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權線段和之阿氏圓模型

2021-02-28 攬月數學

如圖,正方形ABCD中,AB=2,E是BC的中點,CD上有一動點M,連接EM,BM,將△BEM沿著BM翻折得到△BFM,連接DF,CF,則DF+1/2FC的最小值為                      

本題的關鍵將1/2FC進行轉化為FG,利用三點共線求出最值,但是問題來了,為什麼這樣做輔助線?又是如何想到在線段BE取中點呢?問題得從阿波羅尼斯圓(阿氏圓)說起,拖動M點時,發現點F的運動軌跡是圓,這個圓就叫做阿氏圓。

   阿氏圓的定義:已知平面上兩點A、B,則所有滿足PA/PB=k且不等於1的點P的軌跡是一個以定比m:n內分和外分定線段AB的兩個分點的連線為直徑的圓。這個軌跡最先由古希臘數學家阿波羅尼斯發現,故稱阿氏圓。 

由阿氏圓定義可知,

此時就明白為什麼在BE上取中點G。

當D,F,G三點共線時,則DF+1/2FC=DF+FG的最小值為5/2

   在遇到DF+λFC類型問題時都可以總結一類加權線段和,加權線段和通常包含阿氏圓模型和胡不歸模型,而本題通過阿氏圓模型,轉化其中一條線段,利用三點共線,解決問題。

[1]2021黃石市元調24題圓的動態問題分析

[2]2021黃石市元調一道最優解的問題解析
[3]平面直角坐標系三角形面積的「萬能」公式

[4]一道初三聯考三角形面積的多種解法

[5]構造雙等邊三角形,手拉手全等模型探究

[6]中考最值問題專題

[7]2020年黃石中考24題圓的有關問題預測16問

[8]巧借外接矩形解三角形的長度問題

[9]雙曲線系的內接特殊平行四邊形

[10]2019年陽新一中自主招生數學卷

[11]聯考題中旋轉圖形的探究

[12]一道2020年黃石六月聯考題的多種解法

[13]構圖有技巧,提煉模型顯本質——正方形內含等邊三角形問題探究

[14]反比例函數中心三角形面積的二級結論

[15]斯特瓦特定理的兩個常見結論應用

[16]從折弦定理到垂徑定理

[17]2020年武漢市五月調考壓軸題解析

[18]一道黃石市五調試題的改編

[19]三角形內角平分線性質定理——斯庫頓定理

[20]中考複習專題最短路徑問題

相關焦點

  • 初中數學:動點問題-阿氏圓最值模型
    中考數學,優秀的孩子必須會阿氏圓!「阿波羅尼斯圓」簡稱「阿氏圓」,已知A、B兩點,點P滿足PA:PB=k(k≠1),則滿足條件的所有點P的軌跡構成的圖形是一個圓。阿氏圓最值模型解題方法:①計算PA+k·PB的最小值時,利用兩邊成比例且夾角相等,構造母子型相似三角形;②兩個三角形的相似比等於k;③根據相似比,找出一條線段替換k·PB,轉化成三點共線求最小值。
  • 線段和差最值問題中的「阿氏圓」,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複雜
    初中的典型題型,在題目結構上一般都具有它比較顯著的特點:如出現「求AB+AC的最小值」,我們就知道它是「將軍飲馬問題」,若出現「AB+kAC的最小值」,如果動點在直線上運動,它就是「胡不歸問題」;如果動點在圓上運動,它就是「阿氏圓」。
  • 關於初三一輪複習中求兩條線段和的最小值問題
    【胡不歸模型】形如求PA+nPB(n≠1)的最小值,其中點P是直線或線段上的動點。模型條件:兩定一動兩條線段和的最小值問題,跟將軍飲馬模型不同的是其中有一條或者兩條線段係數不為1。秒殺技巧:構造以模型中的PB為斜邊的直角三角形,使得sinα=n,從而把係數轉化為1。
  • 2021年中考數學衝刺難點突破——幾何最值(阿氏圓)
    文章開始,大頭老師先帶大家了解一下內外角平分線定理:(1)角平分線定理:如圖,在△ABC中,AD是∠BAC的角平分線,則證明:大家要找到合適的方法記住對應的線段,連接BD,則△ACD≌△AED(SAS),CD=ED且AD平分∠BDE,則這裡採用的是內角平分線定理證明的,大家要找到合適的方法記住對應的線段
  • 運用轉化思維,構造「圓」模型,求解線段最值問題
