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真相與真理,我們必須重新認識世界和自己!

2020-11-29 思想者王建平

王建平:每日一文:一個人問答錄(31)

問:這是人自我的發現還是人自我的解放?

答:這是前所未有的發現,也是對人的自我角色的一次空前的解放。這之前我們只是在認識世界,沒有意識到正在認識世界的自己,也就是說我們認識的世界當中缺少了自己。要麼是沒有自己的世界(唯物),要麼是自己的世界(唯心),認識到正在認識世界中的自己是一次重大突破,這才是真正客觀的人與世界合為一體,是有自己的世界和有世界的自己。千萬別小看這些字義上的微小差別,這意味著對人的認識和對世界的認識大為不同。這改變了人與世界和人與自己的關係。在新的關係中,新的倫理、新的邏輯、新的存在秩序就開始了,新世界就開始於人的新認識中。

問:這種新認識是一種發現還是一次回歸?

答:這是面朝存在真相的一次大回歸,所以,存在的起始處,是我們的共同點,這裡才有我們的共同目的、共同願望和共同的存在意義。人們的認識回到起始處,這就放棄了人已經建立起來的諸多執著,人們會發現這些觀念由於立場錯誤,誤導自己多年;人們才發現人間所有的苦難都是不必要的,人們才知道不該把自身從存在中分離出去,又反過來利用存在,這其中繞過的彎路和經受的折騰是多麼的不該,人才知道愚昧是什麼含義,人為什麼冥頑不化幾千年之久。

問:這就統一了人類嗎?

答:人的共同立場、共同目的和共同意義並不是統一的結果,是它們的存在必然導致統一。人類長期的不統一正是它們缺失的結果。

問:人類出現一致目的的特徵是什麼?

答:存在的本質和真相得到廣泛的認可,人們不再各執己見,思想、理論、宗教信仰的種類迅速減少,人們開始並學會了整體的綜合地看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人類面臨的問題迅速減少。

問:是人們的認識水平提高了嗎?

答:並不是在唯物思維和唯心思維的基礎上有所提高,而是換了一個角度,換了一種思維方式來思考、判斷和處理問題。改換了思考方向,人們覺得天寬地闊、諸多領域都會有別開生面之感。

問:這就是改天換地的開始嗎?

答:事實上並不是改天換地,就像更新電腦作業系統一樣,並不涉及硬體設備,對於人類文明來說,主要是更換觀念,更像是一場前所未有的觀念大革命。這場革命不動刀戈、不傷筋動骨,不改天不改地也不改人,只改人的認識、觀念和思想,這才是最徹底最根本的更換,從這以後,人完全變成了另一類人。

問:會出現這種情況嗎?有些不可思議。

答:人類的確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之前人類的一切變革都是針對外部世界,當世界改變得面目全非的時候,人還是依然故我,人的觀念和思想似乎不在進化論之中。

問:是的,達爾文進化論指的是物種生存形態的改變,不涉及精神意識的改變。

答:這更證明人應該進行一場思想觀念的理性革命,革除那些原始的、古老的、化石似的觀念,人類來一場精神的大沐浴真是太有必要了。人們很多認識、觀點、經驗以及心理構成,早就不適應人們飛速發展的精神感知的需要。通俗地說,就是人的軟體升級遠遠落後於時代的要求。人早已經不再是動物本能性的生存方式了,人的精神要求和動物的本能要求不能相提並論,但我們都還在沿用古老的生活模式和情感模式,儘管這些模式被加工和美化,但骨子裡和本質上就是動物式的繁衍和生存利益形成的模式與觀念,這就造成了人精神的內在性分裂:一方面是不可抑制的感知欲的渴望,一方面又是極為古老的生存模式和體制的限制,造成了普遍的人格衝突,人的多面性、複雜性、可變性因此發生。事實上,長期以來,人的內心世界和精神領域是生存與感知矛盾衝突的重災區,人們的精神磨難由來已久,這世界上最鬥爭最烈、戰場最大、破壞力最強、災難最深重的就是人的精神世界。感知觀念在精神領域引發革命是人們盼望已久的一場春風春雨,必將引來人們最熱烈的歡迎。

問:心靈沐浴和心靈更換,這是人類史無前例的大手術吧?

