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39篇論文獲獎,一等獎3篇!高「研」值修煉秘籍.pdf

2021-01-08 澎湃新聞

全國法院第三十二屆

學術討論會論文評選結果

近日公布

15篇一等獎論文中

深圳法院佔2篇

另獲二等獎9篇

三等獎4篇

優秀獎8篇

獲獎數量全省第一

獲獎等次、數量

再創歷史新高!

近年來,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將學術討論會論文組織工作作為重要的基礎性工作,積極營造濃厚氛圍,創新培訓、激勵機制,一以貫之、穩紮穩打,近三年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實現「一年一臺階 三年大跨域」的歷史性突破,市中級法院連續被最高人民法院評為「組織工作先進獎」,深圳法院學術研究能力、實力和影響力穩步提升。

掌聲響起來

上圖

為這些優秀的法院er點讚~

全國法院第三十二屆學術討論會

深圳法院獲獎名單

一等獎

✨「社會啄木鳥」:司法建議創新社會治理的功能、模型和路徑

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

黃振東

✨「四類案件」智能化識別的路徑構建——以技術治理複雜性難題的邏輯與限度為視角

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

徐駿 楊濰陌

二等獎

✨內設機構改革後基層法院審判業務部門優化管理之探究——以保障審判權有效運行與管理幅度相匹配為視角

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

葉振傳 陳玲玲 謝婉卿

✨無紙化辦案效能減損的流程控制——基於BPI的理論借鑑

深圳市鹽田區人民法院

楊爽 黃晶晶 高尚

✨普通程序獨任審制度的有效性建構——以功能聚合與互構關係展開

深圳前海合作區人民法院 謝雯

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 田娟

✨不可抗力制度在房屋租賃合同中的適用 ——以涉新冠肺炎疫情案例為視角

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法院

冼曉莉 婁靚

✨證券群體性糾紛示範判決既判力的效力擴張與程序再造

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 秦拓

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 羅娜

✨提升監督成效與統一裁判標準集成:二審發改成果的閉環運用與雙向規制——以S市法院為主樣本

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法院

黃源鑫

✨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審查規則的檢視與構建——以未涉優先權異議房產上權利衝突的司法衡平為視角

