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大部門」面臨管理難題 部內機構關係複雜

2020-12-03 中國新聞網

  如果大部門不能順利渡過磨合期,不能及時協調矛盾衝突,大部門就有重新分開或曰解體的可能

  隨著大部制改革的深化,過去的小部委變成了「超級大部門」的內設機構,使得「超級大部門」的內部組織結構及它們之間的關係更加複雜,對內設機構的運行以及政府職能的實現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超級大部以後,並非已是萬事大吉

  大部制改革實際上是通過部門合併,使部門間利益和權能衝突與協調變為部門內部利益和權能衝突與協調,也就是化部際協調為部內協調的一種方法。隨著部門間利益和權能衝突的減少和部門內部利益和權能衝突的增多,大部制改革使得部內協調的難度加大。

  超級大部的成立在某種程度上是為了把大量的協調工作轉到部門內部進行,以減輕部門之間管理和調配人、財、物的利益和權能的負擔,使有限的人、財、物發揮更大的功能和作用,從而提高行政效能。但是,實際上,由於超級大部的內設機構的利益和權能調整常常無法到位,內部管理幅度(部委領導機構與各司局之間、各個司局與處室之間直接管理的機構數量)卻在增加,這些內設機構之間的協調常常變得負擔更重,真正的部門一體化和職能整合往往無法實現。

  因為,一項決策落實到超級大部以後,並非已是萬事大吉,還需由超級大部的內設機構也就是部委內各司局甚至處室去具體執行。只有把一項決策落實到了各部委的司局及其處室,部內行政才算基本到位(部外行政是將部委決策落實到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在這種情況下,主要承擔協調任務的辦公廳等會超負荷運轉,主要表現為公文積壓、機構臃腫和效率低下等。

  與此同時,超級大部作為一種多個機構合併後產生的新的組織形式,部內各內設機構需要一個磨合期,才能較好地建立起彼此之間的協作關係。在這個磨合期裡,一個部門內設機構也就是司局之間或者處室之間的矛盾衝突,可能絲毫不亞於原先不同部門之間的矛盾衝突。如果大部門不能順利渡過磨合期,不能及時協調矛盾衝突,大部門就有重新分開或曰解體的可能。

  英國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進行了大部制改革,成立了一些「特大部門」,但是由於內部協調的困難,這些「特大部門」實際上有很多都沒有形成真正的內聚力。例如,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成立的環境事務部就是由許多部委湊在一起組成的一個龐然大物,但不是一個有機結合的統一體,運行幾年後因內部利益和權能衝突無法得到很好的協調和解決,很快又分開回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樣子。

  超級大部「家務事」多,部長監督和控制的難度加大

  大部制改革會增加部門行政首長的管理幅度。由於管理幅度的擴大,分管領導也就是副部長和部長助理協調內設機構之間利益和權能衝突的難度也將越來越大,司局之間矛盾衝突的解決最終還是要依靠部長,這勢必會增加部長的工作負荷,使其因忙於協調部內各司局之間關係,而忽視了與其它部門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甚至會影響中央政府部門之間的協調,也就是部際協調,從而導致以加強機構整合力度和實現中央政府一體化為目標的大部制改革宣告失敗。

  例如,英國1976年把交通工作從特大的環境事務部分出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由於認為交通政策沒有受到大臣的有效控制造成的。中國2008年的第一輪大部制改革以後,一些部委下設司局達數十個,部長監督和控制起來十分困難。

  少了「上級壓力」,部內協調的成本增加

  大部制改革是將政府相同及相近的職能進行整合,歸入一個部門管理,或將一些職能相近或相關的部門整合為一個較大的部門。一方面,超級大部內設機構過多將加劇條塊分割和職能交叉重疊的現象。而另一方面被整合進超級大部的原有各部門,其本身就是在相關職能領域具有較大權能的部門,分部而治時的矛盾衝突不會因為合併進同一個部門而消失,部門內部司局之間或處室之間的利益和權能衝突甚至絲毫不亞於部際之間的衝突。所以,將部際衝突內部化,從另一種意義上只是將外部的協調成本轉嫁到內部,並不意味著內部協調的成本一定比外部協調的成本低。

