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名字中的「空」,究竟有何含義?其實對應著人生的三大階段

2020-12-04 小胖品西遊

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和我們如今的大多數人一樣,都有一個三個字的名字,但是在這三個字中最有意義的,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最後一個字「空」!

而且這個「空」字簡直可以說是大有學問,其中的含義直接貫穿了孫悟空的一生,分別對應著三個不同的階段。或許有人覺得孫悟空的名字只是菩提祖師信手拈來,至於以上這些說法,只不過是個人的猜測和聯想,但是如果你真正看懂了《西遊記》原著,應該就不會有這樣的想法了。

孫悟空名字中的三個字都是怎麼來的?

「你身軀雖是鄙陋,卻像個食松果的猢猻。我與你就身上取個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個獸旁,乃是個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陰也。老陰不能化育,教你姓『猻』倒好。猻字去了獸旁,乃是個子系。子者兒男也,系者嬰細也,正合嬰兒之本論,教你姓『孫』罷。」

這是原著中菩提祖師為孫悟空起名時所說的原話,意思也就是說,孫悟空的姓氏其實只根據他的形象演化而來,可以作為他個人形象的象徵,這裡面其實並沒有太多的說道。

至於接下來的「悟」字那就更簡單了,因為菩提祖師將自己的門徒分成了12個輩分,分別是「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這12個字。然而到了孫悟空這一代,正好是第十代,所以剛好輪到「悟」字輩。

其實我們中國的很多家族都有這樣的習慣,將名字中間的一個字用來區分輩分。因此,只要是同一個大家族的人,一聽對方名字就知道屬於哪個輩分,知道自己應該如何稱呼對方。所以說這個是對於孫悟空本身而言,沒有太過深刻的含義,只是論資排輩剛好排到這裡而已。

那麼說到最後也就只剩下了這一個「空」字,雖然菩提祖師當時取這個名字的時候,並沒有經過反覆推敲和仔細斟酌,只是非常隨意的就敲定了下來。但是正所謂道法自然,渾然天成,有時候越是隨意,反而就越發高深。因為靈感這種東西總是可遇而不可求,有時就如同電光石火一般稍縱即逝,所以這一個「空」字,很有可能就是菩提祖師在那一瞬間捕捉到的一絲靈感,然後賦予在了孫悟空身上。

不過說了這麼多,這一個字究竟有什麼意義呢?其實我們只要重新審視一遍孫悟空這一生的經歷,就能夠明白其中的玄機。

「空」的三大境界

1、最原始的「空」——一無所有。

孫悟空最初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其實就是一種一無所有的狀態,既沒有父母,也沒有家室,孑然一身,遊蕩於天地之間。此刻的他,整個人都處在一種空靈的狀態,如同剛剛出生的嬰兒,整個身心都不曾沾染一絲雜塵。

再往後來,雖然他帶領著一群花果山上的猴子,佔領了水簾洞,並且做起了山大王。可是之後為了追求長生不老的夢想,孫悟空又毅然決然的放棄了眼下的一切,走出了花果山,又一次變得一無所有。

也就是說,在遇見菩提祖師之前,孫悟空其實一直都處在最原始的「空」境之中,因為此時以他對世界的認知和自身的能力來講,的確很難真正擁有什麼東西,也無法讓自己變得充實。不過也正因如此,他才能夠一直保持著一種空杯的心態,不斷的求索,不停的進取,朝著自己夢想中的方向邁進。

如果把這個階段對應的人生當中,那麼就可以理解為是人生的起步階段,這個時期最主要的任務不是釋放,而是積累,是要認識到自己的「空」,然後再想方設法去填補自身的空白。

2、是非成敗轉頭「空」。

從菩提祖師那裡出來之後,孫悟空第一階段的「空」境也就基本上告一段落,因為這個時候他已經不再像最初那樣一無所有,而是擁有了在世間打拼的能力,並且走上了一條頗為輝煌燦爛的道路。至於他在這段期間有多少光輝事跡,咱們就不多說了,畢竟像鬧龍宮鬧地府鬧天宮之類的故事大家都已經聽得太多,再說一遍也沒什麼意思。

總之這個階段的孫悟空已經開始飄了,或者也可以說他膨脹了,因為在他自己看來,他不空了,變得比之前有實力了!來到東海龍宮,老龍王把他奉為上賓,到了地府閻王對他唯唯諾諾,甚至就連天庭的玉皇大帝,也是表現的非常客氣。

