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緣起性空?高僧:當你歷經人生這一大劫時,你就會明白

2020-12-05 千面略懂先生

之前和一些佛學愛好者在微信群裡聊天,聊佛法,聊自己對於人生的徹悟,聊著聊著就有一位道友提出這麼一個問題。

他說自己在翻閱佛經時發現有這麼一個詞,叫做「緣起性空」,自己學佛時間不久,不明白其中的含義,想請高僧解釋一下。

然而問來問去,群裡卻沒有一人能夠回答得上來,包括學佛有些時日的老師父,都回答的含含糊糊,只能一知半解。

那麼佛家所說的「緣起性空」究竟是什麼意思呢?一位深山高僧的話,應該是比較全面的答案。

高僧表示,「緣起性空」所謂「緣起」,就是世間的一切都是因緣和合的產物,都是因果循環所致。世上沒有常住不空的事物,沒有永久獨立存在的東西。

所謂「性空」,就是世上所有因緣和合產生的事物,其本性都是虛無,是空。如果自性不空,便不會有。

高僧說「緣起性空」並非空穴來風,是經過事實佐證才得出的真理結論,當人生經歷劫難時,就會對其深信不疑,悔不當初。

01緣匯則生,緣離則滅

高僧說:「萬事本自空,沒有自性,它們雖肉眼可見,卻又不是生來就有的事物,而是因緣離合所致,緣匯則生,緣離則滅,緣沒了,一切自然也就都成了空了。」

佛經有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所能觸及感受的事物,其實都不是真實的存在。

那只是幻象,是因緣的湊合而產生的現象,並不是真實相。

它們時常會因為因緣的變化而變化,呈現出來的表象也可能大有出入,故而又被佛家稱之為 「虛妄相」。簡單講,就是在現實中遇到的、事或物,都是假象,是不真實的。

佛家總將「緣起性空」常掛嘴邊,用意究竟為何呢?其實就是提醒世人,要看淡世間的一切事物,隨緣變化,不要一念執著,一念痴迷。

《楞嚴經》曰:「狂心頓歇,歇即菩提。」唯有在靜中,方可看淡一切。反覆觀察,去除內心的浮躁,才會懂得人生的真諦。

隨緣放下,心也就靜下,靜,則可通一切境界,破除一切無明。

凡事有因有果,因為緣分相互聚集,因為念頭欣喜不斷。悲歡離合,就是人生因緣交錯的過程。

不要和生活較勁,更不要有執念,用煩惱虛度人生,接受生活的不完美,順承人生的變化,緣起時,欣然接受命運的安排和挑戰;緣滅時,淡定隨緣,不奢望,不強求。

感恩遇見生命的饋贈,以入世的態度拼搏,出世的態度應對未知。

02生離劫:當父母離世時,你就會深深體會何謂緣起性空

高僧說:「人聚人散,是永遠不可更改的自然鐵律。特別是人經歷『生離劫』時,會深刻體會何謂緣起性空。」

相關焦點

  • 佛教:這才是「緣起性空」的真正含義,你真的理解嗎?
    佛教:這才是「緣起性空」的真正含義,你真的理解嗎?緣起性空,是佛教最核心的理論,但是什麼是緣起性空,很多人並不了解。我們經常聽到、見到一些大德居士,以及專家學者也都來講「緣起性空」,但是有一些人講的並不清楚,甚至於會讓別人產生誤解。
  • 佛學第二講——佛陀領悟的宇宙人生真理「緣起性空」是什麼?
    「緣起性空」,歡迎進入佛學第二講。這個偈子完全與佛陀說的「緣起性空」理論一致,一切都是「空」的。「空」的解釋與道家的「無」不是一個意思,「性空」的意思是「不存在,不是真的不存在,而是沒有自性,不能自己做主;」「緣起」的意思是說:「這些我們看到的東西,都是通過某些機緣巧合暫時聚合在了一起,他們也註定會快速消散」,所以「空」是一個聚合名詞,「緣起性空」也是佛陀領悟出的宇宙人生真理之一,我們世俗人講的「緣分」,就是從這個高大上的佛學概念裡面來的。
  • 不信佛教說因果,知道什麼是緣起性空嗎,看世界科學院院士怎麼說
    緣起論是佛法的根本,我們懂得因緣法,就懂得「緣起性空」的道理,懂得「緣起性空」道理,相信你就懂得因果。本文內容會通過簡易認識「緣起性空」的道理,在通過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國際著名物理學家和教育家,原中國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院士來探討「緣起性空」,看佛教文化佛陀的偉大理論,看您是否還覺得佛教的因果觀念是錯的還是對的。佛教的因緣法與因果,什麼是緣起性空?
