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研工坊科學課:影長的四季變化

2021-01-15 百研工坊


《影長的四季變化》是新版科學教材六上第二單元《地球的運動》中的第5課,前面的教學內容中已探究了晝夜交替是由於地球自轉形成的現象,第4課《誰先迎來黎明》學生也知道了地球的自轉方向,本課教材即以所學知識為基礎,提出本課的聚焦問題「四季交替,年年循環,日影變化會隨著季節有規律地變化嗎?」



13. 在太陽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有規律地運動著;

13.1 地球每天自西向東圍繞地軸自轉,形成晝夜交替等有規律的自然現象;

13.2 地球每年自西向東圍繞太陽公轉,形成四季等有規律的自然現象;

5~6年級 知道正午時物體影子在不同季節的有規律的變化。知道四季的形成與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有關。



學生已經觀察到一天中,太陽東升西落,陽光下的影子是有規律地變化著,但是卻沒有留意過太陽在同一地點正午時分會隨四季而高度變化的特點,也沒長時間觀察過影長的四季變化。本課通過回顧一天中的日影變化,引導學生對影長的四季變化作了猜測、設計、製作、驗證,經歷了3000多年前古代科學家發明和使用圭表研究影長四季變化的歷程。在本課的探究中,學生將明白,影長的四季變化與太陽的高度有關,從而引出太陽的高度為什麼會在一年四季中有規律的變化,是太陽在運動呢?還是地球在運動?進而過渡到下一課《地球的公轉與四季變化》的探究。



1.四季交替,正午時間物體的影長會有規律的變化:夏季影子短,冬季影子長。

2.影長的四季變化與太陽高度的變化有關。

科學詞彙:影長、四季、太陽高度



1.猜測並設計實驗,四季中的正午日影會怎樣變化呢?

2.製作並使用圭表驗證,四季中的正午日影會有規律地變化嗎?



1.意識到對科學現象的解釋需要得到證據的支持和從已知出發進行推理。

2.在活動中培養小組合作精神。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

讓學生經歷計時工具(圭表)產生的全過程,自己製作並使用圭表驗證影長的四季變化規律。

核心價值觀:推理和實證意識。




重點:四季交替,正午的日影會怎樣有規律地變化?跟什麼有關?

難點:四季中,太陽高度變化會導致影長變化,氣溫變化,形成四季。



教具:模型、手電筒、尺子、鉛筆、量角器、簡易圭表、課件、活動單

學具:製作簡易圭表的兩塊板、標有刻度的紙帶、雙面膠、手電筒、活動單等

說明與解釋:

1.普通卡紙不夠硬,立不起來,要選較厚的板。

2.手電筒改變高度時要正朝物體,模擬太陽。



1.出示模型,模擬實驗,回顧舊知。

2.日影在一天中是這樣有規律地變化,那一年四季中,日影會隨著季節有規律地變化嗎?今天我們就來探究影長的四季變化。板貼課題。


(一)猜測並設計實驗,四季中的正午日影會怎樣變化呢?


1.(PPT出示):怎樣研究四季中的日影變化?先思考再討論:

①一年四季365天,課堂上我們選擇哪幾天研究更有代表性?

②比較四季中這幾天的日影變化要同一時間觀測才公平,清晨、正午、傍晚,選擇什麼時候觀測更科學?


預設①:選擇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中間的一天: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預設②:  太陽升起落下都有早有晚,清晨、傍晚時間不確定,只有正午是確定的,影長最短時就是12點,而且此時太陽在正南方,日影在正北方。


2.(出示PPT)那正午時日影長度在四季中會變化嗎?會怎樣變化?我們先來猜測並設計實驗。


3.看活動一,默讀要求,有問題的請舉手。


教師預設:先猜怎麼畫日影長度呢?比如冬季,你猜測日影最長還是最短?最長,那就這樣畫,想一想影長變化跟太陽怎樣變化有關。

(先獨立完成,再組內交流,準備匯報)


4.匯報交流:春季日影適中,太陽不是很高等。(批判質疑儘量達成共識)

預設①與太陽遠近有直接關係嗎?看表格數據。數據相反說明沒有直接關係。

預設②大家都認為太陽高度不同會導致日影長度不同,科學家把某個地點,太陽光照射的方向與地平面之間形成的夾角,叫做太陽高度,或太陽高度角。這是寧波地區的太陽高度角。夏季最大影最短,冬季最小影最長。

預設③設計實驗:那影長的四季變化究竟是不是這樣,我們怎麼做模擬實驗?


5.模擬實驗:老師給你們準備了這些材料,誰來試試?每次量長度不方便,怎樣可以直接讀出日影長度?生:下面放一把尺子。怎麼放,尺子的0刻度線要對準哪裡?你真聰明!古代科學家也是這麼想的。


(二)製作並使用圭表驗證,四季中的正午日影會有規律地變化嗎?