    歡迎來到百家號「米粉老師說數學」,幾何最值問題,一直都是初中幾何題中難度最大的一類題型,利用數學轉化思維,構造各種數學模型,是解決此類題最核心的解題的策略,構造相應的數學模型既有代數方法,也有幾何方法。
  • 初中數學中考難點:九年級數學上冊圓及幾何動點最值問題考點解讀
    本專欄包括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24章圓(第1-35課)及中考數學幾何動點最值壓軸題型(第36-79課)含隱形輔助圓、瓜豆原理、胡不歸問題、阿氏圓模型、費馬點模型,由於將軍飲馬問題與三角形關係密切,故放在了三角形專欄進行了講解。
  • 線段和角認識,八大模型
    (有的是分兩章),這一章帶我們認識了幾何圖形(小學大部分認識過),介紹了兩個可供主要研究的最基本的幾何元素(圖形)——線段和角        有人會問最基本的幾何元素應該是點啊,點動成線啊,還有射線直線倆哥們你扔了啊?
  • 四點共圓模型欣賞
    (等角對等邊)同樣因為 A、B、C、D 四點共圓,可得 ∠1=∠1』,∠2=∠2』。所以 △ADE≌△DCE。(角角邊)即 AD=BD。得證。這裡兩次直接用到四點共圓的角度關係,使之得到充分的利用,乾淨利落。若用其它方法,恐迂迴笨拙。
  • 中考數學提分必備041-最值問題不用怕,模型秘籍搞定它
    最值問題是是數學中考的熱點,也是難點,掌握最短路徑的基本模型有利於我們高效準確地解決問題,拿到分數。本文將介紹最短路徑的十二個基本模型,並在文末配以針對練習和中考真題講解。本文也是參照其他老師分享的成果,有需要的同學留言索要即可。
  • 「圓」來很完美,聚焦構造輔助圓解題的三大模型
    ,藉助圓去解決一些問題都是非常好的一個選擇,下面舉例說明這三種構造輔助圓解題的模型應用。類型1 根據共端點等線段模型,根據圓的定義構造圓1.如圖,已知OA=OB=OC,且∠AOB=k∠BOC,則∠ACB是∠BAC的(  )A.k/2倍 B.k倍 C.2k
  • 中考數學專題之線段最值及路徑長問題
    線段(和)差最值問題的知識背景1.線段公理——兩點之間,線段最短;2.對稱的性質——關於一條直線對稱的兩個圖形全等、對稱軸是兩個對稱圖形對應點連線的垂直平分線;3.三角形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4.三角形兩邊之差小於第三邊;5.垂直線段最短;6.過圓內一點,最長的弦為直徑,最短的弦為垂直於直徑的弦。
  • 初中關於圓,如何做輔助線?圓輔助線模型之一與圓的相關計算公式
    其實做圓的輔助線,還是有點套路的,我們可以先來學習它的幾個基本模型,通過模型來學習圓怎麼樣做輔助線,我們先來看看有圓的第一個模型。模型之一:遇弦,連半徑,構等腰我們都知道圓的半徑處處相等,連接半徑,是圓輔助線的常見做法之一,它可以解決關於角度的求證問題。上述模型很簡單,我們來看看怎麼運用它。
  • 時間序列之加權移動平均
    前面介紹了一次移動平均和二次移動平均,其實,不管是一次還是二次,都是可以算是加權移動平均的特殊情況。
  • 線段和差最值問題----將軍飲馬模型
    這個問題早在古羅馬時代也有,傳說亞歷山大城有一位精通數學和物理的學者,名叫海倫,一天,一位羅馬將軍專程去拜訪他,向他請教一個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將軍每天從軍營A出發,先到河邊飲馬,然後再去河岸同側的B地開會,應該怎樣走オ能使路程最短?從此,這個被稱為「將軍馬「的問題廣泛流傳。將軍馬問題=軸對稱問題=最短距離問題(軸對稱是工具,最短距離是題眼。
  • 李澍獨創的《初中數學120解題模型》簡介(本尊駕到,盜版者迴避)
    在初中數學教學一線從事教育工作30餘年的李澍老師,通過對歷年中考數學題解題方法、規律的歸類和深入研究,提煉出了120多個解題套路和模型,猶如中考數學通關的120幅藏寶圖。用朗朗上口的口訣和圖文的形式,覆蓋和囊括了中考所有的解題思路、技巧、方法,和二級結論。科學的創新、獨樹一幟的發明,會讓你的數學解題能力和成績有一個質的飛躍。鄭重聲明:網上流傳的類似資料,都是侵權盜版李澍老師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