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
這是一個古老的哲思之問,
也是我們每個人一生都要追尋和回答的問題。
我是誰?
是在回答「我」,是在回答自己的「心」是怎樣的。
回答這個問題的必要性:
有心才有萬物——清楚自己的心是怎樣的,
才能給予我們每天接觸的事物作下帶有「我」色彩的注釋,
才能個性化地獨立地感知這個世界。
如果不能獨立地感知這個世界,人活著與行屍走肉無異。
我們的「心」,或者說「我」是什麼?
在這裡想分享一個極有表徵力的回答什麼是「我」的句子:
「You are what you do."
「我」包括本我、自我、超我,
「我」可以通過觀察自己在個人的能力、知識、情緒、氣質、性格、理想、信念、興趣、愛好等方面的表現來總結出。
把我們每個人的「我」比作一個獨一無二的棋盤,
世間萬事萬物是落在棋盤裡某個位置的棋子,
棋盤的線路、大小等特性可以隨我們的成長而改變,
我們成長得越好,棋盤的線路就越清晰,棋盤就越大,
棋子落在的位置就越具體,
同時意味著我們的「我」越明確、越完善,
我們對自己所接觸事物的認知越準確。
注意上面說的「明確」和「完善」不同,
「明確」是指個人對自己的認識以及對各種事物的所持觀念的清晰程度,
「完善」是指個人對自己的認識以及對各種事物所持觀念的正確和堅定程度。
回答這個問題的有用性:
知道自己的思想所處狀態,
有助於塑造/發展/穩定自己的思想。
思想改變人,人改變生活和世界。
明確和完善自己的思想,
我們便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
從而我們驅動自己去創造自己想要的東西。
我們要做的是: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通過增加閱讀量和閱歷來認識自己並提升自己,
同時給世間萬事萬物準確定位,
同時追求自己想要的事物。
文:時緒
編輯:時緒
圖:cc0.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