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都挺好》中,蘇家三兄妹,都在職場上打拼,三個人的工作職能不同,在公司的級別也不同,他們在公司的話語權,也不相同。
老大蘇明哲,是個不折不扣的IT男,除了關注編程本職工作,對於人際關係,並不重視;老二蘇明成,在公司做業務,只能勉強完成任務,承擔不了太大的責任,與公司同事關係較好;老三蘇明玉,一直做業務,她是眾誠公司一個分部的經理,是業務部門的中堅力量,她業務能力強,與上級和下屬之間的關係都很好。
蘇家兄妹在各自的公司裡,話語權各不相同。
話語權是一個人在公司說話的分量,在公司內部,高層的話語權,相當於整個公司管理條例,全部人員都要執行;中層的話語權,相當於一個部門的管理條例,部門成員要執行;員工的話語權,就只能影響到個人關係。
都在職場上打拼,他們在公司的話語權,各佔多大分量?
沒有話語權,就沒有申訴的能力
蘇明哲在原公司搞技術,論技術能力,在公司屬一流水準,但奈何市場萎縮,行業總體環境變差,僅靠過硬的技術,不能獨擋一面。
這樣的員工,即使不再被裁之列,但因沒有話語權,而被別人頂替,最終被裁退。
如果蘇明哲具有話語權,他就會去公司申訴,其被頂替一事,這件事就會有轉機,而他也不會失去工作。
但是,就因為他沒有話語權,即使申訴,也沒有結果,所以,他只能放棄申訴。
沒有話語權,就沒有發聲的機會
蘇明成在公司的業務並不精到,他在周經理手下工作,除了完成本職工作外,他還免費給周經理當代駕。
雖說,他和周經理的關係不錯,但那是友誼般脆弱的上下級關係,一旦有了風吹草動,就會片刻瓦解。
它不同於做業務的能力,那是踏踏實實幹出來的業績,是用數據可考量的東西,它實實在在的擺在那裡,是讓人無可質疑的能力。
而蘇明成,沒有這個能力,所以他在本部門沒有話語權。
後來,他和周經理交惡,周經理要開除他,他去找總經理,去控訴周經理的不法行為,但因沒有話語權,總經理還是尊重周經理的決定,讓他辭職回家。
即使他抓住了周經理的把柄,但是,沒有話語權,就沒有你發聲的機會。
有了話語權,就有了行動力
蘇明玉,作為江南分部的經理,在眾誠公司高層施壓的情況下,她能一呼百應,組織起所有中層領導,和高層對峙,併到各分廠做安撫工作,把下面的人歸攏在一起,大家齊心協力,共同應對高層錯誤的決定。
她能做到這一點,是因為,她在眾誠公司具有極高的話語權,首先,她是老蒙的嫡系,在老蒙缺位的情況下,她也能站在正宗的派繫上,代表老蒙管理公司。
她的話語權,讓她敢於承擔風險和責任,與那些派系,決一高下。
話語權在一個部門中的重要性
我們知道,在職場上,站隊非常重要,就是你要跟對了人,站對了隊。
當懵懂無知的你,進入了公司後,才發現,部門領導之間,也有矛盾,你無奈地站在了自己領導的一邊。
但當矛盾激化,本部門落敗時,遭殃的,就是那個,在部門最沒有話語權的人。
同樣,即使你跟對了人,在一個部門呆的時間長了,依舊沒有話語權的話,還是有被刷掉的可能。
爭取話語權
那麼,如何能爭取到話語權?我們知道,從小公司出來的人,都要經歷提高工作能力,和領導搞好關係的過程。
在小公司裡,一個領導說了算,你要用業績來證明自己的工作能力,而且還要刻意培養自己的領導能力,把自己培養成,既能承上,又能啟下的過渡人物,然後,再到大公司去一展拳腳。
那麼,這樣的人物,必須要具備什麼能力?
一、業務能力強。
首先,要在本部門要站得住腳,再努力爭取更高的業績。
二、人際關係好。
與領導關係要處好,與同事之間,也要和睦相處,不僅與本部門的關係好,而且與其他部門的關係也不錯。
三、工作能力強。
與外界各方面的關係都要處好,因為,你是一個社會群體,你要與各方面的人打交道。
四、有擔當,能挑重擔。
無論是何種領導,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屬下有擔當,能挑重擔,這樣才敢於把大項目交給你,否則搞砸了,得不償失。
話語權,決定了你在公司的地位,也顯示了你在公司的實力。
所謂人有多大能力,就幹多大的事,找準適合你的職位,再慢慢的拓展自己的能力,擴展話語權,就具備了立足於職場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