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話語權,就是掌握和控制世界輿論的權力。當然,作為一種軟實力,還是要有硬實力做後盾的,但是話語權並非完全靠硬實力就能獲得的。你必須打造一種理論體系,你要把話說圓,哪怕有點瑕疵要靠硬實力做彌補,但是基本要靠把話說圓,才能用話語權獲得本國的利益。
小國因為實力限制,哪怕人均GDP很高,也是沒啥話語權的。比如瑞士,除了資源國,在工業化國家中,他是人均GDP最高的,但是沒什麼話語權。
美國實力夠強,但是稱霸世界不足,因此精心打造了一套話語權來輔助。經濟體系是「華盛頓共識」,意思是你只要搞自由經濟那就是正確的;意識形態上,那就是普世價值,這玩意當年如日中天,就不用解釋了。加上美國文化,這個話語權體系還是比較完備的。
並非最強國家才有話語權,次強國家如果理論功底深厚,能把事情說清楚,也是有一定話語權的,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國的前三十年。在那個奮鬥的年代,中國的人均GDP看起來慘不忍睹,其實很多實力無法通過這個數據反映出來,比如兩彈一星。更由於中國敢和兩強抗衡而不落下風,加上毛的深厚的理論素養,他提出的三個世界理論還是有相當影響力的,資本主義世界的群眾鬧起事來,也是舉著毛澤東的畫像和喊著他的口號的。
回到話語權話題。西方能夠在這一段時間(兩強時期美國只有部分話語權)有很強的話語權,一方面得力於他的硬實力夠強,另一方面其實鑽了社會主義者在探索中的空子。
比如蘇聯,史達林把一個木犁手種的國家打造成兩強之一,無疑是功大於過的。但是赫魯雪夫沒那個眼光,在蘇共二十大上發表一個秘密報告,把史達林描繪成一個暴君,這才給了美國以把柄,至今被人拿來說事。這就是蘇共領導人把話語權拱手相讓,怪不得別人。
而由於蘇共領導走向歧途,一心爭霸,國內經濟一蹶不振。又被「民主自由」 所惑,想搞什麼民主社會主義,於是開放言論搞「新思維」。
於是漏洞更大。西方深諳欲毀其國,先滅其史的手段,蘇聯英雄卓婭,被描繪成偷農民的馬料,被農民舉報。一步步把蘇聯的英雄人物抹黑,使民眾喪失對蘇共的信心,這才使得葉爾欽能在關鍵時候振臂一呼,推翻一個大帝國。
話語權,就是爭奪人心。但是話語權要發揮作用,當然還是要鑽你自己的空子。蘇聯經濟停滯,還要搞「新思維」,這當然就留下很大的空子。
中國有沒有類似情況?一樣有。我到湖南旅遊,芷江那裡就有一個陳納德的飛虎隊的紀念館,令人稱奇。陳納德何許人,何以如此出名?這要從宋美齡說起。
蔣介石要宋美齡負責建立空軍,有人給宋美齡建議:空軍飛機換代很快,現在買了,到戰時可能過時。不如把這筆巨款存在銀行裡,戰前再買,還可以吃利息。宋接受了。問題是飛行員的訓練,戰術的磨合都要時間,宋哪裡懂?結果開戰了,空軍飛行員根本來不及訓練,陳納德記述一次宋美齡看望飛行員,十一架飛機降落,居然因為衝出跑道,地面相撞損壞五架。
這時只好用本該建設中國空軍的錢,請陳納德到美國買飛機,招聘飛行員。招的只是美國後備役飛行員,拿著高薪,擊落日機有重獎,也就是僱傭軍了。但是他們的戰果是(有不同統計):擊落敵機298架,飛行員犧牲21名。對比之下,蘇聯更早悄悄派出(因為蘇日之間有互不侵犯協議)上千架戰機,現役飛行員派駐中國,戰果是擊落敵機539架,200多名蘇聯飛行員犧牲。他們不是僱傭軍,沒有高薪,連飛機都是蘇聯貸款。
但是由於蘇聯當年屬於秘密出動,而蔣政府重點宣傳美國人的功績(也是掩蓋宋美齡的失誤),致使我們現在很多人不知真相。如果早買飛機,加強中國空軍建設,犯得著請僱傭軍嗎?現在公知推波助瀾,國人都說陳納德,這是不是話語權?在湖南芷江建立陳納德飛虎隊紀念館,但是更該紀念的難道不是蘇聯志願航空隊嗎?這就是自己丟失了話語權。
