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方式進行畜禽糞便堆肥發酵過程中會遇見哪些問題?

2020-12-07 騰訊網

大部分有機肥常帶有病菌、蟲卵和雜草種子,因此在堆漚發酵後的有機肥中加入辛硫磷等殺蟲、殺菌劑後再施用。而沒有經過腐熟的糞便直接施入土壤,則可出現燒種燒苗的現象;同時有機肥含有大量蟲卵、病菌,不腐熟會對作物造成嚴重傷害。 那麼在發酵過程中一般會遇見哪些問題?該如何處理?

一、升溫慢:堆體不升溫或升溫慢

可能原因及解決方法:

1.原料太溼:根據物料的配比加入幹的物料後再攪拌發酵。

2.原料太幹:根據溼度,加水或者溼潤的物料,使水分維持在45%-55%

3.沒有足夠的氮源:加入含氮高的硫酸銨,使碳氮比維持在20:1。

4.堆體太小或天氣太冷:堆高堆體,加入易降解物質如玉米秸稈。

5.pH太低:pH值小於5.5時可以加入石灰或者木灰攪拌均勻,調節發酵堆酸鹼度。

二、堆溫過高:發酵過程中堆溫≥65℃。

可能原因及解決方法:

1.透氣性較差:定期翻堆,增加發酵堆透氣性。

2.堆體太大:減小堆體尺寸。

三、有異味:從堆體中不斷有臭雞蛋味或者腐敗的氣味散發出來。

可能原因及解決方法:

1.氨的含量過高(C/N小於20):使用除臭劑進行消毒除臭,並加入含碳高的物質如:作物秸稈、花生殼、稻殼等。

2.pH值過高:加入酸性物質(磷酸鈣)降低pH值避免使用鹼性成分(石灰)。

3.通氣不均勻或者氣流環繞不暢:重新混合物料,改變配方。

4.物料堆放過於密集:重新混合堆體根據物料密度酌情添加大粒物質。

5.厭氧環境:定期翻堆,增加堆內氧氣含量。

四、蚊蠅繁殖:發酵堆內有蚊蠅繁殖。

可能原因及解決方法:

1.原材料在發酵前堆放時間過長:快速處理原材料,表層噴施益生菌除臭劑,降低臭味,減少蚊蟲。

2.新鮮糞便覆蓋在堆體表面滋生蚊蠅:每4-7天翻堆,在靜態堆體的表面上覆蓋6cm的堆肥層。

五、物料結塊:堆體發酵物料有大塊的部分,結構不一致。

可能原因及解決方法:

