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為中國帶來「清潔能源革命」

2020-12-05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大連6月28日電(記者孫仁斌、汪偉、張逸飛)從零排放供電技術到智慧城市,從新能源汽車到風、光、水發電,清潔能源替代傳統能源的「革命」正在悄然上演。以網際網路產業化,工業智能化,工業一體化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深刻影響著中國的發展。28日,正在大連舉行的2017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第四次工業革命為中國帶來的「清潔能源革命」受到與會嘉賓的廣泛關注。

  科技創新:讓綠色能源「夢想照進現實」

  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國家電網董事長舒印彪透露了一個最新消息:前不久,青海省連續7天採用清潔能源供電,在全國首次實現一省範圍內供電「零排放」。舒印彪說,這是全國紀錄,同時也是世界紀錄。

  青海是黃河、長江和瀾滄江的源頭,水電、太陽能資源豐富。「十二五」以來青海光伏發電以平均每年100萬千瓦的速度有序增長,年均增速達58%。

  舒印彪透露的這一信息令在場的美國CNBC記者直呼:「令人興奮」。

  科技部部長萬鋼說,經過持續多年的科技創新,中國的風、光、水、電等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技術已經居世界前列。

  一方面,中國針對空氣汙染問題實施了一系列低碳政策,比如倡導建設全國統一的碳市場,實施碳排放總量和能源消費總量雙控機制等;另一方面,中國也在加強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力度。

  根據美國能源經濟和金融分析研究所發布的報告,2016年中國海外新能源投資大增60%,達到創紀錄的320億美元,在全球新能源市場位居首位。

  網際網路+:第四次工業革命撬動「節能減排」

  「幾十年前,中國是世界上出名的『自行車王國',自行車是老百姓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這個稱號多少有些貶義。今天,當你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只要你有一部智慧型手機,你就可以便利地騎共享單車到達你的目的地。」論壇上,科技部部長萬鋼說。

  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等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新技術正深刻影響著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能源消費方式。

  摩拜單車創始人胡瑋煒通過共享經濟實現了成功創業,同時也改變了很多人的出行習慣。「共享單車的出現使中國人使用自行車出行的比率由原來的5%上升到11%,從節能環保的角度看,這一數據還有很大擴展空間。在北歐一些國家,騎自行車出行的比例最高達到60%。既有利於節能減排,也有利於健身。」胡瑋煒說。

  浪潮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孫丕恕說:「有了大數據和雲計算,我們會科學規劃出行路線,會精準計量每棟商業大廈所需的用電量;電動汽車則會讓碳排放成為歷史。」

  舒印彪透露,國家電網打造的「車聯網」技術平臺目前共建設了16萬個充電樁,可以為1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這一平臺實現了資源監控、業務運營、充電服務、租賃服務和增值服務等多種功能。目前,中國已經是世界上電動汽車保有量最多的國家。綠色出行正成為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的選擇。

  「當人們考慮到成本更低廉,他們往往會做出正確的選擇。中國在清潔能源利用方面的推廣工作做得非常好。」美國江森自控集團董事穆安禮說。

  兼收並蓄:讓清潔能源惠及更多國家和人群

  中國正在規劃建設的雄安新區引發了與會中外嘉賓的濃厚興趣。舒印彪介紹,雄安新區的清潔能源使用將參照曼哈頓、倫敦等城市進行高標準建設,從城市交通到居民用能、辦公用電等都將實現高度智能化。

  一方面,中國正在集中精力將過去數十年在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方面的技術應用到新城市建設中,同時中國還在積極向發達國家學習更好的技術,以使自己的發展更完善。

  「雄安新區的規劃正在制訂當中,我們還需要學習其他國家的先進經驗。」萬鋼說。

  在談到清潔能源的利用時,舒印彪說,目前非洲一些國家的農村地區還用不上電,他們正在向這些地區推廣清潔能源發電技術,「讓更多的孩子能夠在電燈下讀書,讓這些地區的人們能夠用上冰箱等電器。」

  前不久在法蘭克福舉辦的新能源發展與技術國際研討會上,與會的德國企業家認為,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有很多發展中國家可以通過「一帶一路」實現跨越式發展,在電網發展中開啟最新一代電網建設,與中國加強新能源領域的合作。