前幾年,一些公知還胡說黃繼光的事跡作假,理由是12.7mm的重機槍足以把人打飛,哪裡能堵住機槍眼,還有數學計算公式,搞得像模像樣。不過有點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當年美軍地堡的重機槍,有七點幾毫米就不錯了。同樣的抹黑還發生在董存瑞和邱少雲身上。好在與烈士們熟悉的老戰士還在。例子太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另一個爭奪話語權的例子就是「中國崩潰論」,這一點大家都熟悉。由於中國的快速發展和已經取得的成就,現在人們已經以開放的心胸,有自信的態度,用調侃的方式,自稱要「堅持崩潰100年」,把章家敦之流稱之為「戰略忽悠局」。可是想一想,如果中國沒能快速發展,這種謊言的作用就絕不能低估了。
除了從整體上抹黑社會主義國家外,西方通過各種基金會資助NGO組織(非政府組織),打著促進民主、環保、勞工保護等名義,看似沒有政府干預,中立的組織,其實背後接受的多半是美國各種基金會的支助。中國的PX工程,在兩個城市遭拒,看起來是群眾反對,他們的「相關知識」從哪裡來?誰組織他們?背後其實都有NGO的影子。
中國推行一帶一路,很多阻力就是來自NGO。
中國在緬甸建密松水電站,這是一種最環保的提供能源的方式,當年就是被NGO煽動當地民眾以破壞環境而阻止。印度發展缺能源,準備請俄羅斯建庫敦庫拉姆核電站,被美國NGO組織煽動群眾阻止。活躍在俄羅斯的美國NGO組織,資助俄羅斯反對派,專門搜集俄羅斯選舉中的「舞弊行為」。而所謂敘利亞政府軍對反對派釋放毒氣的新聞圖片,被證明又是一個西方NGO搞的擺拍。
由於網際網路的發展,掌握話語權變得更加重要。因為一些似是而非的話題通過網際網路的炒作,很容易被放大為社會問題,成為反華勢力的得力工具。他們製造一些真假混雜的消息,用真消息為假信息背書,裝出同情民眾的面孔來塞進他們的私貨,頗能迷惑一部分人。
中國已經開始重視掌握話語權,並對一些散布謠言的網絡大V進行打擊,並從去年開始要求NGO組織進行備案,一半以上的NGO只好撤出,表明他們的活動其實見不得光。柬埔寨現在也在驅逐不肯備案的NGO組織,說明這類組織的大部分已經開始臭大街了。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靠這些NGO散布謠言阻止其他國家正常發展的下三濫手段,最終還是會被人們認清。西方抹黑中國許多年,什麼專制國家,什麼民眾享受不到發展的好處,什麼中國模式不具有普世性。但是人們越發看清,西方的模式正受到拷問,而中國的發展則欣欣向榮。連美國的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都不得不承認,中國民眾對中國政府管理和經濟發展具有最高信心,分別是86%和82%,而美國民眾的對應數據是23%和20%。
美國在世界上充當裁判員的時間太長了,指責這個國家不民主,指責那個國家不顧民生,指責別人的發展不環保。結果被自己國家的調查打臉,原來搞得很差的國家是美國呀。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美國民眾認為美國管理的還好,五分之一的民眾認為美國經濟還行。可見光有話語權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如果自己國家發展出了問題,最後本國民眾就要行使話語權了。
而皮尤在世界上的調查表明,一些西方國家也認為北京超過華盛頓。在接受調查的10個歐盟國家中,7個國家投北京的票。皮尤中心得出的對美中兩國的好感度其實相當於全球平均值。去年有64%的人喜歡美國,50%的人覺得中國不錯。在今年的民調中,兩國已難分伯仲,好感度為49%和47%。雖然美國暫時略勝一籌,但天平正在朝中國一方傾斜。
現在該中國拿過話語權了,中國也要總結經驗,講好中國故事,完善中國的價值觀,拿過世界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