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偏側舞蹈症:竟是高血糖惹的禍

2021-01-13 丁香園

偏側舞蹈症(HCHB)是一組因基底核(尤其是紋狀體)受損而引起的對側肢體運動障礙,表現為單側肢體持續、不自主、無規律運動。近日,來自印度孟加拉邦 SSKM 醫院的 Ray 等報告了一例罕見的非酮症性高血糖所致的 HCHB,並分享了診治經驗。文章於近期發表在 Clinical Diabetes 雜誌上。

病例介紹

患者,男,61 歲。因「突發左側肢體不自主運動 2 天」入院。

患者兩天前突發左側上肢不自主運動,6 小時後累及同側下肢。患者既往無卒中和外傷史。

查體:患者神清,顱神經(-)。左側上、下肢周期性舞蹈樣運動,不能自主控制,入睡後症狀消失。

輔助檢查:隨機血糖 527 mg/L,酮體(-),HbA1c 10.3%。頭顱 MRI:T1 加權成像顯示右側殼核高信號(圖 A),擴散加權成像顯示信號強度稍高。

診斷: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滲狀態所致偏側舞蹈症。

治療:給予每日兩次預混胰島素。1 周后,血糖恢復正常。患者運動症狀逐漸減輕並於首次就診 10 天后完全消失。2 個月後隨訪顯示儘管症狀消失,但之前的 MRI 異常表現仍然存在。6 個月後隨訪 MRI 顯示高信號病灶消失(圖 B)。


病例討論

非酮症性高血糖是偏側舞蹈症的罕見病因,通常見於患有 2 型糖尿病的老年人,尤其是亞洲、女性患者。偏側舞蹈症可以是糖尿病患者的併發症,也可以作為糖尿病的首發表現,該病例即為後者。

非酮症性高血糖所致的偏側舞蹈症被認為與高血糖誘導的對側紋狀體灌注改變有關,其診斷依賴於典型的單側舞蹈樣運動(伴明顯高血糖且不伴酮症酸中毒)以及影像學表現(T1 加權 MRI 特徵性表現為對側核殼高信號)。臨床症狀消失後影像學異常可恢復,也可繼續存在。

非酮症性高血糖所致偏側舞蹈症治療的重中之重是強化血糖控制。對於難治性病例,可考慮加用氟哌啶醇、利培酮或丁苯那嗪以改善運動症狀。

綜上,在臨床工作中,面對以偏側舞蹈症為主要表現的患者,及時篩查高血糖非常重要,即使患者既往無糖尿病病史。對高血糖的及時發現和治療可迅速緩解偏側舞蹈症的症狀和體徵。此外,應將 HCHB 常規列入急性運動障礙的鑑別診斷,尤其對於老年人群。


