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已經成為了眾多豪華品牌的標配功能,但是因技術路徑的差異,各家的產品在實際體驗當中略有不同,大家都明白智能、安全這些是最核心的需求,但是如何把這些體驗完善好,確實需要下很大功夫。
不久前剛剛結束2020年"寶馬集團#NEXTGen未來峰會"上,寶馬集團展示了面向未來出行在電動化和智能化方面的整體構想。包含AI人工智慧和虛擬駕駛模擬等前沿技術,它為寶馬自動駕駛技術的不斷推進奠定了基礎。
廣州車展期間,寶馬在羊城開展了自動駕駛輔助系統Pro的深度體驗,鈦媒體編輯也在第一時間通過試駕體驗了這套技術解決方案。
強大的感知系統是前提
目前,BMW自動駕駛輔助系統Pro在中國可搭載在十餘個車型系列,包含轎車,轎跑車以及運動多功能車,適用於內燃機,混合動力以及純電動不同驅動方式的車型。例如:BMW X7、X6、X5、X3、8系、7系、6系GT、5系長軸距版、4系雙門轎跑車、3系標準軸距/長軸距,以及剛剛上市的純電動BMW iX3。
之所以可以搭載到如此多的車型當中,其自動駕駛能力在產品布局上的廣泛程度可見一斑,它的核心就是讓這些汽車具備相同的感知能力,因為環境感知包括傳感器信號處理和數據融合,是實現車輛自動化水平的關鍵要素。
寶馬自動駕駛輔助系統Pro屬於L2級別,搭配了目前最為先進的傳感器,具體而言包含25個傳感器、攝像頭和雷達,他們分工明確各司其職,並協調各個傳感器生成的數據,融合的感知數據更加接近人類的感知。
其中:12個超聲波傳感器,主要用於泊車輔助系統;4個短距離毫米波雷達在車輛四個角落,主要用於相鄰車道的探測;1個全距離毫米波雷達,主要用於車輛前方區域行駛車輛以及障礙物的探測;8個攝像頭,主要用於捕捉影像進行圖像識別。
8個攝像頭當中,其中有四個分別位於車輛的前後左右四個方向,它們的職責主要是體現在360度全景影像功能;有一個紅外線攝像頭位於駕駛員前方的儀錶盤上,構成了駕駛員注意力監控系統;另外三個則是著名的kafas攝像頭,可以識別道路標牌、限速等路況信息。
真實路況測試表現如何?
寶馬目前應用在量產車上的最先進的駕駛輔助系統稱為自動駕駛輔助系統Pro,這一系統包含十餘項豐富的輔助功能,不論是主動式巡航定速,城市擁堵,還是高速巡航,變道輔助,此次鈦媒體編輯也主要體驗了幾項功能。
此次體驗全程包含城市,高速,環路等各種道路,可以較為真實地感受到L2級別自動駕駛技術在擁堵路況,低速行駛以及暢通高速行駛過程的實際應用。
首先是的交通擁堵輔助功能,該功能的作用是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讓駕駛員可以在車道線清晰的高速和快速路上,從方向盤上放開雙手,讓車輛跟隨前車自動行駛,車速低於60公裡/每小時。
交通擁堵輔助功能啟動的情況下,首先攝像頭將監控駕駛員雙眼,如果監控系統發現駕駛員視線離開前方交通道路時,交通擁堵輔助功能會退出,同時系統會給予駕駛員視覺和聽覺提醒,這時駕駛員需及時接管車輛。
交通擁堵輔助功能開啟的同時,車輛裝配的電容感應式方向盤也會同步工作,這種技術替代了傳統的物理扭矩感知方向盤,可精準探測駕駛員對於方向盤的控制狀態,這個功能對於常年堵車的大城市用車環境來說簡直是神器。
駕駛輔助系統開啟狀態下,車輛始終與前車保持適當距離,當有車輛匯入情況下,系統會提前在合適的位置均勻施加恰當的制動力。
如果檢測到雙手離開方向盤,會通過警示燈閃爍的方式提醒方向盤,警示燈顯示為紅色閃爍三次後,駕駛員依舊沒有接管車輛的話,車輛也會適當進行制動來提醒駕駛員,以此來保證行車安全。
變道輔助的觸發條件則是速度高於70公裡/每小時,在高速公路或類似高速公路道路類型上行駛時,駕駛員可通過使用轉向指示燈激活變道輔助功能,車輛可自動檢測周圍環境,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進行變道。
在L2級別的自動駕駛當中,變道輔助算是一個較為常用的功能,特斯拉Autopilot最早就提供了這個功能,但是相比之下,BMW自動駕駛輔助系統Pro上的這個功能,在油門和制動的調校上處理的十分到位。
變道輔助功能下,系統會用比較快的速度,用最短的時間完成車道變更,方向盤角度,力度,回正時機以及油門配合的力度和時機,整個變道過程,順滑穩健,不拖泥帶水,車輛是一種平滑線性的加速的狀態。
