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科普】還在養土撥鼠?小心感染鼠疫!

2021-03-01 佛山疾控

我把網購連結發你,我們一起養吧,可以交流一下心得~

土撥鼠,不少人被它呆萌的樣子所吸引,被網友親切的稱其為「土肥圓」。甚至有人在網上求購土撥鼠,要把它們當寵物養起來。網絡上還出現了如何飼養「土肥圓」攻略。疾控君聽到這些事不禁為網友捏了把冷汗!這是用自己生命在養萌寵啊!

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土撥鼠?

土撥鼠,又名旱獺,在外形和生活方式上都與鼠類相似,是松鼠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是陸生和穴居的草食性、冬眠性野生動物。旱獺體型粗大肥壯,耳小眼細,四肢粗短,利爪堅硬,尾巴短扁。

 

土撥鼠雖然長相「呆萌」,但因其潛藏烈性病菌,又危害牧場,被疾控與植保部門列入監控、殺滅的黑名單。

 

 

我國的傳染病中,危險等級最高的傳染病有兩種:霍亂、鼠疫!而土撥鼠就是鼠疫傳播的重要載體。

土撥鼠本身不傳播鼠疫,它只是一個存儲宿主。鼠疫傳播的媒介主要是鼠蚤。當鼠蚤吸取含病菌的鼠血後,細菌在蚤胃大量繁殖,形成菌栓堵塞在前胃,當鼠蚤再次吸入血時,病菌會隨吸進去的血反吐出來,注入動物或人體內。此外,蚤糞也含有鼠疫桿菌,可因搔癢進入皮內。因此,「鼠→蚤→人」成為鼠疫傳播的主要方式。

既然土撥鼠能傳播可怕的鼠疫,那麼在我國,土撥鼠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區呢?

中國的鼠疫疫源地主要包括青藏高原喜馬拉雅旱獺疫源地、天山山地灰旱獺疫源地、帕米爾高原長尾旱獺疫源地、 松遼平原達烏爾黃鼠疫源地、甘寧黃土高原阿拉善黃鼠疫源地、錫林郭勒高原布氏田鼠疫源地、內蒙古高原長爪沙鼠疫源地、滇西北山地大絨鼠疫源地。由此可知,來自西北地區的旱獺是極其危險的!

 

疾控君在此提醒大家,一定不要因為一時的喜愛和好奇就購買和飼養土撥鼠。大部分鼠疫患者往往還沒來得及治療就已經死亡,沒有了搶救的機會,因此希望大家珍愛生命,遠離旱獺。

