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香港餐飲業出招自救:推外賣套餐 免費送餐服務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下香港餐飲業出招自救:推外賣套餐 免費送餐服務

中新社香港7月29日電 (記者 韓星童)香港疫情嚴峻仍未緩和,29日零時起,全港食肆全日停止堂食。中新社記者在市面及外賣平臺觀察發現,餐飲業界在早前因「晚市」關閉堂食而推出各式優惠的基礎上,再出「奇招」:食肆爭相制定外賣精選套餐、設訂餐專線,而外賣平臺則推出部分食肆免費送餐服務。

連續約一周,香港單日確診數字居高不下,持續徘徊在百餘宗。特區政府決定自29日零時起,全港食肆全日禁止堂食,為期7天。新措施實施首日,記者在將軍澳一帶走訪觀察,部分食肆僅有零星受豁免的職員正在指定區域內用餐,一部分桌椅位置被收起,用作「外賣打包位」,負責打包的職員人數也增加雙倍。食肆外等待自取外賣的食客明顯減少,多數食肆顯得冷清。

自疫情暴發以來,已有餐廳陸續貼出歡迎自取、外賣等標語,但據記者連日觀察,午餐時間多數餐廳內仍坐滿食客,門外排隊等待入座的人龍也如常。早前,自晚上6時至翌日早晨5時食肆禁止堂食的措施實施以來,為彌補「晚市」損失,食肆已推出各式折扣優惠,然而新措施的實施令食肆不得不完全轉向發展外賣生意。

隨即多個商場、食肆以及外賣平臺再推新一輪優惠,加碼「折扣」,以招徠食客,如推出WhatsApp美食外賣專線、制定外賣專屬套餐、3元即可加購小食、送炸雞及汽水等。

事實上,在香港,外賣服務不算發達,除因港人飲食習慣,喜愛工作之餘飲茶聚會外,也與高昂的費用有關。港人常用的三大外賣平臺為Foodpanda、Deliveroo、Ubereats,在這些平臺上,食物價格通常要比堂食平均高出十幾至二十元(港元,下同),選擇亦較堂食少。消費者還需額外支付5至20元不等的送餐費。換言之,一餐飯動輒花費上百元,較堂食高出數十元。

家住大埔的市民餘小姐對此便深有體會,她一個星期內至少點兩至三次外賣,每次花費總不低於100元,「比如我經常點一間韓國料理店的石鍋拌飯,堂食是60元,但在外賣平臺上點則加價到81元,另有20元送餐費,這樣就已經超過100元了,還不算小食、飲料這些」。

新措施下,目前三個主要的外賣平臺均能看到部分食肆推出七至九折優惠,平臺本身亦針對部分食肆推出免送餐費的服務。3月第二波疫情高峰期時,公務員及多數私人企業員工一度在家辦公,外賣平臺生意就曾逆市上揚。據港媒報導,Deliveroo於今年首季營業額是去年第四季的兩倍,3月的訂單總數較1月增加逾一倍。

至於此次全面禁堂食下,外賣生意可以做到多少,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認為還是一個未知數,但相信外賣會是餐飲業接下來一段時間的主攻方向。不過,亦有部分食肆無法提供外賣服務,如中式酒樓、婚宴場所等。黃家和表示,部分食肆選擇暫停營業,以縮減成本。

香港工聯會屬會飲食業職工總會秘書長黃必文也認為,新措施下,多數食肆都會選擇精簡人手,集中做外賣生意,如負責打包、送餐等。但他希望這一艱難時期,食肆僱主不要裁員,畢竟業界屬疫情中受損相當嚴重的「重災區」,已有約5萬從業員失業。(完)

