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不出意料又沒有中國作家的什麼事,不信走著瞧

2021-01-09 強哥全球資訊

###

10月6日下午,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了,不出意料的又被英美德三國科學家捧走,其中,獎金的一半授予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另一半共同授予德國科學家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美國科學家安德烈亞·蓋茲(Andrea Ghez)。羅傑·彭羅斯在黑洞研究中驗證了廣義相對論,而萊因哈德·根澤爾和安德烈亞·蓋茲因對於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物體的研究而獲獎。

作家們關注的諾貝爾文學獎將於10月8日公布。

從諾貝爾獎誕生到屠呦呦獲獎的一百多年裡,自然科學獎從來沒有中國人的什麼事兒,儘管也有華裔、華人獲獎,可人家是在美國獲得的;而作為中國人最有機會獲得的諾貝爾文學獎,也是年年失望年年望。自從莫言開天闢地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又給中國作家們點亮了希望。說實話,如果當時沒有馬悅然當評委,莫言恐怕也懸。

在英國博彩公司NicerOdds公布的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上,目前的熱門人選分別是瑪麗斯·孔戴、柳德米拉·烏利茨卡婭、村上春樹,中國作家殘雪、餘華等人雖然也在榜上,但排名在最後邊去了。

為什麼中國作家很難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這還要從西方文學的審美說起。

01

先說西方文學的流派。

西方文學經歷了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魔幻現實主義等。從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是西方文學的巔峰。截止目前,西方文學未再有新的流派產生,許多作家還是在走魔幻現實主義的路子。

從西方文學的流派演變來看,自從過渡到現實主義以後,就再也沒有回歸到浪漫主義了,他們的創作歷程始終貫穿著「理性」二字,這恰恰又是西方審美與中國審美的最大區別,因此無法調和。

02

再說西方文學的審美。

西方無論是哲學家還是文學家,他們始終強調「理性」,歌德在《浮士德》中所表現出來的思想也是倡導人們「回歸理性」。正是在這種審美理念的導引下,西方的自然科學才早於中國率先得到發展。

中國的審美與西方恰恰相反,始終堅持以「感性」為導向,無論是科舉考試,還是文學創作,處處都強調人生理想和道德情懷,比如科舉考試,只考文章典故,不考理科知識,理科知識全靠自修,因此,中國古代鮮有自然科學。

此外,西方文學審美重視藝術創作技巧的創新,而不是人文思想和情懷,比如莫言的《蛙》,也是屬於魔幻現實主義作品。而像四大名著之首的《紅樓夢》,雖然它在中國人的眼裡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無出其右者,但在西方人看來,它的故事情節卻顯得單薄無趣,因此並不受歡迎。

因此,在中西審美異趣的現實條件下和以西方審美為主的評審環境中,中國的文學創作自然不符合西方人的口味。

03

第三說中國文壇的現狀。

現在中國作家的生存環境日趨艱難,不再像以前了,寫本書就能出版,就有讀者。現在是作家到處找飯吃。

目前中國的作家有800多萬人,但真正寫得好的卻是寥寥無幾。為什麼?因為沒有心思創作真正的文藝作品,為了養家餬口,不得不去創作迎合市場讀者的作品。

在現在中國的作家群中,網絡作家又佔了絕大多數,而網絡作家又主要是寫玄幻、仙幻、魔幻小說,這類作品就像方便麵,可以飽腹但沒有營養,就更別說去獲諾貝爾獎了。網絡作家在合同的「強迫」下,每天至少要更新3000-5000字,否則一個月的全勤獎就沒有了,所以許多作家寫作純屬是為了碼字賺錢。

上述的網絡作家雖然辛苦,雖然是在重重的苛刻條件下創作,雖然被小說平臺榨得半死不活了,但起碼還有一碗飯吃。還有許多作家是沒飯吃,寫了書網絡小說平臺也不給籤約,更沒有人給出版,所以到最後不得不放棄。

目前真正有資格、有水平參賽諾貝爾獎的作家少之又少。這一部分人都是成名已久的作家,年齡都在五十歲以上,有著固定的讀者群,寫一本書再不濟也有人願意出版,比如莫言、賈平凹、餘華等。

此外,還有很大一部分報告文學,這類作品以歌GS德為主,連參賽的資格都沒有。

目前中國文壇也沒有什麼流派、什麼創作主義可言,只有碼字主義、玄幻流派。

如果今年中國有人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小編甘願生吃了獎盃!立帖為證!

