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臨死前 在獄中寫下三首詩 皇帝讀後淡淡說了一句話

2020-12-06 搞哥讀史

和珅是清朝的一代顯宦,他在乾隆一朝受寵之深、權位之重,自嘉慶而至清末,無一人能出其右。基於乾隆對他的無條件信任,和珅可以肆無忌憚地斂財和攬權,一度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但這也給他的未來埋下了隱患。

正如嘉慶後來所說:「朕若不除和珅,天下人只知有和珅,不知有朕,實出於萬不得已。」和珅權力過大,已經威脅到了皇權,若不將其除去,嘉慶只會寢不安席,食不甘味。

所以,在乾隆駕崩後,和珅失去了保護傘,便迅速被捕下獄。在獄中,和珅度過了他人生中的最後一個春節,並於正月十八日被嘉慶下旨,賜令自盡。

從被捕入獄,到嘉慶發其二十大罪狀,下令賜死,和珅作為階下囚,一共在大牢中度過了十天的時光。當時獄中比較人性化的一個措施,是能夠給和珅提供筆墨。

在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天,和珅看到囚窗外的月亮,觸景生情,寫下了《上元夜獄中對月二首》。這兩首詩,均被和珅的子侄收錄在了和珅的詩集《嘉樂堂詩集》中。

其一為:

夜色明如許,嗟餘困不伸。百年原是夢,廿載枉勞神。室暗難挨曉,牆高不見春。星辰環冷月,縲紲泣孤臣。對景傷前事,懷才誤此身。餘生料無幾,空負九重仁。

其二為:

今夕是何夕,元宵又一春。可憐此夜月,分明照愁人。思與更俱永,恩隨節共新。聖明幽隱燭,縲紲有孤臣。

古人對月賦詩,多為離愁之作,和珅在獄中對月,更是愁上加愁。所以這兩首詠月之詩,都是一派悽涼慘澹的氣氛。

令人意外的是,和珅有此寫詩上達天聽的機會,他卻沒有在這裡向嘉慶皇帝申冤,也沒有任何不甘的情緒在裡面。有的只是「分明照愁人」的惆悵,「縲紲泣孤臣」的悲哀,「對景傷前事」的追悔,以及對「空負九重仁」的自責。

和珅在風光無限時看不見的危險,等到下獄之後則越想越發清楚——貪汙還是小事,嘉慶所不能容的,是他多年來不自覺的對皇權的侵犯。和珅深知自己雖然位高權重,又是公主的家翁,但被赦免的機會已經不大,所以也在詩中感嘆「餘生料無幾」,等待著最終審判的到來。

由於嘉慶為了一舉扳倒和珅,給他安了很重的罪名,廷議的結果是判其凌遲處死。後來嘉慶自己也覺得太過,於是改為賜和珅在獄中自盡。在自縊前,和珅留下了最後一首絕命詩:

五十年來幻夢真,今朝撒手謝紅塵。他時水泛含龍日,認取香菸是後身。

此詩前兩句表義比較淺顯,但後兩句詩有些含義不明。後人根據詩中「水泛」、「含龍」、「香菸」、「後身」的字眼,赴會輪迴轉世之說,把這句詩解釋成和珅死後投胎轉世為慈禧太后進行報復,斷送了大清江山。

上面這種說法,當然是一種無稽之談。和珅當時寫下這兩句詩,或許是另有隱情,還需從其他角度進行考證。而嘉慶聽刑部奏聞和珅這首臨終詩之後,只淡淡地感嘆道:「(和珅)小有才,未聞君子之大道也。」

