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4月30日報導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網站4月26日刊登記者柯絲蒂·尼達姆的報導,題為《「好像一部恐怖片」:我在中國蟑螂工廠的一天》。文章摘編如下:
這一幕就像是出自一部恐怖片。一扇門通向一所漆黑的房子,在手電筒的光束中,你就可以看到它們。成千上萬隻蟑螂,在櫥柜上爬來爬去,地板上隨處都是。
還有更嚇人的。一名養殖員走了進去,用一隻手從架子上拿下一個方盒子,倒入地上的大盆裡,引來數不清的蟑螂蜂擁而出。
蟑螂從她的手臂爬到她的背上。她長長的馬尾辮上也很快爬滿了蟑螂,還有一隻爬到了她的耳朵上,有些鑽進她白色的實驗服裡。我嚇得後退。
她平靜地說:「一開始我也很害怕,但是慢慢就習慣了。」
蟑螂的個頭都差不多大,它們已經爬到了門口,有的從門框上掉到了走廊的地上。
她接著說:「它們就像我家養的寵物。它們很可愛,不咬人,並不像人們所想的那樣恐怖。」
我們所討論的是美洲大蠊,即美洲蟑螂,而我們正站在世界上最大的蟑螂養殖工廠裡,位於四川省的一個山區小城西昌。
工作人員告訴我,在沿著走廊的這一排房間裡,架子中至少有36億隻蟑螂。
耿福能是好醫生藥業集團的董事長。他邀請了《費爾法克斯新聞報》以及香港的媒體親自來這裡一探究竟,讓我們親自看看這種少見的場景,區分網上的傳言和現實。然而,現實也讓人頭皮發麻。
現在,蟑螂的幼蟲在養殖室,以奶粉和雞蛋為食,長大後它們就會轉移到那幢陰暗潮溼的多層建築裡,以穀物和植物為食。
耿先生說:「最佳溫度範圍在28到32攝氏度之間。」
有人給了我一個口罩,抵擋這裡的惡臭,這兒聞起來有點像老式雞棚。但是,任何人進入這幢建築都必須穿上白色實驗服,並戴上鞋套。
蟑螂必須保持乾淨衛生,因為它們是給人食用的。
美洲大蠊不會飛,所以為了防止其逃走,這幢建築周圍是一條一米寬的「護城河」,水裡都是魚。
這種動物和恐龍一樣古老,可以抵抗廣島核爆炸,而且在頭部切下來後還可以活上一周。耿先生說,美洲大蠊用於治病,在中醫裡有著悠久的歷史。
好醫生集團為成千上萬家中國醫院和藥店提供蟑螂飲劑,用來治療潰瘍和燒傷等。
蟑螂的生命周期為6至8個月。待到長成後,這些蟑螂就會在熱源的影響下聚攏到房子的一個角落裡。工作人員用蒸汽對它們進行清洗,再用超高溫將其殺死,期間不會使用任何化學用品。然後,在經過清洗和粉碎後,它們會被送到提取實驗室進行成分的提取。
提取好的混合物通過管道進入灌裝室,並且還會進一步消毒。加工人員穿著藍色的制服,走廊讓人聯想到醫院,這與隔壁黑暗而恐怖的屋子形成了鮮明對比。每天,生產線可裝6萬瓶藥劑。
研發主管馬秀英(音)說,有些人質疑公司是否故意隱瞞熱銷產品的主要成分是蟑螂。她說:「我們並沒有隱瞞。我們必須在包裝上列出中藥名,而我們就是這樣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