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派兵伐越南,主將張輔出妙計,戰馬撞大象一戰定乾坤

2020-12-05 闡史官曉悅

在古代的戰爭中,有不少使用動物參戰取勝的案例;同樣在古代戰爭中,也有不少以弱勝強的案例。但要說參戰雙方都使用動物參戰,而且還是戰鬥力較弱的物種取得了勝利,是不是聽著就比較新鮮了?

或許有的朋友會質疑,大自然遵循的都是弱肉強食的規律,哪裡會有這種事?其實在明朝永樂年間,就出現過這樣的情況。明成祖朱棣派出大軍徵討越南,主將張輔在攻打多邦城的時候,便用戰馬編隊,擊敗了對方的大象編隊。不論是個頭還是戰鬥力,戰馬和大象都不是同一個級別的,那麼張輔是怎麼做到「以弱勝強」的呢?請您準備好瓜子和小板凳,咱們今天把這個故事從頭道來。

一、讓人不省心的安南國

現在的越南,古時候被稱為安南(也被稱為交趾),自秦朝以後一直到隋唐,現在越南國境內相當大的一部分國土,都是由中央王朝直屬管轄的區域,隋唐之時,越南北部還是中國的交趾郡。

可到了五代,中原地區自己就打得暗無天日,哪還有精力顧及到那麼偏遠的地區,所以安南便藉機獨立成國,但鑑於實力,安南依然是中國的藩屬國,要經常向朝廷朝拜納貢,並且安南的國王也必須經過中央政府的認可,才算合法。這樣的狀態一直相安無事地持續到了明朝,卻被一件突發的「怪事」打破了原有的平靜。

永樂元年,安南國循例朝奉,明成祖朱棣和禮部的官員們,卻發現遞交的國書落款換了名號。安南國王居然由原來的陳姓變成了胡姓。正當明朝皇帝和大臣們莫名其妙之際,安南使者適時稟奏,做出了解釋。

使臣稱:陳姓國王亡故,且無繼承人。因已故國王的外甥德行出眾,被百姓擁戴為新王,新王姓胡。這次朝奉,除了納貢遞交國書外,也特為通報此事,希望得到中央政府對新王的冊封。

即便貴為王胄,也依然會有生老病死,安南使臣所奏也合情合理。於是朱棣就按程序派遣了明使,前往安南國弔唁,並順便核查實際情況。不久使臣傳回奏報:情況屬實。於是,朱棣也就沒再多想,對胡姓安南新王進行了冊封。

按說事情到這裡,完全可以告一段落了。可是沒過多久,安南又出了怪事:一個號稱已故陳姓安南國王弟弟的人,出現在了京城,並且上書,狀告現任的安南國王謀反篡位,希望藩主國為故去的國王主持公道。

可是朝廷對胡姓國王已經給予冊封,也就是已經認可其合法性,現在又冒出了一個原國王的合法繼承人:原國王的弟弟陳天平。這還真的給朱棣出了難題!估計那個時刻,萬歲爺朱棣的心中能被劃上一萬個問號。唉,這個偏遠的安南,真是太不讓人省心了。

二、辨別真假繼承人

其實讓朱棣感到最為困惑的,還不是現任的安南國王是否是個冒牌貨,而是如何證明眼前這個自稱陳天平的人,是否真是原國王的血親,也就是真正的王位繼承人,真假難辨!

