樓的各個辦公室。身為年級組長的姚老師以年齡大為由辭掉年級組長職務,帶頭走上初三物理教學崗位。在上課前,他一遍遍重複著初中課堂上演示實驗,為的是在課堂上取得最好的實驗效果。「我已經找到初中物理的感覺了」他笑著告訴每一位高中人,「初中知識雖然簡單,講出名堂還很不容易呢,你們都去試一試,你看每堂課做做實驗還是很有意思的事嘛」。在他的引領下,同事們陸陸續續放下「身段」,成功轉型,愉快投入新的崗位。沒有經歷過的人永遠不會體會其中的滋味,姚老師用他的身體力行,使高中老師轉型工作順利推進。
初心如炬修師德,身正垂範建新功
姚玉增老師用青春奉獻於教育事業,用行動點燃班級學生的希望,用才能為培育人才貢獻一份力量,從教30年多來,他像一個園丁,紮根於教學一線,將全部的精力與熱情揮灑在嶺上教育這篇熱土。
姚老師是一個嚴於律己的人,在還沒開始創建「無煙校園」以前,再冷的天氣,他抽根煙都會悄悄站在走廊外,等身上煙味散了才回辦公室;他是一個嚴謹認真的人,所帶班級的學生,草稿紙書寫都必須排列認真整齊,不準隨手亂畫;他是一個對自己專業素養非常有底氣的人,從來不怕偏題難題怪題,也從來不盲目迷信任何參考資料上的習題,習題選擇實用有效是基本原則;他是一個對團隊充滿信任感的人,當學校老師開始「東南飛」,優質生源紛紛跨江進城擇校風氣最嚴重的時候,他把兒子姚雪松交給了我們幾個在各自專業方面還不敢說是能完全獨當一面的年輕人,那年高考,無論是在轉去西安還是在進城內重點學校求學的學生中,姚雪松的成績首屈一指,給了我們幾個年輕人最大的自信;他是一個積極向上的人,他的陽光樂觀在不知不覺中在團隊裡傳遞……他熱愛這份職業,也熱愛這個集體。這份熱愛回饋給他的是組織和周圍同事的支持、信任和肯定,2019年,他被評為「漢濱區優秀教師」。
時節已過立冬,日子在匆匆忙忙中轉瞬即逝。又一年的高考報名開始了,迎考的大幕在不覺中拉開,在校園中遇見了姚老師,「王麗,孩子有啥問題,你儘管帶來」一句尋常的家常話,讓我這名高考生的家長瞬間感受到了冬日的溫暖——他是一個熱心的同事。平時,工作中遇到困難,請教姚老師已經成為校區一些年輕教師下意識的行為,姚玉增老師,猶如一盞燈,溫暖著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之路。
結束語:
今夜,我一改往日文風,用平實的話語講述姚玉增老師的故事,就是為了給大家展現一名普通黨員教師,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對黨的教育事業的赤誠和擔當。讓我們攜起手來,砥礪前行,用優異的教育教學業績獻禮建黨百年!
作者/來源:漢濱初中濱江校區教師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