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源:黨內民主和團結是黨的生命

2020-11-26 中國網

編者按:劉少奇同志是我們黨卓越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他撰寫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等著作,對共產黨員應該如何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修養,作了比較系統的論述,影響了幾代共產黨人。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構建學習型政黨,為此我們訪問了劉源上將,請他說說父親劉少奇在學習方面的思想和故事,並就當前應如何加強學習的問題談點看法。

以人為本,發揚民主

記者:當前我們正致力於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您能否談談如何創新黨的工作,建設好黨的組織?

劉源:我認為,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主要任務有二:一是學深悟透,二是學以致用。核心是抓學習、促建設。這是我們所有工作的基礎,時刻不能放

松。創新黨的工作、建好黨的組織,首要內容就是以人為本,發揚民主。

記者: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在具體工作中,這個核心如何落到實處?

劉源:發展的目的是謀公、根本是為民!這是我們必須時刻牢記的。

發展依靠人民,前提是必須尊重人。作為黨委,必須尊重黨員這個主體。「依靠」,體現在很多方面,包括愛護、肯定群眾的首創精神,鼓勵、保護大家的積極性,發揮、調動大家的主觀能動性。要激發而非壓制大家!勁可鼓,不可洩!「依靠」,就要真正做到保障黨員、官兵的民主權利和合法權益。這是判斷真依靠、假依靠的標誌。

我們都知道權力是黨和人民給的,威望和信任更是來源於群眾,沒有人民群眾,權有何用?哪來的威信?我們待人、處事,是否平等互敬,是否尊重大家,尊重官兵,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群眾的眼睛最亮,看得最清楚。我們做官做事,時刻都不要忘了謀公、為民,不說「先憂後樂」、「先人後己」,如果能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就夠層次了。

記者:發展水無止境,創新也就永無止境。對此您在實際工作中有怎樣的體會?

劉源:我工作中感到最難的正是創新。我當了七年副政委、十一年政委,前八年是少將、後十年是中將,一直幹政工,做黨的工作。而現在,卻愈感吃力:面對新的形勢局面,承擔新的使命任務,按過時的套路幹不行了,我感到壓力越來越大。我想,創新不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根」,就是「以人為本」;「源」,就是群眾。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要謀發展、謀創新,還是得依靠大家,發揚民主,集中群智。

記者:您剛才談到創新與民主的關係,能否詳細談談您對民主的理解。

劉源:民主和科學是一對孿生兄弟。決策不是要科學嗎?不民主就無法實現。作為根本制度,我們黨一直實行民主集中制。我理解,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的基礎上集中,先得民主,才有集中;無民主,集中什麼?只配叫專斷專制!而從詞意邏輯上,無集中,卻仍有民主。

我是鄉縣市省、黨政軍企、工農兵學都幹過,這麼多年,有一條體會:專制最簡單,民主真不易。封建帝王,瘋痴癲傻、病入膏肓、文盲稚童都能當。專斷誰不會?不管對不對、懂不懂,拍桌子就定,一隻手「自由落體」,比「舉手之勞」還容易。但實行真正的民主,遠不那樣簡單。當前,我們各級黨組織中,也是集中不難民主難。擺架子,裝神秘,故弄玄虛,傻子都會!而營造好民主環境,實施好民主制度,疏通好民主渠道,讓群眾的真實意見充分而正確的表達,既複雜、又費事,還真難!

我原想,民主還不好辦?多尊重大家,多商量,開會儘可能多地讓大家發表意見,讓大家慎重一點、聽聽反面意見唄。現在看來,可不那麼簡單。對比起來,獨斷專行易,發揚民主難;暗箱操作易,透明決策難;上批評下易,下批評上難;墨守成規易,開拓創新難。我深切地體會到,要解難避易,單打獨鬥不行,必須走群眾路線,靠大家。

我們不能搞西方式、陳水扁式的民主,也不能犯「文革」「大民主」的錯誤;既不能當群眾的尾巴、搞短期行為,又不能脫離群眾和現實、好高鶩遠。只認真地以科學發展觀來指導發揚民主,才能有實現民主基礎上的集中。

黨內民主,堅定推進

記者:胡主席在一次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強調:「對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來說,黨內民主建設的進程和質量,不僅直接影響和決定整個黨的建設的進程和質量,而且事關黨和人民事業的興衰成敗。」請您談談對黨內民主建設的看法。

