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全國網絡大V行側記|一場探索煙臺工業創新基因的旅程

2020-12-06 新浪山東發布

筆者前言:

雪花的飄落讓我們知道冬天已來,窗簾縫灑進來的一縷陽光讓我們知道今天是晴朗的一天,生活中我們見微知著,而對於工業創新發展的漫漫長路,你又知道多少看似不起眼卻不可缺少的「發展基因」呢?

在2020世界工業設計大會即將開啟的時候,全國網絡大V們提前開始了一趟煙臺工業創新基因的探索之旅,去參觀與生命健康以及大國重器有關的企業,尋找煙臺工業創新的基因,關注日常生活未曾關注的領域。

01

山東國際生物科技園

醫藥產業集群發展的孵化器

人食五穀,總會有個頭疼腦熱,一顆小小的藥片可以減輕病症或者達到治癒的效果,但是你知道一顆小藥片背後要經過多少複雜的研究實驗嗎?

在煙臺醫藥與健康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大V一行人深入的了解到藥物的研發實驗要歷經重重考驗,不僅要在色譜實驗室通過藥物質量的研究,還要在精密儀器下接受化合物分子的檢測,這些可能只是一顆藥研發過程的一小環而已。

山東國際生物科技園實驗室

山東國際生物科技園展廳展示藥物

而煙臺醫藥與健康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所在的山東國際生物科技園,目前有中小微創新型創業企業上百家。在展廳內工作人員介紹道,該園區由煙臺高新區管委和綠葉生命科學集團按照「政企合作,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營」的模式共同投資建設,佔地面積1046畝。致力於生物醫藥、健康醫療、再生醫學與精準醫學等領域的研發創新、公共服務、新技術孵化、企業培育與成果轉化。

大V參觀實驗室

目前園區已經入駐了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煙臺分所、綠葉製藥集團研發中心、煙臺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中俄科技創新園、煙臺高層次人才創業園、綠葉醫療集團等大型企業、機構、醫院。

煙臺醫藥與健康公共技術服務平臺資質榮譽

煙臺市將醫藥健康產業列為重點發展產業,依託山東國際生物科技園,建設「藥物篩選與評價中心」、「藥物代謝動力研究與分析測試中心」等十一個國際化的醫藥與健康產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為醫藥健康產業開展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提供重要載體。平臺總投資4.18億元,總建築面積約2萬平方米,配備專業儀器設備3000餘臺(套)。全力打造「高、精、尖」儀器設備匯聚、服務環境優良的高端創新服務載體。

02

中集海工院

大國重器的「創造營」

人們憧憬的未來一直都是在陸地上的生活,如果在海上有一座城市,那生活會是什麼樣的呢?

或許在中集海工院的展廳內可以找到結果。中集海工院已經研發設計生產出名叫「南海貝」的海上綜合體。這種海上綜合體造型可定製,設施齊全,完全可以稱作「海上城市」。

南海貝 海上綜合體

不止於此,聞名遐邇的「藍鯨1號」「藍鯨2號」等都是中集海工院的得意之作。在展廳內,工作人員介紹說,藍鯨1號是目前全球最大、鑽井深度最深的超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代表了當今世界海洋鑽井平臺設計建造的最高水平。配置的全球領先的DP3閉環動力管理系統,能夠確保平臺在颶風、海流的襲擊下巍然不動,是目前世界上交付使用的最先進的半潛式鑽井平臺之一。

「藍鯨1號」展示模型

大V一行人深深的被這個大國重器的創造者震撼,與海洋為伍,深耕海洋工程領域。而中集海工院的大海洋產業沙盤上,大V們清晰的看到中集海工院從陸基、內灣、近海到深遠海的整體布局規劃,依託自身在海洋工程方面的優勢,中集海工院進行了海洋「油轉漁」創新式的全方位規劃。

中集海工院大海洋產業沙盤上的模型

據了解,海工院擁有先進的三維設計平臺、完善的數據仿真技術,在穩性分析、水動力分析、系泊分析、結構強度與疲勞分析、振動與噪音預報等基礎分析計算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些先進的平臺和經驗技術,無疑是海工院研發出「藍鯨1號」等大國重器不可缺少的創新動力。