相關焦點

  • 能源的革命:清潔世界 驅動文明
    原標題:能源的革命:清潔世界 驅動文明 科技與產業革命③   懂得了利用火,人類開始告別茹毛飲血的歷史,向文明邁出了第一步;明白了如何使用電,人類的工業化進程開始邁上新臺階,逐步走進電氣時代。人類歷史上每一次重大經濟轉型的背後,都離不開能源的推動。   18世紀至19世紀的第一次產業革命,以改良蒸汽機的出現為標誌,大機器生產取代人的手工勞動,人類步入機械時代。蒸汽機的背後,是煤炭對木材的替代,推動產業前進的驅動力由以木材為主的植物能源過渡到了以煤炭為主的化石能源。可以說,是煤炭推動了近代工業文明的第一次飛躍,與此同時造就了當時視煤炭為「製造業靈魂」的英國的崛起。
  • 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1月10日由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上海交通大學行業研究院主辦的第二屆中國能源行業前沿論壇成功舉辦,本次論壇主題為「中國能源轉型戰略」,來自中國能源研究會、國家電網、中國石油、中國海洋石油、上海交通大學等能源行業領軍單位的專家學者企業家齊聚上海,就碳中和、碳達峰、能源行業數位化、清潔低碳轉型、能源網際網路建設等熱點問題發表了高屋建瓴的見解。
  • 新能源黑科技,清潔能源革命——溫差發電漂浮板
    世界各國對能源需求的不斷增長和環境保護的日益加強,清潔能源的推廣應用已成必然趨勢。清潔能源的權重比例在不斷擴大。目前比較成熟的清潔能源有水利發電,光伏發電,風能發電等。對於浩瀚的海洋資源探測開發利用不足5%。
  • 浙能集團攜「三大解決方案」亮相中國國際清潔能源展
    9月4日,2019中國國際清潔能源博覽會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正式開幕。浙能集團攜環保科技改造、綜合能源供應、新能源建設等三大清潔能源解決方案參展亮相,得到了參展嘉賓及現場觀眾的一致好評。面對能源供需格局新變化、國際能源發展新趨勢,發展清潔能源已成為我國能源發展的迫切要求。
  •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 山西爭當全國能源革命...
    當前全省開展的「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正是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再深入,正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重要講話的再深化,正是推動在「兩轉」基礎上開創山西能源行業市場化改革的再行動,正是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現代能源產業體系的再加速。
  • 行研動態 | 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1月10日由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上海交通大學行業研究院主辦的第二屆中國能源行業前沿論壇成功舉辦,本次論壇主題為「中國能源轉型戰略」,來自中國能源研究會、國家電網、中國石油、中國海洋石油、上海交通大學等能源行業領軍單位的專家學者企業家齊聚上海,就碳中和、碳達峰、能源行業數位化、清潔低碳轉型、能源網際網路建設等熱點問題發表了高屋建瓴的見解。
  • 行研動態 | 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 上海交通大學...
    1月10日由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上海交通大學行業研究院主辦的第二屆中國能源行業前沿論壇成功舉辦,本次論壇主題為「中國能源轉型戰略」,來自中國能源研究會、國家電網、中國石油、中國海洋石油、上海交通大學等能源行業領軍單位的專家學者企業家齊聚上海,就碳中和、碳達峰、能源行業數位化、清潔低碳轉型、能源網際網路建設等熱點問題發表了高屋建瓴的見解。
  • 帶你走進漢能清潔能源展示中心,領略太陽的魅力
    中心按照「科技創新,綠色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設計,歷時兩年建成,於2015年5月20日正式開館運營。現在它的身上,可是有著多重的身份:被世界綠色設計組織認定為「新能源綠色設計體驗中心」;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認定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被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科普部認定為「電力科普教育基地」;被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認定為「中華全國新能源交流合作中心」;被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認定為「薄膜發電技術交流展示中心」;被中國建築學會認定為「科普教育基地」;被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認定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 能源局解讀《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第一部分闡述能源高質量發展道路,集中體現了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的重大舉措,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清潔低碳導向、堅持創新核心地位、堅持以改革促發展、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五個方面闡述新時代能源發展的政策理念;第二部分總結能源發展成就,從能源供應、能源節約、結構優化、科技創新、能源與生態環境友好性、治理機制、惠民利民等方面反映了能源發展的成績。
  • 智領能源革命 探索共贏之路——長城·國際可再生能源論壇(2020)在...
