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氧化還原滴定法

2021-01-10 生物谷

第三節 氧化還原滴定法

  一、概述

  氧化還原滴定法是以氧化還原反應為基礎的滴定分析方法。氧化還原反應較為複雜,一般反應速度較慢,副反應較多,所以並不是所有的氧化還原反應都能用於滴定反應,應該符合滴定分析的一般要求,即反應完全,反應速度快;無副反應等。因此,必須根據具體情況,創造適宜的反應條件。

  (1)根據平衡常數的大小判斷反應進行程度。一般K≥106或時,該反應進行得完全。

  (2)反應速度快。一般可通過下列幾種方法增加反應速度。

  ①加催化劑。例如,用MnO-4氧化Fe2+時,加入少許Mn2+作為催化劑,可使反應迅速進行。

  ②升高溫度。例如,用MnO-4氧化C2O2-4時,室溫下反應進行得很慢,溫度升高到80℃時反應能夠很快地進行。

  (3)無副反應。若用於滴定分析的氧化還原反應伴有副反應發生,必須設法消除。如果沒有抑制副反應的方法,反應就不能用於滴定。

  按照氧化還原滴定中所用氧化劑的不同,將氧化還原法分為高錳酸鉀法、碘量法、重鉻酸鉀法等。本節主要討論高錳酸鉀法和碘量法。

  二、高錳酸鉀法

  (一)基本原理

  

  在微酸、中性或弱鹼性溶液中,MnO-4被還原為棕色不溶物MnO2:

  因MnO2能使溶液混濁,妨礙疑點觀察,所以高錳酸鉀法通常在較強的酸性溶液中進行。滴定時使用H2SO4控制酸度,避免使用HNO3(有氧化性)和HCL(有還原性)。

  KMnO4還原為Mn2+的反應在常溫下進行得較慢。因此,滴定較難氧化的物質時,常需要加熱或加催化劑。例如,用KMnO4滴定C2O2-4時,即使在強酸性溶液中加熱的情況下,開始時反應也不會迅速進行。只有待最初加入的1-2滴KMnO4溶液的紫色退去後,溶液中就有了Mn2+,接著的反應能較快地進行。這種由於反應生成物本身引起的催化作用稱為自動催化作用。

  高錳酸鉀法的指示劑是KMnO4本身,在100ml水中只要加1滴0.1mol·L-1KMnO4溶液就可以呈現明顯的紫紅色.而它的還原產物Mn2+則近無色.所以高錳酸鉀法不需另加指示劑。

  KMnO4氧化性強,在強酸性溶液中可直接滴定一些還原性物質,如Fe2+,AsO3-3,NO-2,Sb3+,H2O2,C2O2-4,甲醛,葡萄糖和水楊酸等;也可間接滴定一些氧化性物質,如MnO2,PbO2,CrO-3,CLO-3等;還可測定一些能與氧化劑或還原劑起反應,但無氧化性或還原性的物質,如Ca2+,Ba2+,Zn2+和Cd2+等。例如,Ca2+能與C2O2-4形成沉澱溶於H2SO4中,然後用KmnO4溶液滴定生成H2C2O4,從而測出Ca2+的含量。

  高錳酸鉀法的主要缺點是選擇性較差,標準溶液不夠穩定等。

  (二)高錳酸鉀的應用示例——市售過氧化氫中H2O2含量的測定

  在酸性溶液中,H2O2被KmnO4氧化。

  2MnO-4+5H2O2+6H+→2Mn2+5O2+8H2o

氧化還原滴定同樣也要經過標準溶液的配製、標定和被測物質含量測定三個過程:

  1.KMnO4標準溶液的配製

  稱取約0.86g KMnO4加蒸餾水配成500ml0.01mol·L-1的標準溶液。加熱至沸,並保持微沸約1h。冷卻,放暗處約一周後用垂熔玻璃漏鬥或玻璃絲過濾。將濾液移至棕色瓶內暗處保存。

  2.KMnO4溶液濃度的標定

  可用基準物質Na2CO3標定KMnO4溶液的濃度,反應式如下:

  

  3.過氧化氫含量的測定

  用移液管吸取市售過氧化氫1.00ml,放入250ml容量瓶中,稀釋25.00ml於錐形瓶中,加6ml3mol·L-1H2SO4,用KMnO4標準溶液滴定溶液呈粉紅色,設稀釋後H2O2的密度為1,H2O2的含量可按下式計算:

  

