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揭示兒童神經母細胞瘤惡化和消退的分子機制

2020-11-30 生物谷

2018年12月14日 訊 /生物谷BIOON/ --周圍神經系統腫瘤(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tumors)是一種最常見的兒童腫瘤類型,雖然其中一些腫瘤會在沒有治療的情況下自行消失,比如神經母細胞瘤,但其它腫瘤即使經過強化治療也會繼續生長。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c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德國科隆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開了不同腫瘤亞型和其預後背後的特殊遺傳因子,相關研究結果或能幫助臨床醫生準確預測患者疾病的臨床進展過程,並對患者採取合適的療法進行治療。

圖片來源:en.wikipedia.org

研究者Johannes Schulte博士表示,本文研究結果或能提供一種新方法來對不同的神經母細胞瘤表型進行分類,同時還能幫助我們成功解析神經母細胞瘤細胞的遺傳代碼;文章中,研究人員鑑別出了RAS和p53癌症信號轉導通路的突變,這兩種通路發生改變與患者不良預後直接相關;此外,研究者還發現,有些攜帶突變的患者還會發生腫瘤的自行消退,只有將這些癌症信號轉導通路的遺傳數據與負責維持端粒長度機制的信息相結合,研究人員才能夠深入理解產生不同神經母細胞瘤亞型的機制,同時也有望幫助開發改善患者治療的精準化療法。

端粒在人類細胞中扮演著分子時鐘的角色,在大多數細胞中,端粒都會隨著細胞分裂的次數而縮短,一旦達到臨界長度,細胞就會收到停止分裂的信號,從而導致細胞生長停止或細胞死亡發生;然而,幹細胞或大部分癌細胞都擁有端粒維護機制,其能確保端粒長度保持在臨界長度以上,從而有效地讓細胞長生不老。

研究人員發現,如果這些端粒維持機制存在的話,神經母細胞瘤就會展現出惡性生長的趨勢,而且上述癌症信號通路發生額外突變的患者,往往預後表現較差;考慮到當前療法並不能有效治療大部分癌症患者,因此研究人員希望能夠開發出一種新型的個體化療法來對患者進行治療。有意思的是,在那些不存在端粒維護機制的患者機體中,癌症信號通路的突變往往對患者的預後並沒有影響,很多患者甚至不經過治療都會出現腫瘤的自發消退,而另一些人的治療效果則非常好,而且減少治療方案的副作用或許就會變得可行。

最後研究者Schulte表示,本文研究結果表明,端粒維護機制的激活或許在惡性腫瘤的發生上扮演著關鍵角色,本文研究結果或為後期科學家們開發新型個體化療法提供新的思路,未來研究者所開發的新型療法有望阻斷癌症的信號通路以及端粒維護機制。(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Sandra Ackermann, Maria Cartolano, Barbara Hero, et al. A mechanistic classification of clinical phenotypes in neuroblastoma. Science, 2018; 362 (6419): 1165 DOI: 10.1126/science.aat6768