劉源:民主、不民主,真民主、假民主,確為大是大非。胡主席強調「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這是極為重要的。歷史上,我們黨最成功、最輝煌的時期,肯定是民主集中制執行最好的時期;而我們也曾在不短時間裡,在不少單位中,沒有做得很好,甚至可以說屢有過失,有過極其慘痛的教訓。

凡是搞一言堂、家長制,一人說了算的,再有權力者、再有威信者,最終也難免要犯錯誤。文治武功,雄才大略,誰比得了毛澤東?功大權重,叱吒風雲,誰比得了史達林?他們何止有威信,人民群眾對他們,甚至可以說到了迷信的程度。然而,就是這樣的偉人,在權力到達頂峰時,他們也曾一度高高在上、脫離民眾,聽不進批評,甚至背離民主,結果導致國家一段時間到了崩潰的邊緣,對偉人個人來說,又何嘗不感到痛惜呢!

毛主席自己就說過:「讓人講話,天不會塌下來,自己也不會垮臺。不讓人講話呢?那就難免有一天要垮臺。」 「不負責任,怕負責任,不許人講話,老虎屁股摸不得,凡是採取這種態度的人,十個就有十個要失敗。」

我們紀念先輩,一定要傳承他們正確的、光輝的東西;我們為尊者諱,不能再糊塗到不分是非對錯,不能再荒唐到任意胡編濫造!毛主席晚年的錯誤,中央的決議說得清清楚楚,我們每個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都應該深刻理解。

記者: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黨內民主建設歷史上,有過成功的經驗,也有像「文革"郡樣的慘痛教訓。您對此怎麼看?

劉源:我給你講一個親身經歷的事。1979年三中全會期間,我通過《人民日報》上呈一份「內參」,說母親在監獄關了1 2年,無人問津。葉帥、華主席,小平、陳雲、耀邦等同志都大吃一驚:「喲,都什麼時候了,人家好幾年前都放了,王光美怎麼還沒出來?」

三天後,我母親被釋放,一時間,好多人來探視。你猜第一個來的人是誰?誰也想不到,是毛主席的老秘書葉子龍。老朋友見面分外高興,有說有笑。

那次他重點說一件事:

大家都知道,葉子龍在毛主席身邊幾十年,非常有感情,或許也多少有點近而不恭、熟不拘禮吧。上世紀60年代,他被下放,實在想不通時,免不了跟別人發幾句牢騷。彭真同志在政治局會議上順口說笑了一句,我父親問:「什麼?你說誰?」彭真回答:「葉子龍啊!他還抱怨毛主席不公道呢。」我父親給大家的印象好像總是儒雅嚴肅,文質彬彬的,其實他也非常嚴厲,當時就聲色俱厲地呵斥了一句,接著又重複一遍。在場的人全愣了,不敢吭氣。

李先念和黃克誠同志都講,我父親批評人很厲害,大家都怕他;但他又很民主,允許人家反對他的觀點,可以辯論,聽得進不同意見;他從不整人,從沒有無端故意處理同志。因此,大家遇到問題,都願意他來主持,特別是出了事、犯了錯,都願意先去找他。

這次,彭真回去,趕緊讓葉子龍做檢討。葉子龍跟我母親通電話,轉上信。我父親閱後,把檢討書往桌子上一壓,沒說話,也沒批。不幾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了,父親被打倒。葉子龍是毛主席長期的貼身部下,不會有人為難他;加上被劉狠批過,一般人想,不是正該反戈立功?但他卻說了一句話:「打死我也不信劉少奇反對毛主席!」紅衛兵鬥他,硬逼軟磨:只要認錯改口,就過關。葉子龍死硬,被關了近8年!

歷盡劫波,往事刻骨,他來看我母親,講到:「我特別感謝少奇同志,他救了我。從那次斥責至今,我記了一輩子,記一輩子毛主席對我的好處:對我的恩情,我怎麼可以發牢騷呢?不就是找罵?」我就在旁邊看著聽著,他倆談笑風生,最後起身話別,葉子龍說:「我還想說一句話,如果少奇同志活著聽見,可能還饒不了我:毛主席最錯誤、最不該的,就是最後這樣對待少奇同志!為這句話,槍斃我都認了!當面對你說出這句話,我心裡痛快了。」

12年大獄,我媽很少掉淚。葉子龍走後,她抱著我放聲大哭。在那個時候,人被整到已經習慣周遭敵視的目光、滿耳打倒的聲浪,甚至已不相信有人會說劉少奇好話了。憑著這種極度的麻木,才使我們二家人挺過來。如今,一旦有人講出真情真話,而且是出自葉子龍之口,無異於在我母親胸中扔了顆炸彈,劇烈的震撼,頓時激起長久積壓的所有委屈、冤情、孤憤,一塊進發出來!我撫背讓媽媽哭出來,告訴她,天道輪迴,社會環境已經變了,不是您在監獄裡那樣了。

多少事、宛如昨,真啼血、空悲切!