面對這樣的情形,孫悟空怎麼可能覺得自己依然是一無所有呢?所以這個時候的他一點都不覺得空虛,也更不知道什麼叫做謙虛。

但是到頭來,這些所謂的輝煌,其實也是一場空。他在這段時間裡膨脹的越快,到最後也就空的越厲害,一座五行山,壓碎了他的所有幻想。

對於被壓在五行山下的孫悟空來說,什麼天庭地府,什麼東海龍宮,什麼齊天大聖,完全都已經變成了過眼雲煙,曾經所有的輝煌都無濟於事。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人生中的擁有和失去都是相對的,同時也在不停的轉換,擁有未必就能長久,失去也未嘗不是一種獲得和解脫。

追名逐利的人,為名利所累,自命不凡的人,終將自食其果,唯有看破一切的人,始終寵辱不驚。

3、「空」的最終含義,其實就是拿得起,放得下。

佛經中有云:「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異色,色不異空。」

這句話聽起來給人的感覺相當玄乎,但是事實上說白了,也就是一個道理——做人要看的開,而這也正是孫悟空最終的境界。

當他在於靈山成佛的那一刻,再回首往日的歲月,回過頭來再看曾經的自己,是否也會有這樣一種感覺?最初的他是那麼率真,那麼可愛,而後來的自己又是如此的狂妄,如此的可笑……

等到踏上取經之路以後,他又一次發生了改變,在一步步破除原來的執念和虛幻,努力回歸著自己最真實的本性。不過與此同時,他身上也多了另外一種氣質,那就是正義和善良,以及責任和擔當。

這一路上,他始終肩負著整個取經團隊中最重要的責任,十幾年如一日從未鬆懈。可是真正到達靈山之後,孫悟空卻又把過去的一切徹底放了下來,他不在執著自己是不是齊天大聖,也不念叨這一路上立下了多少功勞,更不貪圖人世間的供奉和享受。

曾經的是非功過榮辱興衰,在這一刻,似乎都已經遠離了他的內心,這就是最終的「空」,即是擁有也是放下。他所擁有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內心境界,是一種人格和心靈上的升華,放下的是過往的喧囂和浮華,是達到這一境界之前的所有迷茫和偏差。

這就像馬雲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他說自己其實並不喜歡錢,連碰都很少碰。有很多人都無法理解這句話的意思,甚至拿這句話的笑話來聽。但是此刻的結合《西遊記》中這種「空」的境界,兩者之間也就可以形成一種完美的對照和詮釋。

曾經的馬雲,也許是為了錢而拼搏努力,但是當他真正成功以後,錢對於他來說,其實就已經相當於「空」了。包括孫悟空也是一樣,他曾經為了名譽和地位在三界之間攪弄風雲,可是當他成佛之後,所謂的名譽和地位在他心裡其實也不過如此,有又如何?無又如何?

一個人走到這一步,也就走到了「空」的最後一種境界,拿得起也放得下。

結語

「孫悟空」,我們很多人都聽著這個名字度過了童年,又在這三個字的陪伴下成長,直到如今依然還有人經常將其掛在嘴邊。可是念叨了這麼多年,你又是否真的理解了這個名字中所蘊藏的含義?

其實真正的「空」,並不一定非要達到多麼崇高的成就,才能感受到其中的奧妙。即使我們作為一個普通人,也完全有能力和機會去體會其中的含義,因為這是一種思想上的境界,而並非建立在物質基礎上的堆砌。《西遊記》總有很多道理,都是趨向於人生層次,需要我們運用自己的內心去解讀。