相關焦點

  • 新型CAR-t細胞療法在兒童神經母細胞瘤的早期治療中顯示良好的效果
    美國醫療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由倫敦大學學院(UCL)研究人員開發的一種針對癌症腫瘤的新型CAR t細胞療法,在患有神經母細胞瘤(一種罕見的兒童癌症)的兒童身上顯示出了良好的早期效果。
  • 兒童神經母細胞瘤最惡性!
    核心提示:神經母細胞瘤之所以被稱為「兒童癌症之王」,是因為這種腫瘤在過去療效極差,而且神經母細胞瘤起源於交感神經系統,多發於腎上腺或腹膜後,位置很深,早期不易發現。而這種腫瘤惡性度高,進展快,易發生骨髓、骨及器官轉移。
  • |神經母細胞瘤|黑色素瘤|癌症|...
    因此可能出現一種情況:一些患者的腫瘤無情進展,而另一些患者的腫瘤自發消退。神經母細胞瘤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神經母細胞瘤是一種罕見的兒童期癌症,英國每年約有100名兒童被診斷出患有神經母細胞瘤。根據孩子的年齡不同,疾病進展差別很大。
  • 臨床試驗表明:靶向GD2的CAR-T細胞有望治療神經母細胞瘤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英國大奧蒙德街兒童醫院和倫敦大學學院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旨在靶向癌性腫瘤的新型CAR-T細胞療法,它在患有神經母細胞瘤(一種罕見的兒童癌症)的兒童身上顯示出有希望的早期結果。
  • Science:對神經母細胞瘤的臨床表型進行分類,有望開發出更有效的...
    2018年12月12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德國研究人員可能發現了一種更好的方法來治療神經母細胞瘤(neuroblastoma)患者。神經母細胞瘤包括在某些類型的神經組織中形成的腫瘤。它在新生兒和嬰幼兒中最為常見,並且通常導致腫瘤在腎上腺中形成,不過有時腫瘤也會在頸部、脊柱或骨盆中產生。神經母細胞瘤是兒童中第三種最常見的癌症,約佔所有確診的兒科癌症病例的7.5%。之前的研究已發現,在一些情形下,它更具侵襲性,在另一些情形下,它實際上會自行消失,然而在最壞的情形下,它會導致患者死亡。
  • ...子刊詳解:臨床試驗表明靶向GD2的CAR-T細胞有望治療神經母細胞瘤
    2020年11月27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英國大奧蒙德街兒童醫院和倫敦大學學院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旨在靶向癌性腫瘤的新型CAR-T細胞療法,它在患有神經母細胞瘤(一種罕見的兒童癌症)的兒童身上顯示出有希望的早期結果。
  • 「兒童癌王」神經母細胞瘤新藥獲批,無進展生存期達2年
    近日,美國FDA加速批准Naxitamab(商品名:Danyelza),聯合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用於治療1歲及以上的、復發性或難治性高危骨/骨髓神經母細胞瘤的兒童和成年患者,這些患者在之前的治療中表現出部分緩解、輕微緩解或疾病穩定。
  • 神經母細胞瘤:您需要了解的事|母細胞瘤|兒童癌症|神經|症狀|因素|...
    Susan Cohn(醫學博士)與她的患者Carson Herzog及其母親Jessica和父親Rob在一起。 什麼是神經母細胞瘤?神經母細胞瘤是一種實體癌性腫瘤,始於交感神經系統的早期神經細胞。這種類型的腫瘤通常見於腹部,但也可能位於頸部、胸部和/或骨盆。大多數患有神經母細胞瘤的兒童是在5歲之前被診斷出來的。 神經母細胞瘤的症狀是什麼?最常見的症狀之一是骨痛引起的易怒。
  • 北京京都兒童醫院唐鎖勤教授:高危神經母細胞瘤的治療
    神經母細胞瘤是兒童最常見的顱外實體瘤,佔所有兒童腫瘤的8-10%,大概8000個活產嬰兒中有1例。神經母細胞瘤的發病率,在我國尚沒有明確的調查。據美國統計,15歲以下每年發病率為100萬兒童中有9.8個,根據這個發病率估算,我國每年有3000例神經母細胞瘤患兒。
  • 神經母細胞瘤治療獲進展
    西班牙塞維亞大學和塞維亞生物醫學研究所研究人員,近日確定一種叫做CD44的蛋白質可以識別導致神經母細胞瘤侵襲性和低存活率的癌症幹細胞群。
  • Science子刊詳解:臨床試驗表明靶向GD2的CAR-T細胞有望治療神經母...
