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獵鷹9重登藍天,中國商業航天正在發力

2020-09-05 珏觀科技

2020年8月18日22點31分獵鷹9火箭執行第6次發射,衛星包括58顆最終軌道高度為550km的「星鏈」衛星和Planet公司解析度為50cm單顆重120kg的3顆SkySat遙感衛星,兩型衛星軌道傾角均為53度。

獵鷹9號

此前獵鷹九號一級火箭已經回收5次,這個背景下顯得SpaceX的航天計劃頗具雄心,因為低成本發射成為可能,太空探索方面馬斯克走在了前面,對此中國民營航天項目壓力巨大,那麼我國民營航空航天進展如何呢

2019年7月25日13時,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有限公司的雙曲線一號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為中國民營火箭公司實現了一大突破。

星際榮耀發動機

雙曲線一號火箭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到了300千克,已經接近國有航天科技集團的捷龍一號。但與SpaceX的獵鷹系列火箭相比,卻不在一個量級。航天方面的探索費時費力,中國商業航天方面已經有了大量的資金,在衛星的發射、製造和通信都有了投入,已經有相關公司得到了融資。

今年5月19日,星際榮耀自主研發的焦點一號重複使用液氧甲烷發動機試車,成功達到200秒。在火箭可回收方面要求必須具備可重複使用的火箭發動機,且必須具備變推力能力,這是一大關鍵技術,也是核心技術。相比SpaceX公司,星際榮耀當然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我們要正視差距,努力追趕,未來民營航空航天必將具有很大的市場,這方面我國民營航天公司要馬不停蹄的追趕,一旦獲得成功必將極大提升我國的競爭力。

而在民間更有大學生自主研發火箭發射成功,近日,一條學生自製固體火箭成功發射的視頻在網絡上火了。不到一天的時間裡,該視頻播放量就達到41.6萬,目前閱讀量超過百萬,而在抖音中同時發布的視頻,已收穫800餘萬的播放量。

大學生自研火箭

視頻中看到,一枚擁有透明箭體火箭矗立在一片空地上等待發射。倒計時開始,發動機點火,火箭拖著尾煙升空,飛行190米後下落,降落傘成功打開,火箭順利著陸並被回收。隨後,視頻完整展現了一枚火箭從自主設計,到仿真、製造、測試、控制,並最終發射和回收的全過程。

火箭的設計者是一名叫劉上的同學,就讀於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學院航空航天工程專業,剛結束大一的所有課程。視頻中步驟都是由他獨立完成,其中涉及的專業知識之多,令網友大呼厲害。

據悉這枚火箭高約96cm,直徑9.5cm,重3.1kg,不同部件用到了光固化樹脂、電木、尼龍、PC塑料、不鏽鋼、碳纖維等材料,是劉上疫情期間在家中上網課之餘製作的。

劉上同學介紹,最初只打算做成簡單的模型,設計時並未考慮真正發射,不過隨著模型的完成,便逐漸想用固體火箭發動機讓模型飛上天空。儘管只是短暫的升空,但劉上同學並不滿足,他說這個項目我會一直做下去,這是一個充滿著困難與挑戰的過程,只要我不斷學習,不斷探索調試,說不定哪天就成功了。

太空

正是這樣激情與創意才能促進我們積極探索太空,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以往都是國家主導航空航天,各種衛星發射與太空項目都是國家隊,當前國外馬斯克SpaceX公司的太空計劃展現了巨大成功,也激勵我國商業航空的發展。

由於火箭回收項目的低成本發射,使得我國在這方面面臨巨大壓力,國家隊有過硬的技術,但由於缺少商業競爭,在可回收火箭方面進展緩慢,而商業公司就要考慮成本,會更多的考慮實現低成本發射,民間缺少很多實質性的火箭技術,希望以後國家能更多扶持商業航天。

