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工作參考|生物堆肥+降解地膜,看青島農業綠色發展之路

2021-01-21 農民日報

為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山東省青島市農業農村局以生物堆肥為突破口,以膜覆蓋技術為加速器,補齊短板、打造樣板,銳意創新,蹚出了一條可複製可推廣的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新路子。

今日工作參考欄目為您帶來,山東青島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經驗。

強化技術儲備,補足短板加固底板

青島市試驗示範推廣全生物降解地膜始於2014年,處於國內領先水平,並在國內首次提出全生物降解地膜在馬鈴薯上有增產效果。為推動降解地膜的大面積應用,實現清潔生產,青島開展了秸稈與地膜雙重汙染同步治理研究,創新出「降解地膜覆蓋+秸稈機械收穫+好氧發酵堆肥」模式。2020年,青島承擔農業農村部「全生物降解地膜覆蓋的馬鈴薯秸稈堆肥」項目,進一步驗證堆肥效果。應用降解地膜覆蓋的馬鈴薯秸稈可以直接堆肥,既解決了地膜殘留汙染和秸稈、尾菜出路問題,又生產了優質有機肥,一舉多得。

傳統的堆肥大多採用厭氧堆漚或好氧翻拋方式,發酵過程能耗大、周期長、臭味重、成本高,易造成環境二次汙染。青島市農業農村局領導帶隊赴秦皇島領先生物公司實地考察,成功引進納米膜好氧發酵堆肥技術。該技術是在靜態堆肥的基礎上,加設通風管道和控制系統,實現自動曝氣和溫度控制,減少了臭味和氮素損失,為農業生態循環發展提供了裝備支持和技術支撐,推動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向自動化、規模化、標準化方向發展。經過3個多月運行,目前已成功探索出「馬鈴薯秸稈+可降解地膜堆肥」「規模化養牛場農牧結合堆肥」等8種膜覆蓋堆肥模式。試驗示範證明,相比傳統堆肥技術,膜覆蓋堆肥能夠節約30%-50%的生產成本。

量身定製方案,打造精品樣板工程

為保證試驗示範效果,青島市農業農村局組建專家團隊推行保姆式服務,主動與堆肥實施主體溝通對接,對廢棄物資源產生量及周邊廢棄物發生情況進行詳細考察,提供「個性化專業化定製方案」,努力打造精品樣板工程,確保建一處成一處。

青島田瑞集團公司建有現代化養雞場,蛋雞存欄量80萬隻,日產雞糞120噸,年可利用雞糞等農業廢棄物資源量4萬餘噸。專家團隊為公司打造「規模化養雞場堆肥」模式,提出「下沉式預處理池-膜覆蓋好氧發酵堆肥-商品有機肥」的解決方案,將雞糞結合周邊農作物秸稈和菌渣進行膜覆蓋好氧堆肥化處理。一期工程10條膜覆蓋生產線正在建設中。

萊西市志濤專業合作社主要經營糧油種植和奶牛養殖,其中糧油麵積1600畝,奶牛存欄380頭,年可利用農作物秸稈和奶牛糞便等農業廢棄物資源總量約6000噸,是典型的農牧結合型農場。根據農場實際,打造「規模化養牛場農牧結合堆肥」模式,提出「牛糞秸稈堆肥-堆肥回填墊料-墊料循環堆肥」的解決方案,建設膜覆蓋堆肥和條垛式堆肥生產線各2條,實現了農作物秸稈、奶牛糞便的堆肥化處理、循環化利用。

加強多方協同,實現共建共享共贏

2020年10月23日,青島市生物堆肥技術現場觀摩培訓會在膠西街道百興源馬鈴薯專業合作社舉辦。為合作社打造「馬鈴薯秸稈+可降解地膜堆肥」模式,以馬鈴薯秸稈為主,結合周邊畜禽糞便開展膜覆蓋好氧堆肥處理。觀摩會現場展示了3條膜覆蓋堆肥和10條條垛式堆肥。翻拋機、挖掘機、粉碎機忙碌地運轉,膜覆蓋堆肥設備安靜地曝氣,整個場地整潔、有序、無味。

納米膜好氧發酵堆肥1條生產線15萬元,對尚未試水的準堆肥公司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為使技術快速推廣,青島市農業農村局創新思路,與領先生物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領先生物公司免費提供4條生產線運行1年,青島方負責示範展示。通過合作,企業展示了先進技術裝備、開拓了市場領地,堆肥主體免費使用堆肥設備、取得堆肥經驗、獲得優質有機肥料。

現場會的舉辦,極大地調動了農業廢棄物堆肥化處理鏈條上各環節主體的積極性。會後,僅青島本地的膜覆蓋裝備生產企業就有中海、志騰、金越隆主動對接,積極響應參與堆肥合作展示運作,中海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免費為即發農業園區、怡禾家庭農場、田瑞養雞場、盛客隆農業園區提供了6條生產線,用於膜覆蓋堆肥示範展示。