    論壇特別邀請了綠色能源領域的4位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院士張濤,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長、國家能源諮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杜祥琬,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李燦等從碳中和目標出發,高屋建瓴地分析了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觀念、模式和技術創新構想,為觀眾描繪了一幅未來全球低碳發展圖景。
  • 《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發布
    在能源安全新戰略指引下,推動能源消費革命,堅決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把節能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加快形成能源節約型社會。推動能源供給革命,立足國內多元供應保安全,形成以非化石能源為主增長、以煤油氣為基礎的多輪驅動的能源供應體系。推動能源技術革命,以綠色低碳為方向,推動技術創新、產業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帶動產業升級。推動能源體製革命,構建有效競爭的市場結構和市場體系,健全能源法治體系。
  • 創新燃煤發電系統 推動清潔能源發展
    該項目開展的基礎研究及應用基礎研究,有望在熱力學系統分析、高效清潔燃燒、極端條件下的傳熱傳質和複雜過程多相流動等學科方向取得突破,發展大型複雜能源動力系統的能效提高與清潔排放的新理論、新方法和新技術,為確保我國燃煤發電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奠定更為堅實的科學基礎。
  • 郭烈錦院士:以「能源有序轉化」引領能源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
    能源短缺、環境汙染是制約中國經濟、社會和生態發展的長期重大瓶頸。人類進化發展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向自然界索取和利用能源的歷史。從18世紀的蒸汽機工業文明,到19世紀的內燃機動力與工業電氣化,再到20世紀中下葉的火電、核電大型化,繼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綠色風潮,每一次能源技術的變革都驅動人類文明大踏步地向前邁進,意味著重大的社會革命。
  • 2020中國能源研究會年會圓滿結束
    作為我國能源領域的年度學術盛會,本屆年會以 「低碳轉型、智能發展、多元融合」為主題,旨在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聚焦貫徹落實過程中的重點和關鍵,深入研討,充分交流,凝心聚力,形成合力,為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發展和高質量發展匯聚眾智、獻計出力。
  • 能源資本:一種具有理論創新意義的認知革命
    他們經過多年來的努力取得了多方面的理論創新成果,說明中國的專家有能力有抱負進行原創性理論研究,並不總是跟在西方學者後面拾人牙慧,這使我深感欣慰。能源的概念不新鮮,資本的概念也不新鮮。作者以新穎的視角,從資本的角度看待能源,剖析出它的資本屬性,就是可以持續創造價值。我本人長期在能源領域從事技術、管理和宏觀政策研究及制定,看到作者提出的能源資本這個概念,眼前為之一亮。
  • 科博會的新星 科德信能源科技
    科博會以「推動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本次會議由科技部、國家知識產局、中國貿促會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鄭州科德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應邀共同參與本次盛會,大會見證了科德信能源科技「ZC-F自循環磁動力發電機」研發新成果。
  • 清潔能源或掀起新一輪革命!科學家成功造出合成氣,人造樹葉立功
    人類對於傳統能源的開發,已經讓地球的生態環境遭到了非常嚴重的破壞,只有尋找可代替的可再生能源,而且最好是清潔能源,才有可能拯救地球的生態環境,讓人類在成功飛出地球之前,可以在地球上生存得更久一點。什麼是清潔能源呢?
  • (受權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習近平主席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為新時代中國能源發展指明了方向,開闢了中國特色能源發展新道路。中國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推進能源消費方式變革,構建多元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深化能源體制改革,持續推進能源領域國際合作,中國能源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 臨汾能源革命再賦能
    為更好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開展世界科技前沿原創性氫冶金新技術研究,上海大學省部共建高品質特殊鋼冶金與製備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立「氫冶金技術研究與成果轉化中心」。為進一步開展冶金新技術開發、中試研究和成果轉化工作,上海大學積極尋求合作鋼鐵企業,2019年12月份與襄汾籤署建立「產—學—研—用」聯合創新中心的框架協議。
  • 舒印彪:踐行能源安全新戰略為「六穩」「六保」注入新動能
    我們要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踐行「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緊緊圍繞「六穩」工作和「六保」任務,更加積極應對內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新挑戰,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堅強的能源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