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數據、互聯!改變世界的力量往往很「簡單」

2020-12-05 OFweek維科網

物理與數字世界間的界限,正隨著技術的發展漸漸消除。

人工智慧、大數據、雲、感知技術、機器學習等一系列前沿技術不斷發展並深入融合到各個傳統產業領域的當下,物聯網的革命也在產業界各個角落爆發。

有時候,引發大規模革新的事物或創意,未必是繁雜或高不可攀的。有時候,改變世界的力量往往是簡單而且「便宜」的。比如電力,之所以能夠改變世界,是因為在過去的兩個世紀裡,照明成本下降了約400倍。比如紙張的發明,儘管古騰堡印刷機從根本上降低了寫作的成本,但如果一種書寫表面的價格沒有隨之下降,那麼改變的力量就很有限。

如今,到了萬物智能互聯時代,相對應的簡單技術和力量是什麼?——感知、數據、互聯。

從一個個感知節點開始,遍布於與各個角落的各類傳感器(手機裡、汽車裡、智能家居、公共場所、工廠生產線……)無時無刻收集著巨量的數據,工業的智慧力由此萌發。驅動社會前進的能量不再是以電力和石油為基礎,而是以數據來支撐。

正如研華執行董事何春盛所指出的,如何對數據進行取捨與擷取,決定了智慧化發展的程度。

過去的生產製造到自動化階段,強調的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但是當數據與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等各類算法相結合,生產製造流程中的每個口令與動作,透過運算分析,會得到更具效率的操作方式,甚至協助調整今後的生產流程,讓生產製造邁向智能化。

以「智能地球的推手」為願景的研華,近年來在物聯網智能系統及嵌入式平臺產業的實踐中,積累了大量的行業創新經驗和可實踐方案。

在其最新推出的2018年《物聯網·智慧城市創新案例精選集》(下稱「《案例集》」)中,研華和合作夥伴們希望通過一個個具體的案例,展示切實可行的改變產業、改變世界的智慧力量,啟發產業智慧。

今年的案例集從產業生態模式、工業網際網路創新應用以及以研華崑山製造基地的智能工廠實踐案例三部展開,覆蓋了製造、水處理、零售、物流、醫療等領域,從不同的產業視角,展示從全貌到細部不同層次的工業網際網路時代下的產業新趨勢。

而即便是在如此廣泛的應用範圍內,我們還是能從中發現一些共性:通過不同的連接裝置,讓各種場景中的物努力建立連接,在邊緣或雲端進行處理控制,再對數據進行分析做出管理決策。事實上,我們正站在歷史新階段的關口——數據洪流、信息快速交換將把我們帶入到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在未來的世界裡,機器不僅僅是生產商品的工具,它們必須有智慧能思考,甚至會「說話」,能與周邊的人和物「交流」。

「工業」和「網際網路」這兩種思維的碰撞和結合,正產生不可思議的新力量,也預示著新生態時期的到來。

研華2018《物聯網·智慧城市創新案例精選集》精彩搶先看:

新亮點:產業新模式之共創篇

傳統產業向物聯網轉型,需要面對的一大挑戰是如何突破傳統商業模式的壁壘,把跨越行業價值鏈各個環節的知識、技術和服務有機的整合起來。「共創」是研華提供的答案,作為物聯網平臺解決方案的提供商,研華與來自傳統產業(如傳統製造業、環保、零售、醫療等領域)的企業組成共創團隊,並邀請第三方高科技人才加入。通過與共創夥伴協同配合,縱向打通數據感知、數據傳輸、雲平臺等各個層級,形成垂直領域的集成解決方案。這種「共創」合作,將是整個物聯網應用中最具價值的部分。

在今年《案例集》的共創篇中,研華選取了水務處理、便利店、動力電池企業、傳統製造業等多個行業的共創實踐案例,多方面展示研華在物聯網各個應用領域(例如智慧工廠、智慧能源、智能零售等),通過「共創」模式,成立共創項目、組建共創團隊、培育共創實體;由研華提供雲平臺和技術支持,由共創夥伴提供應用場景和需求,形成基於研華雲平臺技術(如WISEPaaS工業物聯網雲平臺)、面向特定行業需求的物聯網服務定製化方案,並打造各個細分行業的智能化產品。

當水處理遇到數位化,智慧水務要如何開啟?開一家真正了解客戶的便利店,哪些軟硬體科技手段是標配?像富士康這樣的大型製造企業如何運用數位化力量發力能管,實現10%-30%的年均節能份額?製鞋廠這樣的傳統製造企業要如何打造多樣化的智能柔性生產?