中集海工院全球布局&交付地圖

03

綠葉製藥

小藥片走出自主創新之路

一顆小藥片,不僅需要複雜的研發實驗過程,也需要經過嚴苛的生產把關才得以誕生。

來到綠葉製藥,大V一行人參觀了藥物的生產過程,無菌的生產車間,高要求的執行標準,科學的生產近在咫尺。現場工作人員講解道,無菌藥物生產車間的創新使用提升了產品質量管理水平和臨床用藥的安全性,實現了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無菌控制水平國際領先。

綠葉製藥園區規劃展廳

聽工作人員介紹,這裡只是綠葉製藥全球3大研發中心之一,在歐洲、美國也有數百名研發人員在進行新藥的研發。截止到2020年6月,綠葉製藥在中國已授權專利228項,國外授權644項,這些無疑都是自主創新研發的最好佐證。

綠葉製藥園區航拍圖

二十多年如一日,綠葉製藥創新的初心不變,公司的海外拓展已走在行業前列,業務遍及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

04

煙臺國際設計小鎮

工業設計的基因載體

家裡的掃地機器人,智能音響,不斷更新換代的手機……生活中關於工業設計的物品無處不在,「工業設計」這個詞其實離人們很近很近。

今天探訪的最後一站來到了煙臺國際設計小鎮,大V們走進原型工廠展廳內,一個個富有創意與智慧的設計作品令人大開眼界。帶電作業自動塗覆機器人、物聯網茶桌、防丟智能工具箱……每一個工業產品都吸引了大V們的關注,在這裡,「工業設計」這一抽象概念形象化地走近普通百姓,讓參觀者親身領略到工業設計的獨特魅力。相信很快這裡將成為一個新的「網紅」打卡地。

大V在「未來之門」合影

作為山東省第一個工業設計小鎮,煙臺國際設計小鎮連接了全球最優秀的設計資源,未來將聚集百家以上設計類龍頭企業、百家以上設計店鋪、數十位設計大師,打造成為整個山東乃至全國的設計高地,引領支撐煙臺工業設計產業發展。

煙臺國際設計小鎮園區航拍圖

今年7月18日,煙臺國際設計小鎮再次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煙臺市創建國際工業設計名城啟動儀式在這裡舉行。發布國際工業設計名城十大工程、發布《煙臺城市設計導則》、五大重點項目合作籤約……啟動儀式上,一系列令人矚目的「大動作」,將煙臺推向工業設計時代的「浪尖」。可以說小鎮的建成使用成為煙臺工業發展顯性特徵最明顯的工業基因。

大V時評

自主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不管是中集海工院的大國重器,還是綠葉製藥生物藥劑,亦或是煙臺國際設計小鎮的建成使用,都是煙臺工業不斷創新升級的重要基因。眾多煙臺工業企業的創新高質量發展,都將提升煙臺在國際設計創新領域的城市影響力、國際知名度和話語權。

