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奇聞錄」他隱居深山,與猛獸為伴,還把老虎馴化為僕人

2021-01-08 易心品百事

晉代名士郭文,字文舉,是洛陽人,是晉代的傳奇人物,《晉書》中特意為他立了傳。

郭文從小喜歡山水,崇尚退隱。十三歲時,經常到山林間遊玩,過了十天八天還不知道回家。

父母死後,郭文服喪完畢,也不娶妻,乾脆辭別家鄉去遊覽名山,足跡遍布天下。洛陽淪陷後,郭文就挑著擔子走進餘杭大闢山(今浙江餘杭市西南餘杭鎮西大滌山,為道教第三十四洞天。《鹹淳臨安志》卷二十四《大滌山洞天》云:「此山清幽,大可洗滌塵心,故名。」大滌山不僅山水秀美,同時又是一座歷史悠久的道教勝地),開始了長期的隱居生活。

他住在山中的大璧巖的石洞中。在深谷無人的地方,用木頭靠著樹,把茅苫覆蓋在上面就住進去了,也沒有牆壁遮蔽。據傳說,太和真人曾降臨到他的石洞,教給他「衝淡虛靜,養真修性」的修道方法。學得仙道後,郭文更加潛心善性,隱遁不出,世間的人都不知道他去了什麼地方。

當時猛獸作惡,常常入宅害人,但是郭文獨自住了十多年,最終也沒有遭受災禍。他經常是穿著粗陋的裘衣和葛布頭巾,不喝酒不吃肉,按距離挖開溝播種豆和麥,採摘竹葉和樹木的果實,換回一些鹽供給自己。有的人用低賤的價格換他的東西,他也馬上給了別人。後來人們知道他是郭文,就不再賤買他的東西。郭文有了餘糧,總是拿來救濟沒有飯吃的人。有人送東西給他,他拿那些粗劣的,以示不違逆別人的好意而已。

有猛獸在草屋旁邊咬死了大麀鹿,郭文把這一情況告訴別人,人們拿去賣了,分給郭文錢。郭文說:「我如果需要錢,自己就會賣了死鹿。我之所以告訴你們,正是因為不需要錢的緣故。」人們聽了,都感嘆不已。

曾經有一隻老虎張著嘴來到他的石屋前,好像有什麼事求他做。郭文就把手伸到虎的喉中,原來虎喉裡卡了一塊骨頭,郭文把骨頭掏了出來。第二天,那隻虎叼著一隻死鹿來到室前獻給郭文。從此這虎就常常馴服地隨在郭文身旁,郭文可以隨意撫摸它或牽著他走。郭文如果出山,虎一定跟著他,就是來到城裡的街上的人群中,老虎也是像狗或羊一樣低著頭跟郭文走,從來不露兇相,有時郭文把刻寫了文字的竹簡放在虎背上,虎就馱著走。郭文有時採了山果竹葉裝在筐裡,讓老虎馱著跟隨他到街上去換米、鹽。

皇上聽說後,把他召進宮來,問他用什麼方術馴服了老虎,郭文回答說:「我只是順應著自然的規律而已。人沒有害獸之心,獸也就不會有傷人之意,何必用什麼方術呢?你撫愛老虎,老虎就追隨你,老虎和老百姓是一樣的,你虐待我,我就和你為仇,老百姓也就是老虎啊。治理百性和馴服猛虎,有什麼不同呢?」

皇上認為郭文的話說得非常好,就想讓他在朝裡做官,但郭文推辭不幹,進了鰲亭山,隱居起來,後來得道仙去。根據記載,有人在他的床蓆下發現了一些小蒲葉,蒲葉上寫的都是當時預卜吉兇的卦詞。郭文成仙后,家裡還留下了他的皮,就像蛇蛻的皮一樣。