相關焦點

  • 非酮症高血糖合併偏側舞蹈症一例
    討論與分析   簡介 非酮症高血糖合併偏側舞蹈症(HC-NH)最早由Bedwell等於1960年報導,迄今全球報導約100例,以非酮症性高血糖、偏側舞蹈症及症狀肢體對側基底節區MRIT1WI高信號為本病的典型表現。
  • 73歲大爺「手舞足蹈」停不下來,竟是糖尿病「惹的禍」?
    但MR顯示右側基底節區可見異常信號改變,病灶周圍無水腫以及佔位徵象,診斷為糖尿病非酮症偏側舞蹈症,予停用胰島素,糾正低血糖,乙醯谷醯胺、氟哌定醇改善症狀。 糖尿病性偏側舞蹈症 那麼,這一場「舞」是如何跳起來的呢?
  • 阿婆患上「舞蹈症」禍首竟是糖尿病
    最後,陳婆婆轉診到暨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內科,被診斷為糖尿病伴偏身舞蹈症。經過注射胰島素等對症治療控制血糖,陳婆婆的病情很快得以緩解。陳婆婆的病史記錄顯示,2017年10月25日,陳婆婆突然開始出現左手左腳不由自主抖動的症狀,一開始還不怎麼明顯,但很快就發展到持續不停地抖,怎麼都停不下來,一天下來除了睡著的時候,其他時間都在抖。
  • 福建7旬大爺「跳舞」停不下來 原因竟是吃多了……
    只要是白天清醒的狀態,不論躺著、站著張大爺的手臂和腿都在不住地抽動,像跳舞一樣家人起初以為是「中了邪」結果去醫院一查張大爺患上的竟是……本報特邀 黃鴻旗,福建省級機關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7旬大爺不受控制地手舞足蹈
  • 男子肝臟被肝吸蟲「掏空」,竟是這些習慣惹的禍
    男子肝臟被肝吸蟲「掏空」竟是這些習慣惹的禍作者:匕頁詢問之下,這名男子透露了自己感染肝吸蟲的緣由,原來竟是這些習慣惹的禍。好端端的,人體為什麼會感染上肝吸蟲呢?這通常是因為人吃了帶有活的肝吸蟲囊蚴的食物所導致。囊蚴進入人體後,從消化道轉移到肝臟,並在肝臟中發育成成蟲,而這些成蟲會繼續產卵,最終嚴重影響人體的健康。也就是說,謝先生感染肝吸蟲的原因就是經常生吃一些容易「藏蟲」的食物,例如蛙肉、螺肉、蝦蟹等。
  • 一表讀懂 | 舞蹈症的鑑別診斷
    舞蹈症是神經內科常見的運動障礙性疾病之一,但通常多見於青年或青少年患者中。近期,BMJ Case report 雜誌發表了一例由西班牙學者 Carmen 等報導的老年偏側舞蹈症患者,究竟病因為何,請看下文。
  • 一表讀懂 | 舞蹈症的鑑別診斷
    近期,BMJ Case report 雜誌發表了一例由西班牙學者 Carmen 等報導的老年偏側舞蹈症患者,究竟病因為何,請看下文。老年男性,突發偏側舞蹈症之謎1.病史回顧96 歲老年男性患者,主因突發左上肢和面部肌肉不自主運動 4 天急診就診。患者家屬稱患者同時出現了進行性行為改變,包括社交脫抑制行為(言語不恰當,無拘束大笑)。患者既往史包括高血壓、房顫以及慢性下肢缺血。另外還有真紅細胞增多症(PV)病史,已採用羥基脲治療。患者既往沒有接受過可能導致舞蹈症的藥物治療,家族史無特殊。
  • 看人看半邊吃飯吃一半 原是中風惹的禍
    近日,她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就診,經檢查發現原來不是眼睛的問題,而是腦中風惹的禍。 一個多月前,62歲的邱婆婆在吃晚飯時被家人說浪費糧食。「明明把碗裡的飯都吃完了,為什麼都說我只吃了一半?」邱婆婆十分委屈。在眼中碗裡已經空空如也,然而當她站起身,扭頭看的時候發現原來看到的竟是半邊碗,而這半邊碗裡全是沒動過的米飯。從那天起,邱婆婆就明顯覺得自己的眼睛出了問題。
  • 有種「停不下來的」舞蹈症
    近日,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東院區神經內科就收治了一位偏側舞蹈症的女患者。    這位患者長期血糖高,依從性差,血糖控制未達標,近20天逐漸出現不自主肢體扭動。患者入院後進行相關檢查。在神經內科耿紀超主任的帶領下,科室最終確診她患上了糖尿病性偏側舞蹈症(又稱糖尿病性非酮症偏側舞蹈症)。    舞蹈症可見於多種疾病,是以肌張力減低-動作過多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症候群。