1.原料混合不均勻或者翻堆不足:改進最初的混合方法。

2.氣流不均勻或者環繞不足:分揀或者粉碎堆肥,改進空氣分布。

3.原材料含有大塊的和不可降解或者降解很慢的材料:分揀堆肥,粉碎、整理原材料。

4.堆肥過程沒有結束:延長發酵時間或者改進發酵條件。

在發酵的過程中,有條件的還是建議選擇智能高溫好氧發酵裝置或者翻堆機,可以大大的提高發酵效率和有效的規避這些常見問題,帶來極大的便利。

相關焦點

  • 「畜禽糞汙+秸稈」堆肥還田資源化利用解決農業面源汙染問題
    不但能解決它所造成的汙染問題,而且能將其轉化為有價值的社會資源,畜禽養殖業的糞便是農業生產的寶貴資源。 堆肥中微生物生長的活動會對堆肥過程和最終產品的質量產生影響,影響堆肥過程的主要因素有溫度、碳氮比(C/N)、pH、水分、氧含量和有機質含量等。
  • 「創澳分享」養殖場畜禽糞汙好氧堆肥和厭氧堆肥有哪些不同?
    在養殖業中,畜禽糞汙堆肥方式按生物發酵的情況可分為好氧堆肥和厭氧堆肥 在堆肥過程中,糞便中的可溶性有機物質深入細胞,微生物通過自身的生物代謝活動,對一部分有機物進行分解代謝,即氧化分解以獲得生物生長、活動所需要的能量,把另一部分有機物轉化合成新的細胞物質,使微生物生長繁殖產生更多的生物體。
  • 「創澳分享」生產有機肥堆肥發酵詳細操作,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
    畜禽糞便怎樣發酵做有機肥?我國農村地區畜牧業發展迅速,產值已佔農業總產34%,隨著畜禽數量的增加,畜禽糞便產生量也迅速升高。 大多數有機肥料產品只堆肥發酵15-20天,這樣的產品只能達到無害化標準。而優質的有機肥料堆肥發酵過程一般需要45-60天的時間。
  • 中國畜禽糞便管理變化對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
    農業農村部設施農業節能與廢棄物處理重點實驗室摘 要畜禽糞便是重要的溫室氣體排放源,不同糞便管理方式對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差異顯著,科學分析我國畜禽糞便管理溫室氣體排放變化及其影響因素,對提高畜禽糞便管理和推進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實現畜禽低碳養殖具有重要意義。
  • 牛糞發酵堆肥無害化衛生學要求是什麼?
    牛糞發酵堆肥無害化衛生學要求是什麼?堆肥是…種有機肥料,是通過將作物秸稈、垃圾、泥炭、綠肥、草皮等有機物與人、奮排便產物堆積、腐熟而成的。堆肥分為普通堆肥和高溫堆肥。普通堆肥是在嫌氣條件下腐熟而成,摻土多,堆溫低( <50.1℃),變化小,腐熟時間較長,』需3-5個月。
  • 如何貯存牛糞便?如何進行牛糞堆肥?
    如何貯存牛糞便?如何進行牛糞堆肥?牛糞便貯存方式因糞便的含水量而異。(1)堆糞場。建在地包上,倒梯形,用水泥、磚等修建而成。堆糞場適用於幹清方式清糞或固液分離處理後的固態糞便的貯存。[吉山花瑤自媒體網絡首發](2)貯糞池。
  • 畜禽糞汙整縣推進增加新選擇,納米膜堆肥處理模式環保無臭
    (CAC納米膜智能堆肥系統示意圖)CAC納米膜智能堆肥系統當於一個密閉的發酵工廠,通過高溫發酵聯動技術,使高壓氣體交換供氧、多因素智能聯動,有效控制微生物活性、控制堆體內氨氣揮發,阻隔畜禽糞汙臭味擴散,降低物料含水率
  • 禽畜糞便、秸稈堆肥腐熟指標
    畜禽糞便利用好氧堆肥腐熟,其中的一些不穩定有機物質,經過微生物的分解代謝活動,實現了氧化和腐熟化,形成了穩定且具備一定肥效的堆肥產品。沒有經過充分腐熟化的畜禽糞便直接施加於土壤之上,由於其中很多有機物質沒有達到穩定狀態,對土壤結構和理化性質產生不利影響,間接影響地面農作物的生長狀況。
  • 這些糞便該如何處理 進來看一下
    有時候,乘客身上帶的東西會掉進馬桶裡,技術問題就來了,但這種失誤是可以理解的。有些婦女連衛生巾也扔到裡面,這就太過分了。這種東西遇水膨脹,容易堵塞系統。加工有機肥 傳統的有機肥製造方法主要是堆積自然發酵,發酵時間較長,損失營養也多,且耗費空間大。而將糞便進行有氧高速發酵則所需時間短,大約10~15天,可以消滅大部分大腸桿菌和金色球菌等有害菌,並將糞便充分腐熟。在糞便中加入益富源菌肥發酵劑,經過發酵,臭味降低,不會出現結塊現象,酸鹼度適中,營養流失較少。經過發酵完成後,還要送入加工車間進行擠壓造粒、乾燥篩分、分析化驗後才能作為成品包裝。
  • 畜禽廢棄物堆肥新技術控制氨揮發—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馬林研究組揭示了負壓對堆肥物料中氧氣及水分含量分布的影響,並以此為依據
