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哮喘的定義、評估和治療

2020-12-01 醫脈通

文章作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 孫永昌


5月6日,我們迎來了第16個「世界哮喘日(WorldAsthmaDay,WAD)」,今年的WAD依然沿用「你可以控制你的哮喘(YouCanControlYourAsthma)」這一主題,強調了對哮喘的正確認識與積極管理。適逢歐洲呼吸學會(ERS)和美國胸科學會(ATS)聯合制訂的重度哮喘國際指南近期於《歐洲呼吸病學雜誌》發表,下面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孫永昌教授簡要介紹指南內容。


定義


ERS/ATS工作組關於年齡≥6歲者重度哮喘的定義


在過去的1年需要指南建議的全球哮喘創議(GINA)4~5級哮喘藥物治療[大劑量吸入性糖皮質激素(ICS)聯合長效β2受體激動劑(LABA)或白三烯調節劑/茶鹼]或全身激素治療≥50%的時間,以防止變成未控制哮喘,或即使在上述治療下仍表現為未控制哮喘。


未控制哮喘須至少符合以下一條。①症狀控制差:哮喘控制問卷(ACQ)評分持續>1.5,哮喘控制測試(ACT)評分<20(或GINA指南定義為「非良好控制」);②頻繁重度發作:在過去1年中2次或以上全身激素治療(每次超過3天);③嚴重發作:在過去1年中至少1次住院、入住重症監護室(ICU)或接受機械通氣;④氣流受限:適當停用支氣管擴張劑後,一秒鐘用力呼氣容積(FEV1)<80%預計值[同時FEV1與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FVC)降至<正常值下限]。得到控制的哮喘在上述大劑量ICS或全身激素(或聯合生物製劑)減量時惡化。


診斷


重度哮喘的診斷過程分為以下3個階段。


第1階段:確定哮喘診斷並識別難治性哮喘


重度哮喘診斷中不可或缺的一步是除外那些表現為「難治性」哮喘、但對其中的混雜因素進行合理診治後,病情可獲極大改善的病例。因此指南推薦,表現為「難治性」哮喘的患者應首先由哮喘專家對其哮喘診斷予以證實並進行3個月以上的評估和管理。


第2階段:鑑別輕度與重度哮喘


當哮喘的診斷得到證實、合併症得到診治後,重度哮喘的定義為「需要大劑量ICS另加一種控制藥物[和(或)全身激素]以防止其變成未控制哮喘,或在該治療下仍表現為未控制哮喘」。這一定義包括那些曾充分試用過上述治療但因無反應而停藥的病例。對於6歲以上患者,「金標準或國際指南推薦的治療」是大劑量ICS聯合LABA、白三烯調節劑、茶鹼和(或)長期全身激素作為基本治療。


第3階段:確定重度哮喘是否得到控


沒有滿足未控制哮喘診斷標準的患者,如果在激素減量時哮喘惡化,也符合重度哮喘的定義。符合這一定義,預示著患者具有高度的未來風險、來自疾病本身的風險(哮喘發作和肺功能喪失)以及藥物不良反應的風險。


評估


難控制性哮喘的評估是要點所在,內容包括:①確定「難治性」哮喘者哮喘診斷的必要評估;②對混雜因素和合併症的合理評估;③初步確定可能對優化治療有用的表型。


第1步:明確哮喘診斷


對於哮喘的診斷,醫生應持一定的懷疑態度。據文獻報告,非哮喘性疾病被誤診為未控制哮喘的比例高達12%~30%。


評估應從細緻的病史採集開始,重點是哮喘相關症狀,包括呼吸困難(及其與運動的關係)、咳嗽、喘息、胸悶和夜間憋醒。此外,應了解疾病發作的觸發因素以及相關環境或職業因素。


在成人,可能被誤診為哮喘或與哮喘相關的疾病包括功能失調性呼吸困難/聲帶功能異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過度通氣伴驚恐發作、充血性心力衰竭、藥物不良反應、支氣管擴張/囊性纖維化等。


第2步:評估合併症和促成因素    


鑑於文獻報告治療不依從率高達32%~56%,因此對所有難控制哮喘患者都應評估其治療依從性。吸入裝置使用不當亦屬常見並應引起重視。此外,多數大規模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重度哮喘與變應性/變態反應的相關性比輕度哮喘弱。變態反應與哮喘嚴重程度的相關性在兒童中更為明顯。對於所有患者,明確特異性免疫球蛋白(Ig)E、過敏原暴露與症狀間有無關聯,有助於識別促進哮喘症狀和發作的因素。


