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利群教授為少年班學生授課

2021-03-01 中國科大新創校友基金會

4月16日晚八點半,少年班學院成功舉行了本學期第二次線上「少年班論壇」。本次「少年班論壇」邀請到世界著名神經生物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史丹福大學駱利群教授主講。駱教授同時也是81級少年班校友,他帶來的題為「My Exploration in Neuroscience」的報告,以自己的科研和生活故事為線索,給大家呈現了一場精彩的前沿科學探秘和人生智慧分享。

少年班學院副院長姜洪源作為主持人,首先簡要介紹了駱利群教授的科研成就。其後,院長盧徵天致辭。他說,作為82少學生,他親眼見證了駱教授成長為國際頂尖的神經生物學家,並倍感自豪。駱教授身在美國加州,為了不影響同學白天上課,他同意了這次論壇的舉辦時間,希望同學抓住機會認真聽講、踴躍交流,為未來發展積累更多可能。現在,同學們尚未返校,但是學院的相關工作已經在有序展開,請同學日後能積極參與到方案規劃和之後的管理服務中,一起努力來建設學院。

駱利群教授的英文報告正式開始。他先講述了自己的求學經歷和對神經科學的興趣由來。接著,他從三個方面展示了他在神經科學領域的探索,深入淺出引人入勝。首先,他以神經元的形態發生為主線,將個人研究歷程與具體科學問題穿插講述,帶領觀眾在微觀層面「遊歷」了神經系統;又以果蠅為模式動物,介紹了研究神經元發生的分子生物學方法,以及參與神經元發生的蛋白質相互作用,並以嗅覺系統為例,闡述了通過神經元之間的精妙配合和逐級傳遞機制。

駱教授分享了自己在大學教授神經生物學的幾個小故事,展示了他對「教學相長」的切身體會。他在教學中為了向學生講解概念而精心繪製的示意圖,竟意外地用在了自己的科研論文中,成為有力的輔助說明;而一次課後討論為學生帶來的啟發,又成就了師生二人之後在科研上的合作。這一點也獲得了很多在場同學的共鳴。2016級的傅升韙認為,研究與教學的相輔相成,恰恰提示大學生在參與課程的同時要充分地利用甚至創造更多自主科研的機會,以更加靈活和貼近研究前沿的方式來學習和接受知識。

駱教授以兩項近期的實驗室工作為例,介紹了前沿的基因學方法如何運用在神經生物學的研究上,並對神經生物學的未來做出展望。報告的最後一個環節是提問交流。同學們熱情高漲、頻頻提問,駱教授傾力解惑,與廣大聽眾展開了將近一小時的熱烈討論。從指導科學研究的方式方法、回答科學前沿的難題關鍵,到探討神經科學與人工智慧的關係以及這其中涉及的科學倫理,駱教授耐心地娓娓道來。駱教授還與盧徵天院長進行了互動,並告訴少院的同學,在少年班不分專業的好處不只是打下紮實的基礎,還能夠結識去往各行各業的優秀同學,作為朋友將會終生受益。

「少年班論壇」開辦以來,為同學生與大師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臺。這次是本學期第二講,觀看人次逾千,最後的在線觀眾有50%填寫了問卷調查,期待論壇越辦越好。同學們在論壇裡感受到了駱教授對待科研數十年如一日的激情,以及紮實勤勉的工作態度和平易近人的學者風範,開闊了眼界,激發了好奇心,也得到了很多關於如何「入門」科研的有用建議。2018級的郭碩和2016級的吳千櫻不約而同地表示,整場報告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其實是最後駱教授因為一系列「偶然」在富士山上成功捕獲日出的故事,它告訴自己:生命中一定充滿了未知與不確定,隨機導向不同的道路,我們所要做的就是以開放包容的心態面對各種可能,去選擇最感興趣的道路,並為自己的追求不斷奮鬥。

(少年班學院)

