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自白:當我接受了自己是阿斯伯格症候群這件事

2021-01-10 阿斯女Lemon

我是去年底才發現自己有Asperger syndrome(阿斯伯格症候群)的。

一次偶然重翻少年時的素材本,看到了這樣一段摘錄↓

當時一知半解,因為早就習慣了自己的普通,根本沒想過能和什麼特殊的病聯繫在一起。

直到查閱大量資料和相關專業書籍並做了書中的所有測試後……結果的傾向性太明顯了,而且相比自閉症/孤獨症,AS中列舉的症狀命中的要多很多(差不多80%)。原本想去醫院診斷,無奈國內正規醫院沒有專門設立為成人診斷AS的科室,要確診只能到一些發達國家,並且費用高昂;另外,目前尚無針對AS明確有效的治療方法,即使確診也不能改變什麼(如是幼年發現還可能通過訓練矯正,成年患者則治療無望了);綜上,只好作罷。

反覆確認後,終於決定坦然接受。這是我第一次對外公開承認自己是一名AS(Asperger syndrome),並沒有什麼值得驕傲、高興、悲傷或同情的事,但礙於長期的自我懷疑,這件事對我而言意義重大。我從很小的時候(可能追溯到幼兒園)就產生了很深的自我懷疑,那時知識有限不知「心理學」為何物,只是對自己在社交場合中出現的某些反應無法理解,隱約感覺到不太對勁,不敢說也不知道怎麼說,就那樣憋著,在巨大的彷徨與恐慌中長大。

所以,其實如果有機會的話我依然希望得到確診,比起治療,確診的意義更多在於對自我的一種慰藉,如同一劑安定劑,讓我可以長舒一口氣,撫平那長久以來深陷彷徨的自我認知殘缺。

在精神心理科上AS雖歸屬於孤獨症譜系障礙或廣泛性發育障礙之下,但並不是孤獨症,因為此病沒有明顯的語言和智能障礙。正常人在發育過程中會自然發展語言、智能和社交能力,而AS只缺失了社交這一項,其他方面和常人無異,且這種社交能力的缺失是先天的。

因此,一直被當做邊緣人對待,在大集體和小圈子之間孤立無援,是AS的常態。據統計,罹患阿斯伯格症候群的概率為0.07%,其中男女比例約為8:1。可見阿斯女的處境更是尷尬,可謂邊緣中的邊緣。

說到這裡,想起大學時的確曾被一個男生稱之為「邊緣人」過,不過他對我的病症毫不知情,只是闡述了他們同學間一種簡單粗暴的劃分方法——好像一個集體總是由幾種人組成:一種跟誰都玩得來的、一種只混小群體的、最後一種看上去我行我素的邊緣人。

而從小但凡有人談及我,總是「高冷」、「拒人於千裡之外」諸如此類的形容。現在想來,終於明白自己為何會給人以這樣的印象,主要是AS完全不懂得如何與人打交道,不會主動親近人,連寒暄都不知道怎麼給表情,久而久之自然練就「面癱」神功。

但所幸AS智能方面的發育並無問題,先天不足可以通過後天學習來補救。就像《故作正常》一書的作者一樣,只要通過觀察學習掌握所謂的社交技巧,就可以裝得和常人一樣談笑風生。只不過AS們在社交活動中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需要事先在心中演練多少遍,是常人所無法想像的。

找到問題的根源後,現在我正嘗試接受,AS怎麼了,社交缺陷怎麼了,我還是要按自己的意願過好這一生。上帝給了我一手爛牌,反正怎麼打都是爛,為什麼還要照套路出牌呢?

於是我決定抵抗。

此後,關於一個阿斯女如何在複雜的群居社會中生存下去,我將在這裡記錄下來。

阿斯女Lemon會專注兩件事:

一、不停行走。用腳步丈量地球,並將旅途中所獲得的經歷、感悟記錄分享。

二、終身學習。在閱讀、聆聽和觀影中所獲得的知識、乾貨記錄分享。

我相信,這個世界對邊緣人群雖然不是那麼友好,但也無惡意,只是缺乏了解和溝通。畢竟AS絕大多數生來不會敞開心扉,默默地忍受著外界的很多偏見,我也只是在這一刻,終於決定要為這個微小的邊緣群體做點什麼,所以我嘗試把想法寫出來,然後,耐心爆棚讀到這裡的你,如果你身邊也有不善社交的人,如果你想知道這樣的人內心是怎麼想的,如果你對旅行or閱讀有興趣,還請多多關照(關注一個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阿斯伯格症候群的遺傳性
    阿斯伯格症候群的遺傳性,是很多研究人員探索的方向。專家研究發現,阿斯伯格症候群人士的大腦和普通人的不同。
  • 阿斯伯格症候群是什麼 阿斯伯格症候群的治療方法
    原標題:阿斯伯格症候群是什麼 阿斯伯格症候群的治療方法   7歲男童歡歡每天看電視只看新聞聯播,會跟別人滔滔不絕地講美俄政治經濟軍事關係,但是講話時的思維比較混亂。經過醫生確診,歡歡得的是典型的「阿斯伯格症候群」。那麼阿斯伯格症候群是什麼呢?
  • 「我行我素」的阿斯伯格症候群 一種容易被誤診的孤獨症
    北京兒童醫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崔永華解釋,在自閉症患兒中,有一部分孩子語言發育正常、智力正常甚至超常,但是不顧及老師的存在隨性而為,這類孩子往往都是孤獨譜系障礙中的阿斯伯格症候群。自閉症又被稱為孤獨症,在孤獨譜系障礙中,有1/4-1/2智力正常,被稱為高功能自閉症,這類孩子說話偏晚,語言發展速度慢;還有一類智力正常,幾乎沒有語言障礙的自閉症被稱為阿斯伯格症候群,也被人們稱為「天才病」。但崔永華強調,不是每個阿斯伯格症候群都是天才,只有15%的患者具有超常智力,如牛頓、愛因斯坦、美國總統傑弗遜、貝多芬、莫扎特、安徒生等。
  • 嗨,孤獨的朋友,你也有阿斯伯格症候群嗎?
    2009年,連續有三部關於阿斯伯格症候群的影片問世--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瑪麗和馬克思》是其中之一--這預示著公眾對這種神秘「疾病」的關注正在升溫。一方面,對阿斯伯格症候群的診斷數字不斷上升,另一方面,這些「疾病」會告訴我們更多關於心靈的秘密,讓我們更好地了解他人,認識自己。
  • 一文讀懂孤獨症、高功能孤獨症、阿斯伯格症候群
    孤獨症兒童更喜歡一個人獨處,像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視覺中國 資料孤獨症,高功能孤獨症,阿斯伯格症候群之間是什麼關係?孤獨症,又稱自閉症,與阿斯伯格症候群同屬於孤獨症譜系障礙,臨床核心症狀表現有很多相似之處。
  • 男孩天才病被退學 阿斯伯格症候群-高功能自閉症
    亮亮的父母都是老師,提到自己的兒子他們是欲哭無淚。亮亮五官端正,身體發育良好,人也很活潑,臉上常掛著笑容,數學經常考滿分,語文也都在90分以上。誰能想到,這樣看起來完美的孩子實際上問題多多。後來,亮亮乾脆威脅其他同學跟自己玩,同學若不聽話他就揍人家。 亮亮被診斷為「天才病」,接診的是兒少科醫生程芳。「人們熟悉的自閉症多是低功能自閉症,患兒交流困難,智力低下,整個人可能木木的。這個孩子的情況屬於高功能自閉症的一個特型——阿斯伯格症候群。」程醫生表示,有研究認為,很多世界名家也都是阿斯伯格症候群的患者,因此,這種病還有另一個名字,天才病。
  • 兒童出現性格孤僻,無法正常的社交,請家長警惕阿斯伯格症候群
    導語:阿斯伯格症候群好發人群在剛出生到六歲的嬰幼兒時期,大多數為男童。他們的臨床症狀表現在社會交往以及溝通障礙、興趣狹窄、動作和行為刻板,如果不及時治療發現很有可能由此引發的並發疾病有抑鬱症和多動症。這種精神疾病需要長時間持續治療才能痊癒,持續時間長久。就診常見檢查為阿斯伯格診斷量表和孤獨症譜系障礙篩查問卷或者兒童阿斯伯格症候群測試等等。一般使用藥品包含利培酮和舍曲林。
  •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症候群,家長千萬要警惕
    自閉症一直以來被家長們視為大敵,生怕自己的孩子有這方面的問題,這對於孩子今後的成長,與人交往等都會帶來極大的障礙。 科學家們對自閉症早有研究,而作為自閉症中的亞型病徵,阿斯伯格症候群的患病率要比其他自閉症來的更高,而相同的點在於,患病者在社交溝通方面和其他類型自閉症患者一樣會有不同程度缺陷。
  • 8歲男孩天才病被退學幾年換了11所學校 阿斯伯格症候群有哪些表現