相關焦點

  • 孫悟空的「空」字,有何玄機?
    我們知道孫悟空姓是菩提祖師取自「猢猻」二字,「悟」是按「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十二字排下來的。來看看原著:猴王聽說,滿心歡喜,朝上叩頭道: 「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萬望師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賜個名字,卻好呼喚。」
  • 咒術回戰:咒胎九相圖究竟有何含義,虎杖代表的是「新死相」?
    咒術回戰:咒胎九相圖究竟有何含義,虎杖代表的是「新死相」?【前言】伴隨著漫畫第134話的更新,如今最多人討論的話題,就是虎杖到底是不是脹相的弟弟。雖說之前JJXX一直在挖坑,給虎杖埋下了一個「不存在的記憶」的伏筆,但是這一次脹相的表現顯然是有些不一樣的。
  • 龍珠超:「狗空」名字的由來,弗利薩不長記性,魔人布歐:看我的
    龍珠這部動漫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進行更新了,但是小便依然喜歡著這部動漫,因為它非常的熱血,非常的好看,看過龍珠的朋友,一定知道悟空有很多名字,第一個就是他的本名孫悟空,第二個就是他身為賽亞人的名字卡卡羅特,而第三個就是我們俗稱的狗空了。
  • 世界神話中戰鬥力最強的三大武將,中國的孫悟空竟然沒有上榜
    每一個國家或地區都有神話傳說,每個神話傳說中都有勇武異常的武將,今天就給大家總結下世界各國神話中戰鬥力最強的三大武將:第一:雷神說起雷神,大家首先想到的估計是好萊塢大片《雷神》系列電影,的確電影很好看,
  • 《西遊記》中有四大部洲,只有孫悟空是來自東勝神洲嗎
    極樂場中俱坦蕩,大千之處沒春秋。1.唐僧取經,主要是在南瞻部洲與西牛賀洲之間進行。整部《西遊記》中的主要人物,不是來自西牛賀洲就是來自南瞻部洲。是不是只有孫悟空一人來自東勝神洲呀?如果這樣,那孫悟空豈不是好孤獨哦。在第八回,如來佛祖曾經用八個字來形容東勝神洲,敬天禮地,心爽氣平。這說明,東勝神洲可是一個知書達理的地方。
  • 孫悟空被壓在五指山下,竟是菩提的安排,不這樣做孫悟空必死無疑
    一個人總是要有一些夢想的,只有要通過實際行動才能夠換來一個美好的將來,可是當初如來把孫悟空壓在了五指山下面,就算是孫悟空有什麼夢想,也沒有辦法去實現,孫悟空被壓了500年,他的夢想也就被耽誤了500年。
  • 徐悲鴻的「鴻」字有何含義?他筆下的駿馬是如何奔騰起來的?
    徐悲鴻的"鴻」字有何含義?他筆下的駿馬是如何奔騰起來的?有人說徐悲鴻名字好比「鴻雁悲鳴,駿馬悲嘶」,我都不知道你這的說法有什麼來歷。如果沒有來歷,這個話都是說不通的。如果你指的是徐悲鴻「悲鴻」二字的來歷,那就跟徐悲鴻更沒有關係了。徐悲鴻原名叫徐壽康,是他老爸徐達章給他取得名字。
  • 殺死孫悟空其實很簡單,人人皆可做到,方法卻鮮為人知
    這裡面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孫悟空了,他的本領可以說是在西遊世界數一數二,而且他為人非常仗義,從來都是行俠仗義,他精彩的一生是讓人羨慕不已。孫悟空最厲害的本領就是七十二般變化和筋鬥雲,但是孫悟空還有一個非常厲害的特點那就是金剛不壞之身,當年玉皇大帝等人根本無法殺死孫悟空,最後只能請來如來佛祖,將其壓在了五行山之下。
  • 且看孫悟空、銀角大王在科技館隔空喊話!
    網友朋友們,你們熟悉的孫悟空和銀角大王又來啦!你以為還是平頂山蓮花洞?還是紫金紅葫蘆?No,No,No。且看東莞科技館版《孫悟空與銀角大王隔空喊話》劇情當中,孫悟空與銀角大王在相隔甚遠的情況下扔了嘜,可為什麼當銀角大王對著小黑環說話時,孫悟空卻可以在對面的黑環位置聽到呢?
  • 何謂緣起性空?高僧:當你歷經人生這一大劫時,你就會明白
    之前和一些佛學愛好者在微信群裡聊天,聊佛法,聊自己對於人生的徹悟,聊著聊著就有一位道友提出這麼一個問題。他說自己在翻閱佛經時發現有這麼一個詞,叫做「緣起性空」,自己學佛時間不久,不明白其中的含義,想請高僧解釋一下。
