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來很完美,聚焦構造輔助圓解題的三大模型

2020-12-06 中學數學精準輔導

「圓」是一個完美的圖形,在初中數學中具有豐富內容,其中大部分是與角度相關性質,如在圓周角中能輕易找到,等角和直角並與圓心角聯繫也比較緊密 ,通過在圖形中構造輔助圓往往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題目中出現了以下條件:三點及三點以上到同一點距離相等,作輔助圓;同一側有相等的角,或者需要構造出相等的角時,作輔助圓;若一個四邊形的一組對角互補,則它的四個頂點共圓.在這些情況下,藉助圓去解決一些問題都是非常好的一個選擇,下面舉例說明這三種構造輔助圓解題的模型應用。

類型1 根據共端點等線段模型,根據圓的定義構造圓

1.如圖,已知OA=OB=OC,且∠AOB=k∠BOC,則∠ACB是∠BAC的(  )

A.k/2倍 B.k倍 C.2k D.1/k

【分析】由OA=OB=OC,得到A,B,C在以O為圓心的同一個圓上,則∠AOB=2∠ACB,∠BOC=2∠BAC,而∠AOB=k∠BOC,即可得到∠ACB=k∠BAC.

【解答】∵OA=OB=OC,∴A,B,C在以O為圓心的同一個圓上,如圖,

∴∠AOB=2∠ACB,∠BOC=2∠BAC,

而∠AOB=k∠BOC,即2∠ACB=k2∠BAC,∴∠ACB=k∠BAC.故選:B.

2.如圖,在Rt△ABC中,∠C=90°,AC=6,BC=8,點F在邊AC上,並且CF=2,點E為邊BC上的動點,將△CEF沿直線EF翻折,點C落在點P處,則點P到邊AB距離的最小值是(  )

A.1.5 B.1.2 C.2.4 D.以上都不對

【分析】先依據勾股定理求得AB的長,然後依據翻折的性質可知PF=FC,故此點P在以F為圓心,以2為半徑的圓上,依據垂線段最短可知當FP⊥AB時,點P到AB的距離最短,然後依據題意畫出圖形,最後,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質求解即可.

【解答】如圖所示:當PE∥AB.

在Rt△ABC中,∵∠C=90°,AC=6,BC=8,∴由勾股定理可求得AB=10,

由翻折的性質可知:PF=FC=2,∠FPE=∠C=90°.

∵PE∥AB,∴∠PDB=90°.由垂線段最短可知此時FD有最小值.

又∵FP為定值,∴PD有最小值.

又∵∠A=∠A,∠ACB=∠ADF,∴△AFD∽△ABC.

∴AF/AB=DF/BC,即4/10=DF/8,解得:DF=3.2.

∴PD=DF﹣FP=3.2﹣2=1.2.故選:B.

3.如圖2所示,在凸四邊形ABCD中,AB=BC=BD,∠ABC=80°,則∠ADC的度數為____度    

【解析】∵AB=BC=BD,得到A,C,D在以B為圓心的同一個圓上,

∴∠ACD=1/2∠ABD, ∠DAC=1/2∠DBC,

∵∠ABC=∠ABD +∠DBC =80°,

∴∠ACD+∠DAC=1/2∠ABD+1/2∠DBC=1/2(∠ABD+∠DBC)= 1/2×80°=40°,

∴∠ADC=180°﹣(∠DAC+∠ACD)=180°﹣40°=140°.

故答案為:140.

4. 如圖,在四邊形ABCD中,AB=AC=AD,若∠BAC=25°,∠CAD=75°,則∠BDC=   度,∠DBC=_____度.

【解析】法一:∵AB=AC=AD,∴點B,C,D在以A為圓心的圓上,

∵∠BAC=25°,∴∠BDC=1/2∠BAC=12.5°,

∵∠CAD=75°,∴∠DBC=1/2∠CAD=37.5°.

故答案為:12.5,37.5.

法二:∵AB=AC=AD,

∴∠ADB=∠ABD,∠ACB=∠ABC,∠ADC=∠ACD,

∵∠BAC=25°,∠CAD=75°,

∴∠ACB=(180°﹣25°)÷2=77.5°,∠DAB=∠DAC+∠CAB=100°,

∠ADC=∠ACD=(180°﹣75°)÷2=52.5°,

∴∠ADB=(180°﹣100°)÷2=40°,

∴∠BDC=∠ADC﹣∠ADB=52.5°﹣40°=12.5°,

∠DCB=∠DCA+∠ACB=52.5°+77.5°=130°,

∴∠DBC=180°﹣∠DCB﹣∠BDC=180°﹣130°﹣12.5°=37.5°.

