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外賣APP三雄鼎立,沒有美團和餓了麼

2021-01-09 何逗逗侃電影

港人OT(操作科技)變成常態,變相要在公司解決兩餐,即使是普通家庭,由於居住環境狹窄,無飯家庭大增,讓近年外賣App大行其道。市場資料顯示,目前香港外賣平臺市場由Deliveroo、Uber Eats 及Foodpanda 三雄鼎立,近年跨區外賣自取平臺Plum亦急速冒起,賣點是叫外賣不受地區局限,但日前就傳出Plum因管理不善需要大裁員,反映行業競爭激烈。

在外賣App叫外賣有別於一般餐廳,外賣App不會直接提供食物,而是與各大小餐廳合作,依照消費者所下單的菜式,然後到餐廳取外賣,再送到消費者手上,對消費者來說無異是提升叫外賣的頻率,以及有助提升餐廳的生意額和擴寬客源。

Deliveroo市佔率最高

打開手機的App Store 搜尋「外賣App」,高居榜首幾個App通常是Deliveroo、Uber Eats 及Foodpanda,這3個外賣App當中以Deliveroo市佔率最高,大約為55%至60%,屬香港外賣App的龍頭,以Android系統的App Store為例,Deliveroo的下載次數有逾500萬次。

Deliveroo是於英國成立的外賣App,現時在英國100多個城鎮營運,並於2015 年底進軍香港。Deliveroo合作餐館逾2300間,當中與較多大型飲食集團合作,例如中環鏞記燒鵝或米芝蓮餐廳,到平民化的吉野家或有自設外賣車隊的麥當勞也有合作。

送餐時間方面,據Deliveroo 的網站介紹,平均可於32分鐘內將美食送到消費者手上,大部分運費約每次20元港元。不過Deliveroo付款方式目前只接受以信用卡付款,未有提供其他的電子支付方式,或對消費者來說付款方式不夠多元化。

Foodpanda可現金付款

另一個外賣App為Foodpanda,於2014年登陸香港,屬於最早進軍香港的外賣App,目前有逾千間合作餐廳,以Android系統的App Store為例有1000萬次下載量。

同樣,Foodpanda會註明每間餐廳最快送餐時間,通常為20至30分鐘,以及有最低消費80元港元及20元港元外運費。另外,Foodpanda 是三大平臺中唯一提供現金付款,付款方式較其他兩個外賣App優勝。

Uber Eats不設最低消費

Uber Eats乘著母公司Uber名氣為人熟悉,主打本土餐廳,例如大排檔等,當中有一些是獨家合作餐廳,食物上消費者可有更多選擇,目前有逾2500間合作餐廳,以Android系統的App Store為例有1000萬次下載,以及是該App唯一不設最低消費的外賣App,而運費同為20元。

不過,Uber Eats 的App較難運用,需要先登記成為會員,再輸入手機號碼以及送餐地點,有別於其餘兩個外賣App是先選擇食物後入資料,此舉或會影響消費者的選擇意願。此外,Uber Eats在香港部分地區不設送餐服務,送餐地點也不及其餘兩個外賣App。