  • 竟是它們惹的禍!
    竟是它們惹的禍! 我們都知道,母乳是嬰兒成長最自然、最安全、最完整的天然食物 它含有嬰兒成長所需的所有營養和抗體,是寶寶獲取能量的最優之選。所以即使母乳餵養再辛苦,很多媽媽都仍然會堅持親喂。
  • 神經科的那些病例:突發右側肢體舞動 1 例
    男性,71 歲,以「突發左側肢體不自主舞動 3 天」就診,患者於 2016 年 8 月 30 日凌晨 3 點突發右側肢體不自主運動,表現為大幅度不自主的舞動,自己不能控制,因反覆磕碰床欄致右側肢體軟組織損傷,入睡後不自主舞動消失,
  • 記憶力減退、反覆低鈉、肢體抽搐,竟是這種惡性腫瘤惹得禍
    其中,面-臂肌張力障礙發作是該病特徵性發作性症狀,表現為單側手臂及面部乃至下肢的頻繁、短暫的肌張力障礙樣發作。抗LGI1抗體相關腦炎合併腫瘤罕見,本患合併小細胞肺癌報導較少,患者頭MRI示右側海馬水腫明顯,雙側大腦半球表面多發片狀長T2信號,符合抗LGI1抗體相關腦炎影像表現。抗LGI1抗體相關腦炎免疫治療效果較好。
  • 瀋陽持續大熱天原是「逆溫」惹的禍
    瀋陽持續大熱天原是「逆溫」惹的禍 作者: 2018-07-31 06:31   來源:瀋陽日報   瀋陽持續大熱天原是「逆溫」惹的禍高溫天氣將隨著本周日弱冷空氣救場按下暫停鍵  昨日,記者從瀋陽市氣象部門了解到,自1951
  • 眼瞼下垂或是糖尿病惹的禍 上瞼下垂的症狀
    眼瞼下垂或是糖尿病惹的禍 漂亮的孫小姐在一家外企做翻譯,工作方面做的很出色,公司上上下下的人都誇孫小姐不僅人漂亮,工作能力也非常強,可是這段時間,孫小姐怎麼眼皮卻越來越厚重,還有些下垂呢? 她自己在想是不是忙於工作,經常加夜班,沒有休息的緣故,而忽略了身體的保養,於是去美容院做美容。
  • 闢謠:糖尿病,全是吃糖惹的禍?
    他們認為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都是精製澱粉惹的禍(高糖更甚於高脂肪飲食),並提出著名的「20年法則」----每當一個地區引入精製澱粉(糖)食品(包括麥當勞快餐)20年後,當地居民的糖尿病、心臟病發病率就會直線上升。
  • 抖音我相信都是月亮惹的禍翻唱版是誰唱的 完整歌詞介紹
    抖音我相信都是月亮惹的禍翻唱版是誰唱的  據小編了解到,抖音我相信都是月亮惹的禍翻唱版是馬隆唱的,是第二季《天籟之戰》選手。都是月亮惹的禍歌詞介紹  都是你的錯 輕易愛上我  讓我不知不覺滿足  被愛的虛榮  都是你的錯 你對人的寵  是一種誘惑  都是你的錯 在你的眼中  總是藏著讓人又愛又憐的朦朧  都是你的錯 你的痴情夢  像一個魔咒
  • 大冬天屋裡竟有成群蒼蠅 原是花泥惹的禍
    經過仔細尋找,張女士發現,竟是花泥惹的禍。    家住報社街某小區的張女士家自從供了暖,就突然出現了一批批「不速之客」——蒼蠅。「前天中午,我回家後突然發現,餐廳裡一大群蒼蠅在飛。各屋進去一看,不禁起了雞皮疙瘩:數不清的蒼蠅亂飛,讓人心煩。」張女士和愛人顧不上多想,趕緊找來蒼蠅拍,劈裡啪啦一陣拍打。粗略清點一下,大概打死幾十隻。
  • 可能是風寒效應惹的禍!
    不知道你有沒有感覺天冷的時候,颳風會讓人感覺更冷這就是風寒效應惹的禍最近的幾次寒潮天氣對各地的小夥伴來說太不友好了!低溫本就讓人渾身打顫了,再加上大風這個「催化劑」,那真是寒風砭骨、冷風刺骨!專家解釋說,持續的「西高東低」經向型環流和持續偏強的冬季風是導致2020年12月以來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偏低的直接原因。此外,赤道中東太平洋最近即將達到峰值的拉尼娜現象和秋季北極海冰偏少是兩個不容忽視的信號。歷史統計分析表明,在多數的拉尼娜年,冬季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比常年更加頻繁,且強度偏強,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的概率也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