  • 一位高僧說:你的磁場,決定了你的影響力和運氣
    直到有一次,我在某座寺廟禮佛時,偶然得到一位高僧的點撥,在他的開導告誡下我才知道,原來我這個老同學之所以好運不斷,這一切都與他自身散發的磁場息息相關。高僧告訴我,運氣好壞是由一個人的磁場決定的,有好的運氣必然是因為有好的磁場。
  • 一位高僧說:眼界決定上限,眼力有五個層次,看看你是第幾層
    為什麼人會有貧富之差,為什麼人有高低之分,為什麼人會在同樣的境遇下做出不同的選擇……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情況下,我去尋求高僧的開解。看著寺院裡進進出出、形形色色的信徒,我對高僧提出了以上的疑問。高僧想了一會兒,說:「這些除了因果之外,還跟一個人的眼界有直接的關係。」
  • 看完你就明白了!
    看完你就明白了!"看完你就明白了!重慶的夜雨,就似一位歷經滄桑的老者,攜著神秘和雋永。何謂夜雨?氣象上,夜雨是指晚上8點以後,到第二天早晨8點以前下的雨。這和西南山地潮溼多雲有關係,重慶地處四川盆地東部,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坡地面積較大,有「山城」之稱。
  • 一位高僧的點撥:一個人的磁場,決定了他的運氣,別不信
    曾經我也認為他是被命運寵溺的幸運兒,但直到一次,我在五臺山上,得到一位高僧的點撥之後,才明白,這一切都與他自身散發的磁場有關。高僧告訴我,運氣好壞是由一個人的磁場決定的,有好的運氣必然是因為有好的磁場。聽這句話時,我還不太懂其中之意。
  • 佛教:地獄是空還是有,你不知道的真相
    何謂六道:曰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和地獄道;天道和阿修羅道只享受福報,畜生道、餓鬼道和地獄道只享受苦報;唯有人道既能受苦也能享樂,也能分辨何為善惡,所以佛家的觀念,特別重視人生的善惡行為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因果。那麼地獄到底時空還是有?有人說地獄是宗教家拿來嚇唬人的,我勸大家還是要寧信其有不信其無。
  • 何謂人生如茶?
    何為人生?茶如人生!品茶如修行,人生也是一場漫長的修行!何為人生?就是面對現實!世態炎涼,無需迎合!人情冷暖,勿去在意。當你成功了,你的故事就是傳奇!當你失敗了,你的故事就是笑話!當你放棄了,你的故事只是一個案例!當你拒絕了,你的故事只是一片空白!
  • 明白了這句話,你就會開悟!
    你若是想要徹底知道人的如來本性是怎樣的,就需要明白事物的這種空性。這裡的空,不是代表事物不存在,而是指的任何事物都存在變化。比如植物會開花結果。當植物開花的時候,你認為這是花,那麼你就錯了。過不了多久,它又會結出果實,花會隨之凋謝。如果你執著於花,當花凋謝了,你就會一無所得。因為你將花當成一種常相,其實它是不長久的。這就是花當中存在的空性。
  • 心力訓練:你有什麼樣的潛意識,你就會擁有什麼樣的人生
    人生的發展從本質上來說,是你擁有什麼樣的潛意識,你就會擁有什麼樣的人生。你對自己潛意識認識得越深刻,自然我們的人生也會越來越好。01自我,往往來自我們潛意識的塑造自我是如何來的,心理學發現,真正的自我往往來自我們人生的閱歷,我們積累的認知,我們擁有什麼樣的認知,我們就會擁有什麼樣的人生。自我並不是固定不變的,當我們認知不斷發生變化的時候,我們的自我也會發生變化。
  • 何謂人生?丨我想答案是藏在人們每時每刻的體會中
    何謂人生?丨我想答案是藏在人們每時每刻的體會中彼時夜半,無故思索人生。結合自身,生而為人,緣故如此?兒時大夢,逐漸遠離,懷揣鴻鵠志,奈何瑣事重。不知覺間,焦灼之慮迎身環繞。揣前人,中華縱橫五千年,多少能人志士在歷朝歷代縱橫捭闔,獻文策,揚武功,竟成霸業。
  • 法華經:看懂佛土種墨喻,就會明白自己的心性與佛的距離(37)