此外,村上春樹也只是陪場合的,不會獲獎。#2020諾貝爾獎#

相關焦點

  • 繼莫言後,最有希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出現,卻一點都不出名
    諾貝爾文學獎是一個充滿歧義的文學獎項,國外人趨之若鶩,而我們自己也很想榮獲,但卻表現出嗤之以鼻的態度。這事從莫言獲獎最能看得出來,莫言獲得諾獎後,國人先是大喜過望,然後迅速陷入種種苛責。莫言本人也跟著大眾讀者經歷了一把過山車。
  • 2020諾貝爾文學獎 中國作家殘雪餘華張一一落選
    美國詩人Louise Glück獲2020諾貝爾文學獎,連續多年陪跑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殘雪、餘華、張一一等再次落選。每年諾貝爾文學獎正式揭曉前,各種競猜賠率榜層出不窮,中國作家殘雪近兩年一直盛傳是諾貝爾文學獎熱門候選人。
  • 繼莫言後,最有希望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出現,卻並不出名
    諾貝爾文學獎是一個充滿歧義的文學獎項,國外人趨之若鶩,而我們自己也很想榮獲,但卻表現出嗤之以鼻的態度。這事從莫言獲獎最能看得出來,莫言獲得諾獎後,國人先是大喜過望,然後迅速陷入種種苛責。莫言本人也跟著大眾讀者經歷了一把過山車。首先諾獎是世界性榮耀,是全球文化人翹首以待的文學殿堂,這個自不必說。
  • 中國的作家中,誰最有資格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文學獎即將揭開帷幕,中國的作家中,誰最有資格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了網絡上熱議的話題。廣大網友的眼光,似乎比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委們還要尖銳,對各大熱門人選作家,評價起來可謂是頭頭是道。最終不管花落誰家,恐怕都免不了被鍵盤俠一頓批評打擊。
  • 哪些中國作家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之後,一則關於「辜鴻銘與泰戈爾同被提名為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的流言便流傳開來,而辜也由此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人。雖然當時1913年的檔案業已解密,但時人仍懶得去核實,而多人云亦云。直到2015年,才有人寫文加以澄清:在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的角逐中,並沒有中國籍作家。 到目前為止,1968年之前的諾貝爾文學獎檔案已經解密。
  • 為什麼中國作家很少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諾貝爾文學獎是文學領域最高的獎項和榮譽,儘管從來沒有人站出來這樣說過,但是人們確實達成了這樣一種約定俗成的共識。其實談到這個諾貝爾文學獎,很多中國人心中難免就有點義憤填膺,其緣由自然是因為此文學獎長久以來被歐美作家「壟斷」,而中國自近代以來誕生了那麼多優秀的作家,卻愣是連一個作家都沒有評上。
  • 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中國作家殘雪排第三
    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時間為10月10日。今年最大的看點是將同時揭曉2018年與2019年兩屆獲獎者。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因一系列風波而暫停頒發。國慶長假期間,位於上海中心的朵雲書院旗艦店正在舉行「諾貝爾文學獎主題展」,為今年即將揭曉的諾貝爾文學獎預熱。展覽分為五個板塊—— 「莫言專區」「你不知道的諾貝爾文學獎」「21世紀獲獎作家速覽」「虛位待揭」「歷年獲獎作家作品精選」。
  • 諾貝爾文學獎即將揭曉: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最熱門,中國作家呢?
    有著逾五十年歷史的布克文學是諾貝爾文學獎的重要參考,布克獎官網曾發布了一篇題為《奧爾加通往諾貝爾之路》的文章,文章列出了一份由布克獎走向諾貝爾獎的作家名單,其中包括印度裔英國作家V.S.奈保爾(V.S. Naipaul)、加拿大作家愛麗絲·門羅(Alice Munro)、南非作家庫切(J.M.
  • 中國作家殘雪衝擊諾貝爾文學獎,今晚即將揭曉
    最受矚目的諾貝爾文學獎即將在北京時間10月10日下午7點正式揭曉。隨著諾貝爾文學獎即將拉開帷幕,一批中國作家的名字尤為引人關注。中國作家殘雪、餘華、賈平凹、北島等十餘人都是有望衝擊桂冠的熱門人選,其中湖南籍女作家殘雪更是力壓「萬年陪跑戶」村上春樹,成為獲獎的熱門人選。
  • 林語堂: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最多的中國作家
    近日,2018、2019諾貝爾文學獎出爐了,讓大家又開始關注這一文學界最高獎項。那麼在我們中國作家中,誰是獲得諾貝爾獎提名次數最多的中國作家呢?他就是林語堂。他獲得過兩次諾貝爾文學獎提名。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名單是保密的,期限是五十年。目前可以查到的,都是五十年前的名單。目前能夠查到的確切名單,中國作家只有兩位獲得提名:胡適與林語堂。胡適一次,林語堂兩次。