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

劉舒婷

✨破繭成蝶:初任法官精英化養成進路研究——以分階精細化培養為切入點

深圳市龍華區人民法院

朱嘉蹊

✨懲罰與保護:家事刑事訴訟的愈療型司法模式

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法院

張豔紅 張力英 朱琳

三等獎

✨如何接近司法:小額訴訟程序的福利司法定位之思考

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法院

蘭榕燕

✨何以評價現代化: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模型畫像

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 李桂紅

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 龍海燕

✨從局部到整體:標準化、信息化支撐下司法效能提升的進階路徑——以S市法院近三年深化繁簡分流綜合配套改革為例

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

胡志光 翟墨

✨如何拆環:公司連環訴訟效率化審理——一種非主流的多數人訴訟形態的展開

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法院

曾純 馬龍

優秀獎

✨從封閉到開放:裁判寬容原則視角下執行異議之訴制度的重塑

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 陳朝毅

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 劉舒婷

✨認罪認罰指控行為的審判化誤區與檢察化回歸——基於檢察院主導作用的反思性審視

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

胡許晴

✨矯正與修復:省級法官遴選委員會實質化運行的微觀路徑——一種組織結構-功能理論的解讀

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 曾令省

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法院 胡愛

✨「擇一」抑或「共存」:原行政行為與複議機關不作為之訴權處理模式的反思與重構

深圳市鹽田區人民法院

吳文芬

✨涉公司責任類變更追加被執行人執行審查和異議之訴程序銜接的衝突與彌合——以制度的多元目的考察為視角

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

劉舒婷

✨職權探知主義視閾下司法確認裁定錯誤的檢視與防範——以中國裁判文書網95份申請撤銷司法確認調解協議裁定為樣本

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

成少勇

✨反思與重構:違法民事法律行為效力認定之路徑——以《民法典》第153條的適用為中心

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法院

王輝 周斌 黃緒喜 黃亞文

✨基層法院民事案件擴大獨任制適用的邊界釐定與配套機制

深圳前海合作區人民法院

孔才池

全國法院第三十一屆學術討論會

深圳法院獲獎名單

一等獎

從示範到常態:速裁案件庭審網絡當庭宣判的發展路徑——以s市法院的改革實踐為樣本

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

胡志光 黃振東

二等獎

✨激變與回歸:簡案快審視野下新型績效考核模式的重構及應用——從基層法院速裁團隊工作量測算切入

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

胡許晴

✨執行程序中追加未屆出資期限股東的風險防控與規則探析——以謙抑理念下「有限」追加為指向

深圳市中級法院 陳朝毅

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 周長波

✨數據之眼:法官員額比例的邏輯前提與修正完善——基於政法編制、經濟發展、案件數量、人口等數據的多維透視

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

李桂紅 秦少斌

優秀獎

刑事疑難案件的裁判方法構建——以案例指導制度由「規則供給」到「方法指引」的功能拓展為進路

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

楊濰陌 徐駿

✨震懾之基:惡意民事訴訟行為的甄別機制構建及規制方式完善——基於42份司法懲戒文書和50名法官調查問卷的類型化提煉

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 田娟

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 吳品芬

「一帶一路」倡議下外國法查明責任承擔規則的完善——以構建法官與當事人協同關係為指向

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法院

唐雨蒙

全國法院第三十屆學術討論會

深圳法院獲獎名單

二等獎

✨多元並軌: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背景下法官懲戒程序的微觀重構

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

曾令省

✨刑事判決爭議證據的說理方式——以389份「不認罪」判決書為樣本

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

胡許晴

✨法常變而道不變:電子證據審查與認定規則研究——以200篇民事判決書為分析樣本

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

陳朝毅 朱嘉蹊

✨悖論與校正:獨任制審判範圍適度擴張的邏輯基礎與實現路徑——以S市兩級法院近三年審判數據為分析樣本

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

田娟 葉豔

✨「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承認和執行外國判決司法實踐的困境和出路——以互惠原則的適用為核心展開

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法院

唐雨蒙

三等獎

✨疑難與一般:刑事庭審實質化案件側重點的實踐偏差及修正——以G省S市法院為研究樣本

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法院

黃源鑫

優秀獎

✨錯誤如何糾正:以虛假材料獲取公司登記行政案件裁判思路的反思與重構

深圳市坪山區人民法院

樂忠槐

✨人民法院國家司法救助工作的差異化變革——以社會治理與社會福利的視角展開

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法院

黃詩雅

✨要素式審判:類型化案件審判方式的改革路徑和模式選擇

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

黃振東

傳說

深圳法院珍藏一本

《優秀學術論文寫作秘籍》

今天鵬法君就為

大家分享一下~

招數1

領導重視,營造學術研究氛圍

學術討論會是全國法院系統級別最高、影響最大的論文競賽和學術活動,也是展示各地法院學術研究能力的重要平臺。

市中級法院黨組會、院長辦公會專題研究司法調研工作,出臺規範性意見,研究激勵措施,將學術討論會論文組織工作納入年度工作要點,全力推進落實。同時,發揮「頭雁」作用,相關領導帶頭主持課題研究,撰寫學術論文,全市法院初步形成領導帶頭、研究室統籌、全員參與、上下聯動、內外結合的學術討論會論文組織工作格局,營造出濃厚的法院學術研究氛圍。

招數2

開拓思路,創新組織工作機制

積極借鑑有益經驗,不斷創新學術討論會論文組織工作機制。

一是建立重點作者識別、培育機制

聚焦學術論文撰寫質量,對善於鑽研、愛好寫作、具有獲獎潛力的青年幹警給予重點識別、培育,在寫作時間、資料購置、外出培訓和學術交流等方面,給予重點傾斜和保障,集中優勢力量,帶動提升整體水平。

二是完善學術論文寫作激勵機制

對在全國、全省、全市法院學術論文評比中獲獎的,計入年度績效考核,作為評優評先和法官遴選、幹部選任的重要參考,並為論文作者申報專項獎勵,給予一定物質獎勵;同時,通過上級刊物薦稿、院刊《求法》優先採用等方式,展示優秀論文,激勵幹警比學趕超、創優爭先。

三是完善全市法院學術論文評比機制

在擇優推薦論文參與全國、全省法院學術討論會論文評選之外,組織開展全市法院學術討論會論文年度評比,近三年累計評出獲獎論文221篇,其中特等獎2篇,營造良好氛圍,增強撰寫學術論文的積極性、參與度。

招數3

精心組織,創新寫作培訓方式

立足學術討論會論文撰寫規律,組織開展重點作者集中輔導、論文答辯修改等,確保優中選優。

一是強化選題專項培訓

每年邀請高等院校、實務部門的教授和專家,結合徵文主題和司法實踐,就如何發掘學術問題、做好論文選題,如何擬定提綱、謀篇布局、遣詞造句等開展專題培訓,確保圍繞重點、難點問題精準選題,提高寫作質量、水平。

二是組織「一對一」輔導和論文答辯修改

對選題價值大、寫作質量好、獲獎潛力大的論文,集中組織安排時間、場所,按選題專業領域進行分組,組織相關領域專家、學者與重點作者進行「一對一」輔導、答疑解惑、集中修改、反覆打磨,確保優中選優報送高質量論文。