我講這段往事,想說明兩條:一是,毛主席那麼偉大,因背離民主,拒絕批評,失去監督,也會犯大錯;二是,我們批評同志,為了愛護和幫助,要出於公心,與人為善。

1979年三中全會之後,中央召開理論務虛會。社會上、黨內外,清算毛澤東的錯誤,甚至反毛的聲浪驟起,誰說了定乾坤、穩大局的話呀?是小平、陳雲同志,彭真、尚昆同志,薄一波、黃克誠同志,都是當年被毛澤東打倒的那些老同志替他說話。

小平同志有一句話:一定要實事求是地評價毛澤東同志的功過,肯定並堅持毛澤東思想,「如果不寫或寫不好這個部分,整個決議就不如不做」。意思是要區分清楚,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繼承發揚什麼,否定揚棄什麼!我想,小平同志才是真正地維護毛澤東。當然,反過來更證明了毛主席晚年發動的「文化大革命」是錯誤的——正是挨整的戰友們,最後關鍵時期力挽狂瀾維護他。

這就是黨性!

「四人幫」被監禁審判,大快人心。我母親剛出獄,聽說毛主席的女兒李訥帶7歲的兒子生活,孤獨又困難,就主動去幫助。正是江青要殺掉的人,20多年盡力照顧、鼓勵江青的子孫。如果前面是講黨性,這裡說的是人性:誰善誰惡,誰忠誰奸,鑿鑿銘志,青史無遺!

實踐檢驗真理,實踐也同樣檢驗謬誤。祖先的傳統,良心陋習、精華糟粕、好賴香臭,像一鍋亂燉;澤被與貽害,都是老輩的遺產;優秀的思想和慘痛的教訓,對後輩同樣可貴。毛主席的反專制我們要繼承,他的教誨我們要牢記,他的過錯我們千萬不能再犯。這才是好後代!今天,我們記住毛澤東謀公、為民的一切,正是人民的擁戴,他才成為大救星、大英雄!他最輝煌的時候,正是黨內最民主、集體領導最好的時候。

我們千萬要維護好民主集中制,發揚民主,科學決策;千萬別再搞一言堂,丟掉批評與自我批評這個優良作風。這關乎黨的生命!我們曾付出多麼慘痛巨大的代價才換來這個結論,刻骨銘心啊!

自尊不爭,增強團結

劉源: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才能有自尊。我琢磨,「以人為本」最基本的是尊重人。

孔老夫子說:「君子矜而不爭」,意思是君子要莊重自守,與人無所爭執。我認為,作為一個共產黨員在工作上要爭,敬業盡心、一絲不苟;在個人名利上卻應該不爭。「不爭」,主要是平常淡定的心態,積極敬業的狀態,蓬勃向上的生態,是對大家的尊重,對人格的尊重,更是一種自然的自重。

實際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短,各有優劣。在中學時,他足球踢得比我好,我服氣;我籃球比他棒,賽場見高低,各自競爭嘛,完全可以各得其所,互有春秋。我們為他人進步高興,自己向上爭,工作爭上遊,叫「取之有道」;而名利上不爭,叫「自尊不爭」,是相當高的標準和境界。

當然,人皆有上進心、皆見名利好,關鍵是知榮辱,取之有道。在正當競爭中,基本的規矩、起碼的底線是不能打擊別人,抬高自己。這是做人的準則!誣陷、誹謗、中傷、惡意貶損別人的人,至少在做人上已經自貶自損,缺了自尊。我們處世待人,最普通的常識,現代時髦詞叫最普世的價值觀,至少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可能有人會說:你提的標準太低了,咱們高中級軍官、專家群體,應具有超乎常人、高於中線的素質,應有更高的要求。這話對,但是我想,為人也好,為官也好,還是先亮明底線。所謂「共識」,只能是最低綱領,不可能有太高標準。實際生活中,即便最起碼的、最低端的界限,還會有人踩槓、違規呢。先保住底,再向上爭!

