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腦控駕駛面前自動駕駛算什麼水平?這屆CES不簡單啊!

2020-11-25 東方網

在腦控駕駛面前自動駕駛算什麼水平?這屆CES不簡單啊!

2018-01-13 17:03 來源: High-end Life

美國時間2018年1月9日至12日,國際消費電子展(CES)在拉斯維加斯舉辦,展會首日車企的各種高科技發布就夠讓人眼花繚亂的了,自動駕駛已經是常規項目了,腦波控制駕駛橫空出世,真的是腦洞大開啊。除了這些,傳統車企豐田汽車在本屆CES上宣布轉型為移動出行公司,競爭對手鎖定蘋果和谷歌。

這屆CES不簡單啊!

自動駕駛唱主角

雖然日產汽車的腦波控制很吸引人,但是也僅僅是駕駛輔助功能,是在傳統駕駛和自動駕駛汽車之間提供給駕駛者一個輔助功能,這有助於改善司機的駕駛體驗,比如在司機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剎車,或者輔助停車。所以這屆CES,汽車方面的黑科技還是自動駕駛唱主角。

豐田汽車

新一代自動駕駛試驗車「Platform 3.0 」

「Platform3.0」自動駕駛試驗車以Lexus LS600hL為原型,兼具更高端的技術以及和原型車Lexus LS的造型相得益彰的設計。「Platform3.0」試驗車搭載了多個傳感器,在各家汽車製造商現有的自動駕駛汽車中,可謂是識別能力最高的試驗車之一。

同時豐田發布了自動駕駛移動平臺「e-Palette」,主要用於商業用途。這款移動平臺配備4級自動駕駛技術,可在限定區域內實現完全自動駕駛。在現場演示的動畫中,e-Palette能夠成為移動商鋪、物流運送平臺、通勤共享工具等等。除了已展開合作的優步和馬自達外,豐田還將攜手亞馬遜、必勝客、滴滴出行等5家企業推進研發,力爭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投入運營。

日產汽車

發布腦控技術

本屆CES上,日產以intelligent mobility(智能移動)為主題,帶來了才亮相不久的新能源概念車IMX,這款車採用純電動,續航600Km。還同時推出了該車搭載的的自動駕駛&人工智慧系統Brain-to-Vehicle,這是一個高度智能化的人機互動系統,簡單地說你可以直接用大腦來與這輛進行溝通,車就像你的朋友一樣能與你進行各種交流。

這個腦控技術將在傳統駕駛和自動駕駛汽車之間提供給駕駛者一個輔助功能,這有助於改善司機的駕駛體驗,比如在司機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剎車,或者輔助停車。這種「由人驅動、半自動的協作」將能夠實現後者預測前者的行為,通過腦電圖(EEG)技術讀取和解釋人的大腦信號,比如轉動方向盤或踩剎車。在這樣做的過程中,半自動的車輛將會提前0.2-0.5秒啟動這些動作。

