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懂得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就會明白「性格不合」是怎麼回事

2021-01-08 艾彌vs與你簷下聽雨

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性格不合」這幾個字,辭職不幹了,有人會說,因為與上司性格不合;與某人沒法成為朋友,有人會說因為性格不合;戀人分手,夫妻離婚,你更是可以經常聽到,因為性格不合……

總之,性格不合這四個字用途十分廣泛,經常被當作理由和藉口拿來搪塞大家。但到底性格怎麼個不合法,你要讓人說個明白時,他們往往又有些說不明白了。可能他會告訴你,我愛熱鬧,她卻喜靜;我大大咧咧,她卻特別細膩等等。可這明明沒什麼問題啊,不正好互補嗎?劉嘉玲和梁朝偉兩夫妻,網上不天天說人家這樣一動一靜的,特別好,特別合適,誰都離不開誰嗎?可見這不是理由。

那性格不合到底怎麼回事呢如果你讀懂了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也許就明白了。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馬斯洛將人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分別是:

1. 生理的需求。如衣、食、住、行、睡眠等,當一個人為生理需求控制時,其它一切需要均退居其次。可見它雖是最底層的,卻也是最強烈,最具推動力的。

2. 安全需求。勞動安全,職業安全,生活穩定,避免災難等。

3. 歸屬與愛的需求。如友誼,愛情以及隸屬關係的需求。

4. 尊重需求。如名聲,地位等。

5. 自我實現的需求。最高層次的需求,包括對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的需求,自我實現,發揮潛能等。

面對這五個層次的時候,你就會明白,不同人,不同階段,每個人的需求是不同的,當有共同需求的人在一起時,他們相對上更容易產生一種志同道合之感,關係上也更容易和諧,而需求不同的人在一起時,好比一個人想到的是東,一個人想到的是西,互相不能融合,矛盾自然多,關係也就隨之越走越遠。

拿最近熱播電視劇「三十而已」中的王漫妮來說吧,家裡的人都覺得小張主任家庭好,工作好,學歷高,又真心喜歡漫妮,是再好不過的結婚對象了。可是漫妮覺得他們是兩個世界的人,三觀不合,性格不合。可是糾根結底是追求的不同,需要的不同。小張主任喜歡寧靜安穩的日子,覺得小鎮上的生活舒適安逸,特別好。而漫妮喜歡大城市,喜歡各種未知的可能,想要實現自我,敢於拼搏,富於冒險。他倆的追求層次,明顯不在一處,漫妮心性高很多。這才是他們真正走不到一起的原因。

再來看鐘小芹,她和媽媽解釋離婚原因時,也說是和陳嶼性格不合,因為她喜歡浪漫,喜歡追劇,可陳嶼冷漠,無趣,覺得家就是個避風港,可以呆著就好,搞那麼多太累人;她喜歡小孩,想要小孩,陳嶼也是打心眼裡不喜歡等等。其實認真分析一下,所謂的性格不合,還是需求的不同,明顯一個對精神的需求高些,一個基本處在生理需求層面。

不同性格可以互補,相同性格可以相融,都沒問題啊。所以,從心理學層面來說,沒有所謂的性格不合之說。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究其深層原因,人之所以會性格不合,主要還是因為心理需求不同。

在明白了這一點後,對我們如何處理人與人的各種關係是有非常大的幫助的。

你看陳嶼後來為什麼能與小芹復婚,很大原因就是她明白了小芹的需求,有的放矢地做了一些改變,讓小芹明白了他的心意,感動了小芹,從而重獲美人心。

在職場上也一樣。沒有的所謂的性格不合。當你能明白這點,有時可以事半功倍。

小李研究生畢業後,因為能力強,學歷高,很快被公司發現,升為了主管。有一個年近四十的女下屬,工作能力不錯,也很勤快,但不知何故,公司待了四年卻未獲得一官半職,卻老無事生非地和她作對,還動不動散播些謠言敗壞她的名聲。