與難控制性哮喘和重度哮喘相關的合併症和促成因素包括:鼻-鼻竇炎/(成人)鼻息肉、聲帶功能異常、吸菸/吸菸相關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高通氣症候群、胃食管反流病(症狀性)、肥胖、激素、心理因素、藥物等。


除與哮喘相關的合併症外,對於長期重度或難控制性哮喘患者,應對其治療所致合併症,尤其大劑量吸入和全身激素相關合併症進行評估。


第3步:識別哮喘表型


哮喘特別是重度哮喘已被逐漸認為是一種異質性疾病,並非對現行治療都有相似的反應或具有相同的臨床病程。雖然目前還沒有被廣泛接受的特異性哮喘表型定義,但識別特定表型的特徵將有助於預測疾病自然史,且可能最終促成靶向治療或其他更有效治療。


嗜酸粒細胞炎症、變應性/輔助性T細胞(Th)2型免疫反應及肥胖,是在考慮哮喘治療時可能有用的特徵或表型。通過現有方法,可識別早發性變應性表型、晚發性肥胖表型、晚發性嗜酸粒細胞表型等多種哮喘表型。


前述特徵中,除血嗜酸粒細胞外,生物標誌物檢測由於操作複雜因而臨床應用受到限制,且其在識別有臨床意義的、能夠指導治療選擇的哮喘表型方面的用途仍須進一步證實。[0110901]


ERS/ATS工作組重度哮喘診治問答


Q1  對於具有重度哮喘症狀的患者,若無已知的特殊檢查指徵[基於病史、症狀和(或)其他檢查結果],應常規進行胸部高解析度計算機斷層掃描(HRCT)嗎?


推薦意見:對於成人及兒童重度哮喘患者,如果根據病史、症狀和(或)前期檢查結果沒有胸部HRCT的特異指徵,建議僅臨床表現不典型時進行胸部HRCT。


Q2對於重度哮喘患者,應該採用痰嗜酸粒細胞計數指導的治療,而非僅臨床標準指導的治療嗎?


推薦意見:對於成人重度哮喘患者,建議採用由臨床標準和痰嗜酸粒細胞計數指導的治療,而不是只由臨床標準指導的治療;對於兒童重度哮喘患者,建議採用僅由臨床標準指導的治療。


Q3對於重度哮喘患者,應採用臨床標準聯合呼出氣一氧化氮(FeNO)而非僅臨床標準指導的治療嗎?


推薦意見:建議臨床醫生不要採用FeNO指導成人或兒童重度哮喘的治療。


Q4對於重度變應性哮喘患者,應該使用抗IgE單克隆抗體嗎?

    

推薦意見:對於重度變應性哮喘患者,建議進行奧瑪珠單抗(omalizumab)試驗性治療(包括成人和兒童)。


Q5甲氨蝶呤(MTX)可否用於重度哮喘的治療?


推薦意見:建議臨床醫生不要使用MTX治療成人或兒童重度哮喘。


Q6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可否用於重度哮喘患者?


推薦意見:對於成人和兒童重度哮喘,建議臨床醫生不要使用大環內酯類抗生素來治療。


Q7抗真菌藥可否用於重度哮喘患者?


推薦意見:對於重度哮喘伴反覆發作的變應性支氣管肺麴黴病(ABPA)患者,建議抗真菌藥治療;對於不伴ABPA的重度哮喘患者,無論其是否存在真菌致敏(如皮膚挑刺試驗或血清真菌特異性IgE陽性),均建議不採用抗真菌藥治療。


Q8支氣管熱成形術可否用於重度哮喘患者?