相關焦點

  • 「少年班論壇」邀請駱利群教授舉行線上第二講
    4月16日晚八點半,少年班學院成功舉行了本學期第二次線上「少年班論壇」。本次「少年班論壇」邀請到世界著名神經生物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史丹福大學駱利群教授主講。駱教授同時也是81級少年班校友,他帶來的題為「My Exploration in Neuroscience」的報告,以自己的科研和生活故事為線索,給大家呈現了一場精彩的前沿科學探秘和人生智慧分享。
  • 科學網—駱利群北大演講:從少年班到美國院士
    駱利群:是的。 提問:您覺得跨越高中時段,對您以後大學的學習,以及之後的工作是利是弊呀?剛才饒毅講了很多少年班的好與壞,我們是少年班第五屆,這一屆以後,已經沒有像寧鉑、謝彥波這樣非常知名的人士出現了。那時候沒有多少報紙來採訪我們,可我覺得我們班23個人活得都很精彩。我們班沒有年齡特別小的,也沒有特別大的,最小的比我小半歲,最大的也只比我大半歲,大家年齡相差在一歲的範圍內,沒有像11歲進大學這種問題比較大的。
  • 中科大少年班培養出5位院士,其中4人是外國院士
    但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很多大學停止招生少年大學生,現在只剩東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仍在辦少年班。我國最早的少年班是中科大的少年班,1978年3月,21名來自全國的少年經過選拔進入中科大,成為首批中科大少年班學生,平均年齡僅14歲。這些學生是老師到各地發掘而來的天才少年,每個學生都有其獨特之處。
  • 當年進入中國科大少年班的學生們現在過得怎麼樣?
    那麼進入少年班的那些青少年最後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呢?少年班創建伊始,中國科大就致力於探索培養這些特殊大學生的方式,最初幾屆少年班學生的優異表現,堅定了中國科大繼續辦好少年班的決心。來看看實際數據。科大少年班培養出的人才包括:百度總裁、原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張亞勤,美國科學院院士莊小威、駱利群,中國科學院院士杜江峰,哈佛大學教授蔡天西、尹希,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熊偉,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李巨,耶魯大學教授邵中,康奈爾大學教授管俊林,芝加哥大學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盧徵天,清華大學教授翁徵宇、劉磊,中國外管局儲備管理司首席投資長朱長虹……
  • 中科大少年班校友現狀,是否人才都跑到美國去了?
    中科大少年班36年走出202位教授,106人美國任教就職「境外大學的教授」,這實在是了不起的成績,下面就讓小編盤點一下中科大少年班的早期校友。五次「跳槽」的科大少年與外國人搶訂單為爭一口氣中國風險投資人。
  • 中國科大少年班兩校友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本次院士增選中共有3位大陸華裔當選,中國科大少年班校友駱利群、莊小威名列其中,另一名大陸華裔科學家董欣年為武漢大學校友。  駱利群是中國科大少年班81級校友,現任美國史丹福大學生物系教授。從1987年起,駱利群在《自然》等國際著名學術刊物上發表多篇論文。前不久,他剛剛當選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和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
  • 中科大的少年班很厲害嗎?很多人說這是「神一般的存在」!
    學校充分尊重學生的特長和興趣,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激發了很多學生的興趣和潛力。少年班給這些優秀學生提供最好的教育條件,配備了頂尖的教師資源,科研設備和資源都非常先進。這樣的培養方式和教育資源下,必然讓這個少年班與眾不同。
  • 駱利群:從少年班學生到美國院士,曾經的理想是做公交車司機
    中科大少年班在我國高等教育界可謂獨樹一幟,備受社會關注。一直以來,關於「少年班是否成功」的話題也多有爭議。據統計,1949年以後在中國大陸出生,後來成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的有二十多人。其中,有兩位頂尖科學家便是從中科大少年班起步:一位是史丹福大學教授駱利群,另一位是哈佛大學教授莊小威。
  • ...少年班 莊小威 院士名單 院士增選 科學院院士 美國史丹福大學...
    本次院士增選中共有3位大陸華裔當選,中國科大少年班校友駱利群、莊小威名列其中,另一名大陸華裔科學家董欣年為武漢大學校友。  駱利群是中國科大少年班81級校友,現任美國史丹福大學生物系教授。從1987年起,駱利群在《自然》等國際著名學術刊物上發表多篇論文。前不久,他剛剛當選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和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
  • 揭秘少年班:中國科大超常規教育四十年
    馬東敏是中國科大少年班1985級學生。她的巨額捐贈,讓很多人再一次把目光投向了帶有神秘色彩的中國科大少年班。少年班是中國針對早慧少年的一種特殊教育模式。中國科大少年班已經辦了40年,是這種超常規教育最早也是最成功的實踐者之一。
