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鄉村裡「藏」著植物之最(行走臺灣)

2021-01-08 臺灣頻道

  兩米多高的蘭花,桌球般大小的食用鳳梨祖先……臺灣屏東一個名叫高樹鄉的小鄉村,坐落著世界上最大的熱帶、亞熱帶植物保種中心,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

  保種中心由臺泥集團前董事長辜成允發起,在臺灣海基會首任董事長辜振甫的夫人辜嚴倬雲的支持下,於2007年1月創立,中心以活體保存的方式,培育著多樣性最為豐富的熱帶、亞熱帶植物。

  「白手起家」近10年來,中心已建立17座溫室,培育從世界各地搶救的各類植物3.1萬種、9萬多株。

  秋海棠科、蘭科、鳳梨科等藏品數量位居世界第一

  在秋海棠溫室內,一株葉片凹凸起伏,猶如喀斯特地貌的植物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葉面凸起的地方像山峰,凹陷的地方像溪流,它叫山峰秋海棠。」中心資深收藏經理陳俊銘輕輕託起葉片,「我們對於秋海棠實在還有許多未解之謎,亟待大家投入。」

  放眼望去,偌大的溫室內,爭奇鬥豔的秋海棠數不勝數,據了解,僅秋海棠科,中心就保存著1265種,數量為世界之最。

  「我們幾乎每天都能從世界各地搶救回不一樣的植物,其中,秋海棠科、蘭科、鳳梨科、蕨類植物等藏品的數量目前位居世界第一。」中心執行長、臺灣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李家維介紹,這裡有數以萬計瀕臨滅絕的熱帶、亞熱帶植物,甚至有的是全球絕無僅有的一棵,彌足珍貴。

  談及保種中心設立的初衷,臺泥集團現任董事長張安平表示,「當前,一些地方過度開發、環境汙染,許多動植物棲地銳減,物種不斷消失。我們希望把植物的原種保留下來,維護生態多樣性,更希望通過研究和努力,最終讓一些瀕臨滅絕的植物能重回野地。」

  據了解,在中心的努力下,一些瀕臨滅絕的植物已有轉機。此前,在野外大約只剩不到50株的武威山茶,中心已孕育成功479株苗木;廣西特有,野外族群已經滅絕的碎米薺葉報春苣苔則已經繁殖出40株,安然保存於保種中心。

  每一株植物都有專屬養護方案

  穿梭於中心不同的溫室,能瞬間感受到溫溼度的急劇變化,仿佛一會處於溼熱的熱帶雨林,一會又來到陰冷的水底世界,「我們根據不同植物的習性建構適合它們的微棲地,讓它們能健康成長。」陳俊銘說。

  值得注意的是,中心內所有植物上都標有獨一無二的條形碼,「這是植物數位化的身份證,可方便管理人員隨時查詢植物名、原產地及何時進入臺灣等資料,方便後續研究。」陳俊銘介紹,這裡的每一株植物,無論種屬,弗論價值,都得到專屬的精心呵護。

  為了更好地研究、撫育植物,工作人員可謂費盡心思。天剛亮,就有負責不同門類植物的專人對植物進行養護,「每一株植物都是人工澆水,一間溫室澆水工作就得持續3小時。」負責姜科、野牡丹科等植物的管理者陳威諺一邊介紹,一邊小心查看著植物。

  難以想像,這裡9萬多株植物的護理工作,竟僅由26人完成,「他們叫我『八隻手的小蜜蜂』。」畢業於臺灣大學森林系的陳俊銘是這裡的資深「元老」,「中心成立以來,我就一直在這裡工作,雖然累,但很熱愛這份事業。」

  「這裡的工作人員平均年齡只有30多歲,他們願意棲身窮鄉僻壤,若非認同中心理念、對植物有濃厚的感情與興趣,恐怕難耐寂寞。」張安平說。

  期盼與大陸開展更多合作

  許多植物得來不易,有些更是碩果僅存,保種工作更得小心謹慎,「備份是刻不容緩的事。」李家維透露,今年中心將進行深層冷凍計劃,將植物根莖葉等組織放入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態氮中儲存,「這種保存方式不會破壞植物的DNA、RNA與基因表現。」