  • 孫悟空大鬧龍宮,看走眼選擇了定海神針,他究竟錯過了哪件絕世武器?
    意思是一匹好馬必須要有配得上的馬鞍。對於良駒如此,對於人來說更是如此。對於劍客而言一把絕世好劍能夠增添不少戰力,也能彰顯自己的身份。 就像西遊記中,我們提到九齒釘耙大家肯定會想到豬八戒,提到玉淨瓶肯定也會想到觀世音菩薩。
  • 孫悟空到底是誰轉世?前世鐵棒橫掃天下,三清道祖也忌憚!
    孫悟空的前世,其實地位極高,本領極強,便是三清道祖,對他也敬畏三分。  那孫悟空的前世是誰呢?其實,在《西遊記》中早有交代!  且看原著第3回,孫悟空到龍宮借寶,便尋兵器,都不趁手。此時,龍婆說道:「大王,觀看此聖,決非小可。我們這海藏中那一塊天河定底的神珍鐵,這幾日霞光豔豔,瑞氣騰騰,敢莫是該出現遇此聖也?」
  • 太陽系九大行星名字有什麼秘密?對應羅馬、古希臘神話中的眾神
    實際上九大行星的英文名,基本都是從西方神話中而來的,每一顆行星都對應羅馬或古希臘神話中的一位神。非常有內涵,那麼太陽系九大行星對應的神話人物都是誰呢?水星(Mercury),即羅馬神話中的墨丘利,傳說他行走敏捷,多才多藝,是羅馬神話中眾神的使者。
  • 孫悟空三兄弟捉妖三大愛好,每一樣都讓妖怪恨得牙痒痒
    蜘蛛精最恨取經隊伍的有兩點,一是被八戒性騷擾,當面無下限堵著她們要一起洗澡,其實妖精也沒那麼大的羞恥心,因為畢竟人身只是個假象,蜘蛛才是她們的真身。所以,更加讓她們氣憤的其實是第二點,孫悟空三人燒了她們的妖洞,讓她們有家無處回。
  • 孫悟空的兩種瞌睡蟲法力有什麼不同
    是一種爬在臉上就能讓你熟睡過去的蟲子,跟現實生活中的麻醉劑差不多。不過瞌睡蟲肯定沒有麻醉劑毒副作用大,它對大腦沒有影響,用的時候也不用考慮劑量的多少,只要有這種東西就行。在《西遊記》中,孫悟空在跟敵人的作戰中,曾多次運用到瞌睡蟲。可如果我們仔細看原著就會發現,孫悟空用的瞌睡蟲其實有兩種:一種是毫毛變的,一種是從腰間摸出來的。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孫悟空天生具有的本領,玉皇大帝懼怕,跟盤古一樣厲害!
    看過書籍《西遊記》的讀者都知道,我們會發現孫悟空不僅是一個神秘莫測的神仙,他也有很多非常厲害的本領。孫悟空會筋鬥雲和七十二變,其實孫悟空天生具有一種本領,菩提祖師都不會,能讓三界主宰的玉皇大帝都懼怕,那就是擁有驚天動地泣鬼神的力量,跟盤古一樣厲害。
  • 孫悟空和大鵬鳥,究竟誰實力更強?
    西遊記眾多妖怪中,金翅大鵬雕無疑是實力強大的妖怪,故而最後只有如來能收服他。經常看到有人討論孫悟空和大鵬鳥的實力,不少讀者認為,大鵬雕實力強過孫悟空,因為他速度很快,還抓住過孫悟空。然而,能據此說大鵬雕比孫悟空厲害嗎?我看未必。先來看兩人交手第七十五回中,孫悟空在洞外叫戰,結果青獅、白象和大鵬,沒有一個敢出戰,一個個都在裝聾作啞。
  • 龍珠:這些人物名字獨特的來源,悟飯的名字作者表示當時想吃午飯
    不知不覺七龍珠已經陪伴我們已經有三十年之久了,而七龍珠之所有會如此受歡迎,必定會有其獨特的地方,而七龍珠的原作者,鳥山明老師,無論是在動畫構思還是故事情節上,都有著 自己迪特的風格,而鳥山明老師在給各個角色起名字的時候,都是有其獨特的來源,下面,就讓小編來帶大家看一看,七龍珠中這些角色名字的由來吧。
  • 原神:十一個執行官的名字,每一個都有內涵,對應了他們的性格!
    隨著原神版本的不斷更新,愚人眾的十一位執行官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四位和大家見面了!他們分別是公子、女士、散兵,和在漫畫中多次出場的博士。而在最新的劇情中,過場CG中散兵的臺詞又透露出了一個執行官的名字,那就是——丑角。
  • 《紅樓夢》:曹公所說的女媧補天神話故事究竟有何含義?
    我們再來看一看歷史女媧補天神話故事:火神祝融與水神共工大戰,共工怒撞不周山,不周山斷,天傾,天河之水注入人間,人民苦不堪言,也就是傳說中的滅世大洪水。女媧作為人類之母,不忍心人類受此劫難,於是收集五色石,把他們融成漿補天,砍斷海中巨鰲的腳來做撐起四方的天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