不過朱棣能幹上這個皇帝,也不是個吃乾飯的,他很快就有個一個絕佳的主意:他讓陳天平先在京城住下,等到年底各國使臣前來朝奉的時候,再來定奪。

年底時分,安南使團果然帶著貢奉如約而至,當使臣來到大殿,正準備朝拜大明皇帝的時候,朱棣指著坐在自己下手的陳天平,突然說道:「你們看看這個人,還認不認識他?」

使臣們見到陳天平,全都大驚失色,有的低頭不語,有的默然垂淚,有的甚至倒頭便拜。這啥都別說了,事情的真相看來是明擺著了。

原來這個姓胡的國王,是前朝宰相的兒子,前朝宰相發動政變,刺殺了陳姓國王,並把自己的兒子推上王位。然後編造謊言,騙取了明朝皇帝的冊封。

朱棣這個氣,要是自己只是受了一個偏遠藩屬國丞相的欺騙倒也罷了,敢情連自己派去的那個明使楊渤,也跟著篡位的國王一同糊弄自己,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既然確認了事實真相,朱棣覺得絕對不能縱容現在這個胡姓國王的卑劣行徑。他決定為陳天平撐腰,幫助他回國復位。於是,他下詔書去斥責了胡姓國王,讓他痛改前非,立刻讓位。

胡國王雖然卑鄙,但也知道自己與大明在實力上的差距,既然藩主有令,表面上自然不敢違抗,於是回信認錯,表示願意退位,並迎陳天平回國繼位。事情到了這裡,似乎一切都還圓滿。

為了穩妥起見,朱棣特地安排廣西將軍黃中,護送陳天平回國繼位,並為此事專門派遣了使臣,隨同護衛大軍一起出使安南。

不過胡國王深知,一旦陳天平復位,自己還有參與政變的一干人等,絕對不會有好果子吃!既然如此,怎麼能輕易交出手中權力?既然無法與大明朝廷和軍隊硬碰,那麼就「智取」吧。

於是胡國王在明軍必經的道路上設下埋伏,對明朝使團進行了伏擊。要說那個廣西將軍黃中恐怕也是太大意了,居然讓伏兵得逞,不僅刺殺了陳天平,還讓朱棣派去的特使丟了性命。安南人還切斷並封鎖了道路,讓明軍無法前進。

消息傳到京城,朱棣勃然大怒。如此行徑與謀反何異!如果大明聽之任之,讓這個胡國王繼續為所欲為,大明這個藩主,豈不是名存實亡?

事已至此,別無他法。解決問題的唯一方式就是:打!

三、戰馬和大象成為作戰主力的安南平定戰

這回,討伐安南的軍隊是三十萬人,主帥名叫張輔,並且對外放出的口風是大軍八十萬!胡國王聽到這個數字的時候,確實肝膽都在顫抖。不過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事已至此,唯有頑抗到底了。

但以安南的兵力抵抗明軍,就是以卵擊石,明軍攻入安南境內後,攻城掠地如入無人之境,以極快的速度向安南的腹地推進,沒過多久就攻打到了重鎮多邦城。多邦城是通往安南首府的重要門戶,一旦有失,胡國王對戰局便幾乎沒有了翻盤的可能。

但明軍強大,安南軍隊相差甚遠,僅憑兵力肯定不行。於是安南人便訓練了一支由大象組成的戰隊,布防在多邦城,打算以此來對付明軍。

大象雖然性情溫順,但是一旦被激發出野性,攻擊力是相當驚人的。況且大象體型巨大,力量驚人,遠在人力之上。在以冷兵器為主的明朝,如果真的讓大象與人來對抗,人力顯然在下風。

不過,明軍主將張輔,也早已收到多邦城內有大象戰隊的情報。剛得知這個消息時,張輔確實吃驚不小,看來強攻多邦城,不是上策,只能暫時圍而不攻。於是雙方大軍僵持在多邦城,這個局面要如何破解呢?

有人給張輔出主意:獅子是百獸之王,大象天性害怕獅群,不如我們明軍搞一群獅子組成戰隊……這主意好奢侈,要知道獅子可不是中國的本土動物,就算有那麼幾隻,也是從外國進貢來的,還找一群組成戰隊,白日做夢呢?這可行嗎?

沒過多久,明軍就向多邦城發起了總攻,城中守軍果然放出大象應對。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明軍那邊真的放出了「獅群」前來應戰。這是怎麼回事?