相關焦點

  • 美團外賣和餓了麼開啟頭盔大戰:較勁造型背後意味著什麼?
    餓了麼和美團外賣官方分別給自家騎手免費發了頭盔裝飾,餓了麼發的是竹蜻蜓,美團外賣發的是「袋鼠耳朵」。而網上那些小哥頭盔上其他裝飾,比如小黃鴨、齊天大聖等,都屬於小哥個人行為。,難怪網友表示想不到有一天還能磕到美團和餓了麼的CP。
  • 美團外賣和餓了麼的頭盔大戰:竹蜻蜓、袋鼠耳朵、髒辮大PK
    ,難怪網友表示想不到有一天還能磕到美團和餓了麼的CP。頭盔飾品背後的商業邏輯現在的三言君每天也是靠外賣才能度日,就特地聯繫了幾位餓了麼和美團的外賣小哥。想了解一下他們頭盔上這些耳朵、竹蜻蜓、小黃鴨的來歷。原來,餓了麼和美團外賣官方分別給自家騎手免費發了頭盔裝飾。其中,餓了麼發的是竹蜻蜓,美團外賣發的是「袋鼠耳朵」。
  • 餓了麼外賣單王一月收入16000多,美團外賣員能拿多少工資?
    現在的外賣業務是發展得越來越好了,不管是上班還是在火車站等車,那都是可以訂外賣的。而外賣業務的發展就需要大量的外賣員,像美團跟餓了麼的外賣員都有非常多,這些人都靠送外賣掙錢,還掙錢得並不少。餓了麼外賣員單王一月收入一萬六,美團外賣員能拿多少工資?
  • 你長袋鼠耳朵,我插竹蜻蜓,美團外賣、餓了麼從「頭」比拼
    如今的外賣市場上,美團和餓了麼兩家外賣巨頭在持續搶佔市場份額,競爭激烈。沒過多久,餓了麼曬出外賣小哥頭盔上插滿竹蜻蜓的照片,美團外賣騎手立刻接招,擺出頭上插滿了「長耳朵」的「多肉造型」。
  • 餓了麼美團:正在經歷一場不對稱戰爭
    據餓了麼雙11數據顯示,華萊士、肯德基等品牌的外賣交易額相比去年同期增長50%,必勝客和麥當勞也增長兩成以上。在雙11中,多個三至五線城市外賣訂單同比增長超100%,近40個地級市外賣訂單同比增長超過五成。這給外賣行業增加了「新變數」,尤其是在美團外賣佔優的下沉市場,餓了麼算是突襲了一把。
  • 薅耳朵粘蜻蜓梳髒辮,美團外賣和餓了麼在頭盔上較量什麼?
    「一戴即萌,猛男必備」的各家外賣頭盔美團的袋鼠耳朵現在已經在街上「橫行霸道」許久了。當兩個大耳朵坐在一起,一起悠悠腿是外賣小哥獨有的快樂。美團小哥粘在頭盔上的名叫Kangaroo Ear(Kangaroo翻譯稱中文就是袋鼠),專為美團外賣小哥定製,支持180度彈力迴旋,可隨心旋轉。
  • 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每天產生8000萬個一次性餐具,滬人大代表...
    2017年全國有3億人點過外賣,銷售總額達到2046億元。「在為便捷的新業態點讚時,有沒有想過其中的負面效應——巨量的外賣餐盒就是最大隱患!」今年兩會,市人大代表周星增、姚新不約而同分別提交了一份關於遏制外賣汙染、減量外賣垃圾的建議。日前這兩份建議收到了承辦部門「解決採納」的答覆。
  • 美團、餓了麼引眾怒,國家該出手管管外賣了
    ,說外賣平臺規劃的導航路線和送餐時間等嚴重脫離實際。,無怪乎有人建議:可以讓外賣平臺所有的產品經理和算法工程師都去當一個月騎手。隨著騎手帳號一同消失的,還有帳號上的保險繳納記錄,沒有記錄,他也沒法找保險公司理賠。為了找回記錄,他試圖通過站點與美團溝通,卻發現自己被踢出了站點群。
  • 餓了麼多等5分鐘,美團彈性8分鐘,外賣騎手安全到底該誰買單?
    看到這個新聞,有網友表示「大家如果說不著急吃,都點一下這個功能,這樣外賣小哥就不用著急送餐去闖紅燈了」,「給安全,包容一點點時間,我願意等」。當然,也有網友表示,「你們餓了麼平臺和騎手的問題,為什麼要「嫁禍」到騎手和消費者身上呢?」「純粹就是餓了麼黨方面的道德綁架,綁架的是我們顧客」。
  • 從「餓了麼竹蜻蜓、美團袋鼠耳朵」,論符號營銷的魅力
    從美團袋鼠耳朵、餓了麼竹蜻蜓,再到麥當勞雞腿,外賣小哥頭盔上的小飾品一直是今年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不管是美團對耳朵的重新定位,還是餓了麼對竹蜻蜓的重新塑造,都與用戶們實現品牌共鳴,提升了自身曝光,更是帶來了很大的商業價值。品牌符號,作為形成品牌概念的基礎,是企業的重要資產,在品牌與消費者的互動中發揮重要作用。
  • 餓了麼口碑活躍用戶增長近美團3倍,2020年行業競爭局勢將扭轉?
    一、美團VS餓了麼口碑為什麼要把美團和餓了麼口碑放在一起比,可不僅僅是因為它們的外賣業務,一個公司的模式如何,競爭對手是誰,可能從它的成長路徑就能看出一二。首先,我們看一下美團。王興是一個連續創業者,2003年回國後尋找多個風口,多個項目均遭失敗。