相關焦點

  • 和珅死前,在獄中寫下一首絕命詩,嘉慶看後只說一句話
    歷史上,乾隆是自我感覺最良好的皇帝,幾乎沒有之一。 比如,他是中歷史上詩歌寫得最多的皇帝,一生寫了4萬首詩,雖然沒有一首流傳下來,但能夠寫這麼多,足夠證明他那份自視有多麼的甚高了。
  • 三首悼亡古詩詞,情真意切催人淚下,讀後讓人肝腸寸斷
    公認的最早悼亡詩,出自晉代美男子潘安之手。潘安帥氣逼人,每次上街回頭率超高,無數少女為之傾倒,但潘安並不花心,一生只愛妻子一人,再也容不下其他女子,無論對方多麼優秀。都說長得帥的男人靠不住,容易招蜂引蝶,潘安卻用他的專情向世人證明:男人話不花心,其實跟長相無關,醜男未必比帥哥靠得住。
  • 李白臨死前寫下一首詩,僅用14字概括生平,讀完震撼人心!
    南宋詩論家嚴羽在《滄浪詩話》中說:「詩者,吟詠性情也」。詩歌中最基本的特點,也是它最大的魅力所在,便是飽含著詩人的思想感情。而對思想感情的表達,無疑在一個詩人臨死前最為豐富和震撼人心。譬如,南唐後主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
  • 白居易死後,皇帝寫下一首詩悼念他,千古罕見
    在我國眾多詩詞中,悼亡是一個常見的主題,期間更是有許多佳作,譬如: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賀鑄的《鷓鴣天·重過閶門萬事非》、陸遊的《沈園二首》、元稹的《遣悲懷三首》、白居易的《夢微之》……每一首都堪稱經典之作,其中更不乏眾多千古名句: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誠知此恨人人有
  • 嘉慶皇帝:一上臺就處死大貪官和珅,自己卻被雷劈死了?
    在古代幾千年的封建王朝裡,皇帝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可以說整個天下都是皇帝的,大部分的皇帝一生都有著享不盡的榮華富貴,但是也有極少數皇帝是很不幸的,歷史上有幾個皇帝死得很悲慘也很奇葩。
  • 喜羊羊:喜羊羊臨死前的一句話,竟成了男生撩妹的經典語錄
    在新版的劇情中,有一個片段我們看到喜羊羊這是在臨死之前,他對著每個夥伴都說了一句話,而看到喜羊羊這樣奄奄一息的樣子,很多人也都非常心疼,畢竟喜羊羊是最受歡迎的角色了,只見喜羊羊對著美羊羊說了一句話。
  • 蘇東坡臨死前給兒子留了一首詩,首尾相同,讀懂這幾句的堪稱高手
    蘇軾臨死前擔心小兒子,給小兒子留下一首詩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正月,哲宗崩逝,徽宗即位,大赦天下,蘇軾被赦免了流放海外之罪,北還途中於第二年六月突然病倒,在七月不幸離世,在這一個月中,蘇軾的小兒子蘇過每天照顧蘇軾,蘇軾臨終前非常擔心兒子,所以特意手書了一首《觀潮》提醒他。
  • 乾隆83歲壽辰僅寫一字,群臣看後哄然大笑,僅和珅一人面如死灰
    說起清朝歷史上的諸多寵臣,那麼乾隆時期最大的貪臣和珅一定能夠拔得頭籌。也許是由於和珅的外形俊朗,加之和珅巧舌如簧能夠將乾隆皇帝哄得服服帖帖,所以乾隆在位時,對於和珅這些收斂不正之財的舉動也僅僅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 八首絕筆詩:看透人生,死又何懼!
    這些詩人的絕筆詩,不正是他們對這個世界最後想說的話嗎?《輓歌詩三首·其一》【晉】陶淵明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陸遊是著名的愛國詩人,從這首詩中可窺一斑。詩人在臨死前,告訴兒子,我死去知道什麼結束了,最為悲痛的是不見國家統一。如果有一天,朝廷收復了失地,你來祭拜我的時候別忘了告訴我。這既是詩人的遺囑,也是詩人發出的最後的抗戰號召。
  • 和珅倒臺前身價是多少個億?光是一條龍脈和恭王府就是天文數字!
    和珅是乾隆皇帝的心腹,和珅能貪成「天下第一貪」,沒有乾隆皇帝的推波助瀾他也很難達到這個高度。恭王府原來是「中國第一大貪官」和珅的家,後來賜給了恭親王,因此叫恭王府。據說這裡更是北京真正的中軸線所在地,而傳說中的龍脈也在此處。那麼,和珅倒臺前身價是多少個億?光是一條龍脈和恭親王府邸就是天文數字了!
  • 乾隆65歲生的女兒,嫁給和珅兒子,結果35歲就守寡,歷經三個皇帝
    乾隆貴為皇帝,享受慣了天下唯我獨尊的權力,當然希望向電視劇中唱的那樣「再活五百年」。所以乾隆一直都非常重視養生之道,根據清朝太醫院的史料記載,乾隆皇帝的養生之道除了經常騎馬射獵鍛鍊之外,還有就是服用補藥。乾隆風流無比,他的妃子也自然不少,乾隆的子女眾多,單單女兒就有10多個。