∴∠BDC=12.5°,∠DBC=37.5°.

類型2 直角模型,依據直徑所對的圓周角是直角,構造三角形的外接圓解題

5. 如圖所示,矩形ABCG與矩形CDEF全等,點BCD在一條直線上,∠APE的頂點P在線段BD上移動,使得∠APE為直角的點P的個數是_____個.

【分析】∵∠APE的頂點P在線段BD上移動,且∠APE為直角,∴點P也在以AE為直徑的⊙O的圓上運動;∴以AE為直徑作⊙O,⊙O與BD的交點即為所求.

【解答】∵點BCD在一條直線上,∠APE的頂點P在線段BD上移動,∠APE為直角,∴點P在以AE為直徑的⊙O的圓上運動,∴點P就是⊙O與BD的交點,由圖示知,BD與⊙O有2個交點.故答案為:2.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圓周角定理:直徑所對的圓周角是直角.解答該題時,採用了「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

6. 已知:如圖,直尺的寬度為2,A、B兩點在直尺的一條邊上,AB=6,C、D兩點在直尺的另一條邊上.若∠ACB=∠ADB=90°,則C、D兩點之間的距離為_____.

【分析】由∠ACB=∠ADB=90°,根據90°的圓周角所對的弦是直徑,可得A,B,C,D在以AB為直徑的圓上,C,D即是此圓與直尺的交點,設E為AB中點,可得EC是半徑為3,然後作EF⊥CD交CD於F,根據垂徑定理可得:CD=2CF,然後由勾股定理求得CF的長,繼而求得答案.

【解答】設E為AB中點,∵∠ACB=∠ADB=90°,∴A,B,C,D在以AB為直徑的圓上,

連接DE,CE,則CE=DE=1/2AB=3,作EF⊥CD交CD於F,∴CD=2CF,

∵AB∥CD,∴EF=2,在Rt△CFE和Rt△DFE中,CF=√5,∴CD=2√5.故答案為:2√5.

【點評】此題考查了圓周角定理,垂徑定理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識.此題拿度適中,解題的關鍵是由∠ACB=∠ADB=90°,根據90°的圓周角所對的弦是直徑,得到A,B,C,D在以AB為直徑的圓上.

7. 已知Rt△ABC中,AC=5,BC=12,∠ACB=90°,P是AB邊上的動點(與點A、B不重合),Q是BC邊上的動點(與點B、C不重合)

(1)如圖,當PQ∥AC,且Q為BC的中點時,求線段CP的長;

(2)當PQ與AC不平行時,△CPQ可能為直角三角形嗎?若有可能,請求出線段CQ的長的取值範圍;若不可能,請說明理由.

【分析】(1)根據平行線等分線段定理得到點P是斜邊的中點,再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於斜邊的一半,要求線段CP的長,只需根據勾股定理求得AB的長.

(2)若PQ與AC不平行,則要使△CPQ成為直角三角形.只需保證∠CPQ=90°.根據直徑所對的圓周角是直角,則分析以CQ為直徑的圓和斜邊AB的公共點的情況:一是半圓和AB相切;二是半圓和AB相交.首先求得相切時CQ的值,即可進一步求得相交時CQ的範圍.

【解答】(1)在Rt△ABC中∠ACB=90°,AC=5,BC=12,∴AB=13;

∵Q是BC的中點,∴CQ=QB;

又∵PQ∥AC,∴AP=PB,即P是AB的中點,∴Rt△ABC中,CP=13/2.

(2)當AC與PQ不平行時,只有∠CPQ為直角,△CPQ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

以CQ為直徑作半圓D,

①當半圓D與AB相切時,設切點為M,連接DM,則

DM⊥AB,且AC=AM=5,∴MB=AB﹣AM=13﹣5=8;

設CD=x,則DM=x,DB=12﹣x;

在Rt△DMB中,DB=DM+MB,

即(12﹣x)=x+8,解之得x=10/3,∴CQ=2x=20/3;

即當CQ=20/3且點P運動到切點M位置時,△CPQ為直角三角形.