查看更多精彩

相關焦點

  • 「腦控+AI」讓人用「本能」駕駛
    來源:中國青年報原標題:「腦控+AI」,讓人用「本能」駕駛劉新科/攝「左打,左打,左啊,我叫你往左!」「踩!踩!踩死剎車啊!」西北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學院謝松雲教授實驗室致力研究的「腦控+AI」結合實驗,足以讓我們對未來自動駕駛的實現充滿信心。據介紹,「腦控」即用腦電波來操縱機器設備。這是人類數百年來的夢想——只需要念頭一動,機械或設備就已經按照你的想法運轉。就像電影《阿凡達》裡所演繹的那樣,雖然身有殘疾,卻能通過腦控讓另一個「自己」肆意生活。
  • 「腦控+AI」,讓人類用「本能」駕駛
    西北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學院謝松雲教授實驗室致力研究的「腦控+AI」結合實驗,足以讓我們對未來自動駕駛的實現充滿信心。據介紹,「腦控」即用腦電波來操縱機器設備,這一直是人類數百年來的夢想——只需要念頭一動,機械或設備就已經按照你的想法運轉。
  • 自動支付?一鍵自動駕駛?腦控車?日產謀大局而後動
    一鍵啟動自動駕駛?超智聯、智駕系統完成搭載 2020年一整年各大汽車品牌過得都不容易,諸多品牌產銷量持續下滑的時候,東風日產卻逆勢增長。不僅在4月份的時候率先實現銷量V型反彈,並連續9個月實現同比正增長。同年12月收穫終端銷量132883輛,同比增長2.8%,2020年全年終端銷量1133186輛。
  • AI+腦控:賦予無人駕駛「雙保險」—新聞—科學網
    據了解,在利用腦電進行控制時,能提取出多少個不同的腦電特徵,就能夠通過編碼生成多少個相應的控制量,控制量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控制的水平。最簡單的是利用一個「腦特徵」,也就是只能得到兩種狀態,如用 「有」或者「無」,「強」或者「弱」來體現,相應的控制也只能體現出「啟動」或者「停止」,「快」或者「慢」等類似的兩個狀態。
  • 自動駕駛越玩越強大 腦電波控車技術來了
    在自動駕駛汽車愈加普及的時代裡,你是不是覺得聲控、手勢控,都已經很牛逼了。如果今天告訴你還有一種控叫「腦電波控」你會不會吃驚得暈菜?最近日產在今年的CES展上,日產展示了一項「腦控車(Brain-to-Vehicle,簡稱B2V)」技術,可以讓車輛能夠讀懂駕駛者的腦波意圖,相較與傳統的手動駕駛,腦電波駕駛能夠將駕駛者的反應更加快速地傳達給車輛,使車輛根據駕駛情況的變化不斷做出相應的調整。
  • 什麼是飛機自動駕駛?
    飛機也一樣,由於機翼上下表面是壓力差,它設計的就是這樣運行的;  力矩平衡:在垂直方向就是升力與重力的平衡,水平方向就是拉力與阻力的平衡,但是飛機又不是個質點,它的平衡又沒那麼簡單,從樣子來看,它橫側和方向方面,你可以看見它是一個設計對稱的,這個平衡是沒問題的,在縱向了一看他就是不對稱的,它的重心一般是在機身的前半部分,它的焦點又是機翼產生升力作用的中心叫焦點
  • i-VISTA|Mobileye劉思遠:Mobileye,從輔助駕駛到自動駕駛及反向迭代
    2020年12月3日,由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主辦的第五屆i-VISTA智能網聯汽車國際研討會隆重召開, 在自動駕駛測試評價關鍵技術環節,Mobileye發展與戰略高級經理劉思遠發表了「Mobileye,從輔助駕駛到自動駕駛及反向迭代」的主旨演講。
  • 開車就別亂想了:日產 「腦控」駕車很科幻
    說實話現在的交通路況就算是開著自動擋也挺累的,自動輔助駕駛?更不放心啦,滿大街都是做布朗運動的各種機動車、電動車……具備人腦的處理能力還不用動手,有這樣的好事?2018 CES上日產就帶來了最新的「腦控」駕駛,真的挺科幻的。
  • 元戎啟行推理引擎亮相CES 2021:如何讓自動駕駛系統運行100公裡只...
    圖片來源:元戎啟行集微網1月11日消息,自動駕駛系統中的複雜計算依靠硬體算力還是計算效率?這是橫亙在許多創業公司面前的實際問題。依靠前者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依靠後者則離不開底層技術的鑽研和開發。眾所周知,自動駕駛要做到像人類一樣感知周圍物體,需要通過深度學習來完成,即需要通過大規模的、複雜的深度學習網絡模型來對輸入的數據進行推理。而在推理過程中,需要實時完成大量的計算。因此,自動駕駛企業對計算平臺的算力有著嚴格的要求。但這類計算平臺不僅成本高達數萬元,功耗也高達數百瓦。假設計算平臺的平均功率為500W,其 24小時的耗電量約佔一輛蓄電量為50kW·h的電動車的24%。
  • 都是黑科技 新能源+自動駕駛引領CES ASIA