供稿 | 研究室

原標題:《三年39篇論文獲獎,一等獎3篇!高「研」值修煉秘籍.pdf》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西工大「硬核學霸」集體亮相:保研清華、發17篇SCI論文、太優秀……
    綜合測評744分,連續3年在學院全年級博士中排名第1。博士期間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15篇:含10篇SCI論文(6篇為一區,本學年2篇),並連續三次獲得「標兵」稱號、「國家獎學金」等。目前共發表SCI論文17篇,含4篇ESI高被引論文,影響因子總和117.4,公開2項國家發明專利。9、馮建國,機電學院16105-2班班長,師從常洪龍教授和Pavel Neuzil教授;上學年他以第一作者發表SCI 1區TOP期刊論文2篇,綜合測評成績728分,位居全院第一。
  • 他論文3篇,專利1項,手握交大、南開等8個名校保研offer,好優秀!
    獲得5項國際及國家級獎項,4項省部級獎項,校級獎項數十項,含金量最高的兩項獎項是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特等獎提名獎(F獎,國際獲獎比例2%)和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國家二等獎(全國獲獎比例2.6%),發表論文3篇,申請專利1項。
  • 東北這位教授厲害了:發200餘篇論文、帶領團隊突破國外技術封鎖,創效數十億
    200餘篇,其中SCI和EI收錄100餘篇;擁有發明專利和實用專利20餘項,獲國防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遼寧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一等獎、遼寧省科技成果轉化獎二等獎、遼寧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瀋陽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瀋陽市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獎等多項獎勵。
  • 17篇論文,詳解圖的機器學習趨勢 | NeurIPS 2019
    這樣一來,雙曲嵌入表徵層級結構的能力就要比歐氏空間嵌入的能力高得多,同時需要的維數卻更少。不過,雙曲網絡的訓練和優化依然是相當難的。NeurIPS2018中有幾篇論文對雙曲神經網絡的構建做了深入的理論分析,今年在NeurIPS2019上我們終於看到了雙曲幾何和圖結構結合的應用。
  • 發9篇論文,成功申請中大博士,研三學長分享了3點科研經驗
    來源:募格課堂 作者:地才作者背景介紹研三在讀,以申請審核製成功申請中山大學博士。在兩年半時間內,以第一和第二作者身份發表論文 9 篇。其中 1 篇 Q1 區 SSCI,4 篇 CSSCI期刊(含擴展版),1 篇北大核心,1 篇被人大複印資料轉載。
  • 湖北這所高校多篇論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
    根據最新ESI數據,武漢工程大學電氣學院洪漢玉教授帶領的圖像識別團隊成員中年輕博士黃正華、張耀宗與張天序、洪漢玉等教授合作的4篇論文入選了ESI工程學全球Top1%高被引論文,其中2篇同時入選了ESI工程學全球Top0.1%熱點論文。
  • 臺灣「中研院」前所長8篇論文造假遭撤稿
    臺灣學者最嚴重國際處分:「中研院」前所長8篇論文造假。(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3月31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中研院」生化所前所長陳慶士驚爆8篇學術論文造假,並遭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建議「立即撤稿」。
  • 她來自深圳大學,發表SCI論文1篇,EI論文8篇,參與國家項目2項……
    三年碩士時間白駒過隙間悄悄滑落,導師的諄諄教誨、輔導員的句句叮嚀、同學們的心心相印,小道上的人來人往、教室中的各抒己見,食堂裡的琳琅滿目,共同鑄造了左路路研究生三年的幕幕畫卷。在此期間,左路路深深懂得了「讓人覺得無知,往往是最大的睿智」這句話的含義。
  • 手握5500萬經費,8篇文章造假,臺灣中研院所長陳慶士辭職,8篇文章全部被撤
    年3月30日,俄亥俄州立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發布了一份長達75頁的報告,其結論俄亥俄州立大學癌症科學家陳慶士(Ching-Shih Chen)教授因8篇論文中存在學術不端行為(違反圖像處理和圖片生成規則,並故意偽造數據),從而被俄亥俄州立大學勒令辭職。
  • 年度最精彩研究,CVPR 2017六篇最佳論文介紹(附打包下載)| CVPR...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對6篇獲獎論文做了簡要介紹如下。CVPR最佳論文本屆CVPR共有兩篇最佳論文,其中就有一篇來自蘋果。結果表明,經過模型美化後的生成圖像可以為模型表現帶來顯著提升,在 MGIIGaze 數據集中不依靠任何有標註的真實數據就可以取得超過以往的表現。論文詳解:上周時候蘋果開放了自己的機器學習博客「蘋果機器學習日記」,其中第一篇就是對這篇獲獎論文的詳解,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編譯文章在這裡,歡迎感興趣的讀者詳細了解。