    這個孩子的情況屬於高功能自閉症的一個特型——阿斯伯格症候群。」程醫生表示,有研究認為,很多世界名家也都是阿斯伯格症候群的患者,因此,這種病還有另一個名字,天才病。天才病的名字雖然好聽,但無法掩蓋疾病本身的殘酷。阿斯伯格症候群的患者會有如下表現:人際交往困難。
  • VR技術可治療阿斯伯格症候群和多動症
    (原標題:VR技術可治療阿斯伯格症候群和多動症)
  • 高功能、低功能自閉症以及阿斯伯格症候群
    很多家長都難以區分自閉症的這幾種類型,高功能自閉症、低功能自閉症以及阿斯伯格症候群,他們同屬於自閉症譜系。那麼他們之間有哪些相同點與不同點呢?我們用概念圖來給大家更直觀的解答,藍色代表智力、智商,也就是孩子對抽象概念理解能力,對事物規律的認識理解,簡單地說,就是聰不聰明。
  • 無法治癒的阿斯伯格症候群主要病因有哪些?怎麼治療會更好?
    01阿斯伯格症候群的具體概念,了解相關知識,幫助更好的預防和治療這種疾病阿斯伯格症候群這種疾病是屬於孤獨症的一種譜系的,這種疾病是廣泛發生於嬰幼兒期的一種發育障礙疾病。02阿斯伯格症候群的病因有哪些?患上這種疾病會有哪些症狀?(一)阿斯伯格症候群的病因有哪些?
  • 阿斯伯格症候群不能叫「天才病」
    近日,發生在浙江寧波的這則新聞讓很多人看了後唏噓不已。最終診斷結果顯示,亮亮患有自閉症,而且是高功能自閉症的特型——阿斯伯格症候群。說起阿斯伯格症候群,很多人聯想到「天才病」一詞。有研究表明,很多世界名家如牛頓、愛因斯坦、梵谷等均可能患有阿斯伯格症候群。「『天才病』的說法,我非常不願意聽到,這是一種誤導。」
  • 識別「阿斯伯格症候群」:當孩子有這些表現時,家長就要警惕了
    很多的父母並不是很了解阿斯伯格症候群,但是相信很多的父母都聽過自閉症。阿斯伯格症候群的症狀很類似於自閉症的症狀,孩子可能會有社會交流困難的問題,行動也會比較遲緩,還可能會伴有注意力缺陷的問題。阿斯伯格的症狀比自閉症的症狀要輕一點,患有阿斯伯格的孩子在成長早期的症狀會特別的類似於自閉症,因此想要在早期就將他們區分來,還是有困難的。又因為阿斯伯格的症狀相對於自閉症的要輕一些,所以患上阿斯伯格的孩子很容易在前期就給忽視掉,要是父母不及早的幹預進來的話,這對孩子以後人生的不利影響是很大的。那麼,患上阿斯伯格症候群的孩子會有哪些具體的表現?
  • 阿斯伯格症候群成年後就好了嗎 天才病是對孤獨症的誤解
    說到阿斯伯格症候群,可能很多人都聽過它的別稱「天才病」,或者「孤獨症」。這種病患在情感交流和社會交往中存在很大的困難,但也有人問阿斯伯格症候群成年後就好了嗎?患有阿斯伯格障礙的孩子通常會在特殊的領域和話題展現出驚人的天賦和興趣,不少父母因此而忽略了早期的引導和培養,天才病其實是對孤獨症的誤解。
  • 阿斯伯格是天才病嗎?
    但是無論是從統計數據,還是我個人工作經驗,阿斯伯格症並不代表高智商,絕大部分還是普通孩子。 而高功能自閉症呢,有學習能力,基本也都能在普通學校接受教育,但是語言能力、某方面的智力、社交能力的缺陷都更明顯。 不管阿斯伯格還是高功能自閉,在小時候很多家長並不知道,往往在上學之後發現無法適應學校生活才引起重視。
  • 別妄想孩子成名家 阿斯伯格症候群不能叫「天才病」
    別妄想孩子成為世界名家  阿斯伯格症候群不能叫「天才病」  活潑愛笑,學習成績也不錯。然而,才上小學二年級的亮亮(化名)卻連遭11所學校勒令退學。近日,發生在浙江寧波的這則新聞讓很多人看了後唏噓不已。最終診斷結果顯示,亮亮患有自閉症,而且是高功能自閉症的特型——阿斯伯格症候群。  說起阿斯伯格症候群,很多人聯想到「天才病」一詞。
  • 7歲男童患阿斯伯格症候群 滿口美俄關係令人吃驚
    餘姚市婦幼保健所兒童保健科近日收治了一個小「患者」歡歡,醫生黃素吃驚,成人也未必能懂的美國和俄羅斯的政治經濟軍事關係,一個7歲男孩竟然信手拈來!  「美國總統歐巴馬決定對俄制裁期延長一年。就俄羅斯自身來說,其國內政治一直不甚穩定。尤其是遭遇歐美經濟制裁之後……」一席話,聽得黃素目瞪口呆。
  • 阿斯伯格星球一日遊
    星球,我是領航員禾老師。我們現在所處的星係為孤獨症譜系障礙星系,這個星系包含了自閉症和阿斯伯格症候群等星球不過這並不妨礙我們繼續了解阿斯伯格星球,雖然在星系中失去了自己的名字,但這個星球上還有很多居民,值得我們去認識,以此進一步了解孤獨症譜系障礙。接下來我們就簡稱它為阿斯星。
  • 阿斯伯格孩子的世界有誰懂 智商高卻難融入社會
    3月底,發生在浙江餘姚的一則社會新聞,將一個特殊的人群推向了公眾視野——阿斯伯格症候群兒童。7歲的男童歡歡,張口就滔滔不絕地講述美國與俄羅斯之間的政治經濟軍事關係,平時也唯獨喜歡看時政新聞,尤其關注美俄關係。歡歡的父母原本還曾為孩子的突出表現而欣喜,但隨著歡歡年齡的增長,他這一特殊才能讓別的小朋友幾乎無法與他交流,家長開始擔心了。經醫生確診,歡歡得的是典型的阿斯伯格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