相關焦點

  • 全世界的「野馬」早就滅絕了!科學家:現存的都是馴化逃脫的
    科學家在美國期刊《科學(Science)》發表,其實全世界的「野馬」早就絕種了,現存的「普氏野馬(Przewalski's horse)」其實是古人的馴化個體。帶領研究的學者歐森(Sandra Olsen)表示,「這樣的結果令人驚訝,但也代表世界上已經沒有還活著的野馬,這點令人傷心。」科學家分析馬種的樹譜,發現普氏野馬並非現存的唯一野生族群,他們用普氏野馬的DNA和古代的馬兒比較,證實這種馬兒根本不是大家一直認為的「野馬」,它們的祖先波泰馬(Botai horse)在大約5500年前已經被哈薩克北部的波泰人馴化。
  • 把老虎、獵豹當寵物養的人,真不怕這些猛獸會攻擊自己嗎?
    導讀:把老虎、獵豹當寵物養的人,真不怕這些猛獸會攻擊自己嗎?老虎是大自然裡面最兇猛的一種動物,被稱之為「百獸之王」,作為貓科動物裡面的最大者,一直以來給我們的印象都是兇猛的。還有比如美國的泰森,當年也養過一頭老虎。我們都知道老虎、獵豹等猛獸可不比普通的貓狗,野生狀態下是相當兇猛的,難道他們真不怕這些猛獸會攻擊自己嗎?
  • 在古代,家裡有一個「母老虎」是什麼體驗?
    在古代男權的社會,家裡要是有一個母老虎喜歡河東獅吼,這可是一個什麼樣的體驗呢?北宋有一個官二代,名叫陳季常,才華橫溢風流灑脫,但是有點兒憤世嫉俗,狂放傲世,結果還懷才不遇,直接過著隱居的生活。說到隱居生活,並不是農忙的時候下地幹活,農閒的時候擼擼貓澆澆花。人家是僕人丫環一大堆,還有一個歌姬團,裡面都是能歌善舞的絕世大美女。陳季常唯一不滿意的就是他媳婦兒,兇猛的母老虎。她對陳季常嚴防死守,就怕他沾花惹草。
  • 沒有時間了,快來王府井打卡巨潮的「深山」集市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馬銘悅)霓虹燈、貨櫃、賽博朋克風,你很難將這些時尚前衛的元素跟「深山」結合起來。最近,在中國最有影響力的一條商業街——王府井步行街,一場名為「深山集市·千年蜀繡」的集市,成為今年北京冬季最有趣的潮玩集市,受到了很多年輕人前來打卡拍照。
  • 人類馴化狼產生了狗,為什麼沒有嘗試馴化老虎?是不敢嗎?
    既然人類當初馴化狼使其變成了狗,為何當初沒有嘗試馴化老虎,讓其為人類所用呢美國演化生物學家賈雷德·戴蒙德在他的著作《槍炮、病菌與鋼鐵》中,提到了這樣一個原則,安娜·卡列尼娜原則。他認為,可馴化的動物都是可以馴化的;不可馴化的動物各有各的不可馴化之處。簡單來說,動物是否能夠被人類馴化,早已被自然所決定,並不是外部因素所決定。人類只是讓這一特徵被顯現出來而已。
  • 人類馴化狼產生了狗,為什麼沒有嘗試馴化老虎?是不敢嗎?
    在人類馴化的動物之中,狗算是具有代表性的物種。多項證據表明,狗曾是狼家族的一員。多年的人類馴化,讓灰狼家族中的一支逐漸改變了容貌,性格也變得更加溫順,開始與人類形成密不可分的關係。這就是如今的狗。既然人類當初馴化狼使其變成了狗,為何當初沒有嘗試馴化老虎,讓其為人類所用呢?
  • 他的職業是走遍地球秘境,只為取回一株「奇蹟植物」
    幾百年前,便有勇敢的探險家選擇為皇室貴族尋找珍稀的自然物種,他們遠赴重洋、走入深山,帶回本國人聞所未聞的植物和藥材,或是造型奇異的罕見特種。身為一名植物獵人,除了必須擁有豐富的植物知識外(已被人類發現的植物種類早已超過 30 萬種),更重要的是熱愛植物,因為「狩獵」的過程極其艱苦,充滿危機,要深入無人的險境,與大自然抗爭。
  • 古代傳說猛獸「彪」,是什麼動物?能輕鬆獵捕老虎,全國現存3隻
    意思就是老虎一胎若是生了三仔,則必定會有一隻「彪」。而彪是什麼呢?古人給出的解釋為:「虎字添三撇為彪,其為似虎非虎之物也。」也就是說,彪並不是與虎一樣的物種。這一點在明清的官服補子中也可以看出來,武官的四品官服補子為虎,在麒麟,狻猊以及豹子之後。而五品的則為熊,六品的才是彪,遠在虎之後。
  • 史書記載的猛獸「彪」是否存在?相傳能咬死老虎,如今卻瀕臨滅絕
    在2005年後,我國僅僅拍到過3次這種叫做「彪」的猛獸。由於在原始社會時,人們經常要與各種各樣的猛獸鬥爭以獲取生存空間。 02 其實彪是一種我國古代民間傳說中的動物——雌老虎一胎只會生產一隻或兩隻幼崽,如果生出了第三隻幼崽,那麼這隻幼崽便是彪。可是由於老虎很難一次性養活三隻幼崽,所以「彪」一生下來就會被遺棄。
  • 現代叫這母老虎,古代叫什麼?網友:家有「河東獅」,回家小心!
    號稱男權社會的古代,如果家裡有個母老虎,喜歡河東獅吼是一種什麼體驗呢?北宋有一個官二代,名叫陳季常,有才,風流,還灑脫,就是有點兒憤世嫉俗,狂放傲世,結果懷才不遇,就直接跑到龍丘過起了隱居生活,說到隱居生活,大家肯定以為人家是農忙的時候下地幹活,農閒的時候擼擼貓,澆澆花,你們說的這個是老農的生活,人家可是富二代,不差錢,僕人丫環一大堆,還擁有一個歌技團,個個都是能歌善舞的大美女,這日子過得簡直跟世外桃源一樣,對於陳季常唯一不滿意的就只有一點