  從2008年以後中央和地方大部門的運行來看,不少大部門的內部人、財、物和信息的協調甚至比合併前更加困難、成本更高。這不僅僅是因為辦公地點的分離、人員的不熟悉、業務的不了解、合併中利益和權能重新分配中的不公平使部門間、人員間有怨氣等造成的,更因為原先的部際協調還有國務院及其分管領導來協調,各部委對本部門的利益和權能不好過多的堅持的「上級壓力」,而現在的大部門內部協調就少了這個「上級壓力」。這對於新一輪大部制改革後的超級大部來講是一個必須十分重視的棘手問題。

  「超級大部」可能加劇央地條塊矛盾

  大部制改革後出現的「超級大部」可能加大我國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的條塊矛盾。我國幅員廣闊,條塊結構如果利用得好的話,會收到積極效果;反之,則會產生條塊矛盾。這種矛盾的一種表現就是中央政府各職能部門尤其是中央政府垂直管理部門與地方政府之間的摩擦。

  本來,中央政府職能部門之間的牽制是一種權力相互制衡力量。而在實行大部制後,由於比起沒有改革的政府職能部門,超級大部的權能擴大使得這種制衡力量被減少或消滅。這意味著「條條」的管理權能增加。在管理權能一定的情況下,一方權能的增加意味著另一方權能的減少。由此,中央大部權能的擴張會影響地方政府積極性的發揮。此外,超級大部管理權能的增加意味著它能夠用於與地方政府摩擦的潛在能量增加。如果兩者形成一種均勢狀態,雙方摩擦的可能性會更大。

  超級大部辦公廳應從部委的「秘書」轉變為「秘書長」

  超級大部中的大司局需要大協調。覆蓋部門基本職能的機關越少,司局職能範圍則越寬;司局權力相對擴大,對部內綜合協調能力的要求則相對較高。目前,我國中央政府各職能部門所屬的辦公廳並未承擔其應有的綜合協調職責,只是承擔機關公文、日常工作的協調和督查、政務公開、新聞發布等一些日常管理工作,未被正式賦予整個部委的綜合協調的地位和作用,這和國務院辦公廳未被正式賦予綜合協調的地位是相一致的。因此,中央政府各職能部門所屬辦公廳尤其是超級大部所屬辦公廳並不能站在部門全局的高度,去適應大部制改革後對部內協調提出的新要求。

  大部制改革後形成的超級大部應該承擔起雙重責任,既要保持超級大部和其他部門以及社會環境的適應性,也要管理部門內部各內設機構之間的依存性。超級大部所屬的辦公廳無疑是大部制改革後的部門領導擔負其雙重責任的有效抓手。超級大部所屬辦公廳的優勢在於能將行政管理中的協調職能專業化、常態化,它突破了傳統的「一事一協調」、「一時一協調」的限制,強調辦公廳作為綜合協調機構的獨立性和綜合協調機制的長期性,有利於提高部門的綜合治理能力。因此,超級大部所屬辦公廳不再是一個單純的文件和信息的交換中心,更應承擔起協調部內各內設機構的關係和疏通工作渠道的重任。這就要明確超級大部所屬辦公廳的宏觀協調職責,確立其作為部門領導辦事機構的綜合協調中心地位,研究制定跨司局的協調措施、指導督促司局間合作、開展聯合監督檢查等工作,即從部委的「秘書」角色轉變為「秘書長」角色。