作者/留白

圖片源自本次活動大V拍攝

@照相的老king、@Bujuafoto

相關焦點

  • 「新動能·新煙臺——雲端聚焦製造業創新」媒體行|正海生物:堅持...
    「新動能·新煙臺--雲端聚焦製造業創新」媒體行|正海生物:堅持「專精特新」發展之路 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大眾日報記者 楊秀萍2020-10-30 23:31:38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埠腔修復膜、生物膜、皮膚修復膜、骨修復材料……這就是煙臺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對外展出的全部產品
  • 「煙臺時間」,很精彩|2020年世界工業設計大會今日啟幕
    本屆大會以「設計·智向未來」為主題,聚焦智慧、智能、智造,邀請行業大咖探討推動智慧智能智造發展的「設計路徑」,開展系列產業對接活動,還將舉行為期四天的中國優秀工業設計獎展覽,這在山東是首次,也是該國家大獎第一次在地級市舉辦。
  • 煙臺開發區鳴啟數字科技斬獲「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
    以「加速工業互聯 發展先進位造」為主題的2020年「創客中國」工業網際網路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同期盛大舉行。煙臺開發區鳴啟數字科技(山東)有限公司(下稱:鳴啟數字科技)憑藉「Factorybuilding VR/三維工廠規劃軟體平臺」力挫全國20餘個省市的製造業企業、軟體企業近600個項目一舉奪得大賽企業組一等獎。
  • 煙臺海工高端製造走向深海 五年九座半潛平臺
    10月14日,「新常態·新定位·新提升——第十一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採訪團成員來到煙臺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在觀察採訪中觸摸煙臺搶佔「10月14日,「新常態·新定位·新提升——第十一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採訪團成員來到煙臺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在觀察採訪中觸摸煙臺搶佔「一帶一路」先機、不斷挺進「深藍」、打造海洋利器的脈博。搶「一帶一路」先機 「煙臺造」鑽井平臺駛入多國海域作為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經成為煙臺市重要的對外合作區域。
  • 煙臺12名團委書記直播為文明城市代言
    大眾網·海報新聞煙臺6月3日訊(通訊員 周君 記者 於偉傑) 為紮實推進「青鳥歸來 揚帆煙臺」引才留才計劃,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5月30日至31日,煙臺團市委牽頭、12個縣市區團委聯動、主播大咖現場解說,談歷史、聊文化、品美食、觀山海,全方位、多角度線上宣傳推介「仙境海岸,鮮美煙臺」,蓬勃產城融合,時尚城市氣象,累計50萬網友在線觀看
  • 國內首個小麥近飽和突變基因庫在煙臺建立
    8月12日—14日,第十屆全國小麥基因組學及分子育種大會在煙臺舉行。會上,煙臺大學教授宋建成向全國1000多位專家學者宣布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煙臺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與煙臺吉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經過8年的研究,於近期完成了國內首個小麥近飽和突變基因庫的構建。
  • 全國43所高校「連線」煙臺,解題「智慧農業」
    國家指引下,農業創新的課題亟待解決。12月26日,第八屆全國大學生農業建築環境與能源工程相關專業創新創業競賽(以下簡稱農建大賽)在中國農業大學煙臺研究院開幕,全國43所高校「連線」煙臺,179支大學生隊伍通過這項全國性賽事,為「智慧農業」出謀劃策。
  • 中國製造業7大冠軍在山東煙臺,煙臺製造助力膠東半島經濟發展
    山東省是我國北方第一大的經濟大省,也是我國最重要的工業和製造業基地。山東省在汽車製造、石油化工、電子信息、白色家電等多個領域都是國內的翹楚。山東經濟以省會城市濟南和膠東半島的青島、煙臺為龍頭,你知道嗎?煙臺這個山東省排名第三位的濱海城市也是中國製造業的高地。
  • 全國網絡名人行側記|臨沂鄉村,在重構中生長
    作者/拾冷來源/新浪山東側記一:一個都不能少#這就是臨沂美麗鄉村#全國網絡名人行,經過四天的鄉村行走,從南往北,途經臨沭縣、莒南縣、沂水縣,在16日落下帷幕。不得不說,四天的行程,讓全國網絡名人對臨沂脫貧攻堅、美麗鄉村、鄉村振興等工作,有了新的認識,或者顛覆以往的認知。
  • 煙臺12位團委書記直播代言文明城市創建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梁瑩瑩 通訊員 周君為紮實推進「青鳥歸來 揚帆煙臺」引才留才計劃,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5月30日至31日,煙臺團市委牽頭、12個縣市區團委聯動、主播大咖現場解說,談歷史、聊文化、品美食、觀山海,全方位、多角度線上宣傳推介「仙境海岸,鮮美煙臺」,蓬勃產城融合