②當20/3<CQ<12時,半圓D與直線AB有兩個交點,當點P運動到這兩個交點的位置時,△CPQ為直角三角形

③當0<CQ<20/3時,半圓D與直線AB相離,即點P在AB邊上運動時,均在半圓D外,∠CPQ<90°,此時△CPQ不可能為直角三角形.

∴當20/3≤CQ<12時,△CPQ可能為直角三角形.

8.已知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兩定點A(-1,0),B(4,0),拋物線y=ax+bx-2過點A,B,頂點為C,點P(m,n)為拋物線上一點,其中n<0.

(1)求拋物線的解析式和頂點C的坐標;

(2)當∠APB為鈍角時,求m的取值範圍.

【分析】(1)利用待定係數法求出解析式,再利用x=0得出y的值即可得出C點坐標.

(2)因為AB為直徑,所以當拋物線上的點P在⊙C的內部時,滿足∠APB為鈍角,進而得出m的取值範圍;]

解:(1) (1)∵拋物線y=ax+bx﹣2(a≠0)過點A,B,

∴a-b-2=0, 16a+4b-2=0,解得:a=1/2, b=-3/2,

∴拋物線的解析式為:y=1/2x﹣3/2x﹣2,

當x=0時,y=﹣2,∴C(0,﹣2);

(2)∵A(-1,0),B(4,0),拋物線與y軸的交點D的坐標為(0,-2),

如圖,拋物線的對稱軸與x軸的交點為M(3/2,0),

∵AD=1+2=5,AB=(4+1) =25,BD=4+2=16+4=20,則AD+BD=AB,

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知△ABD是直角三角形,∠ADB=90°,以M為圓心,以MA為半徑作圓,則☉M經過點D,則☉M內拋物線上的所有的點都可以是P點,且使∠APB為鈍角,

根據拋物線及圓的對稱性,☉M與拋物線的另一個交點坐標為(3,-2),

則滿足條件的m的取值範圍為:-1<m<0或3<m<4.

類型3 四點共圓模型

(1)若一個四邊形的一組對角互補,則它的四個頂點共圓;

(2)動點對定線段所張的角為定值.

9. 如圖2,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點A的坐標為(0,m),點B的坐標為(0,n),其中m>n>0.點P為x軸正半軸上的一個動點,當∠APB達到最大時,直接寫出此時點P的坐標________.

【解析】當以AB為弦的圓與x軸正半軸相切時,對應的∠APB最大,根據垂徑定理和勾股定理即可求解.當以AB為弦的圓與x軸正半軸相切時,作CD⊥y軸,連接CP、CB.

∵A的坐標為(0,m),點B的坐標為(0,n),

10.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已知點A(4,0)、B(﹣6,0),點C是y軸上的一個動點,當∠BCA=45°時,點C的坐標為_____.

【分析】如解答圖所示,構造含有90°圓心角的⊙P,則⊙P與y軸的交點即為所求的點C.

注意點C有兩個.

【解答】設線段BA的中點為E,∵點A(4,0)、B(﹣6,0),∴AB=10,E(﹣1,0).

(1)如答圖1所示,過點E在第二象限作EP⊥BA,且EP=1/2AB=5,則易知△PBA為等腰直角三角形,∠BPA=90°,PA=PB=5√2;

以點P為圓心,PA(或PB)長為半徑作⊙P,與y軸的正半軸交於點C,

∵∠BCA為⊙P的圓周角,∴∠BCA=1/2∠BPA=45°,即則點C即為所求.

過點P作PF⊥y軸於點F,則OF=PE=5,PF=1,

在Rt△PFC中,PF=1,PC=5√2,由勾股定理得:CF=7,

∴OC=OF+CF=5+7=12,

∴點C坐標為(0,12);

(2)如答圖2所示,在第3象限可以參照(1)作同樣操作,同理求得y軸負半軸上的點C坐標為(0,﹣12).

綜上所述,點C坐標為(0,12)或(0,﹣12).

故答案為:(0,12)或(0,﹣12).

【點評】本題難度較大.由45°的圓周角聯想到90°的圓心角是解題的突破口,也是本題的難點所在.

11. 已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2,D是邊AB上一中點,將△CAD繞C逆時針向旋α得到△CEF,其點E是點A的對應點,點F是點D的對應點.DF與AE交於點M;當α從90°變化到180°時,點M運動的路徑長為______.