  • 作家曹乃謙稱未獲入圍諾貝爾文學獎複評通知
    陳曉明:這個事情不必看得太嚴重,有些作家希望被國外重視的心理可以理解。我感覺這些消息更多是一種無聊的炒作,真正有影響力的作家不會做這種事。對於此類新聞,我們可以持一種娛樂態度,看熱鬧吧。中國作家協會登記在冊的作家有8000多個,個別人的炒作不代表中國作家整體,那些有影響力的作家對諾獎的態度還是很平和的。
  • ...年再開「雙黃蛋」 波蘭、奧地利作家分獲2018、2019諾貝爾文學獎
    因為去年瑞典文學院發生的一起醜聞,導致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難產」,並被順延到了2019年,因此,今年諾貝爾文學獎開出的「雙黃蛋」備受關注,這是時隔近70年諾貝爾文學獎再次開出「雙黃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評選繼續「爆冷」。
  • 諾貝爾文學獎10日揭曉 12位中國作家入圍最初名單
    原標題:諾貝爾文學獎10日揭曉,今年將公布兩年的獲得者[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邢曉婧]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將在瑞典時間10月10日下午1時揭曉。因評審機構瑞典文學院的醜聞導致2018年該獎項「輪空」,故今年將同時揭曉2018年和2019年的獲獎者,成為本屆諾貝爾獎的最大看點。由此也引發外界對於獎項花落誰家的熱烈猜測。法國國際廣播電臺6日報導稱,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主席安德斯奧爾森稱,此次重視兩名獲獎者的「協調性」,比如「避免相同領域的文學,或者選出一男一女等」。
  • 諾貝爾文學獎10月10日揭曉 作家餘華再次入圍提名
    都市快報(記者 潘卓盈)每年十月的「諾獎季」,是文學愛好者特別關心的一件大事,大家競相猜測,誰將摘得諾貝爾文學獎桂冠?諾貝爾獎官網顯示,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將在瑞典時間10月10日下午1時揭曉。今年最大的看點,是諾貝爾文學獎將同時公布2018年與2019年獲獎作家,也就是一次發兩個獎。
  • 路遙:中國作家不能小看"諾貝爾文學獎",不能得不到就說不好
    諾貝爾文學獎的爭議其實對於諾貝爾文學獎,就算是不是作家圈的人或多或少也都聽過它,毫不誇張地說,應該是每一個作家都希望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認可。可就是這樣一個獎項的存在,它同樣存在著爭議性,說他重要確實有很大的分量,說他不重要,就像是我們大家都非常敬重的文學泰鬥人物託爾斯泰卻又沒有獲得過這個獎。
  • 盤點最不該被諾貝爾文學獎遺漏的十大作家
    1列夫·託爾斯泰評述:作為最偉大的作家之一,文學史上現實主義的珠穆朗瑪峰,列夫·託爾斯泰一直為後人所景仰。在諾貝爾文學獎成立伊始,對於首屆獲獎者,人們都普遍認為,非託爾斯泰莫屬,遺憾的是,託爾斯泰與該獎失之交臂,由此引發了巨大爭議。
  • 二十世紀沒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一百位傑出作家
    寫在前面的話: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取消,取而待之的是於10月12日公布的「新文學獎」。在這個大獎揭曉之際,我們也回顧一下上世紀那些被諾獎遺漏的作家們。諾貝爾文學獎自1901年開始頒發以來,在二十世紀,共產生了九十多位獲獎者(期間有幾年沒頒獎)。
  • 莫言之前獲得過世界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中國作家們
    諾貝爾文學獎獎章 諾貝爾文學獎可以說是世界文學領域的最高獎項了,我們都知道莫言在2012年獲得了世界諾貝爾文學獎,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莫言之前,在中國有很多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作家,有的人可能知道一兩個,但是知道的也不全面,今天我特意整理出來和大家一起欣賞這些作家。
  • 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今年竟然是他……
    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獎金為900萬瑞典克朗,折合約740萬元人民幣,比去年獎金多出100萬瑞典克朗。1954年11月8日,石黑一雄生於日本長崎,1960年隨家人移居英國,先後畢業於肯特大學和東安格利亞大學,並於1982年獲得英國國籍。
  • 2018、2019諾貝爾文學獎一同宣布 波蘭、奧地利作家獲獎
    央廣網北京10月11日消息(記者邢斯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當地時間10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瑞典文學院宣布了2018年和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分別是波蘭作家奧爾加·託卡丘克和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