  • 和珅的兒子,乾隆的女婿:佛系少年豐紳殷德的起浮人生
    和珅生於乾隆十五年(1750),三十四年(1769)襲三等輕車都尉入仕,三十七年(1772)才入宮為侍衛。如果你在這兩部劇裡見到了和大人,那你看見的,絕對是個寶寶。和珅:咋滴?還不許人家是寶寶啦?乾隆四十年(1775),和珅小寶寶的小寶寶誕生了。此時的和珅已經是御前侍衛(傅恆,海蘭察了解一下),正藍旗副都統了。
  • 和珅被抄家時並沒查到什麼,他說了兩個字,立馬找到十幾億白銀
    要說起中國歷史上的貪官,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卻是清朝的和珅,為什麼呢?因為和珅貪汙的實在是太多啦,用富可敵國也不為過。因此,歷來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說法,這是不無道理的。和珅被抄家時並沒查到什麼,嘉慶說了兩個字,立馬找到十幾億白銀!
  • 嘉慶的帝王智慧:給和珅定下 20條罪狀,卻沒有一條提到「貪」字
    乾隆皇帝很喜歡和珅,可乾隆剛死,嘉慶就抓了和珅。嘉慶首先是解除了和珅的多個實權職務,隨後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和珅抓入了監獄。滿朝文武嗅到了空氣的方向以後,一個個極為興奮,畢竟在和珅作為「二皇帝」的那些年裡,連嘉慶皇帝都得看著和珅的眼色小心行事,其他大大小小的官員自然對和珅就更加滿腹怨氣了,如今看到了嘉慶的決心與暗示,於是彈劾和珅的奏摺就像是雪片般飛來。
  • 溥儀61歲病逝,為何臨死前舅舅不願斷氣?你看他遺言都說了什麼
    作為清朝的最後一個皇帝,溥儀這一生可以說是充滿了轉折與笑料。似乎在他的一生當中,沒有自己能夠做主的時候,不過晚年時期,溥儀的生活,也還說得過去。而且最難得的是,他在晚年遇到了一個真心和自己想要好好過日子的人。大家都知道,在他61歲的時候,病死於尿毒症。
  • 乾隆死後不久,和珅被嘉慶處死,那嘉慶是怎麼對待紀曉嵐的呢?
    從真實歷史上看,紀曉嵐並沒有和和珅有過什麼交集,更談不上什麼鐵三角一說。同樣作為乾隆朝的重臣,和珅倒臺後,紀曉嵐的結局如何呢? 紀曉嵐是清朝中期有名的大才子,他從小就飽讀詩書。乾隆十九年,紀曉嵐考中了進士,不久,他就被乾隆提拔為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相當於清政府的國史館,它沒有上朝議政的權利,純屬皇帝的私人秘書。
  • 安祿山與和珅同犯一個錯誤,他們的結局是一個被暗殺,一個被明殺
    比如他為唐玄宗和楊貴妃跳胡旋舞時,唐玄宗問他肚子為何那麼大,他不說自己生得肥胖,反而說肚子裡裝的是對皇帝的一片忠心;另外他還認作楊貴妃的義子,因此一來二去就和唐玄宗成了「一家人」。最後,安祿山博得玄宗的歡心,實現逆襲。值得一提的是,安祿山「拍馬屁」的技能也確實有些過頭了,從而為他悲慘的結局埋下了伏筆。
  • 李賀16歲寫下一首詩,開篇7個字氣吞山河,最後兩句讓人落淚
    如果說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那麼李賀就是鬼才,所以他被稱為「詩鬼」。根據史書記載,李賀屬於皇室宗親,先祖李亮是李淵的叔叔。雖然家道中落,早已失去貴族的光環,與普通百姓沒多少區別,但李賀對自己高貴的血統非常自豪,每次寫自薦信的時候,都會加上「唐諸王孫李長吉」。另外,李賀的父親,與杜甫是表兄弟關係,也許是遠方親戚,但不管怎麼說,李賀應該叫杜甫一聲杜伯伯。
  • 為何貪腐的和珅死在庸碌無為的嘉慶手上,而不是文治武功的的乾隆
    和珅不是死於乾隆之手,卻是被默默無聞的嘉慶賜了一條白綾自我了斷,最後貪得那些錢都進了嘉慶的腰包。這就讓人奇怪了,怎麼和珅那麼貪,乾隆不殺他,反倒讓嘉慶一個小孩子給殺了。要說乾隆想要保他,那嘉慶肯定殺不了和珅的,要說乾隆想殺和珅,那肯定等不到嘉慶來動手。在我看來,就是乾隆自己不想殺和珅,但是想留給自己的兒子來動手。
  • 難怪胡輦會造反,臨死前告白韓德讓,一句話表面野心勃勃,好心疼
    難怪胡輦會造反,臨死前告白韓德讓,一句話表面野心勃勃,好心疼蕭燕燕自從當了太后嫁給了韓德讓,日子也可以說是算得上非常的滋潤了,和韓德讓兩個人在朝廷上兩個人共同為國家大事兒建言獻策,共同謀略,而且蕭燕燕還是給韓德讓提了姓氏,抬了位份,而且蕭燕燕也讓自己的兒子尊稱韓德讓叔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