從簡單切實入手的idea,一些思維模式和商業模式上的簡單改變,帶來的改變能量是無限的。

新應用:開放的工業網際網路

2017年10月,工信部發布了《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白皮書》,清晰定義了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概念: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是面向製造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需求,構建基於海量數據採集、匯聚、分析的服務體系,支撐製造資源泛在連接、彈性供給、高效配置的載體。

非常巧合的是,就在這之前的兩個月,研華也推出了WISE-PaaS工業物聯網雲平臺。其中的理念與白皮書的指導思想非常一致,研華WISE-PaaS工業物聯網雲平臺充分遵循共享經濟的理念,無論是對上方的工業應用提供廠商,還是下端的公有雲服務廠商,都保持開放的態度。研華專注在工業領域關於邊緣計算能力、人工智慧技術的開發復用上,將其以可靠和低成本的方式帶到工業世界。

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共享經濟在工業領域的落地形態表現。它的出現,將是產業快速變革的力量。這股力量正在不斷蓄積,並終將孕育出更多的「新物種」。

比如,它可以讓鋼鐵製造輕鬆上「雲」;可以讓物流分揀實現1小時2萬件的精準「快手」;可以讓醫院病房全面智能化;可以突破零售售賣的時空限制;可以讓全球最大的試車場從龐大躍遷到精緻;可以打造滴水不漏的食安管控網……

實踐篇:智能工廠養成記

研華這次以崑山製造基地的工廠為例,在「智能製造實踐篇」中,全方位展示了「一座智能工廠是如何養成的」。從細節和實踐入手,通過一個個生產線上的智能化應用方案的具體案例,給行業展示了研華在工業網際網路、智能工廠上的落地樣本,提供具體且可複製的參考借鑑。

在這個數位化的快速轉型期,全行業都站在智能製造的「十字路口」。當代傳統製造業和工廠亟待重構,「智能工廠」成為工業轉型的重要助力。

在製造業升級轉型的浪潮下,對工廠數據流、信息流的實時採集、分析,從而輔助快速響應、決策的需求越來越明顯,這需要信息化、數位化、智能化技術在工業中的深入融合。需要明確的是,智能製造不只是簡單的「機器換人」。很多看不見的東西往往是生產成本和效率控制的盲點。比如產線中設備機臺的運作狀況是否良好?有無出現個別機臺空閒?是否有異常故障發生?生產排程是否合理科學?產線平衡度如何?各個節點的物料準備以及物料進出倉庫的情況,甚至於每個工位上工人的生產效率、工作狀態等等。這些四散在工廠各處的數據,在傳統的工廠管理中往往難以整合利用,很多數據往往被遺漏忽略。

傳統工廠的很多管理與運營上的瓶頸與痛點亟待解決。數據驅動的工廠生產智能進階,成為一種有效的方向。前提是,要讓隱藏在生產製造各個層面的數據被「看見」。

而「數據驅動」也正是研華崑山製造基地向智能工廠進化的核心推動力。以設備聯網及可視化作為起點,透過實時數據讓工廠變「透明」,從而持續優化各階段生產流程,由數據驅動效率提升,研華的智能工廠進化之路由此開始。