  漫步在保種中心植物叢林裡,一不小心,還能撞見悠然自得爬行的烏龜。據了解,不僅關心植物,從2013年開始,保種中心的工作也開始涉及烏龜等動物的保種工作,陳俊銘介紹,「這些動物不像大熊貓,往往很少得到關注,但事實上,全球330種烏龜,有一半瀕臨滅絕,堪稱是地球上爬蟲類中最需要保護的物種。」

  此外,為了更好地保護物種多樣性,近年來,中心還加強與大陸植物園的合作。2014年起,中心與深圳仙湖植物園開展全面合作,在植物資源交換、聯合引種、保種設施建設、人員交流等議題達成多項合作協定。「今年,我們希望能和上海辰山植物園籤署類似協議,保護更多中國南方的珍貴植物。」張安平說,「保種行動應該大規模啟動,中心只做了很小的一部分。大陸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希望雙方能加強合作,其意義必將更為深遠。」

  《 人民日報 》( 2017年07月13日 20 版)

(責編:崔東、袁勃)

相關焦點

  • 小意達的臺灣植物遊記
    去一趟臺灣挺不容易,來之前朋友們就說臺灣很好,所以很認真的隨時記錄所見。這裡分享的是小意達看到的植物們!如果是想了解比較全面的了解這些景點,還是得看朋友圈的完整版!照片都是iPhone5拍的,手藝欠佳請輕拍哦!
  • 高清圖集:行走在河南鄉村拍下這些照片,夜裡能夠清晰看見北鬥星
    發現城市和鄉村的美景,分享有文化的旅遊生活!今天來給大家分享一組最近行走鄉村拍下的照片,這些最美的瞬間,在平時看來都是不起眼的,但是真正的去仔細掂量構圖,能夠拍出很不錯的效果!所有這些照片都是拍攝於河南汝州的小鄉村。
  • 自駕陝西秦嶺最美鄉村公路,誤入無人深溝,遇見世界瀕危植物
    自駕留壩高江路時(關於中國最美鄉村公路高江路的具體內容,大家可以看我上一篇旅遊攻略:陝西秦嶺這條自駕線路,堪稱最美賞秋地!老司機湊時間也該走一次),車行至兩河口村附近,嚮導陳師傅告訴我們,附近一條汪家溝的深處,有一棵野生千年紅豆杉。紅豆杉是世界珍稀瀕危植物,天然紅豆杉已經極其稀少,能夠長到上千年的更是珍奇。於是大家一拍即可,從高江路拐進汪家溝,打算來一次秦嶺尋寶之旅。
  • 這些藏在濟寧冬日裡的小確幸,太美了!
    冬日除了寒冷肅殺其實還藏著許多獨有的生活小樂趣讓我們在孔子博物館裡細數那些冬日的小確幸吧! 賞雪 雪景是冬日裡最獨特最美麗的景致,一場初雪,為整個城市描繪出純淨的素顏,建築街道、植物山水都呈現出別樣的風景,雪後的孔子博物館也更顯寧靜而莊嚴。
  • 華航新塗裝有「臺灣」了?網友發現扎心細節:地圖藏在C裡,代表臺灣...
    【環球網報導 記者趙友平】臺灣中華航空(華航)貨機新塗裝昨天(14日)曝光,機身英文「CARGO(貨機)」裡藏臺灣地圖形狀。然而,就在島內綠媒歡呼「機身上有臺灣」沒多久,臺媒12月15日消息稱,華航貨機新塗裝被罵翻。有島內網友稱:「臺灣藏在C( 註:China)裡面,懂了」。
  • 與植物對話:「花園裡,植物記憶纏繞」
    採訪+撰稿 / 龍緣之2020年春,澳大利亞籍藝術家珍奈特·勞倫絲(Janet Laurence)在中國臺灣的首次個展「花園裡,植物記憶纏繞」(Entangled Garden for Plant Memory) 於南投九九峰山區的毓繡美術館開展。