    【佛告諸比丘:「乃往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時有佛名大通智勝,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國名好城,劫名大相。】在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有佛名為大通智勝,具足如來十號。國名好城,劫名大相。
  • 動物太多了,你放得完嗎?印光大師告訴你答案
    拷問靈魂這是人的終極問題,簡不僅是一種至美,也是一種能力、一種境界。看透了不說透,高境界;朦朧地看,心透 ;透非透、 知未知 ,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徹;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徹後的不透徹,明白後的不明白,難得糊塗是真境界。「大道至簡」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將一件複雜的事情化為簡單,那是需要智慧的。將繁雜的事情回歸到簡單,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決心。
  • 佛說:縱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套用現在流行的一句話「你所遇到的都是該出現的」,是一個意思。這也是佛法解釋的,為什麼有人作惡反而能夠享受好報,有人行善反而命運坎坷?因為他們因緣和合的緣故,比方說這一世某人的善業條件具足了,他就會受到善報,下一世他的惡業顯現了有了共同受業的因緣,那麼他就會受到惡報。這種因緣的和合是因果的表現形式,就是你所種什麼樣的因,在這個因成熟的時候它的果報就會彰顯出來。
  • 心理學:懂得了這四大心理效應,你就會越來越快樂
    2、不值得定律——學會選擇我一個朋友總是喜歡在意別人的目光,因此總是活得很累,心理學上有一個不值得定律是指我們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一旦我們有這個心態,我們就需要明白,人生很多事情都不值得我們浪費時間和精力。
  • 當你懂得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就會明白「性格不合」是怎麼回事
    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性格不合」這幾個字,辭職不幹了,有人會說,因為與上司性格不合;與某人沒法成為朋友,有人會說因為性格不合;戀人分手,夫妻離婚,你更是可以經常聽到,因為性格不合……總之,性格不合這四個字用途十分廣泛,經常被當作理由和藉口拿來搪塞大家。但到底性格怎麼個不合法,你要讓人說個明白時,他們往往又有些說不明白了。
  • 這是必須要知道的,也就是說佛經起什麼作用,你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你學佛決定是個外行,外行就是外道
    各位同修,如果想深入佛經真實義,還是要仔細、系統的去聽講老師講解的大乘佛法《無量壽經》,佛講的經不可能一句話,幾句話,或者短短的一段話就會把這句經文解釋透徹,老師為了讓我們能聽懂一句佛經的含義,會用各種善巧方便,引用公案,說事實,打比方等來為我們說清楚講明白,所以,在佛經的註解中,還是要多聽、多看老師的
  • 很現實的人生感悟說說,大氣磅礴,送給為夢起航的你
    它以高尚的心為基礎,以責任感道德為前提,不誠信也許可以欺騙一時,但長期下去,醜陋的面目定會露出來,而且從此就會失去人們的信任,實在有點得不償失,更是自欺欺人。誠信是我們做人最基本的條件,現在很多國家都為每個公民設立誠信檔案,人生短暫,歲月無情,讓我們以誠信來開出生命燦爛的鮮花吧!9、有些話,是早說得好;有些話,是不說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