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化新聞網訊 秋季,豐收的季節,9月,金色的九月。暖黃的校舍,大氣的操場,綠色的校園,一朵鑲嵌在中方縣城北的「芙蓉花」於今年9月「綻放」,她有一個美麗的名字——中方縣芙蓉學校。
中方縣芙蓉學校的誕生,於無聲處「芙蓉花開」,「桃李飄香」卻惹人羨。
2009年以來,學校將「穩步推進課改,注重養成教育,規範提升大課間」作為重中之重的三項工作,多舉措,強推進,重精細,求實效,在深化學校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提升管理和育人效益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績。
「以生為本」開出「課改之花」
「同學們,再思考下今天這堂課,我們學到了什麼?」年輕教師楊小娟柔聲地問孩子們。這堂語文課,還剩最後5分鐘了。
這是課改之後,留給學生的「反思質疑」時間,一堂課40分鐘,分秒必爭,每一分鐘都很寶貴。
中方縣芙蓉學校的前身是中方縣城北小學,他們一直重視課改工作,課堂教學他們始終堅持要體現出「五元要素」,即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評交流、檢測反饋、反思質疑。「五元」是一節課需要體現的幾個重要元素,而不是固定的教學程式。
5分鐘自主學習、10分鐘合作交流、10分鐘展評交流、10分鐘檢測反饋、5分鐘反思質疑。既有學生自主學習,熟悉文本,又有師生幫扶,生生幫學,共同進步,既有全班交流又有當堂檢測獲得「反饋」,加上最後的「反思質疑」,一堂課下來,與其說是老師給孩子上了一堂課,不如說是老師陪著孩子一起學了一堂課。
「這種模式,既能培養孩子們自主學習的習慣,又能較強合作交流,有團隊意識,還能提升他們的質疑精神,可以說是一舉多得。」學校教學副校長梁星向記者介紹起學校持之以恆的課改情況時,面帶微笑,自信滿滿,「將課堂最大程度地讓位給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地位,是我們最大的特色。」
現在芙蓉學校正在加強班級小組建設,把小組建設滲透到教學、德育、後勤等部門,增強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能力。
自2012年以來,學校湧現了周小花、楊小娟、胡蘭蘭、張玉平、粟玲玲等一批年輕課改骨幹教師,教學質量和教師個人教學素養都得到很大提升。
懷化市課改樣板校評估驗收小組對學校扎紮實實推進課改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多措並舉開出「德育之花」
「老師,我在操場邊撿到一把梳子。」一名小學生對著辦公室的老師說。「哪個班的?」學生回答哪個班的後,滿意的離開了。他為自己的班級爭取榮譽分而高興。
立人先立德,學校始終將德育教育擺在重要位置。並通過多種方式促進孩子養成教育管理。
搞好德育,制度先行,學校先後精心製作了《芙蓉學校養成教育資料彙編》,制訂了《芙蓉學校養成教育專項檢查細則》,進一步完善了《芙蓉學校班級管理評價制度》,制定了《芙蓉學校提升養成教育工作的實施方案》等方案、制度。
制度的建立健全,使得學校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遵,有據可依,為管理效益的提升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校務會、德育處、少先隊、學生會檢查相結合」「平時檢查、專項檢查及互相監督相結合」「落實文明班級和標兵班級的評比、獎勵及表彰」……學校在學生的養成教育上可謂是「招招都實」,又「招招管用」。
從2017年開始,學校於每年的秋季開學時都會對一年級新生的家長進行全員培訓;每期組織召開全校學生家長會;切實辦好班主任論壇;堅持每學期評比表彰優秀學生和「十佳少年」……
針對教師,學校調動起了他們創先爭優的積極性,對於學生,學校提升了他們德育養成的速度與效度。
「通過落實靜、淨、敬、競的德育管理目標,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意識明顯提升」, 德育副校長楊司友介紹,「相對於開學初校園的嘈雜與喧譁,現在的校園安靜了許多,學生規矩了許多,在走廊跑的人少了,輕聲說話的人多了。較好地呈現了校園環境整潔、班紀班風純潔和行為禮儀優良的校容校貌。」
學校重視食堂德育文化建設。因學生較多,學校實行按年級分階段就餐,走進學校食堂,學生在班主任的指引下有序分飯菜,食堂內只聽到孩子們吃飯的聲音,沒有喧鬧和講話的聲音,餐桌下沒有看到學生掉的飯粒,從在食堂門口排隊到餐廳就餐,整個過程整齊、有序、安靜。
楊副校長認為,抓好學生的養成教育,培養他們的良好習慣,將讓學生受益終生。注重養成教育,落實過程管理,營造良好的教育教學氛圍,也為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學校將「健全制度,加強管理」「根據計劃,開展活動」「重視安全,常抓不懈」看做德育教育的「三大法寶」,這也是學校多年來在績效考核評價中獲評優秀等次和中方縣「紅旗單位」等眾多榮譽的原因。
「搭橋鋪路」開出「大課間之花」
一轉眼,「陽光活動,伴我成長」大課間已經走過了10年時間。
作為學校發展中一項重要創新,曾引來中方縣鐵坡學校、蒿吉坪學校等縣內近20餘所學校來學校觀摩交流大課間工作。
2009年,學校將「陽光活動,伴我成長」大課間作為打造學校特色工作的突破口。十年來,他們一直在推陳出新,一次次精心設計「陽光活動,伴我成長」大課間各環節。2009年至2011年以「七彩陽光」廣播體操為主,2012年包括「七彩陽光」廣播體操和「感恩的心」手語操,2013年為「向前衝」韻律操、「手拉手」手語操、齊唱「展翅飛翔」校歌和分班活動,2014年為朗誦、武術和韻律操,2015年至現在大課間的內容更新為武術、跑操和韻律操,2016至2017為快樂啦啦操、跑操、行進隊列變換,2018至現在是啦啦操、S形跑操,伴隨校歌音樂變換以翅膀和芙蓉校徽結合的造型。
規範新穎、美觀亮麗的大課間如今已成為芙蓉學校一道亮麗的風景。
「學校的發展,一定要堅持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在特色教育上尋求突破點,只有這樣才有活力、有內涵、有品位。」學校校長楊再成告訴記者。
特色工作的創建不僅凸顯了學校較先進的辦學理念,提升了學校的內部管理,而且在縣內起到了較好的示範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學校正循著精細管理突出特色這條路,腳踏實地,勇往直前,陽光大課間,將更加形成自己的風格,創出自身的特色。
「芙蓉」今朝開「新花」,「桃李」必將更「芬芳」,以德為首,智慧育人,突出特色,全面發展,學校始終堅持自己的辦學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樂學善思,奮發向上的良好品質,注重培養學生健全人格、人文思想、創新精神以及終身學習的能力,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學校一直堅持自己的辦學目標。未來,學校堅持將課改、德育和大課間進一步落在實處,努力辦成讓家長放心、讓孩子健康成長的優質學校,努力做到「花開遍地別樣紅」。
(記者 朱帥 通訊員 毛洪進 楊司友 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