  三、碘量法

  (一)基本原理

  碘量法是利用I2的氧化性和I-的還原性進行滴定的分析方法。

  I2+2e-2I-=0.535V

  從值可知,I2是一種較弱的氧化劑,而I-是中等 強度的還原劑 。低於 電對的還原性物質如S2-,SO2-3,AsO3-3,SbO3-3,維生素C等,能用I2標準溶液直接滴定,這種方法叫直接碘量法或碘滴定法。高於 電對的氧化性物質如Cu2+,Cr2O2-7,CrO2-4,MnO2-4,NO-2,CL2,H2O2,漂白粉等,可將I-氧化成I2,再用Na2S2O3標準溶液滴定生成的I2。這種滴定方法叫間接碘量法或滴定碘量法。

  1.直接碘量法

  用直接碘量法來測定還原性物質時,一般應在弱鹼性、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進行,如測定AsO3-3需在弱鹼性NaHCO3溶液中進行。

若反應在強酸性溶液中進行,則平衡向左移動,且I-易被空氣中的O2氧化: 

4I-+O2+4H+→2I2+2H2O

  如果溶液的鹼性太強,I2就會發生歧化反應:

  

  I2標準溶液可用升華法製得的純碘直接配製。但I2具有揮發性和腐蝕性,不宜在天平上稱量,故通常先配成近似濃度的溶液,然後進行標定。由於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通常在配製I2溶液時加入過量的KI以增加其溶解度,降低I2的揮發性。直接碘量法可利用碘自身的黃色或加澱粉作指示劑,I2遇澱粉呈藍色。

  2.間接碘量法

  間接碘量法測定氧化性物質時,須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進行。例如,測定K2Cr2O7含量的反應如下:

  Cr2O72-+6I-+14H+→2Cr3+3I2+7H2O

I2+2S2O22-→2I-+S4O2-6

  若溶液為鹼性,則存在如下事反應:

  I2+S2O22-+10OH-→8I-+2SO42-+5H2o

在強酸性溶液中,S2O2-3易被分解:

S2O22-+2H-→S↓+SO2+H2O

  間接碘量法也用澱粉作指示劑,但它不是在滴定前加入,若指示劑加得過早,則由於澱粉與I2形成的牢固結合會使I2不易與Na2S2O3立即作用,以致滴定終點不敏銳。故一般在近終點時加入。應用碘量法除須掌握好酸度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防止碘揮發。其辦法有:

  ①加入過量的KI,使I2變成I-。

  ②反應時溶液不可加熱。

  ③反應在碘量瓶中進行,滴定時不要過分搖動溶液。

  (2)防止I-被空氣氧化。方法有:

  ①避免陽光照射。

  ②Cu2+、NO-2等能催化空氣對I-的氧化,應該設法除去。

  ③滴定應該快速進行。

  (二)碘量法應用示例

  1.維生素C含量測定

  維生素C分子中含有烯二醇基,易被I2定量氧化成含二酮基的脫氫維生c,故可用直接碘量法測定定含量。

從上式可以看出,在鹼性條件下有利於反應向右進行,但維生素C的還原性很強,在鹼性環境中易被空氣中的O2氧化,故滴定時加一些HOAc使滴定在弱酸性溶液中進行,以減少維被空氣氧化所造成的誤差。操作如下:

  (1)配製0.05mol·L-1I2標準溶液 稱取6.5gI2和12.5gKI,置於小研缽中,加水少許,研磨至全部溶解後移入棕色瓶中,加水500ml,搖勻後避光陰涼處放置過夜。

  (2)標定I2溶液濃度 吸取25.00mlI2溶液置於250ml錐形瓶中,加水50ml,用標定過的Na 2S2O3標準溶液滴定至淺黃色後,加入0.2%澱粉溶液2-4滴,繼續用Na2S2O3溶液滴定至藍色恰好退去,根據下式計算I2溶液的濃度。

  

  (3)維生素C含量的測定準確稱取約0.2g維生素C,放入錐形瓶中,加入新蒸過的蒸餾水50ml2mol·L-1HOAc使其溶解,加澱粉指示劑1ml,立即用I2標準溶液滴定至淺藍色,按下式計算維生素C的含量

  2.漂白粉中有效氯含量的測定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為CaCL(OCL)和CaCL2的混合物,前者與酸反應放出CL2具有漂白、殺菌和消毒作用,故稱之為有效氯。漂白粉的質量是以有效氯的含量為衡量標準的。

  CoCl(OCl)+2H+→Ca2++HOCl+HCl

  HOCl+HCl→Cl2+H2O

  操作步驟如下:

  (1)配製0.1mol·L-1 Na2S2O3標準溶液 稱取約2.5g Na2S2O3溶於500ml新煮並冷卻的蒸餾水中,加少許Na2CO3,將溶液貯於棕色瓶中,在暗處放一周後標定其濃度.