答:這不是外科手術,也不具醫治性質,這是自我革命,是人類朝向自己的一場脫胎換骨的大變革。這之前人的努力是徵服世界,人從未試圖徵服自己。人試圖徵服世界來適應自己的努力是失敗的,事實證明,無論外部世界怎樣改變都無法適應自己,因為人並不了解自己。自己需要什麼?為什麼有這些需要?人對自己的精神世界所知甚少,人習慣於將精神意識客觀化和物質化,將精神活動與現實行為混為一談。特別是唯物觀,用物質屏蔽精神、忽略精神和擠壓精神,再加上日新月異的科技手段,人的精神空間被極大限度地擠佔。大量暴增的娛樂信息也在弱化精神的存在,這對於精神性存在的人類,幾乎是接踵而至的災難性打擊。這種情況普遍發生:生活很繁忙,精神很空虛;物質很富有,精神很匱乏;人與人交往頻繁,心與心相距甚遠;物質與意識混淆不清,心靈與肉體衝突不斷……這些現象說明,人的精神問題很嚴重,這就是末世臨近的一種徵兆。

問:人為什麼會忽視精神呢?

答:在以生存為目的的行為中,精神並非必需,甚至成為生存活動的累贅。人間的生活內容是為生存鬥爭量身定製的,在日常生活的程序中,你找不到精神生活的位置,這並不是誰的疏忽,這是人們的生存理念決定的。但是,人的本質是精神的,人必須在精神世界中生活,本能式的低級生存方式怎能容得下有豐富精神活動的人類?所以,根本性的矛盾產生了,叫做:靈與肉的鬥爭。這一戰,在人的精神王國進行了幾千年,成為世界上沒有硝煙卻無法結束,又勝負難分的慘烈戰爭。整個人類,無人不深受其害。(接下)