推薦意見:建議僅在機構審查委員會批准的獨立性系統登記或臨床研究中對重度哮喘成人施行支氣管熱成形術。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哮喘已獲批和處於晚期臨床的治療用生物藥
    1、哮喘定義及管理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是一種以慢性氣道炎症和氣道高反應性為特徵的異質性疾病,以反覆發作的喘息、咳嗽、氣促和胸悶為主要臨床表現,常在夜間和/( 或) 清晨發作或加劇。呼吸道症狀的具體表現形式和嚴重程度隨時間變化而改變,並常伴有可逆性呼氣氣流受限。
  • 上夜班的人中重度哮喘風險高
    近日,美國《胸腔》雜誌刊登的英國一項觀察性研究發現,長期上夜班可增加中重度哮喘的發病風險。 研究由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免疫與炎症研究所研究員漢娜·J·杜林頓博士及其研究小組主導,他們對英國生物庫中2007~2010年納入研究的約29萬名成年參試者的醫療、生活方式和就業信息展開了評估
  • ICS、LAMA、SABA治療哮喘,可能有這些問題!
    1.長期堅持吸入糖皮質激素與成人哮喘控制 已經證明在短期研究中,吸入性糖皮質(ICS)依從性差與哮喘控制較差相關,但長期依從性和疾病控制之間的相關性仍未研究。本研究隨訪12年,評估ICS依從性與成人哮喘控制之間的關係。
  • 兒童哮喘最佳選擇!賽諾菲/再生元Dupixent(達必妥®)3期臨床...
    結果顯示,在廣泛的2型炎症性哮喘患者群體(定義為:嗜酸性粒細胞[EOS]水平升高或呼出氣一氧化氮[FeNO]升高)中,治療一年期間,與安慰劑+標準護理相比,Dupixent+標準護理將嚴重哮喘發作(加重)顯著降低65%、肺功能在治療2周內顯著且迅速改善並持續至52周。
  • 賽諾菲/再生元Dupixent(達必妥®)顯著延緩哮喘患者...
    這項3期開放標籤擴展試驗在2282例中度至重度哮喘成人和青少年患者中評估了Dupixent的長期安全性和療效,這些患者之前參與了Dupixent的3項關鍵對照臨床試驗,包括在中重度哮喘患者中開展的關鍵2b期DRI(24周)和3期QUEST(52周)試驗、在重度口服皮質類固醇(OCS)依賴性哮喘患者中開展的3期VENTURE(24周)試驗
  • 阿斯利康哮喘生物治療新藥tezepelumab獲FDA突破性藥物認定
    阿斯利康及其合作夥伴安進公司(Amgen Inc.)9月7日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正式通過tezepelumab突破性治療藥物認定,用於治療沒有嗜酸性粒細胞表型的嚴重哮喘患者。根據相IIb通路數據現實,tezepelumab與安慰劑相比顯著減少了嚴重哮喘的哮喘加重。
  • 阿斯利康/安進哮喘新藥III期研究成功
    11月11日,阿斯利康和安進聯合開發藥物tezepelumab治療哮喘的Ⅲ期臨床研究達到主要臨床終點,該藥物能夠顯著降低不受控制重度哮喘患者的哮喘年惡化率(AAER)。TSLP被認為在哮喘炎症反應中起關鍵作用,是治療哮喘的新靶點。tezepelumab在引起哮喘炎症級聯反應的上遊發揮作用,能阻斷多條炎症信號通路。
  • 無法呼吸的痛 請收下這份哮喘治療攻略
    不可小覷的哮喘危害肺部感染:哮喘頻繁發作,可以引起下呼吸道和肺部的感染,使哮喘加重。呼吸驟停和呼吸衰竭:哮喘嚴重發作時通氣不足,或者用藥不當,並發氣胸、肺不張和肺水腫等,均會導致呼吸衰竭。針對此類患者,漢鼎好醫友盤點了目前主要的新療法:奧馬珠單抗奧馬珠單抗(茁樂)是全球首個獲批治療中至重度哮喘的靶向藥物。它是一種結合免疫球蛋白E(IgE)的人源化IgG1κ單抗,可阻斷IgE介導的過敏級聯反應,減少炎症因子釋放,從而有效控制哮喘的症狀和發作。該藥目前已在國內上市。
  • 沙丁胺醇霧化鎂劑治療難治性急性哮喘兒童不能降低住院風險
    沙丁胺醇霧化鎂劑治療難治性急性哮喘兒童不能降低住院風險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6 10:55:49 加拿大卡爾加裡大學Stephen B.
  • 賽諾菲&再生元:Dupixent治療重度特應性皮炎兒童患者歐
    在歐洲,目前針對重度特應性皮炎兒童患者的標準護理僅限於局部治療,而那些疾病控制不佳的患者只能面對身體大面積的劇烈瘙癢和皮膚病變,從而導致皮膚開裂、發紅或變黑、結痂和滲出。此外,無法控制的重度特應性皮炎可對情緒和心理產生重大影響,導致睡眠障礙、焦慮和抑鬱症以及兒童的孤獨感。