  • 曾經的少年班「神童」在哪裡?
    馬東敏:中國科大少年班畢業生,百度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宏夫人、百度創始人之一。莊小威:中國科大少年班畢業生,現為哈佛大學正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的研究員、中科大「大師講席」教授。江紅雨:中國科大少年班畢業生,現為哈佛大學助理教授。
  • 生物學家駱利群 | 會問問題和解決問題同樣重要
    他是史丹福大學生物系教授,研究大腦中神經元的工作方式,對人類大腦發育的研究產生了極大的推動,也為人類理解腦功能和治療腦疾病打下基礎。駱利群:我是基礎科學的科學家,如果想治療腦疾病,就得先知道大腦是怎麼工作的。比如神經元是怎麼工作的?
  • 生物學家駱利群|會問問題和解決問題同樣重要
    他是史丹福大學生物系教授,研究大腦中神經元的工作方式,對人類大腦發育的研究產生了極大的推動,也為人類理解腦功能和治療腦疾病打下基礎。駱利群:我是基礎科學的科學家,如果想治療腦疾病,就得先知道大腦是怎麼工作的。比如神經元是怎麼工作的?
  • 專訪:神經生物學家駱利群
    Liqun Luo駱利群(Liqun Luo)教授出生於中國上海,史丹福大學教授、神經生物學家同時也是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駱利群教授15歲就進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30歲成為美國史丹福大學生物系教授。2012年,46歲的駱利群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和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駱利群教授主要從事腦神經系統的研究,為神經發育、神經網絡的構建與組織神經科學的技術開發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 人物·軼事|神經生物學家駱利群訪問記
    Liqun Luo駱利群(Liqun Luo)教授出生於中國上海,史丹福大學教授、神經生物學家同時也是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駱利群教授15歲就進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30歲成為美國史丹福大學生物系教授。2012年,46歲的駱利群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和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駱利群教授主要從事腦神經系統的研究,為神經發育、神經網絡的構建與組織神經科學的技術開發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接下來,BioArt Reports將分享Current Biology雜誌編輯部對駱利群教授的採訪記。
  • 中科大少年班錄取名額公布,來看看「小天才」們來自哪所學校
    說到少年班,大家的第一印象想必都是「天才班」、「神秘組織」吧,不得不說,少年班給人的感覺便是神秘,說白了就是我們平常人根本接觸不到,也沒可能接觸了,畢竟都這麼大了,智商就擺在那了。少年班的兩大特點便是智商高、年齡低。
  • 31歲尹希成哈佛正教授堪稱學神 網友:學霸的世界我不懂
    近日,31歲尹希成哈佛正教授引起人們關注。這位中科大少年班出來的學神還未滿32歲就成為了哈佛正教授。有網友稱中科大少年班能夠培養如此厲害的學生,真是了不起。也有網友稱,中國培養,美國收穫。這是中美友好的典型。不過對於大多數網友而言,31歲尹希成哈佛正教授,只能感慨一句學霸的世界我不懂。
  • 中科大尹希31歲成哈佛正教授 破華人記錄(圖)
    新華網北京9月18號電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9月初,美國哈佛大學物理系網頁上發布了一條一句話消息「尹希晉升到正教授」,這短短一句話背後的信息量可大得很。  首先,本科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的尹希很年輕,1983年12月出生的他今年還未滿32歲。在尹希之前,同樣來自中科大少年班的莊小威在34歲時成為哈佛正教授。
  • 她是清華大學教授姚期智妻子,親自為清華學子授課,課上座無虛席
    她是清華大學教授姚期智妻子,親自為清華學子授課,課上座無虛席57歲的姚期智教授,在美國薰陶36年,但還是被一種濃厚的中國情結拉了回來,他辭去了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教職,還賣了自己在美國的房產,跟自己的學生說道「我要回中國了,permanently
  • 鄭州中學6名初三學生考上西交大少年班
    跳過高考,14歲少年提前鎖定大學「本碩連讀」,鄭州中學6名初三學生成了大家眼中「別人家的孩子」。4月26日,西安交通大學招生辦傳來消息,鄭州中學6名同學被西交大本碩連讀少年班錄取。他們成功的秘訣是什麼?他們不是「神童」卻有更優秀的品質5月7日上午,在鄭州中學的會議室裡,九年級學生喬君澤、王冠博、王兆陽、王子浩、李雨軒和劉夢欣6位同學安靜端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