小李雖然能力強,升職快,但不是那種會耍心機的人,她覺得自己和她性格相衝,實在融不到一起,被弄得很苦惱,希望上級部門能看到,管一管,可是幾個月過去,沒一人幫她,她一氣之下遞交了辭職信。

經理沒有竭力地挽留,只跟她說了自己的經驗:你為什麼不想想她的需求,也許共贏能解決你的煩惱。

小李聽了經理的話,收回了辭呈。在一個項目中,小李對這個下屬說道:林姐,我知道你的能力強,卻一直沒有得到公司的重用,那麼,你為什麼不找找其中的原因呢?這次這個項目,如果我們能共同做好,公司一定會看到你的。

這個下屬很聰明,明白了小李要給她升職的暗示。很快對她改變了態度。兩人關係越來越好。

小李在聽了經理的話後,化被動為主動,分析了下屬的需要,對症下藥,把性格不合的問題給解決了。

所以,沒有所謂的性格不合,追根結底是心理需求的問題。當我們知道其深層原因後,就能更好地進行有效溝通,自然事事順利。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就在這裡了。

相關焦點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現代項目管理在激勵方面的理論基礎主要有: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X理論和Y理論、期望理論。
  • 科普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沒錯,這就是鼎鼎大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need - hierarchy theory)。這一理論如今越來越受人關注,在各種講座中我們更多地聽到了金字塔尖上的這一個名詞「自我實現」,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到底是什麼呢?
  • 馬斯洛人類需求層次理論
    人類的基本需求有哪些?是否有層級排序?馬斯洛需求理論來為你解答!父親要求苛刻,母親性格冷漠。為了尋求安慰,他把書籍當成避難所。幾十年以後,當他開始發展自我實現理論,傑斐遜和林肯等成為他研究自我實現者的基本範例。進入大學後讀到阿德勒著作中自卑與超越的概念並得到啟示,從此改變了他的一生。
  • 了解人類需求層次:馬斯洛需求理論
    人類的基本需求有哪些?是否有層級排序?馬斯洛需求理論來為你解答!父親要求苛刻,母親性格冷漠。為了尋求安慰,他把書籍當成避難所。幾十年以後,當他開始發展自我實現理論,傑斐遜和林肯等成為他研究自我實現者的基本範例。進入大學後讀到阿德勒著作中自卑與超越的概念並得到啟示,從此改變了他的一生。
  • 馬斯洛理論:需求的五個層次
    DouglastHall和KhalilNougaim對馬斯洛需求水平理論進行了5年的相關研究,認為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作為一種規律,是研究人類社會的後天規律,不是本質規律,即使需求層次存在,二者之間的關係也不明顯。換句話說,需求的層次結構沒什麼。
  • 馬斯洛的五大需求層次理論
    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如圖所示)。                             馬斯洛提出,為滿足自我實現需要所採取的途徑是因人而異的。自我實現的需要是在努力實現自己的潛力,使自己越來越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基本觀點  (1) 五種需要象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但這樣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變化,也有種種例外情況。
  •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他的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義心理學,提出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行為科學認為需求引起動機,動機支配行動,如果行動達到目標,某種需求就得到了滿足。這時,另一種需求又會產生,又會引起動機,促使人們採取新的行為來滿足新的需要。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成五類,並按重要性和發生的先後次序,排列成一個需要層次。
  • 心理課|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這五類需求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也就是說,最底層的是最基礎的需求。然而,這種順序並不固定,會根據不同的例外情況而變化。需求層次理論包括兩個基本出發點:一是,每個人都有需求,當這個人的某層需求得到滿足後,另一層需求就會出現,就會有追求更高層需求的驅動力;二是,在多種需求還沒被滿足之前,一個人會首先滿足最基礎的需求,然後才會回到第一個出發點所描述的那樣「追求更高層需求」。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簡析
    2.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指出了人在每一個時期,都有一種需要佔主導地位,而其他需要處於從屬地位。這一點對於管理工作具有啟發意義。 3.馬斯洛需要層次論的基礎是他的人本主義心理學,人的內在力量不同於動物的本能,人要求內在價值和內在潛能的實現乃是人的本性,人的行為是受意識支配的,人的行為是有目的性和創造性的。
  • 從一次小扭傷來談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從身體到物質再到心靈,這讓我想到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這個理論主要將人的需求分為五層,分別是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愛與歸屬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實現的需求。需求層次越低,動機越強,而低層次的需要滿足了,就會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