【分析】先證明A、D、M、C四點共圓,得到∠CMF=∠CAD=45°,即可推出點M在以AC為直徑的⊙O上,運動路徑是弧CD,利用弧長公式即可解決問題.

【解答】∵CA=CE,CD=CF,∴∠CAE=∠CEA,∠CDF=∠CFD

∵∠ACD=∠ECF,∴∠ACE=∠DCF,

∵2∠CAE+∠ACE=180°,2∠CDF+∠DCF=180°,∴∠CAE=∠CDF,

∴A、D、M、C四點共圓,∴∠CMF=∠CAD=45°,∴∠CMD=180°﹣∠CMF=135°.

(補充:不用四點共圓的方法:由△OAC∽△ODM,推出△AOD∽△COM,推出∠OCM=∠OAD,即可證明∠CMF=∠CDM+∠DCM=∠CAO+∠OAD=∠CAD=45°)

∵O是AC中點,連接OD、CM.∵AD=DB,CA=CB,

∴CD⊥AB,∴∠ADC=90°,

∵A、D、M、C四點共圓,∴當α從90°變化到180°時,

點M在以AC為直徑的⊙O上,運動路徑是弧CD,

【點評】本題考查幾何變換綜合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平行線的判定和性質、弧長公式、四點共圓等知識,解題的關鍵是發現A、D、M、C四點共圓,最後一個問題的關鍵,正確探究出點M的運動路徑,記住弧長公式,屬於中考壓軸題.

總結:圓是我們初中階段學習的唯一一個曲線圖形,除了它本身的基本性質和計算常被考察到以外,還可以用作輔助線。除了我們已知一條線段進行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所使用的「兩圓一垂」和「兩垂一圓」以外,在涉及到一些動點相關的最值問題時,也特別常用,這時候我們需要的圓並不存在(有時題設中沒有涉及圓;有時題目中雖然題設涉及圓,但是此圓並不是我們需要用的圓),這就需要我們利用已知條件,藉助圖形把需要的實際存在的圓找出來,畫出來。

上面講述了常見的可以添加輔助圓的方法,具體歸納如下:

1.利用圓的定義添補輔助圓

到一個定點等距離的幾個點在同一個圓上,這是利用圓的定義添輔助圓的最基本方法.簡而言之,就是三點及三點以上到同一點距離相等,作輔助圓。

2.作三角形的外接圓

任意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點共圓,但是我們最常見到的確實是利用圓周角定理的推論,直角三角形在以斜邊為直徑的圓上。

3.四點共圓

(1)若一個四邊形的一組對角互補,則它的四個頂點共圓.這是由書上圓內接四邊形對角互補的性質拓展出來的一個應用,前者在中考中出現頻率特別大,我甚至跟我學生說只要出現了內接和四邊形等字眼,一定要想著去應用這條性質。而由此拓展出來的一條判定四點共圓的方法在我們解決線段長度和最值相關的問題時,特別好用。

(2)同底同側有相等頂角的三角形,則各頂點四點共圓(若能證明其兩頂角為直角,即可肯定這四個點共圓,且斜邊上兩點連線為該圓直徑。)判斷四點共圓後,就可以藉助過這四點的輔助圓解題。這也是我們非常常見的一類共圓問題,還可以拓展到利用圓來構造相等的角。