再仔細看看,場面還真有點搞笑。原來那些狂奔的動物哪裡是獅子,竟是一群披著「獅皮」,蒙著眼睛的戰馬。那些「獅皮」,其實就是畫上了獅子圖案的畫布,套在戰馬身上,遠遠望去,還挺逼真,不到近前,還真的以為是獅群奔襲呢。

那位說了,就算是戰馬披著畫好的「獅皮」,被蒙著雙眼可以衝向象群,但馬畢竟是馬,沒有食肉動物的攻擊性,跑到象群前面又能怎樣?搞不好還不是去送死。

這個張輔早有準備,在偽裝成獅子的戰馬跑向敵陣的同時,明軍拿著火器(也就是火銃、火槍、還有火弩),緊跟其後不斷向象群進行射擊。

這些火器本身的殺傷力就很大,而且動物對火有本能的懼怕,再加上無數火槍同時射擊的巨大聲響,再看到成群結隊的天敵奔襲而來,很多同伴被火器打中倒地不起。大象雖勇猛,畢竟沒有人的軍紀,看到這樣的情形,象群受到了驚嚇,驚慌失措地轉身往回跑。

這下跟在象群後面的安南兵可遭了殃,措不及防被踩踏至死的人不計其數,只能也轉身逃竄,明軍乘勝追擊一舉奪下多邦城,大獲全勝。此戰後,安南軍隊徹底喪失了戰鬥意志,明軍一路高歌猛進,攻克安南全境,活捉了胡國王,安南就此平定。

由於陳天平已死,陳國王這邊真的絕了後,於是朱棣決定將安南納入中央直屬管轄區,改名交趾,為明朝的一個郡,又一次成為了中國領土的一部分。

朱棣去世後,交趾再次叛亂,當時的明宣宗覺得交趾太過遙遠,不願花費力氣去平亂,越南再次獨立,但依然臣服中國,是中國的藩屬國。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滿清後期,中法戰爭中中國不敗而敗,導致越南成為了法國的殖民地,再到後來擺脫法國的統治,成為一個徹底獨立的國家。