  • 叫響工業設計煙臺品牌 以「設計+」賦能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所以近年來,工業設計在全球範圍內受到高度重視、得到迅猛發展,我國也將工業設計3次寫入國民經濟發展綱要,成為國家創新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工業大市,煙臺也敏銳地意識到如果能夠抓住工業設計發展的機遇,就有可能像大數據之於貴陽、物聯網之於無錫一樣,在工業設計領域做大叫響煙臺品牌。簡單總結,煙臺有發展工業設計的三大基礎優勢:天時——世界級會議會展花落煙臺。
  • 行走海岸線|海洋牧場的「煙臺模式」,為何被全國推廣
    據煙臺中集藍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肉質鮮美的「扒皮狼」將在未來登上餐桌,成為人們口中的美食,因其營養價值高,其市場銷售價格已高達每斤數十元,而這種收益只是海洋牧場收益裡的細枝末節。記者看到,「長鯨一號」通過大數據技術可實現實時反饋海洋水文信息、監測數據,可實現自動投餌、自動水下清洗漁網,自動提升網衣。
  • 從核電產業鏈高峰論壇,看煙臺「核力」
    10月15日,時值「2020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在全國啟動,由煙臺市人民政府、山東省能源局、中國能源報社共同主辦,煙臺市發改委、煙臺市新興產業發展推進中心承辦,以「安全新高度,產業新發展」為主題的「2020中國(煙臺)核能安全暨核電產業鏈高峰論壇」在煙臺國際博覽中心開幕,「2020中國國際核電工業及裝備展覽會」同期啟幕。
  • 全國首個經略海洋黨建聯盟在中國(山東)自貿煙臺片區成立
    膠東在線11月28日訊(記者 賈楚航 通訊員 馬雙軍 徐希水 逄偉)11月28日,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經略海洋黨建聯盟在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揭牌成立,以此加強管委和企業、管委和科研院所、企業與科研院所、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溝通聯繫,讓黨旗領航經略海洋、黨建成為看得見的生產力,推動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集聚
  • 煙臺駛入深藍:海洋的深處是什麼?
    值得注意的是,對煙臺來說,海洋牧場的建設離不開智能網箱,而在這之中所展現的煙臺製造元素,也是這座製造業強市掘金海洋的重要動能。圖片來源:攝圖網海洋重器與製造業強市的「科創大腦」「煙臺工業經濟發達,是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去年,煙臺市委書記張術平曾在第二屆進博會召開之際,這樣介紹煙臺。
  • 煙臺大數據應用技術研究院成立 培養產業人才
    2015年中央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制定「網際網路+」行動計劃、國務院發布《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大數據作為「網際網路+」行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變革的核心。在此背景下,煙臺大數據(雲計算)應用技術研究院由煙臺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與北京青苔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搭建。
  • 探索丨煙臺鐘錶研究所有限公司:逐夢時間科技 續寫北極星百年歷史...
    探索丨煙臺鐘錶研究所有限公司:逐夢時間科技 續寫北極星百年歷史新篇章 2020-12-02 20: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煙臺分所揭牌成立
    10月16日訊 (通訊員 張玉鵬 記者 胡昌輝) 近日,全國對俄科技合作基地聯盟第四次會議和煙臺高新區藍色經濟創新型特色園區建設研討會圓滿召開,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煙臺分所揭牌成立。    據了解,煙臺市將進一步加強與基地聯盟各成員單位的交流,推動煙臺對俄科技合作深入開展。發展藍色經濟和推進科技創新是煙臺市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引擎。煙臺市將以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依託,加速推進藍色經濟創新型特色園區建設,搶佔發展制高點,打造競爭新優勢,進一步拓寬視野、提升理念,推動藍色經濟創新型特色園區建設達到更高的層次和水平。
  • 山東煙臺:做好海洋經濟大文章
    煙臺瀕臨黃海和渤海,1038公里海岸線、230個近岸島嶼、500多種海洋生物,讓煙臺發展海洋經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今年以來,向海而立、依海而興的煙臺啟動「藍色引擎」,把海洋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著力描繪耕海牧漁、向海圖強的蔚藍畫卷。要到達中集來福士113米高的「泰山吊」高梁平臺,需坐3分鐘的電梯,還要再爬20米高的旋梯。「它能輕鬆抓舉起2萬噸的重物。
  • 生物晶片煙臺分中心在毓璜頂醫院正式揭牌
    煙臺分中心的成立標誌著煙臺毓璜頂醫院在全國率先邁入以基因為首的精準醫學及個性化醫療時代。中國工程院秘書長白玉良、院士曾溢滔、院士程京,及市政府副市長宋衛寧、市衛計委主任李翠玲和國內各大醫院院長、專家百餘人出席了此次揭牌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