相關焦點

  • 初中關於圓,如何做輔助線?圓輔助線模型之一與圓的相關計算公式
    我們在做圓的習題的時候,時常會碰到一些如果沒有做輔助線,就沒法將結果求出來對的習題,很多同學可能覺得還是有那麼點困難的,有些可能都是瞎連,要剛好碰到連對了,還算幸運,要碰上連得不對,那花的時間可就很長了,還可能求不出來。那究竟如何做輔助線?有沒有什麼固定的方法,或者套路?
  • 運用轉化思維,構造「圓」模型,求解線段最值問題
    歡迎來到百家號「米粉老師說數學」,幾何最值問題,一直都是初中幾何題中難度最大的一類題型,利用數學轉化思維,構造各種數學模型,是解決此類題最核心的解題的策略,構造相應的數學模型既有代數方法,也有幾何方法。
  • 四點共圓的判定及在解題時的妙用!
    那是因為圓是一種完美對稱的圖形,圓不但是軸對稱圖形,具有無數條對稱軸;而且還是旋轉對稱圖形,具有旋轉不變性。正是圓的這些性質為我們在圓中求線段長度,以及圓中倒角提供了便利,可是,你會發現大部分的幾何題中並沒有直接出現圓,如此利器卻無用武之地,這又咋辦?
  • 中考熱點:解題善作輔助圓,無緣亦能化有緣
    本文著重講解幾何解題中的隱圓問題。特別是動態背景下,如果能考慮或者發散到添加輔助圓,那麼題目的思路就寬了,解題明朗,所謂的捷徑就來了。實際考題,題目是一個無圓的背景狀態,也即學生常常疑惑的,圓都去哪兒了,所以必須先確定或者說具備的思維是如何找到隱圓。其實隱圓思維的真正聯想還是來自於圓的性質或定義。
  • 初中數學重難點:「圓的輔助線」如何畫?這7種畫法幫你1分鐘解題
    初中數學重難點:「圓的輔助線」如何畫?這7種畫法掌握好,1分鐘幫你迅速解題!圓,是我們從小就熟悉的圖形,小學時候剛接觸到圓,覺得它甚是「可愛」。可是,到了初中,很多同學變得苦惱起來,什麼是弦?什麼是弧?還有什麼是圓心角、圓周角?
  • 假期乾貨初中數學知識點:輔助圓之四點共圓
    四點共圓在幾何的運用過程中最多也是最為廣泛,尤其解決綜合幾何和複雜函數含幾何問題,四點共圓作為幾何中的重點工具,為幾何解決及應用起了很大的幫助。基礎理論:若四邊形對角互補,則四點在同一圓上。如圖:若∠A+∠C=180°則四點共圓。
  • 中考數學解題技巧,利用四點共圓秒殺中考真題,倒角利器值得掌握
    我們知道圓有很多天然的性質,為什麼說是天然的性質呢?那是因為圓是一種完美對稱的圖形,圓不但是軸對稱圖形,具有無數條對稱軸;而且還是旋轉對稱圖形,具有旋轉不變性。正是圓的這些性質為我們在圓中求線段長度,以及圓中倒角提供了便利,可是,你會發現大部分的幾何題中並沒有直接出現圓,如此利器卻無用武之地,這又咋辦?這就需要你時刻保持敏銳的洞察性,發現圖中的隱圓,構造輔助圓,進而幫助我們快速解題,正所謂,圖中無圓,心中有圓!
  • 初中數學:動點問題-阿氏圓最值模型
    中考數學,優秀的孩子必須會阿氏圓!「阿波羅尼斯圓」簡稱「阿氏圓」,已知A、B兩點,點P滿足PA:PB=k(k≠1),則滿足條件的所有點P的軌跡構成的圖形是一個圓。阿氏圓最值模型解題方法:①計算PA+k·PB的最小值時,利用兩邊成比例且夾角相等,構造母子型相似三角形;②兩個三角形的相似比等於k;③根據相似比,找出一條線段替換k·PB,轉化成三點共線求最小值。
  • 初三數學,老師:利用輔助線構造特殊幾何圖形,解決圓的證明計算...
    關於圓的證明計算題是數學中考的常考題型,我們往往需要添加輔助線來幫助解題,為本文就例題詳細這類題型的輔助線作法和解題思路,希望能給初三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幫助。例題如圖,點O為△ABC的外接圓圓心,E為⊙O上一點,BC、OE互相平分,CF⊥AE於點F,連接DF。若OE=2√3,DF=1,求△ABC的周長。
  • 備戰2019中考,數學必刷題,詳解構造圓作為輔助線的妙處
    證明:∵OA=OB=OD∴點A、B、D在以點O為圓心,AB為半徑的圓上,如圖所示,連接OC.又因為AB=AC,所以,點B和C一定在以A為圓心,AB為半徑的圓上。那麼,線段BD就是⊙A的割線,然後再找到另一條割線與已知條件聯繫起來,就利用圓的割線定理可完美解決問題。解:如圖,以點A為圓心,AB為半徑作圓⊙A,交AD於點F,延長DA交⊙A於點E.
  • 中考數學專題二,圓的證明與計算綜合題,常考題型及解題技巧