順應綠色發展新要求和生態農業發展新需求,青島市農業農村局創新工作機制,於2020年11月組織成立了青島市農業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協作團隊,集合農技推廣機構、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業、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等各方優勢資源,搭建起一個產學研用推緊密結合的農業廢棄物科技創新合作發展平臺,構建起政府引導、企業參與、市場化運作的模式,逐步構建起系統完備的生態循環農業發展體系。

來源:農民日報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郝凌峰

設計:劉然

編輯:裴遜琦

監製:王澎

相關焦點

  • TUV萊茵出席中德農村塑料升級項目啟動會,助推生物降解地膜應用
    本次會議邀請德國大使館和中國農業農村部多位領導,以及行業專家與企業代表,探討中國農村塑料地膜的使用現狀、問題及解決之道,展望中國地膜汙染防控的前景。 中國作為農業大國,地膜使用量巨大,但傳統聚乙烯(PE)地膜厚度遠低於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水平,不利於回收,殘餘地膜會對土壤等環境產生汙染,並造成直接經濟損失。
  • 探索消除農村「白色汙染」 試驗示範全生物降解地膜
    應對:農田掀起「綠色革命」試驗示範全生物降解地膜標準地膜示範基地。「目前,我們先後建成了1萬畝的標準地膜核心示範區,並依託地膜汙染防治工程項目,建成農膜回收站2處,基於廢舊地膜造成的『白色汙染』頑疾日益嚴重,我們從2016年開始,小規模地開展了全生物降解膜試驗工作,此後,每年都會擴大試驗規模。」莒南縣農業農村局農業環保站站長王興語告訴記者,為減少農用地膜塑料汙染,今年,莒南縣建立了全生物降解膜替代技術集成示範基地。
  • 國內生物降解檢測機構盤點
    、產品檢測與質量分析、產業技術信息交流、產品質量監督、產品科研與技術研究、企業人才培養等技術服務官網:http://www.jlszjy.cn/3.海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質所目前,海南省質檢所已具備塑料製品生物降解率、全生物降解地膜
  • 多地升級「限塑令」,生物可降解材料迎風口,這些上市公司已布局
    據統計,我國現在每年塑膠袋消耗量在70萬至80萬噸,農用地膜消耗量在120萬噸以上,一旦實現大規模替代,將為生物可降解塑料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國信證券認為,我國對塑料汙染治理工作進行系統性、協同性和有序性的規劃,預計國內降解材料將迎來需求爆發式增長。
  • 生物降解塑料PBAT集中投產
    7月初,《通知》提出「研發推廣綠色環保的塑料製品及替代產品」,都明確指出全生物降解將成為今後塑料包裝領域的發力點。 「『生物可降解』是一種比較籠統的說法,同一種生物可降解材料在工業堆肥或家庭堆肥等可控條件下,以及在不可控的土壤、海水等自然環境中,其生物降解性能各不相同。生物可降解塑料同樣需要被回收,以特定方式妥善處置,不應被隨意丟棄。」 明確提及「探索培育有利於規範回收和循環利用、減少塑料汙染的新業態新模式」。
  • 生物可降解塑料應用存在的挑戰
    原創 擺脫塑縛行動 擺脫塑縛今年以來,國家和地方層面針對塑料汙染治理工作,出臺了系列政策和法律文件,其中對可降解塑料寄予厚望。但是,標準標識是否完善、市場監管是否到位、如何妥善回收處理等,都是社會關注的問題。推廣生物可降解塑料,我們準備好了嗎?
  • 生物降解塑料PBAT/PBS應用介紹
    根據生物降解塑料的來源可分為生物基生物降解材料和石化基生物降解材料,PBAT屬於石化基生物降解塑料,是目前生物降解塑料研究中非常活躍和市場應用最好的降解材料之一。詳細的PBAT介紹大家可查看視頻,在此不過多介紹。
  • ...印發《黑龍江省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堅持把保護生態環境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落實構建生態功能保障基線、環境質量安全底線、自然資源利用上線的要求,防止將農業生產與生態建設對立,把綠色發展導向貫穿農業發展全過程,走空間優化、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生態穩定的綠色發展之路。  ——更加注重產品質量。
  • 關於可降解塑料 你需要知道的幾個事實
    自然環境中的光照、熱等作用在光降解塑料上,可以使塑料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但是顧名思義,在見不到光的情況下(例如被掩埋在土壤中),光降解塑料則無法降解。可降解通常是工業堆肥條件下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完全可生物降解塑料產品,例如阿里推出的可降解快遞包裝,是在工業堆肥條件下的可降解,而非自然條件下。
  • 地球的一半|如何辨別真正的生物可降解塑料
    在自然環境下,由微生物作用能夠完全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的才能叫「生物可降解」。根據降解環境,生物可降解塑料可細分為 「可堆肥降解」、「土壤可降解」、「海水可降解」。但事實上,目前沒有一款生物可降解塑料可以在任何環境下無條件地降解。現在,我們在市場上能買到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其實都是 「可堆肥降解」塑料,只有在58℃以上、細菌充足的商業堆肥設施裡待夠180天才可降解。