相關焦點

  • 北京餐飲業再遇降溫 開展新一輪自救
    而早在12日,北京市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餐飲服務單位經營服務指引(4.0版)》,根據規範要求,對就餐人數、拉開桌位間距等做了嚴格要求,並停止承辦酒席宴會等群體性聚餐活動。就在6月初,行業內普遍認為在當月餐飲業將會恢復正常,並可能會出現報復性消費,但目前北京市的餐飲業再次降溫。
  • 餐飲發展分析報告:疫情之下的餐飲業 誰會是活下來的那一個?
    於是海底撈發布了一條關於火鍋外賣的消息,為了送貨方便,將傳統的煤氣罐更換為輕便的電磁爐,前一天送餐,第二天再去取回電磁爐!現在外賣行業如此發達您可能覺得不算什麼,但是在17年前的背景下,海底撈「外賣」的舉措,還被「焦點訪談」欄目作為餐飲業在「非典」時期的重大創新案例,進行了專題報導!
  • 疫情下香港商家網購自救的大型翻車現場…
    在香港,疫情影響了線下門店生意,讓許多零售商推廣網上銷售自救,港人多了網購,然而在這方面香港許多商家是趕鴨子上架一樣,技術和服務都跟不上需求,購物體驗不如人意…香港網購平臺知多少?除了bigbigshop之外,消委會還發現香港電視旗下的網購平臺HKTVmall有退款不足情況,比如職員欲退回一個售價29港元帆布袋,最終只收到26.1港元退款。
  • 新加坡空姐親自送外賣,網友:餐品不重要,關鍵我喜歡制服
    有的粉絲說:「我們是酷航的死忠粉,每年不落的乘坐酷航到泰國、中國臺灣、寮國等地方,疫情結束後,立馬就想坐上酷航飛行到其他國家~」;有的粉絲說:「酷航真的很超值!」;還有粉絲說的說:「外不外賣的不要緊,關鍵是可以和空姐親密接觸,一天三頓都恨不得定外賣!」。
  • 又一個送餐機器人上路,餐飲業自動化時代來了?
    外賣市場強大的潛力已經毋庸置疑了,但是做外賣風險和成本也是有的。先不說平臺的成本,單單是送餐人手不足,遇到投訴差評等問題就夠嗆的了。
  • 疫情下的香港,人人都轉行做這份工作,最高月薪5萬港幣!
    (圖源:香港01)眾所周知,由於限聚令等影響,香港餐廳紛紛推外賣自救,不僅有中環60年老店推出88港幣外賣套餐:(圖源:香港經濟日報Topick)就連五星級酒店也加入外賣大軍,這在過去簡直想都不敢想(圖源:香港經濟日報Topick)疫情之下,火鍋可外賣,烤肉可外賣,海鮮可外賣,不管是新店還是老店,高檔餐廳還是街邊小店,萬物皆可外賣。恐怕沒人想得到,曾經完全不被看好的香港外賣行業,在這段時間成為「逆市奇葩」,不降反升,而且是飆升。
  • 菲律賓金芒果餐飲集團外賣小哥登上《央視新聞》:中菲團結互助...
    日前,中央電視臺新聞記者採訪菲律賓疫情期間的一線工作人員,位於馬尼拉的金芒果餐飲集團的菲籍外賣小哥愛德華多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在菲律賓,不少人的工作受到了影響。今年44歲的司機愛德華多·古萊就是其中之一。幸運的是,古萊原來所在的中資公司金芒果餐飲集團給他找了一份送餐員的工作,原本作為司機的古萊再次上崗。外賣小哥的活兒雖然辛苦,但是收入穩定,古萊很感恩,而且從中還有了新的領悟。
  • 外賣商家新款套餐藏貓兒膩
    從5月1日起,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飯館餐廳將不得再主動提供包括筷子、勺子、刀叉等一次性餐具,外賣平臺則默認「不勾選=不需要」模式。新規實施已有10天時間,記者注意到,大部分飯館餐廳送出外賣時已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但也有個別餐館推出了1毛錢的付費一次性餐具包,而且與套餐「捆綁銷售」,消費者想取消都沒門兒。
  • 樟宜機場與星耀樟宜推出全島送餐服務
    在冠病疫情籠罩之下,旅遊業、零售以及餐飲業都受到了嚴重打擊。新加坡樟宜機場集團因此與樟宜機場第一和第三搭客大廈和星耀樟宜的約30家餐飲業者合作,從昨天起推出這個名為Changi Eats的全島送餐服務。樟宜機場集團陸側特許經營部副總裁馮俊平受訪時指出,隨著送餐服務越來越流行,樟宜機場集團今年稍早就開始嘗試推出局限在東部的送餐服務。當病毒阻斷措施在5月份實施期間,他與團隊就決定抓緊機會逐步推出了Changi Eats。送餐員都屬於自由業者。
  • 疫情之下的2021 擎朗送餐機器人繼續助力餐飲行業扭轉局面
