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將和大家一起分享深圳大學管理學院2017級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左路路腳踏實地,超越自我的大學故事。
歲月如梭,流年似水。三年碩士時間白駒過隙間悄悄滑落,導師的諄諄教誨、輔導員的句句叮嚀、同學們的心心相印,小道上的人來人往、教室中的各抒己見,食堂裡的琳琅滿目,共同鑄造了左路路研究生三年的幕幕畫卷。
在此期間,左路路深深懂得了「讓人覺得無知,往往是最大的睿智」這句話的含義。研究生三年讓她在競賽中深刻領會到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知識邊界,而打破這些邊界的錘子,是求知慾、是渴望、還有交流。下面小編根據左路路的競賽歷程,來講述她的成長經歷。
個人簡介
左路路 深圳大學管理學院2017級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研究生
學術研究:
研究領域為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特徵工程、數據挖掘、優化調度等,在該領域發表SCI論文1篇,EI論文8篇,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深圳大學新引進教師科研啟動項目1項,主持深圳大學研究生創新發展基金項目1項,獲得軟體著作權1項,參與國際會議報告3次。
獲獎及重要榮譽:
1.第十五屆「挑戰杯」廣東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省級三等獎
2.第二屆「深創杯」國際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二等獎(1400進16)
3.2018年碩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當前中國碩士生最高級別的獎學金)
4.第二屆「深創杯」國際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突出雙創項目獎
5.首屆AIIA杯人工智慧巡迴賽——智慧未來全國總決賽二等獎
6.第八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廣東選拔賽一等獎
懵懂
在大學生活裡,左路路是一個努力勤懇的女孩子,但卻總感覺沒有方向感,於是,在她的本科履歷表中,只有寥寥無幾的獎學金證書,其他,競賽、項目空空如也。後來,左路路遇到了她的導師,牛奔教授。牛教授是一位科研能力卓越、嚴謹、有始有終且很有風趣的老師,對她參與學術競賽和創業競賽進行了規劃,這也為她的研究生生活拉開了帷幕。
除了感謝她的導師之外,左路路還特別感謝深圳大學給予了她們一個很優秀的平臺。深圳大學會定期的在公文通發布學術競賽、創新、創業比賽的通知,並且不同的學院也會邀請教師或者師兄、師姐給她們開展講座,例如,挑戰杯,網際網路+,深創杯,三創等。因此,在學校資源充足的情況下,她做到了以下兩件事:
第一,學會主動的和導師交流,表達她要去參加挑戰杯比賽的想法,獲得導師的建議。左路路的導師是一位很有趣的人,他並沒有給她指定研究或者主題,而是讓她自己去搜尋,於是,她走在路上、吃飯、睡覺都在想著有關主題的問題,最終定義了,智能公交調度,醫護排班、客戶分析等。
第二,學會主動地關注時事,查找文獻。左路路說:「深圳大學每年都要花幾百萬去維護同學們的圖書館,為何不讓它達到它存在的目的呢?」在圖書館中,需要學會利用資料庫,中外文獻以及著作的搜尋。除此之外,需要主動地去把能有機會參加的競賽按照月份,做成Excel文件。
此時,左路路已明確了自己的不足,度過了懵懂期,目標明確的她需要做更多的努力了。
坎坷
當競賽時間和競賽項目都已決定了,下面就是競賽申請書(或者項目計劃書)的撰寫,項目任務的分配、以及項目進度的監控。
項目申請書的撰寫上,研究目標、研究內容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這些之前左路路沒有接觸過,是完全無從下手的,於是她搜尋了別人的項目計劃,跟著模仿了自己的寫法,最後再根據導師的意見修改。她的挑戰杯項目申請書最後修改了29版。
深創杯與主辦方合照
提到項目任務分配,不由得會提到參與人員的把控。左路路在這裡強調:「如果你不能確保你的朋友很認真,請不要加進你的朋友。」她的項目團隊是身邊的合作朋友以及學院面試過來的本科優秀學員。痛下狠心找團隊成員,任務分配因人而異。
自信
如今,經過項目組導師的培訓,左路路不僅在科研成果上碩果纍纍,還參與了多次國際學術報告,在匯星樓參與了管理學院、文學院的競賽分享,希望以後能越走越好。下面向大家展示期間的一些照片。
深大廣州「三創杯」集體照
團隊「深創杯」比賽合照
首屆AIIA杯總決賽現場智能管理創客部落團隊合照
「三創杯」廣東省一等獎證書
「挑戰杯」廣東省三等獎證書
「挑戰杯」校級一等獎證書
青春是一場旅行,夢想一直在路上。讓我們再次出發,頂峰相見!
來源:深圳大學管理學院 編輯:單日栩 責編:李世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