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講座簡介
結合具體案例和STATA軟體操作介紹目前在應用微觀研究領域(勞動經濟學、發展經濟學、健康經濟學、城市經濟學、國際貿易和實證金融等)使用最為廣泛的計量分析方法:工具變量方法(IV)、倍差法(DID)、斷點回歸方法(RD)、面板數據分析方法,以及經濟學實證論文寫作的基本流程和要點。
分為計量經濟學實證方法與論文寫作暨Stata計量經濟分析高級應用兩大模塊,經濟學實證方法與論文寫作訓練模塊為網絡直播;Stata計量分析與高級應用模塊為網絡視頻錄播(免費贈送),上述課程均可在線回看。
二、參加對象
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經濟學、法學、公共管理學、政治學等社會學科及社科類專業從事定量學術相關研究、想利用微觀調查數據進行研究的資深教師、研究生和學者;以及其他對Stata計量統計與分析感興趣的科研人員。
三、主講專家
張川川,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曾任哈佛大學經濟系訪問研究員、世界銀行總部研究顧問。近五年來在AmericanEconomic Journal: Applied Economics, Demography, Health Economics,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等國際權威刊物和《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經濟學季刊》、《世界經濟》、《金融研究》、《中國工業經濟》等國內頂級刊物發表中英文論文40餘篇;研究成果榮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湖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和《金融研究》年度最佳論文獎;主持霍英東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社科規劃基金和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等多項國家和省部級課題;擔任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 《經濟研究》、《經濟學季刊》、《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等國內外學術刊物的匿名評審專家。
四、時間安排
經濟學實證分析與論文寫作班:10月3~5日 (直播)
五、課程特點與目標
1、本課程採用「典型案例分析+軟體實操+實戰練習精品工作坊」在線教學模式,從應用案例入手講解知識點,避免繁瑣的數學公式,介紹目前在應用研究領域使用最為廣泛的計量分析方法;用簡潔易懂的語言講述理論方法同時進行實際數據分析演示;不僅適合零基礎的初學者,也適合經驗較為豐富的操作者 ;
2、通過本次學習,學員能夠掌握模型的核心思想、模型設定的技巧、模型必要的檢驗、模型的穩健性分析,掌握高級計量經濟學的核心方法及Stata軟體操作,完成複雜的數據處理並完成寫作;全面了解常用模型的思路、原理和建模方法,全面構建起計量經濟學框架和模型思路;通過精講經典論文的實證分析過程,幫助學員領會並掌握實證分析與論文寫作的精髓;
3、提供全部教學課件、實驗數據、編程操作步驟,do文檔,每個模塊均設置動手實踐環節以協助學員解決操作中的實際問題,協助教師開展相關課程教學、科研與論文寫作;創建學員技術討論群,方便學員在培訓過程及後期的技術討論、疑問解答及與講師的長期交流;
六、經濟學實證方法與論文寫作課程大綱(網絡直播)
1.經濟學研究過程與論文寫作
a) 什麼是經濟學研究?
b) 如何選題?
c) 文獻檢索
d) 研究假說的提出和檢驗
e) 常用方法和資料庫介紹
f) 論文的寫作、投稿和發表
2.實證方法導論:OLS與內生性問題
a) 微觀實證分析的核心:從相關性到因果性
b) OLS方法:參數估計和假設檢驗
c) OLS估計的經典問題
i. 異方差和聚類標準誤
ii. 多重共線
iii. 數據缺失和樣本選擇問題
d) 圍繞OLS方法的一些其他常見問題
i. 虛擬變量和線性概率模型
ii. 模型形式(對數、平方項、交互項)
iii. 什麼是調節效應(異質性分析)和中介效應(機制分析)?
iv. 內生性問題:遺漏變量、測量誤差和反向因果
3.STATA 軟體基本技能
a) 熟悉STATA軟體
b) STATA編程:do文件編輯器
c) 使用STATA進行數據清理
d) 使用STATA作圖和進行回歸分析
i. 使用STATA繪製圖形
ii. 常見計量回歸模型的估計
iii. 圖表的保存和輸出
4.工具變量方法(IV)
a) 傳統IV方法:
i. 模型假設
ii. 模型設定
iii. 模型的估計
b) 現代IV方法:局域平均處理效應(LATE)
i. 分析框架和識別假設
ii. IV估計結果的解讀
c) IV方法應用實例
i. 使用STATA軟體進行工具變量估計
5.斷點回歸方法(RD)
a) RD思想和方法演進
b) 精準斷點(Sharp RD)
c) 模糊斷點(Fuzzy RD)
d) RD分析的一般步驟
e) RD方法應用實例
i. 使用STATA軟體進行RD估計
6.面板數據分析方法(固定效應和隨機效應模型)、雙重差分和三重差分
a) 面板數據分析方法及其在STATA軟體中的實現:
i. 固定效應模型(FE)和隨機效應模型(RE)
b) 經典DID模型:假設、參數估計和有效性檢驗
c) DID模型的拓展
i. 橫截面數據情況下的DID估計
ii. 動態DID估計
iii. 三重差分
d) DID方法與固定效應估計(FE)、一階差分估計(FD)的聯繫和區別
e) DID方法應用實例
i. 使用STATA軟體進行DID估計
7.交流研討與培訓考核(10月6日上午,自由選擇參加)
七、Stata計量分析方法與高級應用課程大綱(贈送課程)
1. Stata模型管理與CFPS數據處理
1.1 Stata語法與指令
1.2 數據導入與導出
1.3 文件合併
1.4 Do文件和程序控制
1.5 CFPS數據處理方法
2. 回歸方法
2.1 線性最小二乘法的因果解釋
2.2 計量模型的內部有效性和外部有效性
2.3 非線性模型與參數解釋
2.4 虛擬變量、交互項與分組回歸
2.5 回歸方法常見誤區與解答
3. 因果推斷與匹配法
3.1 因果Rubin模型與反事實
3.2 隨機試驗與自然實驗
3.3 協變量匹配
3.4 傾向得分匹配
3.5 匹配與回歸
4. 工具變量估計
4.1 內生性
4.2 工具變量
4.3 兩階段最小二乘法
4.4 工具變量的有效性
4.5 如何選擇工具變量
5. 面板數據與雙重差分法
5.1 面板數據
5.2 固定效應、隨機效應、差分估計、相關的隨機效應
5.3 雙重差分法
5.4 動態面板的差分GMM估計與系統GMM估計
6. 斷點設計
6.1 斷點設計
6.2 精確斷點設計
6.3 斷點設計的檢驗(連續性檢驗、操縱檢驗、安慰劑檢驗)
6.4 模糊斷點設計
7. 空間計量分析方法
7.1 空間計量模型的設定
7.2 空間權數矩陣
7.3 直接效應與間接效應
7.4 社會交互效應(同行效應)模型
備註:此錄播課程為天津南開大學王群勇老師主講,共20課時。
八、費用標準
參會費為3980元/人(含全部課程回看費,支持微信綁定公務卡網絡掃碼轉帳、小鵝通在線支付或銀行公對公轉帳,可提供正式會議通知及增值稅報銷紙質發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