  • 2017 GINA哮喘指南更新要點!
    哮喘慢阻肺重疊(Asthma-COPD overlap)哮喘慢阻肺重疊(Asthma-COPD overlap)是2017 GINA和GOLD推薦的術語,用於描述具有哮喘和慢阻肺兩種疾病特徵的患者。這些患者常見於臨床,但很少納入臨床研究中。
  • 梯瓦哮喘新藥Cinqaero獲英國NICE批准
    2017年7月24日訊 /生物谷BIOON/ --以色列製藥巨頭梯瓦(Teva)呼吸新藥Cinqaero(reslizumab)近日在英國監管方面傳來喜訊,英國醫療成本監管機構——英國國家衛生與臨床優化研究所(NICE)已發布一項最終評估決定
  • 梯瓦Cinqair(reslizumab)獲FDA批准用於治療危重型哮喘
    2016年3月25日訊/生物谷BIOON/--近日,梯瓦呼吸疾病管線在美國監管方面傳來重大利好消息,其人源化抗體Cinqair (reslizumab)獲得FDA批准,用於18歲及以上重度哮喘患者的維持治療。
  • 致死率僅次於癌症的哮喘 600萬中國兒童都有 | 世界防治哮喘日
    如果能夠按照《GINA 指南》使用沙美特羅 / 氟替卡松維持治療,接近80%的哮喘患者能達到良好控制;除了極少數中重度哮喘兒童,大多數哮喘兒童在發作期以外都可以正常參加日常活動。一旦懷疑哮喘,那麼應儘早參照哮喘治療方案開始試驗性治療,並定期評估治療反應,如治療4-8周無明顯療效,建議停藥並作進一步診斷評估。大部分學齡前喘息兒童預後良好,並且哮喘樣症狀隨年齡增長可能自然緩解,對這些患兒仍必須定期(3-6個月)重新評估,以判斷是否需要繼續抗哮喘治療。
  • 慢阻肺治療二聯還是三聯,細分人群,實時評估很重要
    指南強調,根據ABCD分組進行的治療推薦僅作為初始治療,考慮患者病情變化及對藥物治療反應不同等因素,這一推薦不應用於長期管理。在長期隨訪中應重新評估患者的治療目標,並在回顧初始治療反應後及時調整藥物治療。
  • 哮喘創新三聯療法!諾華LABA/LAMA/ICS產品Enerzair Breezhaler III...
    在其他次要終點分析中,與一種成熟的LABA/ICS護理標準(沙美特羅/丙酸氟替卡松【Advair,舒利迭,高劑量Sal/Flu(50/500μg)】,每天2次)相比,Enerzair Breezhaler改善了肺功能、顯著降低了中重度和重度哮喘急性加重率。
  • GSK公司Nucala治療高嗜酸性粒細胞症候群(HES)III期臨床成功...
    該研究是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36周研究,評估了Nucala用於青少年和成人治療重度HES的療效和安全性。重度HES定義為:過去12個月內至少出現兩次HES耀斑、血液嗜酸性粒細胞計數≥1000個細胞/微升。
  • 重視過敏性哮喘,創新靶向藥為患者帶來福音
    5月5日是全球第22個世界防治哮喘日,今年疾病日的主題是「控制哮喘、珍愛生命」,以提醒全球提高對中重度哮喘患者生存現狀的重視,加強對中重度哮喘病的治療改善。抗IgE抗體治療哮喘可顯著改善患者症狀臨床上,過敏性哮喘主要採用抗過敏藥物治療,包括吸入性藥物、口服性藥物等。但仍有部分中重度哮喘患者,即使經吸入型糖皮質激素和長效吸入型β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規範治療後,仍不能有效控制症狀,疾病反覆發作,對身體和心理造成嚴重傷害。
  • 阿斯利康/安進tezepelumab獲美國FDA突破性藥物資格,哮喘...
    該研究在有哮喘急性加重病史且接受吸入性糖皮質激素和長效β激動劑和/或口服糖皮質激素及其他哮喘藥物但病情仍不受控的重症哮喘患者中開展,數據顯示,與安慰劑組相比,3種劑量tezepelumab使哮喘急性加重年發生率顯著降低61-71%(均p<0.001)。
  • 重疾險新定義終審稿曝光:明確重度疾病28種 輕疾3種
    其次,如果該產品還保障了保險金額低於上述六種重度疾病的其他疾病,則還應當包括本規範內的惡性腫瘤——輕度、較輕急性心肌梗死、輕度腦中風後遺症。除前述疾病外,對於本規範疾病範圍以內的其它疾病,保險公司可以選擇使用;同時,上述疾病均應當使用本規範的疾病名稱和疾病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