  • 農業部:關於印發《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汙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規範...
    中商產業研究院   2018-01-17 09:09  中商情報網訊:近日,農業部印發《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汙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規範(試行)》的通知,指導畜禽規模養殖場科學建設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設施。
  • 中持汙泥處置「神器」:SG-DACT®滾筒堆肥反應器
    汙泥處置,並不是個新鮮的話題,眾多行業中的老戰士們,已然在這個領域深耕已久,如果當下我們百度「汙泥、處置」兩個關鍵詞,會即刻出現一千萬個話題等待被點擊。我們知道,面對越發複雜的汙泥處置現狀,只有更有效的方法才是有價值和應被關注的。而汙泥處理技術的迭代,也只有在不斷的PK中,才能得以發展和進步。
  • 納米膜堆肥處理模式應用廣泛,助畜禽糞汙整縣推進更環保
    納米膜智能堆肥系統當於一個密閉的發酵工廠,通過高溫發酵聯動技術,使高壓氣體交換供氧、多因素智能聯動,有效控制微生物活性、控制堆體內氨氣揮發,阻隔畜禽糞汙臭味擴散,降低物料含水率,縮短堆肥周期。適用於雞糞、牛糞、羊糞、豬糞、樹枝、秸稈、中藥渣、城市汙泥、尾菜等有機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1、種養結合模式。
  • 無臭、低成本、智能化運行,「中農創達」推出畜禽糞汙智慧處理解決...
    畜禽糞汙堆肥處理就是以家畜糞尿等有機廢物為原料,利用微生物,有控制地進行發酵促進廢物中可降解有機物轉化為穩定的有機肥料過程。傳統糞汙發酵主要使用發酵罐、(槽式)通風堆肥發酵等設備進行60℃以上高溫好氧發酵。傳統的方式始終難以解決臭氣大、投入成本高的問題。
  • 堆肥腐熟的標誌是什麼?
    部分「廣義上的有機肥」品種:堆肥:各類桔稈、落葉、青草、動植物殘體、人畜糞便為原料,按比例相互混合或與少量泥土混合進行好氧發酵腐熟而成的一種肥料。漚肥:漚肥所用原料與堆肥基本相同,只是在淹水條件下進行發酵而成.廄肥:指豬、牛、馬、羊、雞、鴨等畜禽的糞尿與秸稈墊料堆漚製成的肥料.
  • 豬場糞汙處理「溫室模式」,糞尿舍外堆肥發酵實現「變廢為寶」!
    這些年,豬場汙染問題成為制約農村養豬戶進一步發展的一大難題!如何實現豬糞尿的無害化、資源化處理成為很多養豬戶關注的話題,今天【豬友巴巴】對畜禽養殖業發展,對固糞處理問題談三點建議!首先,在源頭上對畜禽糞汙減量處理,摒棄人工清糞,淘汰水衝糞,發展減量化糞便清理系統,如水泡糞、尿泡糞機械刮糞等方式!其次,推進實行「種養一體化」養殖糞汙處理模式。
  • 肉雞場糞便無害化處理技術
    肉雞場產生的固體糞便大多採用好氧堆肥方式進行處理,在人工控制水分、碳氮比(C/N)和通風條件下,通過微生物作用對固體糞便中的有機物進行降解,不僅可以殺滅糞便中的病原微生物,使糞便達到無害化
  • 膜堆肥處理15萬蛋雞糞汙,曾讓養雞場犯難的臭雞糞今成「聚寶盆」
    陳老闆說,清運出來的雞糞既不能直接還田,晾曬又不環保,而絕大部分發酵設備投資成本又高,如果倉促投入,效果不行,錢只能打水漂。雞糞是非常優質的有機肥,氮磷鉀含量都比較高,但在施用前必須經過徹底腐熟 ,將雞糞中的蟲卵、草籽和病菌消滅,才能還田利用,否則就會造成土壤板結、出現燒苗燒根的問題。
  • 每日工作參考|生物堆肥+降解地膜,看青島農業綠色發展之路
    為推動降解地膜的大面積應用,實現清潔生產,青島開展了秸稈與地膜雙重汙染同步治理研究,創新出「降解地膜覆蓋+秸稈機械收穫+好氧發酵堆肥」模式。2020年,青島承擔農業農村部「全生物降解地膜覆蓋的馬鈴薯秸稈堆肥」項目,進一步驗證堆肥效果。應用降解地膜覆蓋的馬鈴薯秸稈可以直接堆肥,既解決了地膜殘留汙染和秸稈、尾菜出路問題,又生產了優質有機肥,一舉多得。
  • 堆肥發酵工藝
    在合理堆肥後殘留的有機物分解率較低、相對穩定並易於被植物吸收。堆肥後臭味可以大大降低。 堆肥過程有許多不同種類的微生物參與。由於原料和條件的變化,各種微生物的數量也在不斷發生變化,所以堆肥過程中沒有任何微生物始終佔據主導地位。每一個環境都有其特定的微生物菌群,微生物的多樣性使得堆肥在外部條件出現變化的情況下仍可避免系統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