記者:在新形勢下,如何加強黨內團結?

劉源:當前,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正確領導下,黨內空前團結,黨內民主機制正在逐步完善。但是我們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團結,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團結局面。只有自身團結,才能共建和諧。從規律上看,團結真不易、鬥爭極簡單。我鬥你,你不鬥也不行,想躲也躲不過。所以說鬥爭簡單,一方願意就足夠了!而團結則要難得多,要雙方都有意願,能體諒容忍,善求同存異。和諧就更難,要N次方的全面和好,「和而不同」才行。

大家在一起,體質性格、出身經歷不同,能力本事、順逆境遇不同,也不可能同。嘴巴裡的舌頭還和牙齒打架呢,要承認矛盾,鼓勵諸多是與非、對與錯之辨,包容各種不同意見和原則之爭,提倡正確的批評與自我批評,開展正確的黨內鬥爭。劉少奇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中指出:「真正負責地、正式地、誠懇地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去揭發黨內各種缺點、錯誤和一切壞的現象,從而加以改正和清除,常常是做得不夠,特別是由下而上的批評和自我批評做得不夠,在這一方面我們還必須大大發揚。」但同時,又必須避免對抗,防止矛盾激化,將鬥爭限定在可控制、可容忍的範圍內。

這是「和」的基礎,是「和而不同」的題中之義!

靠正當的競爭,逼我們向上、追求真理;

以正確的批評,導我們向善、修正錯誤。

這就是「知和而和,以禮節之」。

記者:從嚴要求,增強團結,在方式方法上有什麼講究呢?

劉源:我想,同樣的意思,以不同的話講出來,反響絕然不同;對同一樁事,不同的處理方式,效果截然相反。雖說「忠言逆耳利於行」,但也應知道「惡語冷於戟,善言暖於帛」。我們講話,都希望人家聽進去,不是自我表演做秀;我們批評人,都要求人家能接受改正,不是為了自己撒氣洩憤!為什麼不慎思謹言,選擇對方最能聽進的語言、最能接受的方式做工作呢?

新中國成立之初,華東一所軍校開學,邀請陳毅同志講話。他問,新學員有什麼問題?校領導說,大家熱情很高,但卻無知,例如一大半不按規定剃光頭,還提出要改校規。陳老總聽了,無言頷首,當晚就剃了頭。典禮時,他衣冠嚴整地說:小同志們,你們今天當兵,就是決心參加革命,而為人民服務是終身的,可不是一時一事的:今天想起就革命一下,哪件事願意就服務一次。我是老革命了,仍在時時事事提醒自己。小戰友們,我們在這件事上一樣:既然下了決心,終身不渝,那就常要從頭開始!——這時老帥一下把帽子摘下來,指著自己的頭大聲複述:「從頭開始!」全場由靜默轉為驚愕,頓時爆發出熱烈的掌聲……第二天,滿校園的官兵,全都剃成光頭!

咱們的老帥是怎樣教育、尊重、依靠他的小兵的?為區區一樁小事,言傳身教,沒一句批評話,卻遠勝於嚴令!

與人為善,推己及人,設身處地,正確地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我們黨最重要的作風。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人的工作,理當有最高的藝術性,這也正是我黨我軍最好的傳統。

這裡特別強調:我講的「從嚴」和「批評」,可是雙向的,不僅指常見的上對下,更指群眾監督的「從嚴":和下對上的「批評」。對於領導幹部來說,工作的作風和方式就是「專業」水準,當以高標準來要求。

記者:在我們黨的歷史上,劉少奇同志是一位非常維護黨的團結、極為重視黨員修養的黨和國家傑出領導人,他為我們留下了很多重要的思想遺產。

劉源:我父親曾莊重地寄望全黨:「把維護黨的團結,純潔黨的思想,鞏固黨的組織,看作自己最高的責任。」幾十年過來了,這仍是全體黨員最高的責任。

早年的白色恐際,我們被敵人殺得血流成河、白骨盈川,「同志』』的含義與生命一樣寶貴、神聖!今天呢?任何外敵都已經打不倒我們,就怕我們脫離群眾、鬧垮自己,內耗分裂、鬥垮自己。江澤民同志反覆引言警示我們:「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而現實中,我們黨內同志間的組織觀念、紀律約束、黨性修養確實淡漠了、被忽略了,「同志」關係確實大變了。這才是最危險的!