  • 古代猛獸「彪」是何物?可輕鬆殺死老虎,2005年後我國僅拍到3次
    古代社會等級森嚴,尤其是在朝堂之上,由於官職不同,文武百官的地位區分更是精細到官服所繡的圖樣。其中,六品與七品武官官服上所繡的是一種古代猛獸,名為"彪"。 "彪"之傳說 由於要直面刀槍戰場,中國古代武官官服上所繡圖樣,大多是兇猛獸類。
  • 中國有種史前動物,一次能幹掉3隻老虎,古人稱為食虎猛獸
    老虎是獸中之王,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最兇猛的動物。很多動物都打不過老虎,但在中國民間曾出現過一種猛獸,連老虎都不是它的對手,大家都知道老虎的皮毛一般都是黃黑相間的,全身都是白毛的老虎佔少數。但其實在古代的時候 ,還有一種罕見的老虎類型 ― 那就是黑虎,現在已經滅絕了。
  • 性情暴戾的封表哥,原來是一隻深山老虎
    想到這裡,他便當場應承了。主人看他同意,也十分高興,說:「公子,既然這麼有緣分,我看擇日不如撞日,今天就成全你們吧!一會兒,就給你們舉辦婚禮,公子你可不要推辭啊!」杜雲心想:「這等好事如果推辭,那我就是傻子!」杜雲點頭表示同意,於是,主人高興地吩咐僕人,幫他們舉行婚禮。不一會兒,各路候相都相繼來到,只見更多的僕人穿梭於庭院之中。
  • 中國古代猛獸「彪」是何方神聖?可以輕鬆殺死老虎,我國僅剩3隻
    金元時期,被尊為「北方文雄」的元好問,曾在《癸辛雜識》記載:虎生三子,必有一彪。從上文的敘述中可以得知,彪是老虎的孩子無疑,但它卻是其中最兇狠的一個,既能殺死老虎,又能以老虎為食,戰鬥力十分可怕。然而,為何彪有如此天賦?既然彪能輕鬆戰勝老虎,為何沒有繁衍至今?
  • 78歲老漢帶妻子隱居深山,夫妻二人企圖修仙,老漢:陰陽互補術
    道教傳承至今已經有幾千年之久,這其中以陰陽互補術為極品道術。在長達幾千年的歲月裡,道教曾遺失過不少的珍貴典籍,唯獨這陰陽互補術沒有遺失。傳說陰陽互補術起源於商朝時期,乃是紂王當年跟妲己二人一起研發出來的,陰陽互補術的出現完美的將道術的精華發揮到淋漓盡致的地步,深得廣大道教信徒的喜愛。
  • 「養虎為患Tiger King」第8集揭示紀錄片內幕!虎王原來怕老虎?
    最近令全美瘋狂討論的紀錄片《養虎為患》(Tiger King︰ Murder, Mayhem and Madness),不少人看過之後(特別從第3集開始)都會覺得老虎的世界確實不簡單!皆因當每人都像「羅生門」般各說各話之際,又會被不同的涉事者及鏡頭去拆穿謊言,每一集都讓人大出所望!
  • 罕見的藍種人,為躲非議隱居6000米深山,百年來只露一次面
    ——曹雪芹 《紅樓夢》人世間有很多糾葛的事情,但最終經過人們的探尋都會水落石出,例如曾經有一類罕見的藍種人,他們為了躲避非議,隱居六千米深山中,這百年來只露過一次面。這些人是變異人群嗎?其實不然,如今我們已經知道他們為何身體呈藍色。
  • 深山裡真正「與世隔絕」的人:過著原始生活,被發現時還沒戶口
    看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很多的人經常容易產生一種對於隱居的嚮往,因為那才是真正的生活,甚至還稱其為三清幻境。但事實上,所謂的隱居和我們想像的完全不同,並不是隱身就可以放下一切,而且可以過上無憂無慮的日子。有的時候隱居帶來的不僅僅是心境上的孤獨,更多的是生活上的苦頓。
  • 他住深山、一年花掉幾十萬 只為「復活」開化紙
    住進深山土屋,一年花掉幾十萬,他只為「復活」一張紙……    從明朝洪武年定名,至清朝中期,開化紙因潔白堅韌,簾紋不顯,一直作為高檔御用紙使用,而開化縣每年上供紙量僅為4250張。  日本和紙博物館在世界名紙介紹中還將開化紙定義為「最高等級印刷用紙」。
  • 福建獵人曾在深山打死老虎:山裡老虎其實很怕人
    1979年獵人在永泰深山打死老虎  熱心讀者向本報報料稱  記者 周雄偉  昨日,永泰同安鎮洋中村村民鮑先生給本報打來熱線,向記者講述了一段他少年時的見聞。原來在1979年春天,隔壁梧桐鎮的十幾名獵人,扛著獵槍帶著獵狗來到村外山上打獵,曾經打死了一隻90多斤的老虎。  鮑先生說,1979年時,他才17歲。在那年4月的一個清晨,六點時分,十幾名來自隔壁梧桐鎮的獵人,每人扛著一支獵槍,還帶著幾隻獵狗,威風凜凜地從村裡經過,往村外的山裡走去。  到了上午9點多,獵人們下山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