相關焦點

  • 越南歷史上的大象:冷兵器時代的尖端武器,是天下太平的吉祥象徵
    現代人們要是看大象只能前往動物園,由於大象越來越稀少人們見到的機會也很少。其實在古代大象有多重用途,大象多的國家會有戰象,而且魁梧的大象成為古代皇權的象徵。越南這個東南亞國家自古就是大象產地,馴化大象成為當地人的一種手段,越南很早就開始利用大象,在軍事保衛上都裝備有大象,如象軍陣。封建王朝帝王也設置象衛來護衛帝王,凸顯皇帝的權威。
  • 安南屬明時期,明朝在越南是如何統治的?
    明成祖在安南設置交趾郡後, 除了在該地區實行各種政治、經濟政策外,還實行了一系列文化教育政策,客觀上促進了中越文化交流和漢文化在越南的傳播,為越南黎朝文化的繁榮和發展打下一定基礎。但是,過激的同化政策和官吏的失職引起了交趾民眾的不滿和反抗,最終成為明朝統治失敗的原因之一。
  • 清末越南宮廷老照片:身穿明朝服飾的文武官員,威嚴大象儀仗隊
    19世紀末期20世紀初期那時候中國處於清末時期,而越南則處於法國殖民統治的阮朝末期,當時的越南是殖民地下的封建時代。越南阮朝對於殖民者法國人來說是很稀奇的,當時到訪越南的法國人拍攝下當時阮朝宮廷許多珍貴照片。圖為法國人拍攝的順化紫禁城午門前的阮朝御林軍儀仗隊。
  • 史上最強五種戰馬,英雄豪傑爭相搶奪,好馬配好鞍,虎將配龍駒
    要談到古代文明,都避免不了英雄的討論,而一個英雄之所以可以在馬上定乾坤,很多一部分的助力也來源於是否有件稱手的兵器,或是適合自己的良駒。說到這裡可能大家不知道,我國可是最早馴養戰馬的國家之一,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有無數名馬留下來它們的光輝事跡。
  • 為避免大象被車撞 印度鐵路擬用蜜蜂叫聲嚇跑大象
    中新網7月11日電 據「中央社」11日報導,為了能讓大象離開鐵道,避免被列車撞傷或撞死,印度鐵路公司將實行「蜂計劃」,利用擴音器播放蜜蜂飛翔時的嗡嗡聲,嚇跑接近鐵軌的大象。
  • 戰馬土豆重生記
    上戰場 1914年,一戰打響,小馬土豆被迫賣給了上尉,不舍的阿波將老爹戰無不勝的戰旗綁在土豆身上 另一面,德軍要解決掉所有戰馬以免後患,有兩兄弟士兵提議,可以用馬拉傷患。軍官說:它們可是戰馬,它們會拉車嗎?
  • 戰馬突出重圍,提升用戶粘度是關鍵
    近幾個月,戰馬作為能量飲料的新勢力頻頻在消費者眼前亮相,不論是在家門口的超市貨架上、還是在年輕人最喜歡的運動中,甚至在音樂、電競中...  近幾個月,戰馬作為能量飲料的新勢力頻頻在消費者眼前亮相,不論是在家門口的超市貨架上、還是在年輕人最喜歡的運動中,甚至在音樂、電競中,都能看到戰馬飲料的身影。
  • 盤點「動物外交家」:越南等國曾贈送中國大象
    大象  東南亞、南亞國家最常送出的動物「國禮」則是大象。1953年6月,越南國家主席胡志明通過越中友協贈送給毛主席一對亞洲象,雄性「阿吐」,雌性「阿邦」。這一對亞洲象曾參加過越法奠邊府戰役。1960年,越南再次送給中國一頭21歲雌性亞洲象。  印度、斯裡蘭卡也向中國贈送過大象,其中斯裡蘭卡贈送過3次。
  • 一匹蒙古戰馬保衛了明朝許多年,失去戰馬明朝亡了,得馬者興,失馬者...
    人們常說,馬是通人性的,還要注重培養騎兵與戰馬、戰馬與戰馬之間的相互默契與感情,要讓他們之間形成一種親近感,這樣的戰馬才能在戰場上使用。 此外,還要愛惜戰馬,對於戰馬的使用要合理,儘量不要過度使用,傷及戰馬。戰馬不能過於飢餓,也不能過飽,要節食。在作戰期間,戰馬常在戰爭的開始階段或者在戰爭的末期受傷,要麼用力過猛,要麼傷於過度疲勞。因此,騎馬與步行要交錯進行,寧可累人,也不能讓馬累壞,讓戰馬保持充足的體力,以防備敵人突襲時,戰馬可以發揮最大的作用。
  • 大象在古代戰場上所向披靡,直到一種動物的出現,局面發生了逆轉
