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們地殼演化史介紹的最後一節,主要是來介紹新生代,主要包括老第三紀、新第三紀和第四紀,是距今最近的一個代。由於新生代以哺乳動物和被子植物的高度繁盛為特徵,使得生物界逐漸呈現了現代的面貌,所以叫做新生代,即現代生物的時代。

主要特徵:
1、在第三紀發生強烈的地殼運動,如最典型的喜馬拉雅山運動,為我國的地貌塑造形成奠定了基礎,從而使我國乃至全球的自然地理環境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2、老第三紀地表主要是溫暖潮溼的氣候。在強烈的造山運動之後,大氣環流系統,尤其是區域性環流系統也發生了變化,許多地方趨向於乾冷。我國西部青藏高原的隆起,給東部季風環流系統以很大的影響,尤其是華南地區成為與同緯度地區不同的暖溼森林景觀。
3、在第四紀,由於溫帶和兩極的氣候進一步變冷,地球上發生了大規模的冰川作用,經歷了多次冰期與間冰期的變化。如在我國,出現了鄱陽、大姑、廬山與大理4個亞冰期。生物也因生境的變化而出現更替和演化。
4、植物界,老第三紀被子植物大發展,植物群落由單調的針葉林轉變為常綠闊葉林。由於適應了乾冷氣候,許多地方的植被發生了旱生化現象。新第三紀初,出現了以單子葉草本植物為主的草原,第四紀又出現了苔原。
5、動物界哺乳類空前繁盛。哺乳動物取代恐龍佔據生態位優勢,演化出今天多樣化的哺乳動物種群。
6、第四紀出現了人類。古人類文化遺物也是第四紀地層劃分的一項重要依據。
地殼演化史所有的內容就全部介紹完了,希望大家能對地質學基礎和地殼演化有一定的了解。
往期精彩文章:
地殼演化簡史第4篇:中生代——恐龍的鼎盛期和爬行動物的時代
地殼演化簡史第3篇:古生代——歷史上重要的造煤時期
地殼演化簡史第二篇:元古代——地球上的原始動物開始出現
地殼演化簡史的第一篇:太古代——地球最初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