  • 2018年 長沙市科學技術學術評出99篇優秀論文(附獲獎名單)
    通訊員供圖)  本屆年會徵文得到了全市科技工作者的積極響應,提交了各學科、各領域的學術論文461篇。本著「廣泛徵集、嚴格評審、獎勵引導」的原則,共評出優秀論文一等獎18篇,二等獎32篇,三等獎49篇。獲獎論文在大會上予以表彰,年會還將組織專家篩選年會論文和課題成果,進一步開展調查研究和論證,形成《2018年科技工作者建議集》和政協提案,為市委、市政府領導及相關部門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 重慶法院​51篇案例分析獲獎!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通報全國法院系統2020年度優秀案例分析評選結果,重慶法院共51篇案例分析獲獎,約佔全國獲獎篇數的10.7%。在獲獎排名上,市高法院位列全國高級法院第九,市一中法院、市五中法院分別位列全國中級法院第二和第七,兩江新區(自貿區)法院位列全國基層法院第三。
  • 論文大灌水,我只服南郵教授,三年半時間發表300篇IEEE論文
    說到論文灌水,可以說各位都是深惡痛絕,因為很多論文都是毫無價值,除了騙些經費,然後全是廢紙一張,中國科研非常落後,但是中國的論文灌水水平,說自己是第二,沒人敢說自己是第一。比如咱中國,一方面微電子非常落後,一方面搞微電子的都在大量灌水論文:什麼石墨烯,鈣鈦礦,納米啥都都能灌水幾篇論文,但是實際價值都是0。
  • 我校環境學院2篇博士學位論文獲評「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優秀博士學位...
    近日,我校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篇博士學位論文獲評「2020年度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分別為2015級博士生許穎的博士學位論文《剩餘汙泥中關鍵組分結構對其厭氧生物轉化的影響及機制》(導師為戴曉虎教授)、2013級博士生顧逸凡的博士學位論文《基於有機金屬框架化合物的環境功能納米複合材料製備與性能研究
  • 90後少女博導獲阿里百萬獎金,三年發表SCI論文20餘篇
    三年發表SCI論文20餘篇,其中第一作者論文5篇,包括Nature Photonics, Nature Electronics, Advanced Materials等領域頂級期刊。作為(共同)作者,在Nature/Science/Cell系列期刊總計發表論文7篇。
  • 90後少女博導獲阿里百萬獎金,三年發表SCI論文20餘篇
    三年發表SCI論文20餘篇,其中第一作者論文5篇,包括Nature Photonics, Nature Electronics, Advanced Materials等領域頂級期刊。作為(共同)作者,在Nature/Science/Cell系列期刊總計發表論文7篇。
  • 2018年最具影響力的20篇數據科學研究論文,盤它!
    吳恩達提到,他經常隨身攜帶一個裝滿研究論文的文件夾,利用搭車的空閒時間研究論文。Daniel Gutierrez因此建議,不管是數據科學從業者還是研究者,都可以準備一個論文文件夾來裝一些論文,就像吳恩達建議的:如果你每周閱讀幾篇論文(部分論文可以泛讀),一年後你就閱讀了100多篇論文,足夠比較深入地了解一個新領域。
  • 泰州學院2篇論文在市委黨校理論研討會上獲獎
    11月20日,市委黨校、市哲學學會「以紅色教育引領意識形態工作」理論研討會在市委黨校召開,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喬默之在會上作交流發言,泰州學院2篇論文分獲一、三等獎。  泰州學院喬默之老師主持的《高校推進紅色社團建設與思政課程引領融合發展的探索》論文獲理論研討會一等獎;趙雲燕、陳志峰老師主持的《非主城區紅色資源在高校思政教學中的價值與運用——基於江蘇泰州地區的調研》論文獲理論研討會三等獎。  全市黨校系統、哲學學會各會員單位教師、優秀論文作者代表等60餘人參加會議。
  • 「3年發46篇SCI」的華西博士,已發82篇!1篇入選ESI前1%
    據鄧博士的ResearchGate(一個科研社交網絡服務網站)顯示,鄧博士目前已經發表文章82篇。其中一篇發表在EJSO上的文章入選了ESI前1%高被引論文(谷歌學術顯示該論文已被引25次)。(Web of Science統計中,四川大學外科學研究方向中僅有的5篇高水平論文之一!)」。01爭議不斷是「開掛」還是灌水?去年,按照慣例,華西臨床醫學院公布了的2019屆榮譽畢業生。但3名榮譽畢業生發表的SCI數量之多,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和質疑。
  • 山東男孩考研3次讀博7年,卻發表物理論文330篇,如今又有新突破
    山東就曾有這樣一個男孩,名叫薛其坤,他經歷了考研3次讀博7年,才最終有結果,至今發表物理相關論文330多篇,如今又有新突破。就在今年的2月,薛其坤因為在實驗上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而成為2020年度菲列茲·倫敦獎的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