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夏慶友:蠶學專家的育人史

2020-12-06 華龍網
夏慶友主講就業知識講座。 重慶市教委供圖 華龍網發
夏慶友在實驗室與學生合影。 重慶市教委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9月9日21時08分訊(記者 周夢瑩 實習生 陳曉)夏慶友,家蠶基因組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西南大學生物技術學院原院長、「長江學者」創新團隊帶頭人,國家「萬人計劃」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他長期致力於高校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工作,在國內外相關領域具有重要影響。

  他放棄日本高薪工作 回國攻克家蠶基因組計劃

  「人為本,德為先」, 夏慶友非常重視對大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也時常以自己的經歷鼓舞和教育下一代的年輕人才。

  上世紀90年代,夏慶友畢業於西南農業大學蠶學專業,曾留學日本。在當時,通過破解基因的奧秘來促進工業和生命科學發展是一個大趨勢。

  早在1999年,日本就投資20億美元攻關家蠶基因組項目。那年秋天,夏慶友的恩師向仲懷院士來到日本,對夏慶友說:「中國人準備啟動自己的家蠶基因組計劃,希望你們及時回國」。

  當時,夏慶友與日本方面的工作協議要到2005年才結束,日本為其開出月薪45萬日元的高薪待遇,而回國後,工資只有1000多元。但他清楚,如果他們不去研究,中國人將失去在家蠶科研領域超越日本的機會。

  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在祖國和民族的需要他時候,夏慶友立即中斷了與日本研究的協議,毅然回國投入到緊張的家蠶基因組計劃籌備工作中。

  不懼艱難困苦 「非典」時期堅持研究

  在開展基因組研究過程中,項目遇到了許多無法想像的困難。夏慶友以開拓進取、勇攀高峰的精神勝任了很多被稱為無法完成的任務。

  2002年,家蠶基因組計劃科學技術籌備會在法國召開,作為世界上第一絲綢出口國的中國沒有得到通知。為了拿出成果爭取發言,夏慶友緊急啟動了大規模的測序計劃,發布了10條EST的測序成果,超過了日本。

  但是,競爭才剛剛開始,2003年日本解除和中國的合作,在政府的支持下,單方面建立了家蠶研究組。

  夏慶友明白,想要超過日本,必須拿出看家本領,和中國科學院基因組研究所合作。在當時,項目以重慶西南農業大學為後方,北京的研究中心為前線,夏慶友則是前線攻關小組的組長。

  2003年的「非典」並沒有讓研究所的工作停下來。科學家們吃住都在研究所。每天以方便麵度日,晚上就打地鋪休息。

  長期下來,有的同事開始拉肚子,最多一天有40多人生病。夏慶友自己也開始發高燒,溫度計常常就在腋下,一邊看溫度計一邊打鍵盤。

  夏慶友工作的地方離北京的非典醫院很近。科學家們還開玩笑說:「還能堅持工作,如果是『非典』,幾分鐘就送過去了。」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家蠶基因組框架圖終於率先繪製完成。

  2003年10月,重慶市政府和中國科學院聯合舉行新聞發布會,向世界宣布中國科學家成功繪製出世界第一張家蠶繪製圖的框架圖。夏慶友領導的科研團隊在這個沒有硝煙的競爭中取得了成功。

  為了保持和進一步鞏固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也為了加強基礎研究向產業化的轉換,夏教授帶領團隊至今仍在夜以繼日地工作。

  2006年,他的團隊研究出世界第一張家蠶的晶片,解決了困擾科技界短期工程的技術難關,挖掘了許多有用、有價值的抗病基因、控制性別的基因。

  夏慶友的研究被評價為蠶業科學100年來裡程碑式的標誌成果,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重慶市自然科學一等獎」、「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建國60周年「重慶十大科技事件」等多項殊榮。

  重視科研創新能力 也關注學生內心世界

  夏慶友不僅在科研方面成績顯著,作為老師,他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他主講的《基因組與生物信息學》和《生命科學前沿講座》課程,內容深奧,知識體系更新變化快,入選「重慶市精品課程」。

  從教二十年,夏慶友一直積極探索教學改革方法,因材施教。對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鼓勵他們積極思考,勇於爭辯;對於思維活躍、能力較強學生,則設置不同難度的課題,鍛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在任職生物技術學院院長期間,夏慶友十分注重與國外一流大學的溝通與交流。他主導創立了生物技術學院明珠創新班,組織學院40餘名本科生赴美國、英國、澳大利亞進行交流學習,邀請來自世界著名高校的學者來校進行教學和指導,並與日本東京大學、九州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建立了長期的合作夥伴關係,大大提升了學院國際化進程。

  為了能夠走進當代大學生的內心世界,夏慶友經常以黨課、團課的方式與大學生們交流談心。2014年,他開創了大型積極心理學課程《科學研究方法論》,講述如何激發「積極心理」,倡導「快樂研究」,受到全校同學和老師的廣泛關注。