    年末將至,全國疫情再度反撲。據國家衛健委最新通報,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7例,其中河北14例,遼寧2例,北京1例。 反反覆覆的疫情,讓原本以為終於熬過去了的餐飲人再度陷入迷茫「如何在滿足安全性的前提下為消費者提供一頓久違的團圓飯。」
  • 偽度假、假出國、坐飛機看星星 航空公司自救有多拼?
    海外疫情一直不見好轉,導致各國旅遊業繼續遭遇「冰封」,公務出差需求也持續暫停,讓各大航空公司苦不堪言。2 香港快運推「偽度假」航班國泰航空旗下的廉價航空公司香港快運也在10月初推出了「偽度假」套餐。除了航空公司,人氣寂寥的香港酒店業也推出了類似的服務以自救
  • 送餐機器人等創新模式助力餐飲行業復甦發展
    年末將至,全國疫情再度反撲。據國家衛健委最新通報,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7例,其中河北14例,遼寧2例,北京1例。 反反覆覆的疫情,讓原本以為終於熬過去了的餐飲人再度陷入迷茫「如何在滿足安全性的前提下為消費者提供一頓久違的團圓飯。」
  • 從「噱頭」到「實用」,疫情下餐廳機器人火了!
    進入3月後,餐飲行業復工按下了「快進鍵」。為了保障門店安全運營,打消顧客消費疑慮,幫助餐企實現「無接觸」服務的送餐機器人受到了極大關注。  疫情下,超高人工成本支出讓很多餐企不得不裁員或降薪,大家迫切需要尋找更低成本的用工方案。成本已經大大降低、完全具備實用價值的餐飲機器人將是一個極佳的選擇。
  • 外賣營業額比疫情前翻一番 八合裏海記:我們撐過今年沒問題
    跟許多在疫情期間開通外賣業務「自救」的餐飲企業一樣,林海平決定部分店恢復營業,只開通無接觸外賣業務。在此之前,以牛肉火鍋為招牌的八合裡,外賣只做炒牛河。「我原來覺得,火鍋送到家裡,是沒有優勢的。」林海平坦言,因為店裡生意已經太好了,很多時候忙不過來,也無暇顧及外賣。 最早,八合裡6家店在美團外賣上開始營業,並逐步擴大範圍。員工輪流上班。
  • 空姐超市打工,機長送外賣,疫情中他們自救,我心疼,兒子說拉風
    因為疫情,紐西蘭航空一位25歲的空姐下崗了,為了生存,應聘到超市處理貨物訂單。她錄了一段抖音跳舞視頻,一邊是現在的自己,一邊是她在空中的最後一天。沒想到這段視頻觸動了很多人心裡的痛楚,大家紛紛留言,說出了自己在疫情下失去工作的經歷。
  • 外賣也能高科技,人工智慧全方位助力餐飲配送場景
    依託於強大的大數據技術,運籌優化和機器學習,外賣平臺得以完成從線上點單到線下配送的各個環節。AI滲透進線上餐飲業的各個環節:用戶下單時的智能推薦算法;外賣配送過程中的策略、調度算法、定價系統;無人配送用到的的自動駕駛技術;騎手智能耳機裡的語音識別、人臉識別技術;應用於客服系統的知識圖譜等。
  • 被一槍差點打在心臟的餐飲業,疫情後怎麼打一場翻身仗?
    5000億元,這是7天春節假期,餐飲行業因為疫情直接產生的經濟損失。至今,這個數字還在不斷攀升,伴隨的是每天都有餐飲品牌閉店、破產... ...   無疑,餐飲業是因疫情受到重創的代表性行業。頭部品牌率先在媒體發聲求救:西貝賈國龍的「帳上現金流扛不過3個月」打響第一槍,外婆家、老鄉雞、九毛九等也相繼發聲。
  • 香港外賣APP三雄鼎立,沒有美團和餓了麼
    市場資料顯示,目前香港外賣平臺市場由Deliveroo、Uber Eats 及Foodpanda 三雄鼎立,近年跨區外賣自取平臺Plum亦急速冒起,賣點是叫外賣不受地區局限,但日前就傳出Plum因管理不善需要大裁員,反映行業競爭激烈。
  • 航空公司改行做外賣?吃貨們快戳進來
    「叮~您的航空火鍋外賣到了!」2020年各大航空公司受新冠疫情影響,紛紛開闢副業尋求自救,藉助電商、外賣平臺等渠道做起飛機餐外賣服務。四川航空 四川航空搖身一變,成了疫情期間最「麻辣」的飛機,推出家用火鍋套餐,有鍋有菜有桌布,最低200多元包郵到家。廈門航空還為返工之後沒有食堂的企業開通了企業團餐定製服務。
  • 飛機餐還能點外賣?盤點各個航司推出的「花式自救大法」
    由於疫情導致的旅行管制和飛機停航,許多航空公司正經歷著業績下滑、資金短缺的危機。為了渡過難關,各家航空公司也是各出奇招。新加坡航空別出心裁地推出了「空中餐廳」,顧客可以在號稱「空中巨無霸」的A380客機上,一邊看電影,一邊享受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