因此我們要切切關注:鬥爭容易,團結不易,和諧更難。即使我們十分珍潛,能維護好團結都不易,何況有人不愛護,甚至有意無意地傷害,很容易就鬥起來。

誰都明白,鬥則兩敗,和則雙贏。然而,一有小磕絆就攏不住,都忘了,爾我相仇,形同冰炭。

誰都知道,和諧相處,是種幸福。即使從狹隘功利的角度,對個人、為集體,也是和者多利、「和為貴」呀!於公於私,都該「知和而和」呀!共同的願望和利益,應能集合大家共同作為。

作為軍人,用軍事學家的語言表達:明智並且成功的徵服者,不僅要懂得戰爭,還必須懂得和平,更必然力行和諧!

我們黨打平天下,執政60多年。今日之中國,1 3億人口,56個民族,融合了最大的不同,和睦相處,和諧共生,蓋世鮮見,千古奇功!如此超級大的「和而不同」,多不易呀。

讓我們牢記:

黨內民主就是黨的生命!

黨的團結就是黨的生命!

(陶春)

相關焦點

  • 黨內民主是黨內政治生活積極健康的重要基礎
    黨內民主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    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重要保證。黨內民主既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健全黨內政治生活的必備條件和重要途徑。
  • 中航工業黨組嚴格督導下屬單位民主生活會
    中國航空製造技術研究院領導班子認真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會上,各單位緊扣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這個主題,圍繞「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要求,重點對照《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
  • 2016年黨的大事及評論:2016中國共產黨大事記一覽
    ­  十月­  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將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成功經驗做法制度化、程序化,形成了新的制度安排。­  十一月­  30­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規範黨和國家領導人有關待遇等文件、《中國共產黨工作機關條例(試行)》以及《關於縣以上黨和國家機關黨員領導幹部民主生活會的若干規定》,為全面從嚴治党進一步紮緊制度的籠子。
  • 駁「逼宮說」 蔡英文:民主政治不是宮廷劇
    敗選後,「府」「院」黨全面檢討,首次由蔡英文在「府」內迴廊響應時事及回答媒體詢問。    蔡英文以「民主政治」破除外界所謂的逼宮說。她表示,臺灣地區是民主政治,不是威權政治,在民主政治裡面,真的不是宮廷劇的這種劇本的環境,不需要把政治想得這麼複雜,基本上,「對我們的民主政治要有基本信任」。
  • 李烈滿:增強「四自能力」 保持黨的純潔性
    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黨的純潔性和黨的先進性一樣,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屬性。黨必須不斷增強「四自能力」,才能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才能經受「四大考驗」、化解「四大危險」,才能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 市環保局召開2017年度領導班子和黨員領導幹部民主生活會
    會議以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各項決策部署為主題,局領導班子和黨員領導幹部緊密聯繫各自思想和工作實際,深入查找問題和不足,認真開展了批評和自我批評。
  • 協商民主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點和優勢
    7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人民政協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服務黨和國家中心任務,在建立新中國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黨中央歷來高度重視人民政協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中央對人民政協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對人民政協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基本特點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主動改變「一元化」的領導方式,努力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正確處理黨與人大、政府、政協、群眾團體的關係;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戰略目標,把在實踐中創造的民主制度用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並在民主政治實踐和制度創新中不斷完善和豐富;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善於把黨的意志上升為法律,將人民當家作主制度化、規範化和程序化,依靠法律治理國家、管理社會;按照有法可依、
  • 偉大團結精神:中華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精神密碼
    黨領導中國人民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踐中,基於中國道路開闢與拓展,在鮮活的實踐中形成和展示出的中國力量、中國價值、中國精神,是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努力所取得的豐厚物質財富,更是持續積累和不斷累積的寶貴精神財富、精神食糧。  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才能前進,一個四分五裂的國家不可能發展進步。
  • 吉林大學召開學校領導班子2014年度民主生活會情況通報會
    全體校領導,近年退出學校領導班子的老同志,在校的中央和省級黨代會代表,校兩委委員,學校正處級幹部(含非中共黨員正處級領導幹部和副處級建制單位的黨政主要負責人),工人黨員、離退休老黨員及學生黨員代表,校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全體成員出席會議。會議由校黨委常務副書記兼副校長王勝今主持。校長李元元通報了2014年度學校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的情況。
