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論第五部》(66)
誰在改變世界?
達爾文認為的適者生存是生物及我們適應於客觀的自然條件,是客觀自然在單方面選擇適應者,生物物種是被變化的自然現實無情選擇的對象。這就是說,一切變化的主因來自於自然世界,而大自然為什麼要如此不斷變化?結果造成了物種的不斷滅絕或不斷新生?難道原因就真是什麼行星撞擊地球或外部物理條件的變化造成的?唯物思維通常會割裂生物與自然世界的內在關係,將兩者分開來孤立地看問題,其結果是生物與我們人類受到了變化的大自然的選擇,而我們的被動變化影響不到大自然的變化,也就是說,大自然變來變去與我們無關,直到我們對環境的嚴重汙染造成惡劣的後果,才覺得我們應該對大自然的變化承擔一份責任。其實問題的真相併非如此,生物的活動與我們的工業汙染等行為對自然世界造成的影響是次要原因,主因是生物及我們與物質世界的感知運動造成了變化的不斷發生。也就只說,變化的主因在我們身上,並非在物質世界。
研究發現,存在了N億年的物質世界在近千年來,特別是近百年來變化得越來越快,自然世界似乎開始了加速運轉。科學一直在尋找世界突然變化的物理原因,他們在儀器下和算式裡找不到答案,似乎時間突然間不可思議地變快了,自然世界的急劇變化讓人們百思不得其解。不僅是科學家,整個人類都忽略了一個無比重大的事實,我們人類近千年,尤其是近百年來加速了自身的變化,我們變了。這是我們還沒有意識到的事實,我們人類近千年,尤其是工業革命以來加速了自身的變化,信息革命更是加劇了這種變化的發生。在我們的身上發生了什麼巨變?不是任何生理器官,而是我們的感知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的感知度呈急劇上升態勢,結果就是,我們感知中的世界發生了巨變。自然世界的變化和我們的感知變化完全一致,這不是陰差陽錯的巧合,我們在感知中改變了世界的秩序,改變了時間的概念,原來,我們的感知才是令世界加速變化的主因。
發生在我們感知中的存在因我們的感知活動加劇而產生變化,這就是說,世界原有的節律未變,我們感知中的世界因我們的感知變化而變了,是我們的感知導致了世界的巨大變化。可以說,在其他生物的感知中,世界仍一如既往,而在已經急劇變化了的我們人類的感知中,世界的範圍、廣度、深度都發生很大的變化,我們已經擁有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這絕不僅僅是我們加大了對世界的認知程度,而是我們與世界的感知互動發生了諸多新的變化。世界絕非僅僅是我們的認知對象,世界存在的狀態直接反映為我們的心理、心態和精神情感。為什麼我們越來越敏感?為什麼我們的心理越來越不穩定?為什麼我們的焦慮在增加?為什麼我們的不安在聚積?為什麼我們的憂愁與恐懼揮之不去?……這都是外部事實直接作用於我們的感知反映,我們的心態變化無不與周遭的事實變化相關聯。為什麼我們會無端地煩躁?無端地抑鬱?或無端地亢奮?我們總以為是個人的特殊原因,我們沒有想到是我們一刻不停地感知的世界與我們感知的交互作用,我們自己就是這個感知世界的映射。
我們更沒有想到過,這個亂鬨鬨的複雜世界也是我們感知的映射,我們亂則世界亂,我們靜則世界靜。絕不僅僅是我們的行為活動在創造世界、影響世界和改變世界,我們的感知就直接映射出一個世界。我們與世界的感知運動作用在一切區域,原來沒被認知到的事物出現了,原來沒有被引發的情感出現了,原來無知無覺的關係發生了,原來沒有過的存在存在了……並不是世界本身在活動,是我們的感知在加速度地活動。這種活動並不體現了一種行為事實,它表達為一種感知事實,確定無誤地發生在我們的感知中。這充分說明,我們和世界的關係不僅是一個認識與被認識的關係,我們和世界就是一個感知互動的關係。絕不會出現世界很平靜,我們很焦躁;世界很糟糕,我們很幸福的情況。絕不會出現世界是一種狀態,我們人類是另一種狀態的情況。絕不會出現我們很積極,世界很消極的情況。我們通常認為,客觀存在的世界在左右著我們,或者是我們在不講道理地左右著客觀世界。這兩種認識都錯了,我們和世界是互動的存在,我們和世界是一體的存在,我們就是世界的存在。
認為我們和世界只是行為的相互影響是唯物主義的膚淺認識,世界通過各種事實的顯示來成為我們自己。事實上,我們怎麼不是所有感知事實的總和?事實的世界顯示在我們的感知中,它怎麼會不是我們自己?我們和世界的關係豈止是行為影響的關係?在感知運動關係中,這世界就是我們自己,這世界就是我們自己的真實的映射。
是世界改變了我們?還是我們改變了世界?我們原來沒有膽量作出這種想像:這世界就是我們自己,我們就是世界本質意義的存在。因為這世界從來不存在於別處,這世界從來一直只存在於我們的感知中。(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