  (2)標定Na2S2O3標準溶液濃度 準確稱取約0.15g在130-140℃烘乾的分析純K2Cr2O7,加水溶解後加過量KI和一定量的硫酸,加水稀釋至約100ml。用待標定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呈黃綠色後,滴加澱粉指示劑,繼續滴之下至溶液藍色消失而呈亮綠色為止。根據下式計算溶液的濃度:

  3.漂白粉中有效氯的測定 在漂白粉試樣的酸性溶液中,加入過量的KI,然後用Na2S2O3標準溶液滴定生成I2,從而計算出有效氯含量。

相關焦點

  • 習題:氧化還原滴定法
    誘導、偏高;14.1.06 V; 15.電勢突躍範圍、氧化還原指示劑;16. 還原劑、氧化劑;17. 0.35~0.59V;18.自身、特殊、氧化還原;23.;32.氧化;33.7.× 氧化還原反應速度與兩電對電勢差值無關。8.√  9.√  10.√  11.× 氧化還原指示劑本身是具有氧化還原性的有機化合物。12.× 不能用鹽酸和硝酸作滴定介質。
  • 第六章 氧化還原與電極電位--第一節 氧化還原
    第六章 氧化還原與電極電位   氧化還原反應是一類重要的化學反應。它不僅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在人體內進行的一系列化學反應中,有許多是氧化還原反應。本章將在氧化還原反應的基礎上,著重討論如何將化學能轉變為電能、電極電位和電池電動勢的產生及其應用等有關知識。
  • 電位滴定法與永停滴定法
    電位滴定法與永停滴定法  電位滴定法與永停滴定法是容量分析中用以確定終點或選擇核對指示劑變色域的方法。選用適當的電極系統可以作氧化還原法、中和法(水溶液或非水溶液)、沉澱法、重氮化法或水分測定法等的終點指示。  電位滴定法選用2支不同的電極。1支為指示電極,其電極電勢隨溶液中被分析成分的離子濃度的變化而變化; 另1支為參比電極,其電極電勢固定不變。
  • 《氧化還原反應》說課稿
    一、說教材該部分內容屬於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1第二章第三節的內容,在中學化學學習中,貫穿始終,是中學化學教學的重難點之一。本節課內容承接初中所學的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同時為之後學習金屬的冶煉和防護、化學電源、元素以及化合物知識奠定了基礎,因此本節課內容在課程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 第二節 酸鹼滴定法
    第二節 酸鹼滴定法   酸鹼滴定法是以酸鹼反應為基礎的滴定分析方法。利用該方法可以測定一些具有酸鹼性的物質,也可以用來測定某些能與酸鹼作用的物質。有許多不具有酸鹼性的物質,也可通過化學反應產生酸鹼,並用酸鹼滴定法測定它們的含量。因此,在生產和科研實踐中,酸鹼滴定法的應用相當廣泛。
  • 高中化學說課稿:《氧化還原反應》
    氧化還原反應的實際應用也很廣泛,可以說我們每個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會與氧化還原反應打交道。氧化還原反應像原子結構、元素周期律等內容一樣,歷來是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的好教材。氧化和還原是一對典型的矛盾,它們既對立,又統一,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互依存的,有氧化反應發生必然有還原反應發生,它們絕對不可能孤立存在,而是統一在氧化還原反應中。
  • 【詩意化學】--鐵的重鉻酸鉀滴定法
    1、檢測鐵礦中鐵的方法為重鉻酸鉀滴定法。將樣品700℃氫氧化鉀溶解,然後鹽酸浸取。清亮後的溶液呈黃色。趁熱用二氯化錫還原為淡黃色。再加入鎢酸鈉指示劑,再用三氯化鈦溶液還原剩餘的三價鐵離子,其反應式如下:2Fe3+ + SnCl42- + 2Cl- = 2Fe2++ SnCl62-Fe3+ + Ti3+ + H2O = Fe2+ + TiO2++ 2H+過量的三氯化鈦使鎢酸鈉還原為鎢藍,然後用重鉻酸鉀溶液使鎢藍褪色為白色,以消除過量還原劑三氯化鈦的影響。
  • 高一化學教學教案: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配平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技能。   情感目標   通過對各種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不同配平方法的介紹,對學生進行辯證思維的訓練。   教學建議   教學重點: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配平的原則和步驟。   教學難點: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配平的一些可借鑑的經驗。