    CES ASIA 2017展會已經在上海新國際展覽中心正式拉開帷幕,而在本屆展會上,人工智慧、AI/AR/VR等可謂是引爆全場,而且這也是本屆展會最大的看點。CES ASIA·自動駕駛的五級終極形態  提到自動駕駛是不是有很多人想問,什麼時候能夠達到我想要的體驗感呢?
  • 智能駕駛 改變未來 第二屆全球自動駕駛論壇圓滿落幕
    2019年2月20-21日,由蓋世汽車主辦的第二屆全球自動駕駛論壇在武漢·中國光谷圓滿落幕。本次高峰論壇以「智能駕駛 改變未來」為主題,活動得到了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大力支持。
  • 使用意念駕駛汽車成為現實?馬斯克腦控公司實現猴子大腦操控電腦
    駕駛人員只要戴上一個腦控裝置,就可以無需接觸汽車方向盤,實現對汽車的駕駛!這是什麼原理呢,難道真的可以意念控物?腦控開車這架腦控駕駛汽車是南開大學腦控汽車的研發團隊在一輛長城汽車改裝而來,所謂的改造,主要是增加了腦波檢測器、
  • 騰訊自動駕駛總經理蘇奎峰:軟體與服務是騰訊自動駕駛業務的核心...
    總結起來,自動駕駛大概分幾個落地場景,一個是乘用車自動駕駛,一個是礦山、港口、物流等特定應用場景,未來最大的也許是無人駕駛計程車,Waymo 以及國內很多公司都在做這樣的場景測試和驗證。我今天想說的是,對廣大普通用戶來說,自動駕駛真正有價值的路徑是什麼、我們能提供哪些支持。一個公司在提供支持、產品的時候,首先要看用戶需求是什麼?
  • Uber 自動駕駛這四年
    最後,他們敲定在麻省理工、牛津大學、卡耐基梅隆大學等三個學術中心搜尋研究機器人領域並願意投身自動駕駛研究的專家。而 Kalanick 最後只去了其中一家。22014 年 12 月底,Kalanick 專程從矽谷飛到匹茨堡一趟。去這座城市不為別的,他想在這裡招攬全球頂尖的自動駕駛領域專家為 Uber 開發自動駕駛汽車。
  • 自動駕駛衝出亞馬遜
    這裡出現了一個很明顯的問題:亞馬遜為什麼要捲入自動駕駛領域的競爭。這其中的原因涉及一個數萬億美元的市場,聰明的技術投資者應該密切關注這個領域。那麼亞馬遜真正關注的東西是什麼呢?亞馬遜收購Zoox是看中了後者最重要的資產:最新的計算機視覺技術。計算機視覺是現在一個非常吸引人的技術風口。
  • CES 2021線上啟幕,自動駕駛領域亮點幾何?
    凱迪拉克Lyriq配置了Super Cruise(超級巡航)自動駕駛技術,可以達到L2級別的自動輔助駕駛能力。DeepRoute-Engine是針對L4級自動駕駛深度學習模型研發,該推理引擎實現了比開源深度學習框架平均高6倍的推理速度,可大幅提升自動駕駛的計算效率。讓L4級自動駕駛的感知模塊,可以運行在低成本、低功耗的計算平臺上。根據元戎啟行與曹操出行合作的自動駕駛車型——幾何A的實車測試,元戎啟行的自動駕駛系統,每行駛100公裡只消耗1度電。
  • CES 2021線上啟幕 自動駕駛領域亮點幾何?
    凱迪拉克Lyriq配置了Super Cruise(超級巡航)自動駕駛技術,可以達到L2級別的自動輔助駕駛能力。當Super Cruise運行時,方向盤頂部的彩色LED光帶便會亮起,駕駛員可以通過這條LED光帶的顏色來判斷當前車輛的行駛狀態。另外在大會上,雪佛蘭的Blot電動多功能車型,以及採用「插電混合動力技術」的電動皮卡或將公開。
  • 50寸大屏/腦控汽車 CES展上的汽車新科技
    【未來新出行】從最早定速巡航的出現再到自適應巡航的發展,隨著科技的進步,汽車完全自動駕駛已經不是夢想,在本屆CES展上豐田/奇瑞/日產都帶來了關於這方面的技術。、躲避擁堵、自動通過匝道和ETC等在內的晝夜簡單城市道路情況下的自動駕駛。
  • 別再期待腦控汽車了
    這種設備的優缺點都相對明顯:優點在於不需要破壞人腦結構,更安全;缺點則是可讀取的數據簡單,無法進行深度的探索。目前來看,非侵入式的腦機設備已經有了很多落地的探索,包括用意念控制各種設備等等,都有了實際的應用。例如在殘障人士的康復中,腦機設備就能起到關鍵的作用。很多商業公司都已經對腦機設備進行了商業化,只要有錢都能買到。而在汽車領域,用意念開車這件事也並不新鮮。
  • 圓桌討論:自動駕駛應該如何去做創新?
    2月20-21日,2019全球第二屆自動駕駛論壇在武漢舉辦,本次論壇以「智能駕駛 改變未來」為主題。大家看到從汽車發明到現在一百多年的歷史當中,汽車技術的革新一直存在,但是一直到大概三四年之前,大部分的技術都是在漸進的提升或者改善,真正的革命性的顛覆性的變化並不多。但是這三四年我們經常講的是什麼?先是汽車電氣化電動化,最近又在講汽車自動駕駛網聯化,還有數位化移動出行,共享出行,定製化出行。所以這些技術很有可能在今後的幾年中會完全把整個汽車行業的格局改變,這就叫顛覆或者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