供稿:傳防科

編輯:佛山新聞網 陳怡

圖片:包圖網

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闢謠:都是表情包惹的禍,我們土撥鼠叫聲才不是「啊」
    啊,不明真相的網友都被這隻土撥鼠逗得哈哈大笑,但是被玩壞的土撥鼠,真的不是這麼叫的。那個瀏覽量非常高的視頻其實是後期編輯過的,實際上土撥鼠的叫聲非常的軟萌,是吱吱吱的。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養一些另類的寵物,土撥鼠就是其中的選擇之一,不過在下定決心養土撥鼠之前,小夥伴一定要了解一下土撥鼠這些有趣的小知識。
  • 內蒙古確診一例鼠疫,這些防範知識您一定要掌握
    肇事者旱獺大家並不陌生,就是我們俗稱的土撥鼠。鼠疫主要通過生活在土撥鼠等野生齧齒動物身上的跳蚤進行細菌傳播,而蒙古國的民眾一直有捕食獵殺旱獺的習慣。家裡養的寵物「倉鼠」會傳播鼠疫嗎倉鼠也是屬於齧齒動物,是有可能會傳播鼠疫的,一般是由野鼠或者蚤傳給家養的倉鼠
  • 土撥鼠 網紅萌寵帶來諸多危險
    土撥鼠作為網紅寵物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愛,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在一些網購平臺上主要出售的土撥鼠有很多種。而疾控中心工作人員表示,飼養這類寵物存在被傳染鼠疫等疾病的風險。買土撥鼠後當心被咬傷北青報記者了解到,自從近年來一個「土撥鼠吶喊」的動圖在網上走紅後,很多人愛屋及烏,試著養起了土撥鼠寵物。8月16日,北青報記者在多個網購平臺及二手交易平臺搜索「寵物土撥鼠」,會出現多家出售活體土撥鼠的店家。綜合來看,迷你土撥鼠、國產土撥鼠和進口土撥鼠是他們銷售的重點,售價每隻從100元以下到1000元不等。
  • 科普|養倉鼠是否會染上鼠疫?
    倉鼠別稱別稱腮鼠、搬倉鼠、葵鼠、大頰鼠等,是倉鼠亞科動物的總稱,兩頰皆有頰囊,從臼齒側延伸到肩部,因此得名為倉鼠,非常迷你和可愛,是一種很強勢的獨居動物,同時也是一種很受歡迎的寵物,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養倉鼠是否會染上鼠疫吧!Q養倉鼠會染上鼠疫嗎?
  • 北京確認接診鼠疫病例!別慌!
    人對鼠疫普遍易感,但從事野外工作的人,比如獵殺或剝食旱獺的獵人、牧民及參與防疫的工作人員,感染鼠疫的可能性則高於一般人群。感染鼠疫會出現哪些症狀?圖片來源網絡討論區我家有老鼠,我會感染鼠疫嗎?一般老鼠感染人類需要鼠蚤這個媒介,直接接觸病獸或進食也有感染的機會。
  • 土撥鼠的叫聲真有這麼「萌」嗎?!它這是咋了??
    > 你可能已經見過這個最近很火的視頻了……(聽我一句,打開視頻之前調小音量,做好心理準備)提問:這真是土撥鼠的聲音嗎
  • 鼠疫到底有多可怕?這些一定要知道!
    鼠疫鼠疫(plague)是由鼠疫耶爾森菌感染引起的烈性傳染病,屬國際檢疫傳染病2、鼠疫類型感染了鼠疫耶爾森菌的病人通常分為四種類型:①腺鼠疫>男女老少,身體壯弱,遇鼠疫菌都高度容易感染鼠疫。以及貓、狗、羊、驢、駱駝等家畜,可因直接或間接接觸疫鼠而感染,並且都能威脅人類。鼠疫病人,尤其肺鼠疫病人自身也是非常危險的傳染源。
  • 抱歉,情感博主就不配寫一篇「鼠疫」作文嗎?
    粗略統計,超過一半以上標題含「鼠疫」內容都是在近三天發布的正當自媒體「鼠疫作文大賽」如火如荼之際,從這個選題的無釐頭式破壁流行,粗淺地聊一聊當下自媒體的「選題方法論」。「鼠疫」選題有多好寫?已經發生過三次以上的跨國鼠疫大流行發鼠疫(黑死病),擁有超過1400多年的歷史。
  • 鼠疫險些革了中醫的命?
    坐著救護車進入北京朝陽醫院的兩名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鼠疫患者,在2019年11月12日引發了一場輕微的舉國恐慌。4天後,內蒙古確診的另一名鼠疫病例加深了這種焦慮。在此之前2個月,甘肅曾報告1例感染敗血型鼠疫病例,患者最終死亡。這樣的後果明顯比北京來得嚴重,不過國人普遍忽略了它。這似乎說明發生在首都北京的疫情更容易被輿論所放大。
  • 草原土撥鼠作為寵物
    黑尾土撥鼠是野外五種不同的土撥鼠之一,也是在異國寵物交易中最常見的一種。黑尾土撥鼠自然生活在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之間的大平原地區,生活在草原上的大型殖民地。草原土撥鼠往往靠近小河,傾斜的山丘或平坦的草原,它們在各種土壤中挖土並覓食以尋求多種食物,因此得以蓬勃發展。他們的自然棲息地決定了他們對寵物的需求。getting狗在被飼養之前應被仔細考慮為寵物,因為它們需要專門主人的長期承諾。