  • 高中化學專題一: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概念解釋
    注意:本節是對第一節的補充,如果對第一節已經理解透徹的話,本節內容可以忽略!主要還是基於上一節秘訣的進一步解釋:氧化還原反應秘訣(快速記憶):失升氧、得降還、若說劑、恰相反。(解釋:失去電子,化學價升高,發生氧化反應,生成的產物是氧化產物(化學價升高的產物),對應的反應物質是還原劑;得到電子,化學價降低,發生還原反應,生成的產物是還原產物(化學價降低的產物),對應的反應物是氧化劑。)
  • 生命基礎存在,火星古老的湖泊存在氧化還原反應層,有利移民火星
    而為了探索火星上是否發生化學反應,科學家發現火星大風火山口存在氧化還原反應層,火星上的大風火山口曾經是由河流和地下水聚集而成的湖泊。火星上發生著氧化還原反應科學家分析了「好奇號」漫遊車對大風火山口的探測過程中3.5年的數據,以確定了火星古代湖泊中的化學條件。
  • 氧化還原反應的方向
    對於能夠組成原電池的氧化還原反應來說,有電流產生,屬於恆溫恆壓有非體積功(電功)W 的過程。那麼,判斷氧化還原反應方向的第三種方法:對於一個氧化還原反應,1還原態 + 2氧化態 == 2還原態 + 1氧化態原電池的正極由氧化劑充當,也就是正極電對的氧化態(反應式中的 2氧化態);原電池的負極由還原劑充當
  • 電位滴定法中確定滴定終點的4種方法
    電位滴定法是通過電位的變化來確定滴定終點的方法,特別適用於化學反應的平衡常數較小、滴定突躍不明顯或試液有色
  • 【理化】乾貨丨電位滴定法確定滴定終點方法介紹
    電位滴定法是通過電位的變化來確定滴定終點的方法,特別適用於化學反應的平衡常數較小、滴定突躍不明顯或試液有色、呈現渾濁的情況。
  • 氧化還原電位水
    1987年,日本科學家首先氧化還原電位水進行研究,發現其可有效殺滅耐甲氧西林的金黃色葡萄球菌。
  • 養殖水體的氧化還原狀態與有機物的氧化分解
    一、養殖水體的氧化還原狀態水的氧化狀態與還原狀態的分界不是絕對的,通常將含有豐富溶解氧的水稱為氧化態的水(氧化環境),一般未受到人類活動幹擾、水交換良好的天然水均為氧化態的水。反之,如一些投苗密度過高、投餌量過大,又缺乏增氧設備的養殖塘,常導致池水溶氧量過低,特別是在高溫季節的底層水,可能轉化為還原性環境;還有一些水交換較差的水域,如含豐富有機質的沼澤水、地下水及海洋深處等,也常呈現還原狀態。在一般情況下,常以地下水面作為地層氧化環境和還原環境的分界面。在含氧豐富的氧化水環境與缺氧的還原環境中,常見元素的主要存在形態如表1。
  • 專題02 氧化還原反應概念、規律
    【命題意圖】本題以氧化還原反應有關判斷為基礎,考查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概念、氧化還原反應的判斷。旨在考查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以及靈活應用這些信息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考查了學生對知識理解、綜合運用能力,對氧化還原反應概念和規律的掌握運用情況。是一道基礎性試題,能較好的考查學生的能力。
  • 氧化石墨烯的化學還原製備方法
    2007年,Ruoff團隊首先提出使用化學還原的方式由氧化石墨烯製備出石墨烯,這種方法容易批量生產、成本低,也便於實現石墨烯進一步功能化開發。  該方法的本意是消除氧化石墨烯的含氧基團、修復共軛結構和破損,最終恢復石墨烯完美的共軛網絡。
  • 2015年環保工程師:氧化還原法
    氧化還原法:通過氧化還原反應將廢水中的溶解性汙染物質去除的方法。化學反應中,失去電子的過程叫氧化,失去電子的物質稱還原劑,在反應中被氧化,得到電子的過程叫還原,而得到電子的物質叫氧化劑,在反應中被還原。每個物質都有各自的氧化態和還原態,其氧化還原電位的高低決定了該物質的氧化還原能力。廢水的氧化還原處理法又可分為氧化法和還原法兩類。
  • 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
    對於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今天和大家分享兩種常用的方法。 1.離子-電子法配平原則:(1)反應過程中氧化劑得到電子總數必須等於還原劑失去電子的總數。(2)反應前後各元素的原子總數相等。
  • [趣味化學]氧化還原反應的應用
    K2Cr2O7是一種橙紅色具有強氧化性的化合物,當它在酸條件下被還原成三價鉻時,顏色變為綠色。據此,當交警發現汽車行駛不正常時,就可上前阻攔,並讓司機對填充了吸附有K2Cr2O7的矽膠顆粒的裝置吹氣。若發現矽膠變色達到一定程度,即可證明司機是酒後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