  • 世界十大鄉村度假勝地的核心賣點是什麼?
    湖州市德清縣已營業的國際鄉村旅遊新業態「洋家樂」已達70餘家,其中裸心谷、法國山居、後塢生活、隱居莫幹、上物溪北、小木森森等遠近聞名,在其間可以享受鄉村寧靜,也可體驗到歐美風情。
  • 曾經號稱「小臺灣」的無人村,如今卻成了「植物的王國」
    這些年隨著外出打工的的增多,很多村莊就之剩下了老人,甚至有的村莊成了無人村,曾建號稱「小臺灣」的浙江嵊泗嵊山島後陀灣的無人村,如今被無數的綠植包圍,成了植物的萬國。遠遠的看去,坐落在沿海的村莊,被綠色世界包圍,美得無法比擬。中國這個最美的小山村,成了驢友們探險的好地方。
  • 祖國最東邊的島:曾經的嵊山「小臺灣」,如今卻成了「植物王國」
    看過電影《後會無期》的人都知道東極島是中國最東邊的島,其實在中國還有比東極島更偏東25°的島,那就是嵊山島。嵊山島位於浙江舟山嵊泗縣嵊山,早在元代的時候就已經有人居住,在上個世紀30年代的時候,這裡大概住了1萬多人,曾經這裡的嵊山漁場是全國最大的漁場之一,有著「天然魚庫」的美譽。
  • 植物趣事|臺灣人深愛的「愛玉冰」是什麼植物的變身
    遠古以來,水果就是最重要的食物。來自中國臺灣阿里山的裡佳部落,有著一種「美味」的水果,它就是愛玉。天然的愛玉直接食用,並不能感受它的美味所在,其做成的愛玉冰、愛玉果凍,可謂是臺灣人的最愛了。愛玉(Ficus pumila)是桑科 Moraceae榕屬Ficus的植物,一種爬藤植物,葉長橢圓狀卵形,長7-12釐米,下面密被鏽色柔毛;榕果長圓形,長6-8釐米,被毛,頂端漸尖,臍部凸起,總柄短,長約1釐米;它的別名:玉枳、枳仔、草枳仔、澳澆、愛玉子。愛玉是中國臺灣的特有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央山脈海拔800-1800公尺的中低海拔山區,其植株不耐熱,在平地栽種困難。
  • 重慶這個小山村裡,居然藏了一片童話般的熱帶雨林!
    圖源 | 銅梁發布熱帶風情的棕櫚林從蒲呂城區出發,沿著正在建設中的鄉村道路進去,一大片包括棕櫚樹在內的熱帶樹種撲入眼帘,讓人仿佛從小山村瞬間「穿越」到了熱帶森林。圖源 | 華龍網—新重慶該基地種植的植物自然以景觀熱帶植物為主。除了常見的棕櫚,還有金葵、老人葵、棕葵、海棗、金竹等。
  • 植物小知識,植物之最
    在非洲的熱帶森林裡,生長著參天巨樹和奇花異草,也有絆你跌跤的"鬼索",這就是在大樹周圍纏繞成無數圈圈的白藤。白藤也叫省藤,中國雲南也有出產。藤椅、藤床、藤藍、藤書架等,都是以白藤為原料加工製成的。白藤莖幹一般很細,有小酒盅口那樣粗,有的還要細些。它的頂部長著一束羽毛狀的葉,葉面長尖刺。莖的上部直到莖梢又長又結實,也長滿又大又尖往下彎的硬刺。
  • 藏在宜家裡的植物圖譜
    同樣是逛宜家拍照吃東西,有人竟然在宜家發現了一整套植物圖譜!西安的宜家也經常在周末、節假日的時候人群爆滿,但是你發現這裡的綠意了嗎?快來跟小森一起尋找宜家裡的植物吧!閒逛宜家,發現了一套床品,滿眼蔥綠的小清新。仔細一看,都是清晰可辨的小綠植啊!
  • 植物小志007之臺灣獨蒜蘭
