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感知 指利用視覺來適應環境,並將視覺信息整合到大腦神經系統中,用來解釋和整合視覺信息與大腦其他部分信息的過程。大腦通過視覺感知,將投射到視網膜上的視覺信息轉化為對空間和物體感知的認知概念,並利用這些認知概念來進行決策和指導、規劃運動。
視覺感知是由視覺皮層和視覺相關皮層之間建立起來的聯繫。這包括兩個通常定義的通道:背流通道和腹流通道。
背流通道----即周圍系統,它負責產生我們的空間方向感知、雙眼融合/深度感知,以及空間中物體的位置、運動、運動方向和速度,也稱為「where」通路。
腹流通道----也就是中心系統,負責識別物體和顏色、閱讀文本、學習和記憶視覺物體的「what」通路。
我們通過眼睛接收外界信息,而視覺感知是對於輸入的視覺信息的內在加工理解過程。視覺感知能力正常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便無須付出額外的努力,因為我們早已把這個感知過程當作是自然而然發生的,就像我們看到紅燈就會停下來,而不需要多餘的思考。
那麼,
如果視覺感知能力不足,
會怎麼樣呢?
以閱讀為例,如果視覺功能薄弱,那麼就無法準確地辨別文字,文字信息無法完整發送至大腦,也無法保持準確且穩定的閱讀掃視,眼睛和大腦之間的視覺信息輸送通道可能會中斷;
倘若視覺感知能力差,那麼閱讀的文字信息就無法被大腦有效加工,也無法形成準確的理解。他們即使花費更多時間,也可能看不懂文字所要表達的含義。
視覺感知能力好,能夠在短時間內快速抓住重點,高效率完成閱讀任務。
視覺感知能力不足,生活中對於其他人來說很簡單的事情,對於他們來說都可能事倍功半。
接下來,我們來了解視覺感知的金字塔模型。從縱向維度來看,視覺感知大致分為四個層次,我們可以通過下面的金字塔來理解這四個層次:
視覺敏銳度:即視力,指從一定距離感知和辨別細小物體的能力,比如辨別光線的明暗、圖像正反以及空間關係等,保證發送到大腦的視覺信息準確無誤。
視野:讓大腦知道環境中發生了什麼,發送視覺信息至大腦。
眼球運動控制:快速準確完成眼動,保證感知穩定性。
視覺掃視是眼睛對外界物體的快速水平運動,實際上是視覺注意力的產物,而視覺注意是視覺認知加工的重要前提。一個人是注意到以及如何處理一個物體或信息,決定了視覺信息是否輸入,以及輸入之後如何被中樞神經系統分析,從而成為決策的基礎。
視覺記憶是指對來自視覺通路的信息的輸入、編碼、存儲和提取,這是視覺認知的前提,在視覺分析完成的同時在大腦中創建並保留對象的圖像。在將視覺圖像存儲到大腦之前,需要先識別組成圖像的模式。模式辨別是視覺記憶在層次結構中的一個分支,顯著的特徵就是從環境中把一個特定的物體與其他物體區分開來。
最高級別的視覺感知過程是視覺認知。視覺認知能力,指的是將大腦將視覺輸入與其他感官信息整合在一起以獲取知識,解決問題,制定計劃和作出決策的能力。視覺認知匯總了所有的視覺信息,形成視覺判斷,最終大腦輸出行為決策。
認識了視覺感知的金字塔模型,我們從中發現,從基礎的視覺功能到複雜的大腦視覺認知處理,視覺感知是一個自下而上的過程,就像蓋房子一樣,只有打好地基,才能一步步添磚加瓦。針對性的視覺訓練可以修復缺損的基礎視覺功能,如眼球運動控制,可以為塑造良好的視覺感知能力打下基礎,提升大腦與視覺處理效率和視覺舒適度等,從而讓我們處理日常事務時更加遊刃有餘。
關注增視能公眾號
獲取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