  • 外賣探探是真的嗎?外賣探探返現是真的嗎?外賣探探什麼時候出來的?
    外賣探探外賣是什麼平臺外賣探探是真的嗎?外賣探探返現是真的嗎?外賣探探什麼時候出來的?  外賣探探合作對接了美團、餓了麼的一個外賣平臺  為什麼選擇外賣探探  因為通過外賣探探去美團、餓了麼點外賣可以領取高額優惠券,分享他人通過外賣探探點外賣還能賺錢真正的管道收益
  • 美團外賣產品分析報告|美團外賣,送啥都快
    二、競品分析 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燒錢大戰」之後,最後的贏家只有美團和餓了麼(2017年百度外賣併入餓了麼並更名為餓了麼星選)。:Trustdata、方正證券研究所 根據Trustdata統計數據顯示,2018-2019年,主流外賣品牌為美團和餓了麼,美團市場份額大於餓了麼與餓了麼星選的總和。
  • 餓了麼、美團月活話題背後:近場經濟在博弈
    王如晨/文美團與餓了麼外賣月活數據戰,看似口水,卻隱含著未來一個階段的深度博弈。QuestMobile數據顯示,10月,餓了麼APP月活(MAU)超過美團外賣,也是近兩年來首度超越對手。而不願透露姓名卻又對外隱秘輸出數據的美團邏輯是,競對統計的數據只是自身超級APP中的「外賣」部分,若計入小程序等入口,餓了麼差距較大;而與美團整體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語。確是常識,意義似乎不大。不過,它讓我想起16日下午、晚間在復旦現場聽的一場「2020看中國思想論壇」。
  • 美團外賣快餐業務分析
    下拉一屏到附近商戶,居然顯示附近無商戶推薦,造成用戶認知餓了麼平臺商戶少,沒有美團大,或者根本沒有商戶,情緒用戶會直接卸載。未登錄瀏覽體驗這個細節,降低留存率,參考美團先給出附近商戶,在下單時引導註冊登錄。美團和餓了麼外賣默認用手機註冊登錄,信息會同步到美團。餓了麼驗證碼默認時間是30s,除了常用的微信微博常用登陸,還支持淘寶支付寶一鍵登陸。
  • 美團外賣終於向商家低頭?
    美團表示尊重餐飲商戶自主選擇線上各類平臺,支持商家自主運營私域流量,並在「春風行動」的基礎上,對廣東地區優質餐飲商戶加大返傭比例3%至6%,擴大覆蓋範圍,返傭時間至少延長2個月。美團方面介紹,以廣東為例,目前返傭和活動補貼累計金額已超過1億元,廣深兩地餐飲外賣商家訂單恢復近九成,超五成商家訂單超過疫前。
  • 餓了麼推出消費者多等5分鐘功能、美團宣布給騎手留8分鐘彈性時間...
    針對這一事件,作為當事平臺之一的餓了麼發布一則「餓了麼上線多等5分鐘功能」的公開聲明,沒曾想這則走感情牌路線的聲明,卻引發了網友和輿論的新一輪聲討。那麼,顧客同意延遲,騎手就能安全了嗎?外賣騎手的安全誰來守護?手機下單、即時配送到家,這樣的模式已經是不少城市居民習以為常的操作。經過了幾年的發展,我國即時配送用戶規模早已超過4億。
  • 美團、餓了麼也被拉進直播旋渦
    618期間,在各大電商平臺開足馬力大興直播和補貼的時候,美團外賣也上線「直播小程序」聯合商家舉行618活動。而在此前,517淘寶零食節的時候阿里本地生活就憑藉其淘寶直播的豐富經驗,開啟了本地生活直播。在直播繁榮的當下,似乎萬物都可以直播,但是在本地生活領域也被拉進直播旋渦的時候,以往的商家、用戶、平臺又該何去何從呢?
  • 我們的生活被外賣App竊聽了?說想喝奶茶,立刻彈出奶茶推薦,咋回事?
    首先,打開餓了麼App和美團外賣App,確認前三屏推薦商家,然後關掉屏幕(兩款App應仍在後臺運行),隨後兩名記者以聊天的形式提到,中午要吃日式料理(為了保證測試公平,記者選了一類從未點過或搜索過的飯食)。兩分鐘之後,再次進入餓了麼,首屏第二推薦位出現一家「**屋日式料理」。
  • 「餓了麼」訂外賣吃出十幾隻蟲 商家回應沒什麼
    更讓人氣憤的是,我幾次投訴,其工作人員卻不肯來現場查看,最後只說賠償我20元紅包,只能在app內使用。」26日,萬婷(化名)向本報反映了其在「餓了麼」訂餐的糟糕體驗。 快餐盒壁上的十幾隻蟲子app叫外賣 送來麻辣燙現十幾隻蟲子25日中午,萬婷通過「餓了麼」網上訂餐平臺購買了一份「楊國福麻辣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