  夏慶友說:「我的最大夢想就是培養出更加優秀的人才,為他們提供更好的平臺,希望他們未來能夠對國家和產業做出更大貢獻」。

相關焦點

  • 西南大學夏慶友:從科研到育人 他想為國家造就更多優秀人才
    家蠶基因組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西南大學生物技術學院原院長、「長江學者」創新團隊帶頭人,國家「萬人計劃」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西南大學二級教授……一個個重要職務和榮譽稱號的背後,是夏慶友教授對於科研的執著、對於教育的堅守。長期以來,夏慶友致力於高校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工作,在國內外相關領域具有重要影響。
  • 科學網—西南大學教授夏慶友:家蠶基因研究致力改善民生
    在近日舉行的第二屆家蠶功能基因組學與現代絲綢之路國際研討會上,西南大學教授、我國家蠶重要經濟性狀功能基因組和遺傳改良研究首席科學家夏慶友接受《科學時報》採訪時,這樣評價我國家蠶基因的研究成果。 該研討會是於近日舉行的2011國際知名研發機構重慶行動的一個重要分活動。
  • 西南大學召開家蠶基因組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二屆學術委員會第...
    12月23日,家蠶基因組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二屆學術委員會委員聘任儀式曁第一次會議在西南大學蠶學宮舉行。學校副校長王進軍主持儀式並宣讀聘任文件,校長、黨委副書記張衛國為受聘專家頒發聘書並發表講話。     實驗室新一屆學術委員會(含名譽主任)由14名專家組成。
  • 西南大學構建全球首個家蠶全基因組編輯篩選平臺
    5月19日,國際生物學領域知名期刊《基因組研究》在線發表了西南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夏慶友教授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論文。該研究首次構建了家蠶全基因組編輯篩選平臺,並運用該平臺建立了全基因組家蠶基因編輯文庫,篩選鑑定出家蠶具有代表性的必需基因等。這一研究對於功能基因組學和動植物品種改良具有重要價值。
  • 2020年以來,西南大學連續在多個國際知名期刊發文,成果連連!
    科技創新能力是一所高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2020年以來,西南大學科研團隊在多個研究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本期推送,我們就來看看西南大學近一段時間的精彩表現。西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後趙騰飛博士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廖志華教授為該論文通訊作者。
  • 全國鐵道團委一行調研西南交通大學
    11月13日,全國鐵道團委書記張騰、青少年捐助中心主任張榮娥、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團委書記韓定鴻一行到訪西南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黨委書記王順洪會見了張騰書記,雙方圍繞「交通強國」戰略、人才培養等工作進行了交流。
  • 西南政法大學建校70周年紀念大會舉行
    賀信中寫道,衷心祝願西南政法大學不斷深化教育改革,著力凸顯辦學特色,開拓進取,銳意創新,為國家培養和輸送更多優秀人才,為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提供更好的智力支持。賀恆揚宣讀最高人民檢察院賀信。賀信中寫道,衷心祝願西南政法大學在法律人才培養、法學理論研究、法治文化建設等方面再出新業績、再創新輝煌,為落實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
  • 寧波大學:在實踐育人中培養飽含中國情的翻譯人才
    該基地由寧波大學外國語學院、國際交流學院與寧波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三方共建,可為學生提供實踐平臺,有助於學生發揮好專業優勢,更好對接社會需求,標誌著學校在翻譯實踐育人上又添新平臺。多年來,寧波大學外國語學院堅持「口譯與筆譯並重,理論與實踐兼善」的人才培養理念,在課程育人等常規方式之外,立足中國大地、擴展全球視野,著力寫好實踐育人這篇文章,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開展生動實踐,培養了大批飽含中國情的優秀翻譯人才。
  • 西南科技大學2021年新年獻詞
    我們主動融入國家新發展格局,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在四川「一幹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戰略部署和中國綿陽科技城建設中勇於擔當,發揮優勢,推進協同育人、協同創新不斷釋放新活力。學校助推松潘縣、布拖縣順利脫貧摘帽以及6個貧困村近300戶貧困戶穩定脫貧,把科大貢獻傾注在國家脫貧攻堅戰場上。
  • 西南大學VS西北大學,高薪專業推薦?
    #加油吧考生#西南大學VS西北大學,兩所高校的校名只差一個方位詞,兩者誰更具潛力呢?一、學校屬性西南大學:教育部直屬211高校,2019年西南大學財政預算44.37億。2020武書連大學排名42,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66.
  • 打造「融合式」教學團隊,創造「浸潤式」學習環境 西南醫科大學...
    原標題:打造「融合式」教學團隊,創造「浸潤式」學習環境 西南醫科大學:學生在課程思政中「精術立德」「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一種叫ECMO(體外膜肺氧合機)的設備,在搶救重症患者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這和我們今天的課程有什麼關係呢?
  • 我國佔地面積最大的大學,西南大學,一所特別的「巨無霸」大學!
    西南大學位於美麗的山城重慶,主體在重慶素有「中國溫泉故裡」的美譽的北碚區,坐落於縉雲山麓、嘉陵江邊,那裡景色優美,可以聽見叮叮咚咚敲打的山泉聲,同時北碚具有得天獨厚的人文優勢,景色與文化韻味相容,西南大學就是該區域文化的體現,西南大學是由1906年建立的川東師範學堂,幾經演變發展而來。
  • 夏慶友教授團隊構建家蠶全基因組編輯篩選平臺
    夏慶友教授團隊構建家蠶全基因組編輯篩選平臺 2020-05-22 04: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8年西南大學自主招生簡章
    西南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大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和 「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是經教育部批准的自主招生試點高校,學校主體位於重慶市北碚區,是聞名遐邇的花園式學府、全國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全國綠化先進單位,教育部表彰的文明校園。
  • 西南交通大學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工作案例又獲新榮譽
    近日,在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的指導下,由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長安大學)、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統戰工作研究分會、陝西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主辦的「築牢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升高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質量」學術論壇在西安舉行。
  • 張雪峰道歉的西南大學,擁有一流學科,原211綜合大學
    一切源於大學合併,合併現象很普遍,以至於現在光聽大學名字已經判斷不出這所大學是什麼類型了。西南大學組成2000年,重慶市輕工業職業大學併入西南師範大學,2001年,四川畜牧獸醫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併入西南農業大學。2005年,西南師範大學、西南農業大學合併組建為西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