    2020年11月27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英國大奧蒙德街兒童醫院和倫敦大學學院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旨在靶向癌性腫瘤的新型CAR-T細胞療法,它在患有神經母細胞瘤(一種罕見的兒童癌症)的兒童身上顯示出有希望的早期結果。
  • 兒童腫瘤之「五最」 神經母細胞瘤罪惡性
    不過,醫生還說,腎母細胞瘤的治療效果是所有兒童惡性腫瘤中最好的。  腎母細胞瘤是最常見兒童腹部腫瘤。腫瘤生長快,常見症狀為快速增大的向一側肋部突出的腹部包塊,有的患兒有血尿、高血壓等症狀。大部分患兒可首先進行手術治療,病理分型、分期和手術後的化療方案的選擇對治療和預後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是晚期腎母細胞瘤治癒率也可以達到90%。
  • 王源「源基金」啟動新項目 救助神經母細胞瘤兒童
    2017年12月1日,由王源和陳礪志共同發起的源公益專項基金(以下簡稱「源基金」)宣布第二個救助項目「救助神經母細胞瘤兒童項目」正式確定,公益救助對象為患有神經母細胞瘤的兩周歲以下兒童。據悉,該項目目前已經實行第一例「三胞胎」的救助。
  • 水滴籌幫助身患神經母細胞瘤兒童家庭,愛心接力重燃生的希望
    很多人對於神經母細胞瘤不是很了解,神經母細胞瘤是兒童最常見的顱外腫瘤,是嬰幼兒最常見的腫瘤。公開信息顯示,有將近一半的神經母細胞瘤發生在2歲以內的嬰幼兒。兒童腫瘤中,約6%-10%為神經母細胞瘤,其死亡率佔到兒童腫瘤的15%。也正是因此,神經母細胞瘤被稱為兒童腫瘤之王。神經母細胞瘤以胚胎性腫瘤為主,多發於5歲以下的幼兒。來自河南的小禹(化名)就是其中一個。
  • 智能MRI掃描,識別兒童高危神經母細胞瘤又快又準
    這種被稱為T1映射的MRI成像技術,可以對兒童癌症的生物學特性提供關鍵的識別信息。它通過測量微觀水平上水分子如何在細胞內相互作用,了解組織的細胞組成,並被用於評估心臟病患者心肌組織的損傷。
  • J Clin Oncol:抗體hu14.18K322A有望成功治療兒童晚期神經母細胞瘤
    2014年5月11日訊 /生物谷BIOON/--最近發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雜誌上的一項一期臨床研究結果證實:單克隆抗體hu14.18K322A有望用於兒童神經母細胞瘤的治療。在15名兒童晚期神經母細胞瘤參加的hu14.18K322A抗體實驗安全性研究中,腫瘤縮小或消失,病情惡化被暫時停止。
  • 5歲以下兒童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神經母細胞瘤
    一個兩歲的孩子來門診反覆看病,症狀就是煩躁和食慾不佳,體重下降。經過多個專科的會診才發現孩子患了神經母細胞瘤。什麼是神經母細胞瘤?神經母細胞瘤為交感神經系統由不成熟的細胞生成的惡性腫瘤,為五歲以下兒童及嬰幼兒最常見的惡性腫瘤。
  • 腫瘤抑制蛋白BRCA1竟促進神經母細胞瘤存活
    令人吃驚的是,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維爾茨堡大學、哥廷根大學、荷蘭王妃馬克西瑪兒科腫瘤中心和阿姆斯特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這種蛋白也可能起著相反的效果:在另一種類型的癌症---神經母細胞瘤---中,它有助於保持腫瘤穩定。
  • 神經母細胞瘤的表現有哪些
    好像身邊得這樣疾病得孩子不是很多,但是,我們有必要來了解一些知識,認識一下神經母細胞瘤。  神經母細胞瘤屬於神經內分泌性腫瘤,可以起源於交感神經系統的任意神經脊部位。而最容易出現的部位就是腎上腺,當然但也可以發生在頸部、胸部、腹部以及盆腔的神經組織。而且這種瘤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就是這種細胞瘤可自發性地從未分化的惡性腫瘤退變為完全良性腫瘤。
  • VRK1蛋白的高表達可降低神經母細胞瘤患者的生存率
    美國醫療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來自塞維亞大學細胞生物學和醫學生理學系的研究人員發現,人類蛋白質VRK1的高表達與神經母細胞瘤患者的腫瘤侵襲性和低存活率有關。 侵襲性神經母細胞瘤是最常見的兒童固體癌症之一,在患病兒童中造成不成比例的高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