相關焦點

  • 綜述:星舟·星鏈·獵鷹9 馬斯克持續「刺激」全球航天
    新華社北京8月5日電綜述:星舟·星鏈·獵鷹9 馬斯克持續「刺激」全球航天新華社記者郭爽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下一代重型運載火箭「星舟」的原型機美國當地時間4日在德克薩斯州進行了高度約150米的首次試飛。「星舟」火箭比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現有的「獵鷹9」和「獵鷹重型」運載火箭更強大。
  • 星舟·星鏈·獵鷹9 馬斯克持續「刺激」全球航天
    在成立十餘年時間內,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憑藉不斷進步的創新技術以及垂直整合的商業模式,包括低成本火箭研製、衛星工業化生產和高效發射服務等,在商業航天市場獲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本和速度優勢,成為全球商業航天競爭的一支催化劑。其中,火箭可回收與重複使用技術是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在商業發射市場佔據主導地位的重要原因。該公司現有「獵鷹9」和「獵鷹重型」兩型主力運載火箭。
  • 追趕馬斯克的中國商業航天拓荒者 | 深網
    馬斯克開創了一種垂直整合的商業模式,SpaceX自研衛星並使用自家獵鷹火箭提供發射服務,通過衛星的規模化生產和火箭的可回收技術,SpaceX擁有極強的成本優勢,衛星組網發射速度也得以提高。由於起步較晚,國內商業衛星的成本和產能都不如SpaceX。以銀河航天首星為例,劉暢告訴《深網》,該衛星的製造成本是4000萬人民幣左右,同類型星鏈衛星的成本則低於100萬美元。國內商業衛星公司目前仍未實現批量生產,但馬斯克的超級衛星工廠年產能已達到了2000顆。國內商業火箭與SpaceX獵鷹系列更缺乏可比性。
  • 薦書| 太空爭雄:馬斯克們的商業航天帝國史記
    馬斯克與獵鷹重型火箭在馬斯克和 SpaceX 之外,商業航天的其他巨頭們也沒閒著:由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的創始人、CEO 傑夫·貝索斯(又譯貝佐斯)創立的航天企業「藍色起源」發布了其下一個裡程碑式的重型火箭
  • 打敗獵鷹9號的中國商業航天第一箭——長徵八號運載火箭成功首飛
    ,作為我國新一代環保型運載火箭,同時也作為我國專為商業航天發射定製的第一款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成功首飛,不僅代表了中國在商業航天隊伍中又多了一員大將,同時也寓意著長徵八號的順利首飛背後,劍指目標將是當前商業航天發射的領軍人物——美國SpaceX的獵鷹9運載火箭。
  • 中國商業航天和馬斯克還差多遠?看過這篇科普,你就知道
    現在國際上商業航天領域最大的明星肯定是馬斯克和他的SpaceX,其次就是一些知名度沒那麼高的航天企業了。例如鼎鼎大名的全球首富貝佐斯,他其實也在搞商業航天,而且是一直在和馬斯克競爭,這二位還是互相看不慣那種。貝佐斯搞的航天公司名叫藍色起源(Blue Origin),早在5年前,藍色起源就實現了火箭回收。
  • 中國「馬斯克」在簡陽誕生?成都商業航天未來在哪?
    發射成功後,外界期待,這裡是否會走出中國「馬斯克」?而根據知名金融服務公司摩根史坦利的預計,到2040年全球太空經濟的價值將會達到1萬億美金,這也意味著成都的航天產業有了更大的想像空間。劉百奇創立星河動力時,其實是國內商業航天發展的第二階段。從2014年開始,翎客航天、藍箭空間等一批民營商業火箭公司陸續成立。但2018年則被認為是全球商業航天發展全面加速的一年。2018年2月初,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X)的「重型獵鷹」火箭將一輛跑車發射到太空。由此拉開了全球商業航天領域激烈競爭的序幕。
  • 馬斯克今天可能連發三箭,獵鷹+獵鷹+星艦
    馬斯克曾雄心勃勃地說過,未來的目標是讓一艘星艦在一天內發射3次。也就是說太空旅行將成為常規活動,加油就飛,飛完就降,然後再加油再飛,就像現在的民航飛機一樣,中間只需要短暫的例行檢修就行了。雖然很多人都在懷疑馬斯克這一雄心實現的可能性,不過馬斯克實在太迫不及待了,今天就可能連發三箭,對未來星艦一天三射進行預演。來自SpaceX公司的消息稱,該公司將可能在周日連續進行三次發射,即兩枚獵鷹9號火箭的發射,再加星艦原型版的測試飛行。
  • 馬斯克今天可能連發三箭,獵鷹+獵鷹+星艦
    雖然很多人都在懷疑馬斯克這一雄心實現的可能性,不過馬斯克實在太迫不及待了,今天就可能連發三箭,對未來星艦一天三射進行預演。來自SpaceX公司的消息稱,該公司將可能在周日連續進行三次發射,即兩枚獵鷹9號火箭的發射,再加星艦原型版的測試飛行。
  • SpaceX首次正式商業載人航天發射前夕,馬斯克掉鏈子了