  •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一定是對的嗎?
    封面圖片:Abraham Maslow(1908-1970),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一定是對的嗎?作者:張紅川但凡略具心理學或管理學背景的人們一定不會對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陌生。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將人類行為的動機視為尋求滿足特定的需要,而人類的需要由低到高可以分為五個層次。處於最底層的是生理需要,如飲食、睡眠、生育等;其次是安全需要,如人身安全、生活穩定與身體健康等;再其次是社交需要,如愛、友誼、歸屬等。
  • 對應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你在第幾層
    他的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義心理學,提出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馬斯洛認為,人的需要由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五個等級構成。根據這個理論模型,可以知道金字塔底部的就是最基本的需求-生理需求。說白了就是怎麼生存;然後依次是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直至自我實現。
  • 直銷溝通的基礎理論之一——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1954年,人本心理學奠基者之一、有著「人本心理學之父」的馬斯洛在《動機與人格》一書中提出了需求層次理論。馬斯洛認為人的這些需求是有層次的,是由低到高逐步滿足的。同時,馬斯也提出,人們並不是等到滿足了一個需求後才會追求上一層次的需求,而是在一個需求得到部分滿足後,其需求的重心就會發生圍轉移。該理論主要包括以下五個層次:第一,生理需求。這是人類維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飢、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第二,安全需求。這是人類要求保障自身安全的需要,主要包括對人身安全、生活穩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脅或疾病等方面的需求。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原來人類的需求有這5個
    如果要列舉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的名氣在心理學界也是赫赫有名的。可能大家對馬斯洛這個人不是很熟悉,不過大家應該都聽過他的著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走進馬斯洛,一起探討他的需求層次理論,了解人類最基本的需求。
  • 看懂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你就知道如何避免青春期孩子叛逆
    本章帶來的內在需求發展規律,是我結合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得出的,相信讀完本篇文章後,父母對於了解孩子的心理發展規律會有很大的啟發,也會明白為什麼青春期的孩子特別容易叛逆。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是什麼「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很有名,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馬斯洛將人的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 重新理解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我去年畢業於重慶交通大學市場營銷專業,管理學作為我們最開始的一門課,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也是我們最重要的理論之一。此前老師教學包括百度大部分都是說,我們先有下面的生理需求,一層一層遞進,然後自我實現需求,這些需求是不同階段出現。
  • 基於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討論「需求」這件事
    但需要注意的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一個很經典的解釋模型,經典不一定意味著完全正確,所以直到11年以後1954年,馬斯洛在他的著作《激勵與個性》中提到新的兩種需求,求知需求和審美需求,他認為,這二者應居於尊重需要與自我實現需要之間。
  • 【分享】馬斯洛的5個層次的需求理論
    需求層次理論是動機理論中最有名的一種。根據人類學家和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我們的所有行為都是為了滿足一定的需求。  馬斯洛第一次介紹他的層次需求理論是在他1943年的一篇論文《一個關於人類動機的理論》(」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隨後他在他的著作《動機和個性》中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 科普 | 馬斯洛需求理論 #2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了解了馬斯洛其人和需求層次理論中包含的五種基本需要: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實現。(點擊這裡回顧)在這一篇文章中,小編將著重介紹這五種需求之間的關係以及由此產生的需求滿足理論(作為層次理論的現實應用部分)。
  • 教師資格考試重要理論——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於 1943 年在《人類動機理論》中所提出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