註:本文節選自:京東電子書:《感知新世界》。

相關焦點

  • 真相大反轉:是我們在求真理,還是真理在求我們?
    但真理不是這個意義,真理是存在的規則與規律,真理是存在永恆不變的道理,我們必須安然生活在真理中,否則,我們就會危機重重、不得安生。生活在真理中是一切存在的必然,人類最終必須也必然生活在真理中,除此之外的任何理由都不適宜存在,都只是短暫的迷惑和異動,都是毫無意義的折騰。所以,歸於真理是人類的唯一去路。
  • 或然性:我們究竟能不能把握真相及真理(每日觀察0174)
    不可知論者認為,人的能力不能超出感覺經驗或現象的範圍,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及發展規律。我們不要簡單地理解「不可知論」,認為不可知論者會否定所有的知識與真理,甚至會否定所有的研究與學習,否則我們又怎麼理解赫胥黎作為一個博物學家、教育家而存在呢?又怎麼理解他還出版了《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脊椎動物解剖學手冊》、《進化論和倫理學》等作品呢?
  • 客觀真理只是假設,我們自身才是世界最終的真相
    人求真是在尋求不變的存在,人求真的目的是更有效更可靠地把握世界和把握自己,人求真更是一種主觀的願望。真是唯物主義邏輯的產物,唯物邏輯設定了事物獨立的自在的與人的認識無關的絕對的真實。人們完全認可了這個客觀真實的存在,於是,採用一切手段,調動一切智慧,人試圖一勞永逸地發現最終不變的真實和佔有這個真實。
  • 堅持和發展對真理標準的科學認識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是馬克思主義真理觀的基本觀點。40年前一場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重新確立了全黨對這個重要觀點的認識,恢復了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礎。歷經40年改革開放實踐,中國共產黨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堅持和發展對真理標準問題的科學認識,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真理觀。
  • 西方反華陰謀論正在走向真相和真理的反面
    然而,我們看到在重大疫情面前,西方社會完全沒有團結一致共同「抗疫」的決心。面對每天死亡數百乃至數千病患,部分西方政客和媒體展現了毫無底線的政治和職業操守。當他們從最初的恐懼和慌亂中回過神來,並沒有對自身薄如蟬翼的抗疫防線有任何反思,反而紛紛禍水東引,把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的責任一股腦兒甩鍋給在疫情初期獨自承擔巨大抗疫壓力和責任的中國。
  • 真理+結論=真相
    大腦之所以會信以為真,是因為我們常年的用腦習慣,默認了一個運行公式存在。真理+結論=真相舉個例子來說,聽過挖井的故事麼,兩個挖井人,同時挖井,一個挖井人每次只挖到5公尺,差一點就挖到水了,但是最後卻放棄了。另一個挖井人堅持的挖井,直到把水挖出來為止。你看,只有堅持才能勝利。
  • 丁元英:眾生沒有真理真相,只有好惡;每個人都會犯的思維謬誤
    因為後面跟著就是對於這句話的解釋:你需要的就是一雙天眼,一雙剝離了文化、傳統、道德之分別的眼睛,然後再如實觀照文化、傳統,把被文化、道德顛倒的真理、真相顛倒過來,隨便你怎麼寫怎麼拍都是新意和深度。但是根據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尋求真理,這並不是人類天生的處理信息方式。我們最擅長的是通過改變對於信息的理解來適應我們的信念。
  • 技術爆炸給我們的大腦帶來新的洗禮,這些曾經的真理或被證偽
    在工業革命時期產生了大量的真理、定理,指導著我們的學習和生活。然而直到近些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我們才真正發現原來當時受到技術和歷史的局限性,我們對很多事物的認知是片面甚至是錯誤的。由於長時間我們從心底已經接受了這樣的認知,當一些慣性的思維或者是認知被推翻後,我們雖然知道什麼才是真相,但是依然感覺難以接受。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有哪一些真理被證偽。
  • 真理不僅僅是事實
    這就讓我們不得不選擇自己願意相信的專家或者簡單地相信自己的直覺判斷。對這種辯論,哲學家們並不能夠添加什麼東西。阿蘭·古德曼(Alain Goldman)創造了社會認識論領域,專門研究社會對知識作出的貢獻,而米蘭達·弗裡克(Miranda Fricker)有關證據學的著作對現實世界則具有清晰的隱含意義。
  • 造就| 難以逾越的真相鴻溝:維基百科構築真理之牆