  • 降解塑料、生物分解塑料、可堆肥塑料與生物基塑料的區別
    可降解塑料是一大類,包括光降解塑料、熱氧化降解塑料和生物降解塑料。可生物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環境或堆肥條件、土壤條件或高固形物條件下可生物降解的一種塑料,而可堆肥塑料是指在堆肥條件下可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的一種塑料。
  • 被濫用之後 生物降解的內在究竟是什麼?
    近期剛辭職走上自主創業之路。海正職業生涯裡,吳慶偉在中國及全球主要發達國家推廣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PLA)及其下遊製品,打破了發達國家聚乳酸材料市場壟斷。通過同時管理十數個下遊應用項目,將中國國產聚乳酸材料市場容量從0推動到年消費量近15000噸水平,對中國生物降解材料行業的發展起到一定引領作用。在全球塑料垃圾汙染日趨嚴重的形勢下,為塑料產業的升級轉型提供了多套可行性方案。
  • 一文了解生物降解塑料的那些事兒
    技術日趨成熟,應用飛速發展 近幾年,生物降解塑料的應用飛速發展。目前生產和應用的降解塑料製品主要有包裝膜、垃圾袋、餐飲具以及醫用、農用地膜等。隨著生產的發展和降解改性技術的提升,預計全生物降解塑料餐飲具將很快可以滿足市場需求。 3 生物降解地膜 地膜已廣泛應用於農業生產,在增溫保溼、抗蟲防病、除草增產方面作用顯著,其生產、應用技術成熟,增產增收效益巨大。
  • 「限塑令」催生可降解塑料行業巨大紅利 專家詳解何為「可降解」
    大家都特別關心,生物降解塑料降解後的產物,會不會對環境造成次生危害,所以對生物降解塑料的降解性能要求增加了重金屬含量的指標;對可堆肥塑料其堆肥化後的堆肥進行了生態毒性試驗,包括植物毒性試驗、蚯蚓毒性試驗等;對土壤可降解的生物降解地膜,除了降解性能、重金屬含量規定外,新的國際標準對生態毒性等也進行了規定。
  • 全生物降解材料-PBS,PBAT
    生物降解材料包括了生物降解天然高分子材料如纖維素、澱粉、紙等,也包括了生物合成或化學合成得到的生物降解塑料等。生物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界如土壤和/或沙土等條件下,和/或特定條件如堆肥化條件下或厭氧消化條件下或水性培養液中,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作用引起降解,並最終完全降解變成二氧化碳(CO2)或/和甲烷(CH4)、水(H2O)及其所含元素的礦化無機鹽以及新的生物質(如微生物死體等)。
  • 什麼是生物降解材料,如何辨別生物降解材料
    在國內,隨著近兩年強制垃圾分類的推行,生物降解材料逐漸變成一個熱點概念。什麼是生物降解材料,它都被應用在哪些領域?我們又如何辨別這種材料呢?塑料包裝袋塑料包裝袋朝著綠色方向發展,與人們對環保的關注息息相關。
  • 山西孝義:生物降解塑料「塑」造綠色生活
    長城網訊(記者 喬婭)塑料無法降解,會形成白色汙染,能不能將塑料做成可降解的產品?11月19日,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採訪團來到全國百強縣市孝義市,在這裡有一家生產生物降解塑料的企業——金暉兆隆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鄭月明:建議加大力度推廣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替代塑料
    以下為《關於加大力度推廣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替代塑料的建議》的全文。一、建議背景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綠色、循環、可持續性發展將成為未來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特徵。
  • 可降解塑料風口再起 可降解塑料產業鏈全景圖及投資機會深度剖析
    PLA生產過程無汙染,而且產品可以生物降解,使用後的PLA可以通過堆肥,在溫度高於55°C或富氧和微生物作用下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實現在自然界中的物質循環,不會對環境產生影響。PLA還具有可靠的生物安全性、生物可降解性、良好的力學性能和易加工性,廣泛用於包裝、紡織行業、農用地膜和生物醫用高分子等行業。
  • 全球禁塑,資本追逐:生物可降解塑料,是風口還是噱頭?
    農膜因用量大又集中,被業內認為是可降解塑料的「用武之地」。(新華社/圖) 生物可降解塑料「火」了。 2020年上半年,幾乎每周都有企業宣布投產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消息。 頂著易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的綠色光環,生物可降解塑料減輕了傳統塑料製品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