    古時的戰爭是冷兵器的戰爭,之後隨著時代的發展,動物加入到了戰爭之中,其中戰馬更是被大範圍的用到戰爭之中,這是因為其便於訓練,又可以很好的在戰場上奔跑,減少軍士體力的消耗。不過除了戰馬在戰場上出現,還有很多動物都曾經在戰場上留下自己的身影,甚至影響到整個戰局的走勢。
  • 戰馬如此重要,為什麼中原王朝難以根治養馬的難題?
    據《魏書·食貨志》記載:「世祖(拓跋燾)定秦隴,以河西水草善,乃以為牧地,畜產滋息,馬至二百萬餘匹。」期間,中原的養馬技術又有進步,《齊民要術》記載的閹割技術被廣泛應用於馬匹育肥,遠遠領先歐洲。唐朝,養馬的第二次高峰。唐朝戰力超絕,連續擊敗突厥、高句麗、薛延陀,打下了遼闊的疆域,同時從西北二十多個國家引進馬種,新培育出的新馬種取名「唐馬」。唐馬身材高大,強壯有力,裝備給重型騎兵。
  • 美越戰爭,美國遠強於越南,為何美國最後還是敗了
    其實早在越南戰爭開始之前,越南還經歷過長達九年的越法戰爭,當時越南一直是法國的殖民地,二戰之後隨著各地解放運動的不斷開展,越南也發展出了自己的勢力,北越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當時法軍為了消滅北越軍隊也是派兵進入越南作戰,但是在奠邊府一役之後
  • 英媒:中國和越南已成為非洲大象和犀牛的頭號威脅
    報導稱,這些被保護的野生動物走私品,或是用在傳統藥材上、或當裝飾品,主要買家是中國及越南的有錢客戶。這兩個國家把穿山甲的肉視為最美味的珍饈佳餚。報導還說,中國和越南已經成為非洲大象和犀牛的頭號威脅。
  • 四本時空穿梭文:最強藥尊奪舍而生,藥爐可煉天地,一眼可定乾坤
    大家好,歡迎朋友們來到我是一個甜甜寶寶的小說世界,本期我是一個甜甜寶寶推薦給大家的是四本時空穿梭文,看看哪一本才是你的菜:最強藥尊奪舍而生,藥爐可煉天地,一眼可定乾坤!想要閱讀更多的精彩內容,朋友們可點擊下方小說進行閱讀。
  • 梅西C羅誰先撞線?裡程碑一戰遇兩大魔咒
    梅西C羅誰先撞線?裡程碑一戰遇兩大魔咒 12月20日,巴薩將對陣瓦倫西亞,而稍後出戰的尤文將對陣帕爾馬。在這兩場比賽裡,梅西、C羅分別衝擊由貝利所保持的兩大紀錄,與迎來軟柿子的巴薩前鋒不同,C羅面對著兩大魔咒。
  • 網傳合肥野生動物園大象瘦成皮包骨,拿鼻子撞鐵門,疑遭虐待?園方...
    每經編輯:王鑫近日,網傳合肥野生動物園大象瘦成皮包骨,拿鼻子撞鐵門,疑遭虐待。針對網友們的疑問,5月8日,合肥野生動物園官博進行回應:1、園內亞洲象每日飼餵草料為種植草800斤,配有胡蘿蔔20斤,精飼料10斤,完全可以滿足亞洲象身體營養需求量;2、園內亞洲象的耳朵是動物本身正常的現象,不是受傷;3、亞洲象室外場館安裝電網是出於保護亞洲象撞擊四周圍欄,僅含弱電,不會影響到大象身體健康。
  • 《戰馬》:孩子和動物,信任和關愛,可以抵抗世界上最大的災難
    《戰馬》是他的代表作,一經出版便風靡全球,很快被改編成舞臺劇和電影。電影由大導演史匹柏執導,獲得過當年奧斯卡的多項提名。2006年,麥可·莫波格被授予大英帝國軍官勳章。戰馬是幸運的。不同的主人給予它相同的愛和信任良種馬喬伊出身高貴,但經歷坎坷。它在農場耕過地,在戰場殺過敵,也拉過車。
  • 漢武帝不惜遠徵大宛,尋求戰馬良種!西方戰馬真強過東方?
    那麼戰馬是不是西方要強過東方呢?畢竟漢武帝都要去遠徵大宛,去尋求戰馬良種。本文就針對這個問題說一下。中國最常見的馬為蒙古馬種,主要分布於半乾旱的草原遊牧區域,對耐力要求高,適應能力強。然而其主要類型身材並不高大,肩高一般在 120—135釐米,並不適合作為騎兵戰馬,與此形成強烈對比的是世界其他地區優秀騎乘品種一般肩高150釐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