    維基百科披有真相的外衣,它必須真的提供真相。 但有一個問題。儘管這種強制措施可能在某些方面提升了維基百科的質量,但它也疏離了很多想要參與編輯的用戶。隨著網站管理者竭力維護維基百科的質量,他們創造出一種導致志願者社群規模不斷縮小的環境。到頭來,極具諷刺性的事情在於,隨著越來越少的人參與編輯維基百科,反而使得那種讓一小部分人指鹿為馬的風險死灰復燃。
  • 把科學當成學科,當成真理都不對,應如何定義
    科學不是真理的代名詞,因為在科學的發展過程中還伴隨著錯誤與危害,有邪惡的應用與汙點伴隨。但科學已然成為了我們社會發展進程中的重要的意識,那麼就必須明確,科學更是一種態度,客觀的態度,當然也包括已經形成經過檢驗的理論形式,同時需要的科學的方法繼續在科學的進程中掌握方向。特別是在中醫與西醫的發展中,何為科學的解釋太突出了,以至於影響到相關行業的發展。
  • 重新認識」成功」和」失敗」
    這裡是」金蘋果老師說早教那些事」,今天的文章是: 重新認識」成功」和」失敗」 許多孩子感覺家長的認可不僅有賴於他們表現乖巧,還有賴於他們是否成功,因此我們需要考慮我們的家庭當中是否已經存在這樣的動力結構.我們需要用局外人的目光去觀察,觀察我們如何對孩子談論每樣事情都必須做好的重要性,觀察我們如何對孩子的成功和失敗做出反應,觀察他們如何對我們的反應產生反應.在某些情況下,不妨直接了當地問孩子:"你有時會感覺好像你只有得到高分(或在體育運動中表現良好
  • 神的話是真理,真理是帶著能力的,因為神說有就有!
    讀過聖經的弟兄姐妹都知道,根據聖經當中第1章《創世記》的記載,我們知道了是上帝創造了這個世界。他不但創造了一個非常完整而有次序的宇宙世界,而且還創造了地球上面的飛鳥,走獸,還有海中的魚類,這動物都是各從其類,各有各的特色,都各不相同的,互相和諧的存在,生活在地球裡面。然後,我們知道了上帝在地球上面建設了一個伊甸園,裡面種滿了花草樹木以及飛鳥,走獸等等。
  • 認識世界的四個層次,你處在哪一層?
    於是,慢慢的啟蒙運動轟轟烈烈的開始了,於是理性開始掌握了世界的真理,從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到波普的證偽主義,科學的萌芽出現了。它像一套真理一樣,從把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從底層開始一步步搭建起來,最後變成一座知識大廈。
  • 「事實價值」二分法讓你重新認識品牌傳播背後的真相!
    文|營銷禪修院,來源:公關之家廣告是一個讓人細思極恐的行業,因為經常會在某一瞬間因自己無知而心生恐懼,甚至開始懷疑人生。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當親朋好友或是父老鄉親問你是搞啥工作的時候,你說自己是做廣告的,別人會誤以為你是刷小廣告或做燈箱廣告牌的,如果說自己是搞傳播的,又得苦口婆心解釋半天,最後別人還是會誤以為你是發微信或微博的。
  • 宇宙真相:沒有永恆的真理,只有暫時的正確
    這是我們討論一切問題的前提,人類目前的所有知識都不是真理,因為世界是個信息增量的世界,新信息量的出現,必然會導致舊理論的破潰。但是一個現行理論不是真理,並不意味著他沒用或者說是錯誤的,相反,現行的科學觀說「判斷一個理論是否為科學理論,在於它是否能被證偽」。
  • 卡巴拉: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的另一個維度
    語言和思維會因為我們個人意識的介入而帶有一種欺騙性,但是這並不妨礙它本身作為一種工具幫助我們。任何話語,只有加入了人的自由意志,它才有顯化的可能。無論是卡巴拉還是佔星,它們都在用一種象徵的方式告訴我們世界運作的模式,而任何一個知識體系都要和每一個個體聯繫起來,只有將其中的每一個元素的象徵與個體結合起來,才能呈現它獨特的意義。
  • 仰望星空的智者在拯救世界,而見識淺陋的「智慧」卻成了「真理」
    文章來源:文教在線原創:子正先生引言: 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仰望星空、「無所事事」的閒人去探索宇宙萬物的終極本源和人類的精神世界,而是遍布腳踏實地的成功「智慧」和功利者。這樣的民族註定不會成為未來的引領者。1、信奉「眼見為實」,是動物式的文盲。
  • 哲學:認識論之所以成立,乃是因為自己認識自己
    他說:「影像是一種空氣狀態,眼睛處於潮溼狀態;當眼睛接近可視對象時,兩者之間的空氣被壓縮,影像朝向眼睛運動,並進入眼睛的潮溼狀態之中,呈現出形狀和顏色的印象。」(25、26頁)這段話試圖解釋感覺的產生,但是充滿了低級的物質比擬和簡單粗暴的想像。真正的哲學家應該僅限於聖者和先知,普通常人的冥思苦想獲得的正確成果總是少得可憐。
  • 無明眾生,沒有真理真相,只有好惡
    眾生沒有真理真相,只有好惡,所以你才有價值。覺悟天道,是名開天眼。你需要的就是一雙天眼。一雙剝離了政治、文化、傳統、道德、宗教之分別的眼睛,然後再如實觀照政治、文化、傳統,把被文化、道德顛倒的真理、真相顛倒過來。這就是錢,就是名利、成就、價值,隨便你能說的什麼。丁元英告訴芮小丹,眾生沒有真理真相,只有好惡,因為認知的局限性,就像是被蒙蔽了雙眼一樣,對待事物只有好惡的感性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