    馬斯克或被NASA禁止進入甘迺迪航天中心按馬斯克以往的習慣,他是非常樂意參與到任務中的各個環節的,包括5月底那次載人發射,他也是親臨一線,並說出"我是項目總工程師,如果此次發射一切順利如果最後新冠檢測確實是陽性無誤,按照NASA規定,馬斯克可能就會不被允許出現在位於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的甘迺迪航天中心內。因為NASA商業載人飛行項目經理Steve Stich曾在當地時間周五表示,NASA和商業合作夥伴制定有健康穩定計劃,即使馬斯克或NASA局長都不能例外。任何不符合要求的人員,都不能接近航天員。
  • 中國版「馬斯克」?成都商業航天飛出「新高度」
    本次發射順利將國電高科天啟11星精確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星河動力公司實施的首次發射任務,也是中國民營商業火箭首次進入5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是中國商業航天的又一次重大突破。(簡陽市委宣傳部供圖) 星河動力新一代商業運載火箭創新研發生產基地項目位於簡陽市的成都空天產業功能區。發射成功後,外界期待,這裡是否會走出中國「馬斯克」?而根據知名金融服務公司摩根史坦利的預計,到2040年全球太空經濟的價值將會達到1萬億美金,這也意味著成都的航天產業有了更大的想像空間。
  • 馬斯克的商業頭腦和野心 - 從海上航天發射港說起
    原來埃隆-馬斯克的SpaceX公司在招聘網站上發廣告開始招人了。SpaceX現在可是美國風頭最勁,最熱門的航天科技公司了。該公司幾個星期前用自家的獵鷹9號運載火箭,把「龍」號飛船連帶兩名美國太空人給送入太空,並且成功對接國際空間站。這實現了近11年來首次從美國本土,把美國太空人,用美國自己的火箭、飛船送入太空,確實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效應,連總統川普也親臨現場觀看發射。
  • 馬斯克今天可能連發三箭,獵鷹+獵鷹+星艦
    雖然很多人都在懷疑馬斯克這一雄心實現的可能性,不過馬斯克實在太迫不及待了,今天就可能連發三箭,對未來星艦一天三射進行預演。來自SpaceX公司的消息稱,該公司將可能在周日連續進行三次發射,即兩枚獵鷹9號火箭的發射,再加星艦原型版的測試飛行。
  • 馬斯克再創歷史,SpaceX開啟商業載人航天新時代
    此外科普博主(太空精釀)指出,這次發射的獵鷹 9 號 Block 5 火箭,理論上可實現近 100 次的回收,即便不經過大修保養也能連續回收 10 次,利用的二手獵鷹 9 號報價還能打折。可重複使用的運載火箭和龍飛船,大大降低了發射成本。
  • 中國「馬斯克們」的商業邏輯——中國商業航天市場解析
    不同於一開始便幻想移民火星的美國的馬斯克,中國的「馬斯克們」的商業邏輯似乎更為務實:在衛星應用市場爆發的前夜,微小衛星組網成為主流,在給衛星產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給小火箭帶來足夠大的市場想像。 「說好的星辰大海,你卻只給了我Facebook」,這句話常被人用於表達在網際網路時代人們似乎喪失了用科學追尋更高遠目標的失望。
  • 兩度推遲「上天」 重型獵鷹火箭終於完成首次商業發射
    獵鷹重型火箭發射視頻直播截圖。這是獵鷹重型首次完成商業發射。據了解,獵鷹重型火箭此次發射搭載的是重達14200磅的Arabsat-6A衛星,該衛星屬於沙烏地阿拉伯衛星公司,未來將為中東、非洲和歐洲國家提供電視、網際網路和電話服務。
  • 馬斯克的意識形態掛帥,商業航天與第二次太空競賽的想像力
    》,該法案涉及到美國民用航天、商業航天的太空探索的各個方面,包括未來10年內美國對國際空間站的承諾、取消對航天私人企業的各種限制並賦予私人太空採礦權等等。從上述材料中我們不難發現,在新世紀第二個十年以來,美國傳統的航天運載體系,正在從一個巨大的封閉系統逐步開放,其意義和影響也勢必有著蝴蝶效應般的潛在影響。
  • 為何全世界僅有獵鷹9號可復用?火箭創業者們聚在一起聊了聊
    9月19日,在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商業航天產業(國際)論壇上,星河動力(北京)空間科技有限公司CEO劉百奇認為,認知是原因之一。俄羅斯、歐空局雖然也開始探索可重複使用火箭,但並未將重複使用作為其主要發展方向。「資本認為重複使用不是方向就不會支持,創業者認為不是方向就不會出來創業,這對整個行業來說是嚴峻的挑戰。」
  • 馬斯克和SpaceX的成功看美國商業航天發展戰略
    馬斯克也公開發表了要實現人類未來移居外星的偉大公司願景。當然,後面的故事我們都知道,在經歷了四次發射失敗後,SpaceX於2008年首次將衛星送入地球軌道,但同時也燒光了所有資金,正當公司內外交困之際,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送上了一份16億美元的「商業軌道運輸服務」項目合同,直接推動了SpaceX後續的一系列開掛式的成功。
  • SpaceX首次正式商業載人飛行成功,馬斯克將改寫人類航天史
    ,11月16日SpaceX公司載人龍飛船商業載人飛行已經發射升空,發射現場工作人員歡呼,連馬斯克都流下了激動的眼淚。意味著SpaceX已具備商業航天載人飛行的實力。馬斯克的努力讓載人飛行真正的走向了商業化,打破了以往的先例,在未來的太空旅行上今天將成為一個被載入歷史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