  • 【致公科普·抗疫篇】黑死病——鼠疫
    【致公科普·抗疫篇】黑死病——鼠疫 2020-06-24 05: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傳播鼠疫的不止有老鼠,普通人如何避免被感染?
    我國有12種類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在19個省區,這些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動物就可能攜帶鼠疫桿菌。一般情況下鼠疫不會感染人類,但是有些人由於職業需要或者因為旅遊、探險進入了鼠疫自然疫源地,就存在被感染的風險。所以牧區的工作人員往往是感染鼠疫的高風險人群。進入牧區的人最容易被鼠蚤叮咬的部位在下肢,所以腺鼠疫最常見的症狀是腹股溝淋巴結腫痛。
  • 同時感染炭疽和鼠疫怎麼辦?這種疫苗或許可以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報導,美國天主教大學的研究人員研製出一種既能預防炭疽又能預防鼠疫的疫苗,可以預防這兩種傳染病。在動物身上進行的試驗表明,這種炭疽鼠疫疫苗有效,即使它們感染了兩種病毒。相關研究人員稱,對付生化武器的恐怖襲擊,這種疫苗能夠發揮防禦功能。
  • 蒙古國新增1例疑似鼠疫病例,普通人如何避免被感染?
    此前,蒙古國科布多省、巴彥烏列蓋省、戈壁阿爾泰省已報告發現鼠疫病例,其中一名感染鼠疫的15歲少年死亡。延伸閱讀傳播鼠疫的不止有老鼠,普通人如何避免被感染?近日,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確診一例腺鼠疫病例。隨後,內蒙古自治區宣布已發現三個鼠疫疫點,密切接觸者已實施居家醫學隔離觀察。
  • 1911年奉天國際鼠疫會議報告
    因為無數的人在為每天的生計而奔忙,也因為人民的生活習慣、民族傳統以及不幹涉貿易,鼠疫蔓延的局面就難以得到控制:如果我們相信某些研究此課題的優秀科學家們的分析, 那麼,在滿洲的西北部以及遼闊的亞洲山區,生存著—種齧齒目的小動物土撥鼠,它們都不同程度地長期患有腫脹病,並帶有鼠疫桿菌。
  • 主人叫土撥鼠起床,它1秒從睡夢中驚醒,跟上班族一模一樣
    作為一個寵物博主,筆者帶大家來看看土撥鼠起床的樣子。網友李小姐養了一隻可愛的土撥鼠,這天,土撥鼠正在籠子裡睡大覺,它仰躺著,姿勢很是豪邁。土撥鼠正呼呼大睡呢,可李小姐打算把它叫醒,換成人類,熟睡的時候被叫醒真的很難受,那麼,這隻土撥鼠會是什麼樣的反應呢?
  • 我家最近鬧老鼠,會感染鼠疫嗎?專家解釋來了
    消息一出,有些市民開始擔憂,腺鼠疫是什麼,我家最近鬧老鼠,會有感染風險嗎?記者特意諮詢了疾控專家。   7月5號晚,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通告稱,該市烏拉特中旗確診一例腺鼠疫病例,自5號起,全市已進入鼠疫防控Ⅲ級預警期,屬於較大鼠疫疫情。7月7日,內蒙古已在3個疫點檢出鼠疫菌,並對確診患者的15名密切接觸者實施隔離觀察。
  • 土撥鼠家族的宿敵,這種小惡魔動不動就對土撥鼠上演滅門慘案
    前兩天我們曾科普了「土撥鼠」這種動物(詳見:不要再叫它土撥鼠了,人家的正規名字是草原犬鼠,跟松鼠是一家的 ),今天我們再科普一下土撥鼠的死對頭—
  • 內蒙古歷史上的鼠疫‖正確認識鼠疫
    二、鼠疫的傳染源 經研究發現,鼠疫最初傳染源主要是感染了鼠疫的動物。隨著人類對鼠疫防控研究程度的深人,在鼠疫自然疫源地調查時,往往發現疫源地內的許多齧齒目、鼩鼱目、樹鼩目、食肉目(鼬科)和兔形目等五個目中的中小型哺乳動物可以自然感染鼠疫並又參與鼠疫的傳播。
  • 上圖·英文館 | 野生動物是病毒的蓄水池,可愛的浣熊和土撥鼠會寄生哪些病毒?
    可愛的浣熊,是狂犬病病毒的自然宿主;而又萌又憨的「野生土撥鼠」體內含有鼠疫桿菌,是鼠疫的罪魁禍首;因為在近距離騎大象,讓大象患上肺結核,還有從峇里島的長尾獼猴身上感染了猴泡沫病毒。大部分的遊客在旅程中沒有刻意尋找野生動物,但一旦在景點與野生動物相遇,特別是遇到形象可愛的,第一反應就是碰到「好運氣」,並下意識地靠近拍照,或者投餵、觸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