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段和角認識,八大模型

2021-03-01 幾何數學

        培養幾何模型思想應從初中一開始就進行,絕大多數教材都在初一上學期安排了,幾何圖形初步一章的幾何內容(有的是分兩章),這一章帶我們認識了幾何圖形(小學大部分認識過),介紹了兩個可供主要研究的最基本的幾何元素(圖形)——線段和角

        有人會問最基本的幾何元素應該是點啊,點動成線啊,還有射線直線倆哥們你扔了啊?其實這些可研究的東西不多,點有什麼研究的,點無大小,單獨一個點就如不存在,只有把點連起來,才能發揮點的意義,所以倒不如說點是為了研究線才登場的。接下來我們就介紹,線段和角的幾個模型,而且線段可以類比角,我會成對的列出。

        (文件和圖片可以點擊閱讀原文下載,歡迎轉發本文傳播知識)

01數線段模型

02數角模型

03角度等量代換模型(採用的特殊角)

轉過來依然成立 

04線段等量代換模型

分兩種

        其實角度模型中也有類似的結論,(懶,沒寫),因為角度是採用的特殊角度,所以結論更加特殊(我們發現角有特殊角度,而線段無特殊長度。0可不算)

05定和型中點線段

06定和型角分線夾角

07定差型中點線段(跟05用的類似圖,但是意義有很大變化)

08定差型角分線夾角(跟06用的類似圖,但是意義有很大變化)

0708還經常考特殊情況90度

歡迎關注掃描關注:幾何數學

教師資料分享群:646808121

視頻主頁:B站司老師公開課

無需讚賞,喜歡就轉發一下吧!