相關焦點

  • 海克斯康「智啟」新未來:以數據感知智能製造以互聯創造高效城市
    科技首先賦予傳統的生產工藝和流程以高效、精準的智能變革,讓製造業配備「智能大腦」和核心,在硬體設備和基礎設施愈加提升「智商」後,科技的力量則讓城市的普通大眾受益,享受數據聯通開啟的未來生活,從而踐行「智慧啟迪生活和城市發展」的初衷。在建造智慧工廠和打造智慧城市過程中,海克斯康歷來秉承「塑造智慧變革」的理念,積極賦予各個行業的發展以智慧啟迪。
  • 《科學大家》|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構建智能世界的技術金字塔
    當然有很多途徑可供採用,但最主要的方式可能依舊是通過一些設備和方法來對事件進行感知、預判,精確地了解世界。總的來說,我們需要對世界更透徹地感知,更全面地互聯互通。物聯網(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Internet of Things,AIoT)作為信息系統向物理世界的延伸,它極大地拓展了人類認識世界、改變世界的能力。
  • 人機結合:除了提升力量,還會改變心理感知
    最重要的是心理變化上述這些與人體結合的機械部件能幫助工人提高工作效率,也能為殘障人士的生活帶來曙光,不過更重要的恐怕是心理感知上的變化。在《虛擬實境如何作用於物理世界?》一文中,作者提到虛擬實境是能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習慣帶來物理改變的,因為它可以讓人體驗到在現實中不能體驗的人生,從而調整自己的行為習慣。而人機結合後,能實實在在感受到自己對環境控制,這顯然也會產生同樣的結果。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關於重量的感知,以前面對30kg的石頭一個人可能認為很重,但如果他能輕易舉起100kg的物體呢?
  • 認識自己,感知世界,改變生活
    回答這個問題的必要性:有心才有萬物——清楚自己的心是怎樣的,才能給予我們每天接觸的事物作下帶有「我」色彩的注釋,才能個性化地獨立地感知這個世界。如果不能獨立地感知這個世界,人活著與行屍走肉無異。把我們每個人的「我」比作一個獨一無二的棋盤,世間萬事萬物是落在棋盤裡某個位置的棋子,棋盤的線路、大小等特性可以隨我們的成長而改變,我們成長得越好,棋盤的線路就越清晰,棋盤就越大,棋子落在的位置就越具體,
  • 如何使配電網具備數據感知能力
    近年來,伴隨著「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與智能電網的深度融合,電力裝備製造向數位化、智能化發展持續深化。如何使配電網具備強大的數據感知能力、高效的數據傳輸和處理能力是建設配電物聯網的關鍵。長園深瑞總經理徐成斌表示,「在產業剛剛發展的初期,就要為以後長遠發展打下好的基礎,關鍵在於兩個方面,一是平臺技術,二是應用技術。」
  • 萬物互聯時代的興起及其邊緣算法效應
    [6]與此同時,算法也具有簡單程序的反覆執行的特性。正是上述的這些算法限度和迭代特性,影響了萬物互聯時代「算法世界」的關係結構與功能。 據此看來,萬物互聯時代充滿綜合性、整體性的計算機技術事實的凸顯,給予了我們認識「算法世界」的機會。這些有價值的物所構成的「算法化生存」世界,無論對其進行怎樣的描述和闡釋,都會捕捉到一些「世界現象的邊際」[7]。
  • 共建數據基礎設施,開啟智能世界之眼
    今天,在"創視紀|開啟智能世界之眼"華為HoloSens下一代攝像機暨2020新品發布會上,華為數據存儲與機器視覺產品線總裁周躍峰就共建智能世界數據基礎設施發出倡議,並詮釋了華為機器視覺最新的戰略定位。
  • 首批加入華為雲鯤鵬凌雲夥伴計劃 看致遠互聯如何彰顯中臺的力量
    藉助COP形成的核心協同機制,企業可基於團隊、基於項目來重組流程、文檔和任務,建立更加符合組織發展的各類業務場景,全面連接雲端的工具與服務,連接前端外部組織、IOT設備,連接後臺ERP系統,匯集任務流、消息流、代辦流以及流程數據、知識數據,讓每個人、每個管理者更精準、更及時決策,更好地控制風險、支撐業務運營發展,全面展現「中臺的力量」
  • 人工智慧如何改變世界?
    我就簡單的說一下,潛移默化的改變,而且已經開始了。職場問題原創內容源自我的公眾號:網際網路吧  (ID:hulianwanba)人工智慧技術在今年百度開放人工智慧無人駕駛技術之後發展進入了一個火熱期。
  • 智慧互聯——AIoT打破單品智能的「孤島效應」
    所以,物聯網所產生的龐雜數據只有AI才能夠有效處理,進而提高用戶的使用體驗與產品智能,而對於AI至關重要的數據也只有IoT能夠源源不斷的提供,通過IoT持續不斷提供的海量數據可以讓AI快速的獲取知識。一方面,通過IoT萬物互聯的超大規模數據可以為AI的深度洞察奠定基礎,另一方面,具備了深度學習能力的AI又可以通過精確算法加速物聯網行業應用落地。
  •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改變了什麼?