    一葉1993年版浙江植物志第七卷,1995年版福建植物志第六卷,都將本省產的獨蒜蘭屬植物誤訂為獨蒜蘭(Pleione bulbocodioides)最新的彩色圖鑑版臺灣植物志:2016年版《臺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第二卷 一葉蘭屬 臺灣一葉蘭 即臺灣獨蒜蘭
  • 臺灣鄉村的美麗實踐:青蛙王國與蝴蝶世界
    (資料圖片)  夏季是桃米村最熱鬧的時節。旅客們來到這裡,一定會在夜晚時分舉著手電筒,穿著雨鞋,去看看桃米村最著名的青蛙。蛙聲一片中,仿佛在聽一場「溼地吹奏會」。這時,講解員會適時解說每種青蛙的特點,旅客可以在玩樂和學習中,體會生態之美。  桃米村位於臺灣南投縣埔裡鎮,這個充滿生機和趣味的鄉村,曾在1999年的「9·21」大地震遭受重創。
  • 這種開紫色小花的植物,鄉村水塘裡常見,您知道叫什麼植物嗎?
    有一種植物在水塘裡開紫色小花,在鄉村,人們將其作為野草除掉,在城市的公園裡、溼地,用其做綠化的植物,您知道叫什麼植物?這種開紫色花的植物,您認識嗎?其植物葉色翠綠,花色迷人,花期較長,串串紫花在翠綠葉片的映襯下,別有一番情趣。
  • 太原植物園裡藏著童話般的植物王國(二)
    在上期的文章裡,我們為大家詳細介紹了太原植物園的整體布局以及充滿童話色彩的熱帶雨林館,今天請繼續跟隨我們的鏡頭,一起探索植物王國的奧秘吧!穿過長長的室內走廊,就可以抵達沙生植物館了。沙生植物館沙生館面積約2350平方米,建築高度15米,引種展示的植物主要分為三大特色區域,即美洲植物區、非洲植物區和澳洲植物區,共收集約400個品種,分別展示了植物為適應生存環境的生命奇蹟「變異葉」,如膨大葉、刺狀葉、肉質葉、塊根、莖狀葉等。
  • 植物為何碰上它就繳械投降秘密藏在口水裡
    為了對付「超級害蟲」煙粉蝨,浙大科學家收集了幾萬隻蟲子的唾液來研究——  植物為何碰上它就繳械投降秘密藏在口水裡  浙大昆蟲科學研究所王曉偉課題組經過6年研究發現,煙粉蝨具有「口蜜腹劍」的生存技能,它的唾液中存在一種特殊的蛋白,它不僅能降低植物的抵抗力,還能讓害蟲更加生機勃勃。  面對害蟲  植物本會大聲說「不」  自然界中,植物會受到多種昆蟲和病原菌的持續危害。「其實植物也會反抗。」
  • 臺灣民族音樂家吳廷宏:頻繁行走於兩岸的「山貓」
    他說,「北原山貓」,取北部「原住民(即少數民族)」中敏捷靈巧的山貓之意,與演唱風格也正好吻合。   此次臺灣安居文教基金會海南交流團赴海南進行少數民族文化交流,吳先生作為副領隊,負責整個行程的組織策劃。這是他第二次負責組織瓊臺兩島少數民族間的交流活動。   從一九八八年開始,吳先生就一直熱衷於兩岸的文化交流,特別是兩岸民間的少數民族互動交流活動。
  • 臺灣榕丨花,開在果子裡
    今天來到小盤山,突然想起來原來是在裡坑水庫通往小盤山的古道上遇過,那是去年2月的一個冬天,一開始還以為是天仙果,隨手拍了一張,回來一查沒想到竟然會是臺灣榕,從臺灣跑到寧波來了。    臺灣榕是桑科榕屬植物,高1-3米,常綠灌木,枝條纖細,榕果單生於葉腋,初時碧綠青翠,成熟時則綠中帶紅,頂部朝上臍狀突起,果形瘦長光滑,呈卵狀球形,象一個個排列有序的微型陀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