相關焦點

  • 中考專題複習:第15講線段、角、相交線和平行線
    第15講線段、角、相交線和平行線考點分析1.直線、射線、線段2.角3.相交線4.角的平分線與線段的垂直平分線5.平行線6.命題思想方法基本思想:方程思想:在解答有關線段或角的計算問題時,找出線段之間的關係或角之間的關係,列方程來解答.基本方法:「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垂線段最短」在求幾何問題最值時經常用到.
  •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三單元:線段、直線、射線和角的基礎知識
    掌握線段、直線、射線,這三種線有什麼聯繫和區別,了解射線和角之間的聯繫是本課的主要內容。一、定義在二年級上冊,我們就已經學習了線段,我知道線段是直的,有兩個端點,可以測量長度。要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線段一定要滿足上面三個條件。接著,我們就學習了直線,直線沒有端點,是直的,沒有辦法度量長度。要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線段要滿足上面的三個條件。最後我們學習了射線,射線只有1個端點,直的,也沒有辦法度量長度,要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線段要滿足上面的三個條件。
  • 小學數學:怎樣數線段和角的個數?
    在一個圖形中數線段或角時,常常出現多數或少數的現象,怎樣不會出現重複或遺漏的情況呢?我們可以這樣做:一條線段上有若干個點,要數共有多少條線段,可先數出以左邊第一點為端點,其餘點為另一端點的線段的條數,然後再數出以左邊第二個點為端點,其餘點(第一個點除外)為另一個端點的線段條數,以此類推,直到數出最後一條線段為止,把這些條數相加即可。關於相交線中角的數法與線段類似,只是把線段的端點換成角的邊。
  • 【課堂實錄】直線 射線和角的認識 陳固鎮中心小學趙春紅
    教學目標:1、使學生經歷畫圖、觀察和交流等活動,認識射線、直線和角,能掌握和說明這些圖形的特徵;了解兩點間的距離,並能量出兩點間的距離;能用畫射線的方法畫角,知道表示角的符號和相應的記法、讀法。2、使學生觀察、比較、畫圖和交流等活動中,理解線段、射線、直線之間的聯繫和區別,能按要求畫圖和簡單測量,培養比較、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和畫圖、操作等技能,積累數學活動的基本經驗,發展空間觀念。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積極參與學習活動與學習活動並獲得成功的體驗。教學重點:認識射線、直線和角。
  • 全等經典的經典模型,八大金剛
    百度網盤連結:https://pan.baidu.com,可以點擊閱讀原文下載請看圖001平行線+中點模型       這個模型其實就是12小模型中的一個(點擊:初學全等的12個全等小模型),但是在各種以後的大題中經常用到,要注意的是,有時候不以平行線和中點為條件
  • 「三年級數學」數線段、角、三角形數量的規律總結
    「三年級數學」數線段、角、三角形數量的規律總結幾何圖形是小學階段最重要的知識點之一,數一數數量是認識圖形的基礎,如何找到幾何圖形的規律,快速有效的認知圖形,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下面對數線段、角、三角形的典型題型進行演示,對其規律進行總結。
  • 八年級幾何輔助線模型之「角平分線四大模型」模型三
    上幾篇文章已經分享了角平分線的前兩種模型,一是向角的兩邊做垂線,另外一個是在角的一邊截取構造全等三角形,實現線或角的轉移。今天就要分享的是角平分線的第三種模型,就是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線合一」的性質,來構造全等三角形,將等腰三角形的和角平分線的模型聯繫在一起。
  • 加權線段和之阿氏圓模型
    又是如何想到在線段BE取中點呢?問題得從阿波羅尼斯圓(阿氏圓)說起,拖動M點時,發現點F的運動軌跡是圓,這個圓就叫做阿氏圓。   阿氏圓的定義:已知平面上兩點A、B,則所有滿足PA/PB=k且不等於1的點P的軌跡是一個以定比m:n內分和外分定線段AB的兩個分點的連線為直徑的圓。這個軌跡最先由古希臘數學家阿波羅尼斯發現,故稱阿氏圓。
  • 2020初三數學複習:角平分線與線段垂直平分線,定理轉化經典代表
    本單元的主要知識點是: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和判定;角平分線的性質和判定。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線段的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線段垂直平分線的判定:到線段兩個端點距離相等的點在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融合成集合概念就是:到線段兩個端點距離相等的是,是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的點的集合。
  • 「半角模型」
    ,可能往往會與正方形結合起來,初二階段,對於半角模型的認識,主要還是停留在通過旋轉證得三角形全等,從而推導邊或角的關係。半角模型中最重要的九個字,莫過於「等線段,共端點,用旋轉」,而半角模型,也揭示出了旋轉的優越性,既可以使得不在同一條直線的三條線段移在同一個三角形中,也可以使得在不同位置的三條線段移在同一條直線上。
  • 七年級數學的線段、直線、射線與角的有關知識,你掌握了嗎
    3.兩點間線段的長度叫做兩點之間的距離4.角的兩條邊是射線,是無限延伸的5.如果兩個角的和等於90度,就說這兩個角互餘,即其中一個角是另一個角的餘角。6.如果兩個角的和等於180度,就說這兩個角互為補角,即其中一個角是另一個角的補角。二、公理1.經過兩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也稱為「兩點確定一條直線」.2.兩點之間的連線中,線段最短,簡稱「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 全等三角形旋轉拼接法構造半角模型證明線段和差問題
    輔助線做好了,那麼一些分散的條件就可以有效的集中起來,其實就是一個建模的過程,模型有了,題目自然就得解了。今天來了解分析一下半角模型的輔助線如何添加。1.旋轉拼接法:是初中數學幾何中一種輔助線的添加方法,也是把幾何題化難為易的一種思想。通過旋轉拼接得到一個新三角形,證明它與某三角形全等,從而解決問題的方法。
  • 一題多思:578、357模型的應用,已知角度關係如何求線段長度?
    話不多說,看題:思路一:問題入手求AS,特殊角60°,明顯要作高,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由於ES已知,轉化到表示AE與AS的關係。通過找角的關係發現∠GAS=60°-2a,∠LAE=60°+a,典型的等腰絕配角構造,這也是個思路。作平行構造相似得出AE:EG=5:2,在用角證出AS=AG即可,剩下就是解三角形了。
  • 二年級上冊數學,第三單元「角的認識」測試+知識點
    二年級上冊數學,第三單元要學習的內容是「角的初步認識」。學習的主要知識有:1. 角的特徵,(一個頂點,兩條直直的邊),孩子們能夠利用角的特徵,去判斷一個平面圖形是不是角。其中關於數角,有一類題目必須讓孩子知道其中的規律。
  • 角平分線如何做輔助線,學霸總結了4種模型,輕鬆應付中考
    角平分線2大輔助線思路4種基本模型對稱形思路包括3種基本模型,思想都是為了構造全等三角形,然後轉換圖像中的角度和線段關係。平行線思路則是為了構造一個等腰三角形,通常是為了轉移線段關係。在解答題裡能給你一個思路,讓你知道這兩個角是有一定關係的。常見題型(1)、梯形裡傾斜放置一個三角形通常就是構造角平分線邊垂線模型,如果是非直角,就是構造角平分線對摺模型,最終構造全等三角形。如圖,作ME⊥AD,構造△DCM≌△EDM。注意,有時候題型是倒著放的,思路也是如此。
  • 二年級數學「角的認識」不難,為何小學生錯題多
    二年級數學第三單元「角的認識」基本上學完了,但是,孩子們對於這一單元的重難點知識,掌握得並不好!這是因為初次接觸「角」,再加上二年級小同學空間構建能力還不完善,因此,在面對角的認識時,錯題特別多!看看下面的練習題就知道了:直角是所有角中,最容易掌握的角。但是,在實際答題中,卻遠非這樣!看上圖第三大題,數出圖形當中,有多少個直角?
  • 關於初三一輪複習中求兩條線段和的最小值問題
    在中考數學中,總會出現求兩條線段和的最小值問題。下面總結歸納了三種模型,可以輕鬆秒殺此類型題目。【將軍飲馬模型】形如求PA+PB的最小值模型條件:點A、B為定點,點P為某條直線或線段上的一個動點,簡稱「」兩定一動」秒殺技巧:做任一定點關於動點所在直線的對稱點,將同側定點轉化為異側定點後根據兩點之間線段最短連線即可。
  • 小學三年級奧數 要求不遺漏 不重複地數出線段 角 三角形 等圖形
    首先要弄清圖形中包含的基本圖形是什麼,有多少個,然後再數出由基本圖形組成的新的圖形,並求出它們的和。當我們識了線段、角、三角形、長方形等基本圖形後,這些圖形重重疊疊地交錯在一起時就構成了複雜的幾何圖形。要想準確地計數這類圖形中所包含的某一種基本圖形的個數,就需要仔細地觀察,靈活地運用有關的知識和思考方法,掌握數圖形的規律,才能獲得正確的結果。
  • 二年級數學上冊 第9單元總複習:角的認識、時間的認識和搭配
    教學目標:1.使學生加深對角和直角的認識,能正確區分角和直角。2.進一步使學生會讀、寫幾時幾分,進一步使學生知道「1時=60分」。3.進一步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重點:1.會量、畫線段。2.讓學生對時間有更深的認識。難點:1.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2.認識角和直角,會畫角。
  • 【跟我學】數學之線與角
    作者:寶寶知道 銘熙麻麻今天我們一起學的內容便是四年級上冊的「線與角」,這一節看似很簡單,但是在學習和實際應用時會經常出錯。先看一下本次的重點:線的認識——直線、射線、線段;線的位置關係;角的分類幾大塊。首先是線的認識——直線、射線、線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