  構建超級大部內設機構之間的協調機制

  隨著超級大部內設機構的增多,協調任務也會不斷增加,各內設機構之間需要一段時間磨合,才能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因而,政府不僅要保證內設機構在一定程度上的獨立性,而且,要構建超級大部內設機構之間的協調機制,進一步減少運轉成本,提高職能行使效率,使政府職能向更適應市場經濟的方向對接。但是,我國中央政府各職能部門內部尤其是超級大部內部現行的協調機制還不夠完善,明晰的協調方式、明確的協調層級尚未確立。

  對於我國中央政府而言,除了加強超級大部中辦公廳的宏觀協調職責,還需要加強大部委中財務司和人事司協調其它各內設機構利益和權能的職責。目前,這些司局在內設機構利益和權能的協調職責中所起的作用還很有限。

  促進超級大部內部決策權、監督權和執行權的適度分離

  就目前的中國政府而言,部內黨組和部務會議本應主要是決策機構,思考和決定部委內部和外部的重大問題,同時也有部分監督、協調職能。可是,如果部內黨組和部務會議把主要精力放在監督、協調職能上,甚至經常直接幹預司局的執行事務,則不利於發揮它主要是決策機構的功能。所以,應該把協調、監督和執行的職能交給辦公廳和各相關司局等機構去承擔。

  目前的部長、副部長、部長助理「分管制度」實際上使部內黨組和部務會議成員既要管決策,又要管執行、協調和監督,在實際工作中很多部委領導把大部分精力用於執行、協調和監督職能。這樣,一方面,部委領導整天忙於事務性工作,沒有太多的精力去思考戰略、規劃和政策方面的重大問題,另一方面使下屬部門和機構又陷於有事無權的尷尬境地,嚴重影響部委的整體工作效能。

  通過促進大部門內部決策權、執行權和監督權的分離,不僅可將超級大部的領導和領導機構從繁重的執行、協調和監督任務中解脫出來,而且,也將使超級大部從因繁重的執行任務而產生的各種利益衝突中超脫出來,從而加強了其決策權和監督權的實施力度。這樣,既可以使大部門本身得以權能「瘦身」,又可以加強中央政府、中央政府其他職能部門對超級大部權力的約束與監督,也可以促進超級大部各內設機構之間利益和權能協調的實現。

  大部制改革要與政府權能的集中與分散改革同步進行

  部門的合併常常意味著新的大部門利益和權能的擴大,可是,大部門制如果只是意味著權能擴張的話,實際上就違背了大部制改革的初衷:集權與分權的平衡。所以,大部制改革一定要與政府權能的集中與分散或曰集權與放權改革同步進行。

  要達成此項目的,一方面,要促進大部門內部決策權、監督權和執行權的分離,另一方面,要在中央政府整體層面上構建決策、執行、監督適度分離的組織架構。要將原屬於市場、企業、社會和事業單位的職能逐步從超級大部乃至整個中央政府中分離出來,設立專門的執行機構或者劃分給市場和社會,避免因集決策、執行、監督於一身而產生的種種弊端,這也是解決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條塊矛盾的重要途徑之一。比如,同一行業中,管政策法規和制度設計,管決策、執行和監督的行政職能保留給超級大部,而管經營和利潤、業務和發展的專業公司、學校、研究機構等獨立為企業和事業單位的安排,就是這種集權與分權的有機結合。

  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大部制改革的成功需要依賴一個設置合理、結構科學、運作高效的內部體系的支撐。部門內設機構利益和權能的協調直接影響大部制改革的成效乃至成敗,所以,健全大部門內設機構利益和權能協調的體制和機制應該成為新一輪大部制改革特別關注的重點之一。(作者:施雪華 作者為北京師範大學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院二級教授、博導)