    圓的相關知識的考查是中考數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圓作為一個載體,常與三角形、四邊形結合,考查切線的性質及判定、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及判定、解直角三角形、求陰影面積等。解題需要先分析題幹中的條件,然後從圖形中挖掘出隱含條件,最後解題問題。這道題以圓內接四邊形為背景,考查求線段長。
  • 初中數學中考難點:九年級數學上冊圓及幾何動點最值問題考點解讀
    第37課幾何動點最值壓軸題型:利用定義構造輔助圓,四川成都中考數學試題.第38課利用定義構造輔助圓,藉助翻折全等形及三角形相似研究動點到直線的最短距離問題.第39課中考數學幾何動點問題:藉助中垂線的性質利用圓的定義構造輔助圓解決點到直線的距離最大問題.第40課中考數學壓軸題:藉助將軍飲馬和隱形圓輔助圓研究雙動點線段和最值問題.
  • 加權線段和之阿氏圓模型
    本題的關鍵將1/2FC進行轉化為FG,利用三點共線求出最值,但是問題來了,為什麼這樣做輔助線?又是如何想到在線段BE取中點呢?問題得從阿波羅尼斯圓(阿氏圓)說起,拖動M點時,發現點F的運動軌跡是圓,這個圓就叫做阿氏圓。
  • 中考|38個初中數學常用幾何解題模型!請收下這把「解題鑰匙」!
    #初中數學#中幾何部分的佔分比例一直不少,其實對於很多幾何問題,我們都可以拿一些前輩們總結好的【解題模型】去對照解題,只要證明思路清晰了,多用幾次,多練題,這些解題模型就會真正的成為你牢記心中的」解題鑰匙「,以後不管題型再如何變化,抓到重點,就能拿這把」鑰匙「打開這道題目的」謎團「。
  • 初中數學常見輔助線(建議收藏)
    3.已知等腰三角形底邊中點,可以考慮與頂點連接用「三線合一」4.有些題目的中點不直接給出,此時需要我們挖掘題目中的隱含中點,例如:直角三角形中斜邊中點,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中點,當沒有這些條件的時候,可以用輔助線添加.二、角平分線模型的構造與角平分線有關的常用輔助線作法,即角平分線的四大基本模型。
  • 初中數學必刷好題021-直角三角形內切圓和旁切圓經典模型+結論
    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內切圓和旁切圓經典模型+結論,可以幫助我們在遇到和此模型有關的題目時快速利用結論得出答案,大大提高解題效率。在學習直角三角形內切圓和旁切圓的模型和結論之前,先看看一個熱身題,看看你多少秒可以得出答案。熱身題:如下圖,圓O和圓P分別是直角三角形ABC的內切圓和旁切圓,AB=4,AC=5,求OP的長度。
  • 四點共圓模型欣賞
    四點共圓(圓內接四邊形)是平面幾何裡的一個重要模型,涉及的對象很多,使用靈活,難度很大。以其中的角度關係來說,主要包括外角等於內對角、同弦所對的角相等(角在弦的同側)或互補(角在弦的兩側)這兩個重要結論,而且很好的一點是其逆命題也成立,即可以通過角度關係來判斷四個點是不是共圓。本文略舉數例,介紹其應用。
  • 初中數學精髓,相似三角形常考的6個模型,讓解題事半功倍的良方
    全等、相似和勾股定理是初中幾何三大方法,根據我十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了相似三角形比較常考的六個模型;掌握這幾個基本模型,能很好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產生一對新的等角,「順藤摸瓜」去確定這一對等角所在的兩個可能相似(全等)的三角形,找到條件證之用之——撥開雲霧見天日!
  • 中考複習策略:明晰圓考試趨勢,把握命題規律,圓夢中考
    圓雖然是最熟悉的幾何圖形之一,但它有很多新的知識點,尤其是這裡重要的知識點,都與前面的知識緊密聯繫著,解題時必須用到直線型中的定理、法則。因此,解題時先要由條件對圖形有比較好的認識,再聯想相關知識,分析隱會條件,將做題過程化解為若干小問題,逐一解決。
  • 初中數學,圓與直線問題,無論直線在圓內和圓外都有兩條線段相等
    今天繼續給大家分享,在上一篇文中初中數學,和圓內接有關的知識點題目解析以及相關練習題的分享我們分享了這樣一道題,如果把這道題直線M、N向上移入圓內,AP=AQ這個結論還會不會成立呢,我們今天就來說下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