    >水鄉古鎮的木門在「吱嘎」聲中緩緩開啟,世界網際網路界再次矚目「烏鎮時間」。走進烏鎮,隨時隨地感知網際網路的脈動。桐鄉市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承辦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呂國震說,智慧化應用項目在烏鎮紛紛落地,在全市域覆蓋推廣。比如,在「網際網路+智慧旅遊」的推動下,無感支付、刷臉入住等受到遊客歡迎;「網際網路+智慧醫療」開啟「雲醫療」新模式,目前烏鎮網際網路醫院日均醫療服務量已突破10萬人次。
  • 從M2M到IoT理解萬物互聯的真實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M2M不是簡單的數據在機器和機器之間的傳輸,更重要的是,它是機器和機器之間的一種智能化、交互式的通信。也就是說,即使人們沒有實時發出信號,機器也會根據既定程序主動進行通信,並根據所得到的數據智能化地做出選擇,對相關設備發出正確的指令。
  • 感受萬物互聯的力量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MBA2004班走進海爾中央...
    海爾集團,這家創立於1984年的美好生活解決方案服務商,從資不抵債、瀕臨倒閉的集體小廠發展成為引領物聯網時代的生態型企業,連續兩年作為全球唯一物聯網生態品牌蟬聯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100強,連續十一年穩居歐睿國際世界家電第一品牌,這家企業的發展到底有著什麼樣的無窮奧秘?時下熱議的物聯網生態圈在海爾中是如何體現的?
  • 馬雲:物聯改變未來——網際網路、大計算以及雲數據缺一不可
    而企業將會在這場革命過程中,是最重要的推動力量,企業必須學會革自己的命。未來企業家精神、企業和技術將成為強大的推動力。技術將成為倒逼市場的力量,創新將成為市場的力量,而市場能力將成為社會進步的主要力量。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A副主席野依良治:科學「互聯」時代,亟需...
    在今天舉行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科學態度大師講堂Ⅱ」上,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WLA)副主席、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野依良治在不到半小時的演講中,深入闡述了他對這一問題的理解。 「人類命運互聯,科學與人類互聯」,站到全人類發展的高度,他提出,科學是人類共同的事業,但光靠科學家的努力還遠遠不夠,必須聯合全球的頂尖人才,進一步發展全新、多元的科研領導力。
  • 華為發布首個基於智能視覺與感知的智能視頻算法商城
    5G+AI+視頻,加速千行百業智能化升級  華為認為,未來二三十年,人類一定會進入萬物感知、萬物互聯和萬物智能的智能社會。萬物感知是入口、萬物互聯是基礎、而萬物智能是結果。5G、AI和視頻三種技術正在相互促進、相互激發,加速智能世界的到來:視頻+AI,當前49% AI行業應用以視頻為基礎,視頻加速了AI在行業的落地;AI+5G,5G提供的大帶寬和低時延讓AI的算力無所不及;5G+視頻,加速超高清視頻(4K/8K)普及,催生了更多行業智能化場景。  華為常務董事汪濤表示:「智能視頻、5G和AI是實現萬物感知、萬物互聯和萬物智能的核心技術。
  • 虛實的力量:醫學裡的VR世界正在改變著什麼?
    (原標題:虛實的力量:醫學裡的VR世界正在改變著什麼?) 虛擬實境(VR)已經不僅是一個看上去很美的概念,更不是年輕人戴上VR眼鏡看看視頻、打打遊戲這麼簡單。事實上,VR與幾乎所有傳統行業的相逢,都已經或將要產生一場摧枯拉朽般的變革。今天,黑匣要向你描述的,是虛擬實境與傳統醫療所交匯出的美麗新世界。
  • 智米科技蘇峻:我們不止是做技術,而是要增加人們的感知和保護能力
    琳琅滿目的產品,究竟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從現實居家環境來看,潛在的危險非常多,比如甲醛、VOC、PM2.5、有害氣體……然而,人本身並沒有探知這種危險的能力,而且感知之後也往往得不到有效解決。蘇峻表示,感知與解決便對應著智能家居所要解決的兩大問題:一是非常精準的檢測,二是有能力的去除和淨化。
  • 實驗表明:感知錯覺與幻覺如何改變我們的自我認知
    如果你所以為的這個事實是錯誤的,那麼你所基於這個錯誤事實基礎上的認知,在認知科學上稱為感知錯覺;如果你所以為的這個「事實」甚至是虛幻的,那麼你所基於這個虛幻事實基礎上的認知,在認知科學上稱為感知幻覺。這種對自我概念的心理認知,稱為心理自我概念,有時又稱為自我意識。這些感知錯覺或幻覺的自我意識,與我們的身體自我面對的現實不匹配。
  • 數學是改變世界的力量!
    當今數學家遍布人類文明和尖端產業技術領域,而首爾國際數學家大會就是一個良好的契機,向世界展示數學家的力量與今後的發展方向。蘋果公司創始人賈伯斯作為「創造性經營的偶像」,他的成就屹立商界,而其中皮克斯動畫工作室(Pixar)功不可沒。賈伯斯收購的這家公司在1995年製作了世界首部長篇數字動畫「玩具總動員」,這部動畫的大熱讓賈伯斯的事業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