相關焦點

  • 康博嘉為醫療機構解決「人財物一體化管理」難題
    4、第四是「雜」,集團內信息系統建設五花八門,千奇百怪,基本上不僅集團內各地醫院的系統本身就存在各種信息孤島,更不要說集團內建立統一的數據標準,數據中心。數據共享和數據賦能就更加遙不可及了。而這又是作為集團化與公立體系差異化競爭的基礎,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差異,也是社會資本辦醫的一大痛點。
  • 本輪機構改革的主要特徵與方式
    綜合部門需要的可以搞大部門制,但不是所有綜合部門都要搞大部門制,不是所有相關職能都要往一個筐裡裝,關鍵要看怎樣擺布符合實際、科學合理、更有效率。」 重大工作領域決策職能配置中心化、頂層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
  • 超級電容器儲能系統面臨機遇與挑戰
    該公司推出的基於超級電容器的儲能設備Sirius Energy Storage和Centauri Energy Server,旨在管理分布式能源。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4/378673.htm  「我認為從公用事業部門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一個過渡過程就是採用微電網的方式。」Ghani說。
  • 蟲洞教育:「+網際網路」模式打造超級學前機構,為孩子創造美好未來
    日前,中國數位化學前機構企業級服務提供者蟲洞教育,在蟲洞超級公眾號推出一周年之際,面向學前教育領域推出了「+網際網路」的升級轉型服務,試圖依託「中央廚房」式課程體系,加速助推我國學前教育標準化,為學前教育機構提供針對管理、運營、招生、轉化等需求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許多學齡兒童家長都有一種感覺,選幼兒園比選小學的難度要大很多。
  • 4700張中獎彩票,進化論面臨的難題,恰好是神存在的證明?
    人類的眼睛是非常複雜的機制構成的,如果不是如此縝密的智慧設計,單靠進化是非常非常難的。人類的眼睛究竟有多複雜呢?據說用計算機計算人類眼睛單個神經細胞1秒鐘的所有運動,需要幾分鐘。而人類眼睛至少需要1000萬個這樣的細胞組成,彼此作用,方式複雜,如果用超級計算機模擬眼睛1秒內的所有運動,需要100年的時間!
  • ...信息技術風險管理——剖析《證券基金經營機構信息技術管理辦法》
    (二)突發性強,風險處置極具挑戰經營機構所有業務系統都由總部集中部署管控,好處不講,壞處就是一旦出問題,就是公司級別的大問題,是關係到功能能否正常營業的問題。(三)影響範圍更廣、持續時間更遠、更難以量化信息安全事件視嚴重程度、發生次數等會對經營機構分類評級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也可能面臨更嚴格的合規檢查,分類評級又會影響到經營機構投資者保護基金的繳納金額,還可能影響新業務資質的申請,銀行貸款授信、券商債券業務、新業務申請等等。
  • 機構精簡,職責增加,增機構、編制不可避免...
    2018年3月13日上午,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根據方案,環境保護部被取消,組建生態環境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同時,組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由新組建的自然資源部管理。
  • 複雜的人腦,認識不複雜
    複雜的人腦,認識不複雜 2021-01-08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2018大部制終極方案落定 2018年環保機構改革方案解讀
    此前諸多的大部制方案中都包含一個共同的思路:「山水林田湖草一體管理」。  2018年3月13日,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下稱「方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方案中,國務院組成部門調整的前兩條直指生態環保領域,即組建自然資源部與生態環境部。
  • 國稅地稅機構合併改革需統籌協調處理好四大稅收關係
    目前,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正在向逐級落實「三定」(定職責、定機構、定編制)規定、逐級接收社會保險費和非稅收入徵管職責劃轉等領域縱深推進。這項旨在全面提升稅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大制度變革,不僅事關組織機構整合、履行職責調整、管理方式轉變,而且要破解幹部疏解、機構設置、人員編制、經費撥付、薪酬待遇等諸多現實難題。