1.介紹圭表:為了方便測量影長,專門製作了一個工具,這根直立的杆子就是表,地面上測量影子長度的尺子就是圭。PPT出示圭表。


2.觀看視頻:學習製作並使用圭表驗證日影的四季變化規律。


貼好圭面刻度


3.溫馨提示。


4.模擬實驗:模擬太陽在同一地點正午時分隨四季而高度變化的特點,測量出影子長度,發現影長四季變化的規律。


5.完成實驗,各組整理好實驗器材,準備匯報。



1.交流:測出的數據能證明你的猜測嗎?哪些數據能證明?

夏至     太陽高度大  影子短 ()釐米

冬至     太陽高度小  影子長 ()釐米


2.延伸:太陽高度不但一天中會變化,而且一年四季中也會變化,它們的變化方位一樣嗎?師生看模型說說發現。



1.拓展:把自製的圭表固定放在正午太陽可以照射到的窗邊。測量並記錄正午日影的實際長度,比較實際測量與模擬測量的數據有何不同,有什麼新發現?



2.小結:本節課,我們通過回顧一天中的日影變化,猜測了影長的四季變化、設計了實驗、製作了圭表、驗證了猜測,經歷了3000多年前古代科學家發明和使用圭表研究影長四季變化的歷程,課後希望同學們能像古代科學家那樣堅持實地觀察並記錄,發現更多新的奧秘。



1.學生能否說出影長的四季變化是由於正午太陽的高度不同。陽光的直射和斜射導致影長變化,氣溫變化,形成四季。


2.學生能否根據要求設計模擬實驗。


作者:詹曉穎 2020教育部小學科學國家級骨幹教師培訓學員

東南大學百研工坊:21世紀是我國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關鍵期。東南大學百研工坊(兒童發展與教育研究所)結合信息技術、生物醫學工程、腦科學技術,進行青少年科學素養的國際比較研究和學生核心概念掌握水平的評測系統的研究與開發,我們的目標是:(1)面向中小學學生綜合能力發展的steam研究;(2)通過實證教育研究,探究科學素養的本質及有效的培養途徑;(3)將科學素養的傳統評測方法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探究基於ECD模型的學生科學素養評測方法研究;(4)運用ERP、EEG和眼動等腦科學技術,開展對學生核心概念熟練掌握程度的評測研究。

