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代碼:00163
第一部分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後的括號內。
1.目標理論認為對目標的合適程度可以從三個角度加以分析,即目標的具體性、目標的難易度和()
A.目標的可接受性B.目標的實踐性
C.目標的合理性D.目標的科學性
2.談話法和問卷法屬於管理心理學研究方法中的()
A.觀察法B.實驗法C.調查法D.測驗法
3.對某一個體、某一團體或組織在較長的時間裡連續進行觀察、調查、了解,是管理心理學研究方法中的()
A.觀察法B.個案法C.調查法D.實驗法
4.法約爾的管理理論在古典管理理論中屬於()
A.早期管理理論B.傳統管理理論
C.科學管理理論D.行為科學理論
5.在行為科學理論中側重研究人的需要、動機和激勵問題的理論是()
A.人性管理理論B.群體行為理論
C. 人類需要理論D.領導行為理論
6.在現代管理理論中,主張管理要根據企業所處的內外條件隨機應變的管理理論是()
A.系統管理理論B.經驗主義理論
C.權變理論D.決策理論
7.情緒、情操是心理過程中的()
A.認識過程B.意志過程C.情感過程D.反映過程
8.強調環境對個人行為和性格起決定作用的個性理論是()
A.特質論B.社會學習論C.心理分析法D.個性類型論
9.行為特徵表現為直率熱情,精力旺盛,情緒易衝動等的氣質類型是()
A.多血質B.粘液質C.膽汁質D.抑鬱質
10.「早熟」與「晚熟」是()
A.能力的類型差異B.能力的水平差異
C.能力發展的早晚差異D.能力的質的差異
11.他人行為涉及歸因者而導致歸因的偏差是()
A.觀察者與行為者的歸因偏差B.涉及個人利益的歸因偏差
C.涉及社會地位的歸因偏差D.對自然現象擬人化的歸因偏差
12.在態度改變的各種類型中,不改變原有態度的方向,僅改變原有態度的強度被稱為()
A.一致性改變B.不一致性改變C.同化改變D.異化改變
13.影響態度改變的團體因素包括信仰、目標、規範和()
A.組織形式B.領導方式C.領導作風D.組織效能
14.麥克利蘭的成就需要理論認為人的需要可以分為對成就的需要、對社交的需要和()
A.對發展的需要B.對享受的需要C.對精神的需要D.對權力的需要
15.強化可以分為積極強化、消極強化、懲罰和()
A.獎勵B.倒退C.消退D.激勵
16.實際上並不存在,只是為了研究或統計的需要,劃分出來的群體稱為()
A.假設群體B.實際群體C.實屬群體D.參照群體
17.個人之間能面對面地接觸和聯繫的群體是()
A.小型群體B.大型群體C.實屬群體D.參照群體
18.在以下諸因素中,能增強群體凝聚力的因素是()
A.群體與外界比較隔離B.群體成員溝通較少
C.群體的規模較大D.群體規範是消極的
19.下列情形中,能最大提高生產效率的是()
A.群體目標與組織目標一致,但群體凝聚力較弱
B.群體目標與組織目標一致,但群體凝聚力較強
C.群體目標與組織目標不一致,但群體凝聚力較強
D.群體目標與組織目標不一致,但群體凝聚力較弱
20.衝突的雙方為了維持相互之間的關係,雙方都放棄某些東西,而共同分享既得利益的做 法稱為()
A.協作B.迴避C.遷就D.折衷
21.只進行與工作相關的信息溝通的是()
A.正式溝通B.非正式溝通C.單向溝通D.雙向溝通
22.參照測量法測量的對象是()
A.人際交往頻率B.人際交往動機
C.人際關係中的相關關係D.人際關係的密切程度
23.根據布雷克管理方格圖,下列管理方式中對工作抓的最緊的是()
A.8.4B.3.7C.2.8D.9.2
24.領導者有意讓部屬擁有充分的自主權。這種領導決策方式是()
A.集權式的領導決策B.參與式的領導決策
C.放權式的領導決策D.開放式的領導決策
25.「個人能力主義」是下列哪種組織文化的主要特徵之一()
A.美國組織文化B.日本組織文化C.中國組織文化D.澳洲組織文化
26.在組織形象識別系統中,被簡稱為MI的是()
A.理念識別系統B.行為識別系統C.視覺識別系統D.效能識別系統
27.年終考核是何種考核()
A.日常考核B.定期考核C.長期考核D.臨時考核
28.考核者在評價他人時,特別體諒那些與自己一致的行為和思想。這種考核中的心理偏差 是()
A.從眾效應偏差B.相似性偏差C.趨中化的偏差D.暗示性偏差
29.勒溫認為組織變革的過程包括三個階段:解凍、變革和()
A.再凍結B.激勵C.管理D.目標
30.組織變革的方式很多,其中一種是通過直接改變組織成員的動機和認知、態度和行為, 進而改變群眾的行為,以提高組織效率。這種方式是()