  • 三峽「水華」現象 淡水庫將面臨難題
    由重慶市人大常委會移民工作委員會提交的《關於三峽(重慶)庫區水庫管理情況的調研報告》中顯示,目前三峽水庫綜合管理面臨三大難題。難題一:水汙染防治壓力大報告中稱,三峽工程蓄水後,庫周近岸水域和庫灣水體水流減緩,自淨能力下降。由於運行成本高、利用率較低,庫區一些城鎮汙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廠的汙水處理在線監測並未全部完成。
  • 「後復星時代」的和睦家 非公醫療仍面臨多重難題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後復星時代」的和睦家:新址開業、資本化運作加速,非公醫療仍面臨多重難題非公醫療近年來不斷有政策「東風」照拂,但即便品牌強勢如和睦家,在人才、醫保和稅收方面,仍面臨不同程度的難題。在與復星醫藥「分手」、攜手「新東家」新風天域數月之後,國內高端非公醫療的代表和睦家正式啟用上海浦西醫院新址。
  • 工程項目管理的組織機構形式
    無法實現管理工作專業化,不利於項目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職能制  職能制組織機構是在各管理層次之間設置職能部門,各職能部門分別從職能角度對下級執行者進行業務管理。在職能制組織機構中,各級領導不直接指揮下級,而是指揮職能部門。各職能部門可以在上級領導的授權範圍內,就其所轄業務範圍向下級執行者發布命令和指示。
  • 硬核科技撐起智慧工地,都香高速昭通A4標段有部「超級大腦」!
    硬核科技撐起智慧工地,都香高速昭通A4標段有部「超級大腦」!複雜的地質地貌給隧道施工帶來了極大的挑戰。自2018年初進場以來,都香高速公路A4項目部便將研髮長隧道信息化建設提上日程,當年10月,該項目部自主研發的信息化平臺投入使用,時至今日,該信息化平臺更加完善,有了這個「超級大腦」,A4項目部已然成了業內智慧工地的翹楚。
  • 這是管理自然資源的國字號機構
    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是關於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機構設置、管理權限劃分和確定調控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基本制度體系。「大部制」的特點是擴大一個部所管理的業務範圍,把多種內容有聯繫的事務交由一個部管轄,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職能交叉、政出多門、多頭管理,提高行政效率。十九大的提法顯然更進了一步。
  • 用超級計算機,解決了「湍流」難題中的一個!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基礎科學#系列徵文先進的超級計算機模擬,已經解決了湍流流體流動中的一個難題,這個問題可能會促使更高效的渦輪和發動機誕生。當流體(如水或空氣)流動足夠快時,流體(將經歷湍流——流體內部的速度和壓力似乎是隨機變化的。
  • 第三方財富管理趨勢報告丨五大困境與亂象,第三方財富管理如何轉型...
    隨著金融科技的普及,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也藉助金融科技優化客戶體驗與內部流程效率,甚至打造新的智能投顧產品等。但是科技投入是一項巨大的投入,所有中小金融機構都面臨著科技投入和產出比的難題。
  • 基層計量技術機構面臨的困境與對策
    二、基層法定計量技術機構當前面臨的困境從某縣法定計量技術機構近3年的收費情況看,全所每年收費在200萬元左右,基本能夠滿足當前機構業務開展、外出培訓學習、辦公用品購置、標準考核及同其他縣區計量檢定機構業務交流等經費開支。但取消收費後,所有經費全部來自財政,在當前財政大環境下,再想擴展業務範圍、增強業務能力,阻力會越來越大。
  • 國產電源晶片廠商面臨4大難題
    國產電源晶片廠商面臨4大難題 李倩 發表於 2018-10-12 14:25:53 電源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電源就是將其他形式轉化成電能的一種特定裝置,其中開關電源是最普通常見的一種
  • 七零後教師面臨的四大難題
    他們承擔了學校的主要教學工作,可他們自身正受著這樣或那樣病痛的折磨,自身的健康問題是七零後教師面臨的第一大難題,他們到了人生最關鍵的時候。其次是家庭。七零後教師不僅要承擔學校的工作,在家庭也是承上啟下的主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