  • 黨內法規體系概念的演進
    中國共產黨革命時期「黨內法規」概念的形成  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黨的制度建設,黨內法規的理論和實踐是隨著黨的建立、發展而不斷形成和完善的。在革命時期,「黨內法規」這一概念最早是由毛澤東在1938年黨的六屆六中全會時提出。
  • 防範商品交換原則向黨內滲透
    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再次強調:「要繼續推進作風建設,整治各種隱形變異『四風』問題,防範商品交換原則向黨內滲透,規範政商交往行為,加快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我們黨是服務人民、公心至上的政黨,黨的性質宗旨決不允許把商品交換原則搬到黨內。黨組織不是一般的社會組織或經濟組織,不是「私人俱樂部」,黨內同志關係也不是市場關係。
  • 有幹部網上抄襲被黨內嚴重警告
    其中一起案例中,兩名基層幹部在撰寫十九大精神學習心得體會時,有抄襲問題,受到黨內嚴重警告。  通報中說,2017年11月,夏莊鎮黨委委員、副鎮長鄭魯東和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王照宇在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過程中,沒有按照要求結合實際撰寫學習體會,而是從網絡下載文章修改個別語句作為交流材料。鄭魯東、王照宇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 習近平的三堂團結課
    在團結問題上,「一把手」更應帶好頭,起好表率作用。(2003年11月11日,發表於《之江新語》專欄)  3、黨面臨的形勢越複雜、肩負的任務越艱巨,就越要加強紀律建設,越要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確保全黨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步調一致前進。
  • 黨內政治文化研究的三個維度
    原標題:黨內政治文化研究的三個維度   黨內政治文化對黨內政治生活實踐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黨內政治文化的發展和作用的發揮有其內在規律性,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必須深入研究探索這些規律,切實把握黨內政治文化的精髓,不斷增強對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自信和自覺。 文化在黨治國理政中具有重要作用,黨內政治文化是我們黨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
  • 網上抄襲十九大學習體會,威海兩基層幹部被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其中一起案例中,兩名基層幹部在撰寫十九大精神學習心得體會時,有抄襲問題,受到黨內嚴重警告。通報中說,2017年11月,夏莊鎮黨委委員、副鎮長鄭魯東和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王照宇在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過程中,沒有按照要求結合實際撰寫學習體會,而是從網絡下載文章修改個別語句作為交流材料。鄭魯東、王照宇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 中共中央委員會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大會著重提出了執政黨的建設問題,強調要堅持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制度,反對個人崇拜,發展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強黨和群眾的聯繫。八大的路線是正確的,它為新時期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和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中國是一個封建歷史很長的國家,我們黨對封建主義特別是對封建土地制度和豪紳惡霸進行了最堅決最徹底的鬥爭,在反封建鬥爭中養成了優良的民主傳統;但是長期封建專制主義在思想政治方面的遺毒仍然不是很容易肅清的,種種歷史原因又使我們沒有能把黨內民主和國家政治社會生活的民主加以制度化,法律化,或者雖然制定了法律,卻沒有應有的權威。
  • 化學與藥學院黨委召開2020年度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
    化學與藥學院黨委召開2020年度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 根據青島農業大學黨委《關於認真開好2020年度黨員領導幹部民主生活會的通知》安排部署,1月14日,化學院藥學院黨委在化學樓207學院會議室召開2020年度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
  • 山東大學黨委常委班子召開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
    民主生活會召開前,學校黨委集中學習了中央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研究制定了《山東大學黨委常委班子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工作方案》,為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奠定了堅實基礎。在深入查擺問題的基礎上,班子成員從理想信念、宗旨意識、黨性修養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深刻剖析了產生這些問題的思想根源,並提出了努力方向和改進措施。 會議氣氛嚴肅、坦誠、和諧、團結,認真貫徹了整風精神,達到了「團結—批評—團結」的目的。自我批評嚴肅認真,敢於揭短亮醜,既從工作中找問題,更從思想上、黨性上找差距,觸及思想深處,觸及問題實質。
  • 延安整風運動對黨的主題教育的啟示
    由於戰爭環境緊張嚴酷,黨不可能對他們進行比較系統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教育,而他們的階級出身和認識水平的局限,很容易受到一些錯誤思想和作風的影響。這種狀況,對取得抗戰勝利,乃至迎接新中國的誕生,都是十分不利的。 以此可知,延安整風運動是針對當時黨內存在的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而開展的,是為了用先進的思想和正確的作風去武裝全黨,更好肩負起黨的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