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募格課堂 作者:地才
作者背景介紹
研三在讀,以申請審核製成功申請中山大學博士。在兩年半時間內,以第一和第二作者身份發表論文 9 篇。其中 1 篇 Q1 區 SSCI,4 篇 CSSCI期刊(含擴展版),1 篇北大核心,1 篇被人大複印資料轉載。同時,以主持人身份申請省部級項目 2 項,參加 9 項各級課題。目前,在校獲得各項獎助學金經費總計超過十萬元。
1.獨立完成科研項目的過程中,與團體項目相比的優勢和難點
完成一項繁重複雜的任務最科學的做法之一就是分工合作,但是分工合作中最容易出現結果偏差的關鍵在於溝通的有效性。個人獨立完成項目很好地規避了因溝通不充分所帶來的偏差,但同時又很容易出現思路不開放的問題。
特別是,大家的研究領域較為細化,像我們班的同學大家都在各類不同的研究方向中探索,所以很難與周圍的人進行深入的探討。
完成項目、撰寫論文的過程更多的是在與自己相關研究領域的名師大家、前輩同儕的研究文獻對話,以及向指導老師的溝通請教。
因此,雖然表明上是獨立完成項目,實際上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借他們之力幫助自己完成了項目和論文。當然,這一過程無疑是難度巨大的,需要多看、多模仿、多學習、多訓練。
2.發表論文,在論文選題、破題以及論文研究方面的建議
能夠有幸在碩士期間發表幾篇學術論文,無疑離不開我的碩士生導師曲穎教授的辛苦指導和付出,也離不開學院各位老師對我的指教和啟發。在我的論文選題、研究思路和學術訓練等各個方面,各位老師都給予了我相當大的幫助。
因此,希望跟學弟學妹們首先分享的第一條也是最重要的建議是「與導師商量併合作」。導師們在相關領域已有相當的積累,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看的更遠。
將導師當做一個引路人,朝著導師指出的方向不斷去細化、深化, 在相當量的積累下與導師多交流多探討。這一深化、細化的過程可能有以下幾個要素:勤奮、聰明。所謂勤奮是指多讀、多訓練、多學習、多總結文獻。
圖源:colorhub.me
那些高質量期刊的論文是如何寫的、學術語言是什麼、如何駕馭論文結構、如何展現文獻邏輯、又如何呈現數據和結論?
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其實在學術中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所謂聰明是指掌握適當方法解決適當的問題。就好比,看文獻也是需要掌握看文獻做筆記的方法,「看過就過」的傳統習慣在大量的文獻下是不可持續的。
之後,要想真正習得系統的學術思維,還需要不斷持續的學術訓練來鞏固。這當中,又需要導師對自己的訓練加以批評反饋,才能及時作出調整。上述「導師引入—閱讀文獻—總結文獻—學術訓練—導師反饋」的閉合線路,應該能有所啟發和進步。
在上一個層次已經獲得較好訓練效果的基礎上,「與他人合作交流並肯定自己」,可能是一種錦上添花的做法。學術可能是永遠無法抵達的彼岸,永遠都有新的領域、新的視角、新的方法出現。我們大家的注意力和時間是有限的,我們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利用自己的長處與他們交流合作,能獲得更為高效的結果。
同時,學術寫作的過程漫長、枯燥、跌宕起伏, 尤其是做社會科學的同學們常常疑問「我們做這個有什麼意義?為什麼投稿好幾個期刊都無果?」等等。
所以,請大家先分析是什麼原因,如果是上一個層次並未訓練好,那我們回過頭繼續上一個層次的閉合路線。如果不是,一定要相信自己,每一次的努力都有意義,每一寸的進步都值得歡喜!
3.研究生生活規劃建議
選擇比努力更急迫。我們只有清楚地知道自己擁有什麼、想要去哪裡、能夠去哪裡,才能知道怎麼努力。碩士規劃要根據你選擇目標來確立,如果進校時很明確要讀博,那麼就一股腦地鑽進學術的海洋遨遊吧。
翻翻各大高校的博士錄取名單,清楚地明白三年後自己要擁有什麼樣的條件才能踏進名校的校門,例如發幾篇 CSSCI、SSCI 或者 SCI、EI 等。
想要出國, 研二一定要拿下雅思,申請交換。如果想要工作,那麼就去看世界 500 強企業招聘都是什麼條件,對應的去訓練自己的能力、獲得實習經歷等。
如果還沒想好要怎麼辦,那你可能會更累,上述所有東西都要掌握,才能在你以後某個作出決定的日子,擁有選擇那個決定的權利。加油吧!我們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