總之,搭載BMW自動駕駛輔助系統Pro的車輛個人的感覺更像一個老司機,很多細節和調教方面非常符合平時的駕駛習慣,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以避免車輛過度前後俯仰給駕駛員和乘客帶來不適,駕駛感和乘坐感都較為舒適。
技術研發和測試積累是關鍵
提到自動駕駛,很多人首先映入眼帘的特斯拉等造車新品牌,事實也的確如此,他們相比傳統的汽車品牌更注重強調智能科技方面的配置,但實際上,很多傳統的汽車品牌並沒有落後,只是處於安全地考慮,他們會以更加保守的方式推進。
日前,在Euro NCAP(歐洲新車安全評鑑協會)駕駛輔助測評中,全新BMW 3系搭載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Pro榮獲滿分四星「VERY GOOD」評級,得到了專業測評機構的肯定,證明了這項技術的成熟度和完美的客戶體驗。
要實現這種優質的自動駕駛體驗,背後的技術研發和測試積累都不可或缺,寶馬在這個領域投入了非常大的研發資源,尤其是中國市場同樣共享了很多。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寶馬全新的駕駛模擬中心,它為駕駛輔助系統特別是自動駕駛功能的研髮帶來了顯著優勢,可實現對大量涉及危險或極少發生的道路場景進行測試。新的交互界面和操作概念也在這裡進行測試,用以分析駕駛員的注意力程度或多模式操控方法的有效性。
資料顯示,全新駕駛模擬中心擁有14個模擬器和佔地11,400平方米的實驗室。從早期的概念階段到最後的功能驗證階段,該中心為車輛開發的各專業領域提供了理想模擬工具。高仿真模擬器可以真實展現車輛的所有運動狀態,縱向、橫向均可產生1倍重力加速度。
與此同時,寶馬也在嘗試利用人工智慧(AI)技術推進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通過海量數據的分析處理驅動研發。AI技術是實現自動駕駛的基礎要素。
寶馬集團採集自動駕駛測試車隊在全球範圍內收集的數據,以及經寶馬客戶同意所獲得的車輛數據,AI根據收集到的數據創建算法,與此同時,駕駛模擬中心基於收集到的數據虛擬再現各種駕駛場景,對自動駕駛算法進行訓練,從而實現算法和決策的持續優化和迭代。截至2020年10月,寶馬集團已收集到相當於超過2.5億公裡的真實道路駕駛經驗。
寶馬集團在中國的自動駕駛研發也是全球研發的重要組成部分,北京和上海的自動駕駛研發團隊專注於根據中國典型交通場景進行自動駕駛功能的開發與驗證。
為了能夠精準地服務於中國客戶,寶馬中國本土技術團隊為BMW自動駕駛輔助系統Pro在中國應用進行了嚴格的、持續的本土化調校。提前2年的本土化調校,超過5萬公裡的道路測試,以及超過300個軟體版本的測試。
在全球平臺的基礎上更針對中國獨有交通路況和駕駛習慣完成了充足的優化和性能改進,儘可能貼合用戶駕駛習慣和國內實際交通狀況的舒適度和體驗感。例如針對車輛在密集車流中插隊的判斷,中國特有的交通標識,例如高速魚骨標線,限速標識以及交通路面參與者的精準識別。
得益於遠程軟體升級能力,寶馬可以通過OTA的方式持續改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的功能表現,讓客戶體驗持續進化。2020年,全球逾75萬輛BMW汽車通過OTA的方式將車內BMW 7.0作業系統升級到最新版本,其中在中國市場涉及20多萬輛,這是歐洲汽車製造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遠程升級。
總的來說,寶馬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投入和布局非常廣泛,儘管現在它不是技術最為激進的那一個,但是至少這套自動駕駛系統在目前的豪華品牌當中算是體驗最好的產品了,並且它已經為更高級別自動駕駛做了充足的技術儲備。(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李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