可鑫的科學漫步

介紹有關神經教育學、神經信息工程和科學教育的相關信息

相關焦點

  • 浙江小學一年級要開設"科學課"學習內容很有趣
    &nbsp&nbsp&nbsp&nbsp比如「月相變化」,以前要求孩子們知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這和地球、月球、太陽三個天體的運動、位置有關,對空間觀念要求強,理解起來比較難,對小學生來說要求過高。現在新修訂的課標不要求掌握月相的成因。
  • 今年9月我省小學一年級開設科學課·都市快報
    做個實驗來看看 小朋友從小要學會觀察、記錄和做實驗 教育部最新消息,2017年9月起,小學一年級要單獨開設科學課,每周安排不少於1課時。三至六年級的課時數保持不變。新修訂的《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同時公布。 昨天,快報記者從浙江省教研室了解到,今年秋季開始,浙江一年級小學生確實要上科學課了,而在之前,小學科學課是在三年級開始上的。
  • 小學一年級的科學課學什麼?
    □紫金山/金陵晚報記者陳曦  教育部今年年初下發通知,要求秋季開學小學一年級開設科學課,每周不少於1課時。
  • 影分身之術!
    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光影就像一對兄弟相互依存。
  • 中青報:「百影和尚」與成才
    原標題:「百影和尚」與成才   「百影和尚,為清末民初三湘詩僧,原名寄禪,號八指頭陀,又自號言難尊者。初在寧波育王寺為知客僧。一日,王闓運與易順鼎遊育王寺,行至山麓,闓運語順鼎曰:『寺已在望,何妨慢氽。』(氽,讀吞字去聲,湘潭土語。)於是並轡聯吟打油詩。闓運先曰:『一步一步氽,』順鼎曰:『氽入育王嶺。』
  • 一年級新設科學課 新生要種植物觀察它的生長變化
    一年級科學課本封面及內頁  一年級新生要種植物  觀察它的生長變化  溫州網訊 9月開學,小學一年級將新設科學課,新課本已運抵溫州。昨天,市教育教研院專家稱,該教材「有兒童的視角,有實踐的、科學文化的視角」。
  • 科學課怎樣上更科學?——三問科學課進課堂
    今年秋季學期開始,我國從小學一年級起開設科學課。此前,科學課從小學三至六年級設置。本次調整不僅改變了科學課的起始年級,也修訂了課程目標。專家認為,要大力提倡科學教育從「娃娃」抓起,讓更多科學家走進校園,科學精神應成為每一個家庭重視培養、貫穿人們一生的基本素養。新華社發(陳雷 攝)  教育部今年初下發通知,要求秋季開學小學一年級開設科學課,每周不少於1課時。
  • 穿越火線:地圖工坊創意百出,腦洞大開,重新定義你對遊戲的認知
    穿越火線:地圖工坊創意百出,腦洞大開,重新定義你對遊戲的認知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皇說遊戲。#CF#地圖工坊這一遊戲新功能跟大家見面也是有一段時間了其實在之前的內容中,小皇就有提到,其實地圖工坊這一全新功能不僅僅是編輯、創造遊戲地圖這麼簡單。地圖工坊它還是一把開啟新世界大門的鑰匙,甚至說它是開啟火線新十年大門的鑰匙都不為過!而從最近一段時間的遊戲表現來看,地圖工坊確實給我們交上了一份不錯的答卷。
  • 專職老師每年增加仍然缺口較大,小學科學課在摸索中努力前行
    政府購買科學課程 部分區擬配備科學實驗員「大屁股」吹風機對準半空中的氣球,氣球一下子被吹到了屋頂,孩子們看得目不轉睛,老師娓娓道出與高低壓變化相關的伯努利定律;一場「乾冰升華瀑布秀」讓課堂瞬間沸騰,孩子們由此知道了乾冰的物理特性及應用
  • 我家的螞蟻工坊
    Merry bear park 自然界中的螞蟻,大家一定非常熟悉
  • 小學科學課內容豐富有趣 就是有的材料不好找
    科學課老師讓帶金魚。」近日,武昌區長城嘉苑家長群裡的王女士說,上小學的兒子有科學課,前幾次要求帶蝸牛、蚯蚓等,這次因為回家晚,來不及去花鳥市場買金魚了。不久前她為幫兒子做科學「生態瓶」,還和幾個媽媽半夜去公園撈過水葫蘆。
  • 孵化蝴蝶卵、養蚯蚓…… 一年級科學課都上些啥
    第一條留言來自杭州崇文實驗學校校長俞國娣,她說,她所在的學校一到六年級均開設科學課。也有網友留言說,杭州高新實驗學校一年級也在開設科學課。   那麼,一年級的科學課都是怎麼上的?現在還在上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為了迎接這門新課程,在幼小銜接階段,家長們需做哪些準備?
  • 小學一年級增設科學課 怎麼教才科學?
    根據教育部最新修訂的《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從2017年9月開始,小學一年級將增設科學課,並將其作為基礎性課程。2001年,依據國務院批准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我國開始進行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將沿用了半個世紀的小學「自然」課更名為「科學」,起始年級也從一年級變為三年級。如今科學課為什麼又重回一年級?新課程標準有哪些變化?
  • 一年級的科學課該怎麼上
    從電子版課本上看,小學新生要上的第一堂科學課,是「我們知道的植物」,包括「說說我們知道的植物」、「找找大圖中哪些是植物」、「塑料花是植物嗎」、「種一棵植物」。  課本編排以圖片為主,文字量很少。即便是零起點的孩子,也不存在閱讀障礙,知識點都是身邊的科學,都不難掌握。
  • 《四季物語》紅山蛙在什麼地方 紅山蛙位置一覽
    導 讀 四季物語紅山蛙在哪?
  • 火世代:百豪之術有4位使用者,漩渦品竹的「影形態」勝過綱手姬
    百豪之術,是火影5代目獨創的大型單體或群體醫療忍術,它經過簡單地改變,就可以讓施術者本體發生明顯的形態變化,在短時間內釋放出超乎想像的查克拉。,依然可以藉助蛞蝓的力量治癒、恢復;在博人傳的同人漫畫裡,一共有4位百豪之術的使用者,漩渦品竹在12歲的時候,就學會了使用技巧。
  • 北京首店七大工坊齊亮相 超級物種「超級」在何處?
    據超級物種負責人介紹,店內營業面積約700㎡,店內分為多個模塊,囊括鮭魚工坊、波龍工坊、盒牛工坊、麥子工坊、生活果坊、花坊、詠悅匯七大工坊。      雖然與永輝超市相連,但超級物種營業時間延長至晚間11點,想放鬆的人們可以來這裡夜宵和小酌,滿足年輕人的休閒需求。
  • 小學一年級新生將迎科學課 不少教材大變樣
      杭州路小學一年級新生報到第一天上了一堂科學課。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雅琴魏海洋 圖/半島全媒體記者 孟達報導  半島都市報8月25日訊 今年新學期開始後,青島小學一年級將新增一門科學課。從原來的小學三年級開始授課,提前到一年級每周開設一節,並被列為與語文、數學同等重要的「基礎性課程」,如此備受重視的科學課到底上些什麼呢?8月25日,青島杭州路小學新生報到後,老師就帶孩子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趣味科學課,讓小豆丁們感受到知識的樂趣和無窮奧秘。  8月25日上午,位於瑞昌路135號的青島杭州路小學開始熱鬧起來。
  • 小學低年級科學課怎樣上更「科學」?
    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有好奇心,但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 小學低年級科學課怎樣上更「科學」?從2017年9月開始,小學從一、二年級開設科學課,這標誌著小學科學課程進入一個躍升發展的全新階段。 關鍵詞: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新課標;小學科學課程 作者簡介:   小學科學新課標——《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已實施一學年。
  • 《星露谷物語》四季的變化降水概率
    《星露谷物語》四季的變化降水概率時間:2018-10-10 16:50   來源:3DMGAME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星露谷物語》四季的變化降水概率 在《星露谷物語》中,有著許多有趣的遊戲機制,如果玩家能夠詳細了解這些機制的話,對於遊戲內具體的操作規劃是有著相當巨大的好處的。