A.組織導向型B.人員導向型C.技術導向型D.系統導向型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選項中有二至五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後的括號內。多選、少選、錯選均無分。
31.激勵理論大致可以分為三種基本類型,即()
A.內容型激勵理論B.過程型激勵理論C.狀態型激勵理論
D.自我感知型激勵理論E.綜合型激勵理論
32.正式群體的功能主要有()
A.完成組織任務B.滿足成員需求C.協調人際關係
D.改變個人觀念和行為E.提高群體凝聚力
33.非正式群體對其成員的主要功能有()
A.滿足成員需求B.控制成員C.教育成員
D.改造成員E.激勵成員
34.按溝通者有無地位轉移將溝通分為()
A.上行溝通B.下行溝通C.平行溝通
D.單向溝通E.雙向溝通
35.當組織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就需要進行變革()
A.決策失靈B.溝通渠道阻塞C.組織機能失效
D.缺乏創新E.出現非正式組織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36.價值觀主要有哪些作用
37.馬斯洛需要層次論的基本內容。
38.簡述從眾與順從行為的區別。
39.造成溝通障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0.傳統組織理論的基本內容。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1.影響人際關係的因素有哪些聯繫實際談談如何改善人際關係
42.試論組織文化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五、案例題(本題15分)
43.甲、乙、丙、丁四人是同一車間的操作工。甲進廠才3天。乙已工作半個多月了,能在師傅指導下進行勞動。丙剛開始獨立從事操作。丁則已是老工人了。請選用一個領導有效性的情景理論,談談如何對他們進行有效管理
全國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管理心理學試題參考答案
課程代碼:00163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1.A2.C3.B4.C5.C6.C
7.C8.B9.C10.C11.B12.A
13.A14.D15.C16.A17.A18.A
19.B20.D21.A22.B23.D24.C
25.A26.A27.C28.B29.A30.B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31.A B C32.ABCD33.ABDE34.DE35.ABCD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36.(1)動力作用
(2)標準作用
(3)調節作用
(4)定向作用
37.(1)馬斯洛將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為五個層次,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
(2)認為人的行為是由優勢需要決定的。
(3)五種需要可以分為高、低兩級。
38.從眾與順從的區別在於是否出於內心自願。放棄原來的意見,以符合群體要求之行為稱從眾;保留自己的觀點,而又不在行動上違背群體意志的現象叫順從。
39.(1)語義上的障礙;
(2)知識經驗水平的限制;
(3)知覺的選擇性障礙;
(4)心理因素引起的障礙;
(5)組織結構層次的影響;
(6)信息過量的影響。
40.(1)明確規定的職權等級制度和專業化分工;
(2)明確的規章制度;
(3)法定的程序系統和程序無情感因素;
(4)技術是提升的基礎;
(5)管理權與所有權分離。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1.(1)影響人際關係的因素主要包括:相似性和一致性;距離的遠近;交往的頻率;性 格和氣質;主觀印象;思想品德;需求互補。
(2)聯繫實際。
42.組織文化在管理中的作用:
(1)導向作用;
(2)激勵作用和凝聚作用;
(3)規範作用;
(4)創新作用和輻射作用。
五、案例(本大題共15分)
(1)闡明生命周期理論的基本內容。
(2)甲是不成熟工人,宜用高組織低關係的命令式的領導方式。
(3)乙是初步成熟工作,宜用高組織高關係的說服式的領導方式。
(4)丙是比較成熟工人,宜用低組織高關係的參與式的領導方式。
(5)丁是成熟工人,宜用低組織低關係的授權式的領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